分享

你做事为何总是束手束脚?

 破茧成蝶808 2017-09-02

那日,在武志红老师的平台看到这样一篇文章:《写给女儿,你不必“善良”。看到这个标题,我就觉得有点不对劲。点开看了文章,特别是到最后,我越发觉得文章里存在问题了。


比如,截取一段原文“


你弱势对方强势,请不必善良

女儿,你是一个孩子也是一名女性,走在街上遇到一个健康的成年人请求帮忙提东西,妈妈希望你拒绝这个要求。作为成年人,他应该可以自己解决这个问题,或者求助另一个成年人,而不应该寻找一个比他弱势许多的孩子。这样的求助里,往往就埋藏着危险。”

 

我把文章发到了朋友圈,不少朋友表示读过这篇文章,没觉得有啥问题。这恰恰使我觉得有必要说说这个日常生活中很多人不注意的问题:用词不准,概念不清,造成的思维错误。咋听起来像是一个语文问题,至于我写这篇文章吗?其实不然,这个概念不清,影响的不是我们的语文成绩,而是我们的思维。这也是为什么我要写这篇文章。


听我详述。


文章《写给女儿,你不必“善良”》,立意是好的,告诫大家增加防范心。但是问题就出在,文中加引号的“善良”,还有其建议“不必”,是一种误导。常言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防范心就是防范心,善良就是善良,两者并举。而不是让自己变得“不必善良”。


善良,指一个人心地淳厚,对他人无恶意。  所以,善良用来指的是人的品性。


按照文章的意思,“不必善良”,即“不必拥有善良的品性”,在此其实等同于“不必做善良的人”,也就是说面对比你强势的人,你不必做善良的人。


那么,按照这个逻辑,就会给大家一个这样的概念印象:


善良的品性是一种可以随着情况而变化的一个选择,不再是人恒定的品性。


帮助别人的时候,就是选择“做善良的人”;

不帮助别人的时候,就是选择“不做善良的人”。


这不正是某个人不捐款就被骂的原因所在吗?


按照文章的表述,就会推出这样的逻辑关系和定义,问题恰好出在这里。一旦人们心中形成这样的定义,即:不帮助别人的时候,我就是选择不做善良的人。那么,一旦你心中有这样的关系,此刻决定不帮助别人,你真的毫无心理压力吗?此刻你没有得到别人帮助,你会不骂那个人坏吗?



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此


善良与否,与帮助或不帮助他人划了等号


你的善良就会被社会评价所绑架


你帮忙就是善良,不帮忙就是不善良,你捐款1亿就是善良,不捐款1亿就是不善良......


而真实的逻辑应该是怎样的呢?


善良的人,也可以有两个选择:1 帮助别人;2 不帮助别人;即,量力而行。所以,帮助与不帮助他人,是每个人根据自己的能力做的一个选择。与善良并无直接关系,更无等号关系。


然而,文章中的一句“你不必善良”,看似好心提醒女孩要保护自己、不用为难自己帮助别人,但也恰恰潜在地定义了这个不帮助别人的行为是“不善良的”。


而我觉得,善良的人就是善良的人,不会随着对方是谁而改变自己的品性。但是,善良的人也有权利拒绝帮忙,善良的人不等于时时刻刻提供帮助的人


就如同尊重。尊重是文明社会人类秉承的原则。不能因为对方是A,我们就尊重他,对方是B,我们就不尊重。有人会说,难道不想和B说话,我也要洗耳恭听吗?这恰恰是我今天想说的,你可以告知他“我们意见不合,我暂时不能和你交谈下去”,这也是尊重。尊重不等于必须委屈自己顺从对方,就如同善良也不等于必须提供帮助。既然不是必须,那就是”善良的姑娘,不必提供帮助”,何来“不必善良”。


选择不帮忙和选择不善良是质的区别


类似的例子很多:


在电影《极速风流》中,奥地利赛车手尼基·劳达和英国赛车手詹姆斯·亨特竞争冠军。当天下雨,尼基提出取消比赛。有人说是他害怕了,他承认自己害怕,同时也指出其实大家都害怕。


嗯,你不参加比赛,你胆小。但是尼基非常清楚地说“每次坐上车,我都有20%的几率会死亡,这个我接受,但是再多1%,我就不会接受了”,这只是他的风险评估接受度而已,与胆大胆小何干?


