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茶叶:陆羽推崇的阳羡茶

 昵称46212918 2017-09-03

濒临太湖的宜兴,南山层峦叠翠,风光绮丽,更兼有‘善卷”、“张公”,“灵谷”三洞之胜和“紫砂茶壶”、“阳羡茶”两宝,吸引着国内外无数游客。不少慕名前来的旅游者,在饱赏了湖光山色和洞天奇观后,都忘不了要用紫砂茶壶抱上一杯汤清色浓、味香而甜的阳羡茶,以增加游兴。

  中国茶叶宜兴产茶历史悠久,因其古称阳羡,故以名阳羡茶,又称阳羡贡茶、毗陵茶、阳羡紫笋、晋陵竣紫笋茶等。早在三国时代,阳羡茶就驰誉江南,当时称“国山井茶”。国山即离墨山,据《宜兴县志》记载:“离墨山在县城西南54里,山顶产佳茗,芳香冠它种”。到了唐朝,“茶神”陆羽为撰写《茶经》曾在宜兴南山一带对茶树的种植、采摘和茶叶他焙制、品茗技术进行了长时间的考察。也由于陆羽的推荐,阳羡茶名扬全国,被选入贡茶之列。以后唐王朝在宜兴设立了“贡茶院”,特派茶吏、专使到宜兴,监制和品尝、鉴定贡茶。

  宜兴阳羡茶产于唐贡山、南岳寺、离墨山、茗岑等地。1949年种植面积约1.16万亩,产茶175吨;1981年发展到4.6万亩,产茶2100吨,分别比建国初增加了4倍和12倍。1984年增长幅度更大,全年总产达2850吨,其中特种茶约5o吨,平均单产提高65公斤,可见宜兴茶叶生产的潜力还很大。今后要继续适当扩大种植面积,发挥茶叶生产的自然优势和技术优势,合理调整布局,并大力加强茶山的基本建设,提高灌溉能力,增施有机肥料,合理密植,改造次生茶园,提高单产,提高经济效益,还要努力改进制茶技术,提高茶叶等级,增加特种茶产量。宜兴将有可能建成以中、高档茶为主的中国茶叶生产基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