尼基把拒绝参赛当作理性的行为选择,并不会因此上升到自我评价,比如胆小。这才能保证他不受他人影响,坚持自己。同理,不提供帮助只是一个理性选择,与这个人善良与否无关,更不存在“不必善良”的劝慰。


选择不参赛,是理性分析结果;选择胆小,抱歉,胆小是不能选择的。我们可以选择的只是自己的行为,而不是他人的评价。


  电影《极速风流》剧照


而生活中恰恰有很多人把自己的一个理智选择赋予一个负面评价,从而让恐惧情绪阻碍了理智选择。就如同一个姑娘,如果觉得进入一个男子家去帮忙对自己风险过高,可以不提供帮助,仅此而已,与姑娘“善良”或“不善良”没有关系。但是,如果按照上述文章的用词逻辑,劝姑娘“不必善良”,其实还是在把姑娘的理智选择与“姑娘善良与否”直接建立了关系。只要存在关系,选择“不善良”的道理和心理压力会是存在。


所以,一旦将两者建立直接关系,就解决不了我们内心对自己负面评价的根本问题。


再比如,


生活中很多人会面临被朋友借钱却不好意思拒绝的情况。之所以很想拒绝却不好意思拒绝,就是因为很多人内心把拒绝借钱等同于了小气、不够义气。而小气、不够义气的人又总是不招人喜欢的。


所以,我借钱就是大方,不借钱就是小气,这样的评价下,谁又愿意让自己戴顶小气的帽子呢?


如果你像上面的文章写的那样开解自己:“借钱这个人是个混混,借钱不还,我没必要大方”。


当你说出“我没必要大方”的时候,其实就是在承认“我这次要小气”。


你就无形地陷入了这样的混乱逻辑中,你把别人的评价当作了自己的行为依据。


只有从根本上明白,你做出不借钱的决定,只是你不能承担这个风险,比如借出2万元,相当于你4个月工资了。与你大方小气没有关系。你才能真正理智而又坚决地拒绝借钱。


当然,之所以我们会接受这样的评价,恰恰是因为在过往的生活中,亲人、朋友、社会,甚至某些文章给了我们这样的深刻印象,以至于面对这样的选择,我们已经本能地把这样的评价与自己的行为建立了联系。即便是借钱的人不说什么,自己都过不了自己的心关。


有同学问我,老师,如果借钱与否与大方小气无关,那么,如果有人说我小气,这是客观事实,我该怎么办?大方小气的标准是什么?


赵丽颖成名后,给自己的村庄捐款100万修建了一条公路,然而,村民们照样有人说她小气,因为“她演戏赚那么多钱,才拿出这点”。所以,我告诉同学,朋友说你小气,这不是客观事实,客观事实是,你没有借钱给他,后面都是他基于个人的感受产生的评价而已。就如同赵丽颖,客观事实是,赵丽颖捐了100万给村子修了公路,而“赵丽颖小气”,只是某些村民的期待没有得到满足,所以对她产生的评价而已,也许他们期待赵丽颖捐2000万。所以,大方、小气,没有客观标准。正因为没有客观标准,所以你做的事是“大方”还是“小气”,完全取决于评价你的那个人对你的期待。正因为如此,你永远无法满足所有人。所谓的标准,就在你自己内心,你觉得可以承担且愿意承担风险,那就去做;风险超过了你的标准,那就不做。


这也正是我们要说的,借钱与大方或小气没有必然关系,所谓的关系,只是某个当事人自己内心的感受罢了。就如同九寨沟地震之后,网上有网友叫嚷着让吴京捐1亿,因为“你赚了那么多钱”。大方的标准随着每个人而变化,因为大方本来就是一个评价性词汇,而评价就是个体基于他自己的判断得出的结论。


所以,如果一个人在自己内心把他人的评价与自己的行为直接划等号,这辈子都会被他人的评价所左右,被评价所绑架,永远无法做自己的决定,顺自己的心意。


那怎么办?我们如何不被评价左右?



从识别事实行为和评价的关系真伪开始



就比如,上面提到的武志红老师平台这篇文章,就潜在地把帮助他人和自己是否善良建立了关系。学会识别这些关系真伪,才能避免在以后的生活中把自己的事实行为和他人的评价建立关系。


我知道,生活中有很多鸡汤,这些鸡汤无不充斥着这样的关系:


爱你的人一定愿意为你花钱(爱等于花钱)

爱你的人就不会拒绝你的要求(爱等于不拒绝)

善良的人一定不会见死不救(善良等于一定会帮忙)


这些句子,非常直接地、绝对地把人们的某个事实行为与某个判断/评价建立了粗暴的关系。一旦你接受了这些关系,这些就会成为你一生中简单粗暴的评价标准。让自己的生活充满评价、无法应对变化,成为固定僵化的不合理信念的主要来源。


一部美国电影中,某人做了一件让自己愧疚的事,他找到牧师,说“我是一个不善良的人,我是坏人”,牧师说“只有上帝可以决定”。


别人,无法决定你是否大方小气,你是否善良。


我非常赞同曾奇峰老师的一段话,“爱就是爱,没有过分的爱,所谓过分,不过是表达爱的方式错了而已”,类似的,善良就是善良,不存在加引号的善良,更不存在不必善良。经常有人这样写文章,比如加引号的善良,这样,就不用承担责任,“我没有让你不善良啊,我说不必'善良',善良加引号了”,但是,从长远看,这种方式最终会误导读者。


就如同,孝顺父母就是孝顺父母,如果有人这么写标题——你不必“孝顺父母“,这就是在为自己脱责,“我没有让你们不孝顺父母啊,我是加引号的”。如果进一步说“当父母不对的时候,不必孝顺父母”,就更是混淆概念,误导大众。


如果文章说“姑娘,面对高出自己可以承担的风险的求助,你可以拒绝提供帮助”,完全没问题,这只是就事论事,是一个行为选择;而建议“不必善良”,就建立了善良和帮忙之间的关联,把别人可能的评价引入自己的决策,就会误导


我们的文化缺乏的就是就事论事,很多人只要张口就是评价别人的道德品性。恰恰因为平时把它们之间划了太多等号。


比如,孝顺父母,本身就不等于任何时候任何事情听从父母,让你娶A你决不娶B。它既包含父母的事情尊重父母,也包含自己的事情遵从内心。既包含虚心听取,也包含合理拒绝,既包含尊重父母的表达权,也尊重自己的选择权。当我们说“当父母不对的时候,不必孝顺父母”,就已经在扭曲概念了。潜在地把“不听父母话,就是不孝顺父母”的概念植入人心。


为什么现在很多年轻人不想结婚,但是又觉得“父母着急我结婚,我不结婚的话,感觉自己很不孝”?就是因为概念不清导致行为和概念/评价之间的等号太多。


不仅如此,生活中太多类似的情况导致:自己想做的事,不敢做,自己有权利做的事,不敢做!


束手束脚!


因为概念不清,所以很多人总是不假思索地轻易地给自己的行为直接赋予了负面的评价,进一步投射到他人身上,恐惧他人给予自己差评,从而不敢遵从内心。


这便是很多人做事束手束脚,从不敢遵从内心的原因之一。


人的一生是学习的一生,最重要的学习之一就是思维模式的建立,其中,逻辑思维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能力,而它依赖于用词和概念的清晰化。因为这些概念的混淆,会让我们分不清楚生活中什么是事实,什么是评价,更不能清晰判断自己行为的意义,往往会让自己陷入思维困境。

老师简介:


贝加:擅长个人成长,沟通,情感与婚姻家庭咨询。每一个主动寻求改变的人都是充满能量的人,我所做的只是陪你走过一段艰难的路。


后记

这是我在《突破内向》课堂上讲给同学们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我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很多人最大的问题是“不敢做”。不敢拒绝、不敢说话,不敢表达,不敢......所谓“前怕狼后怕虎”。而不敢做的背后就是害怕得到别人的负面评价,不被人喜欢,这恰恰与他们内心深处无处不在的评价机制相关。只有剥茧抽丝,一步步理清和切断这些评价与事实行动之间的联系,才可以突破自己。在此分享出来,也是希望可以帮助更多人理清思路,勇敢活出自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