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诏风语

 君子养源 2017-09-03




唐将南征以捷闻,

谁怜枯骨卧黄昏。

唯有苍山公道雪,

年年被白吊忠魂。



苍洱风光(苑绿 摄)


滇西高原,群山间悠然升起的湛蓝的天空,如一心建筑的梦想,不时漂移着抹不去的朵朵白云。

 

横列如屏的点苍山覆盖着四时不消的沉积千年的雪,晶莹娴静,载雪莹云。绵延一百余里,莽莽苍苍。在风和日丽的阳春三月,点苍山顶显得晶莹娴静,不愧为一个冰清玉洁的水晶世界。点苍山的云变幻多姿,时而淡如青烟,时而浓似泼墨。在夏秋之交,不时出现玉带似的白云横束在苍翠的山腰,长亘百里,竟日不消,妩媚动人。苍山有灵,生于此山的石头,或玉润明洁,或苍翠晶莹,或含云纳雾,或陷峰藏泉,似乎天地独钟这片山水,把大千世界万般情景,都凝结在大理石中,幻为永恒。18条溪水,泻于19峰之间,滋润着山麓里的土地,也点缀了苍山的风光,如一位位长袖善舞、醉态酡然的佳人,演绎着一首首千古艳歌;又如珍珠落银盘,向东注入洱海。

 



烟波茫茫,波光粼粼,轻舟劲泛,百船捕鱼的高原淡水湖泊洱海,长约八十余里。浩荡、汪洋、烟波无际,风姿万种,变换离奇。夕照里掩映出三塔倒影。古代文人骚客,曾把洱海迷人的风光胜景称之为三岛、四洲、五湖、九曲,湖光山色,美不胜收。


时光总是沉默不语,却拥有抚平一切创伤的力量。在这点意义上,海与时光相似。她静静的,无论你说什么,她统统收下,并回赠你一排排的浪花。一排,又一排。像时光在眨眼,像花朵次第开放。一起一落之间,仿佛过了很久很久。久到不仅初来时的落寞彷徨,已经淡去。连那些记忆里陈旧的伤痕,似乎也在逐渐淡去。

 

“水光万顷开天镜,山色四时环翠屏。”



洱海月


苍山与洱海,就这样构成了“山则苍茏垒翠,海则半月掩蓝”,“一望点苍,不觉神爽飞越”的神奇胜境。

 

公元前109年,汉武帝在这里设置了云南(今祥云),叶榆(今大理、洱源),邪龙(今巍山),比苏(今云龙)等四县,隶属益州郡。

 

隋末唐初,贞观二十三年(649年),舍龙之子细奴逻在今巍山境内建立了蒙舍诏,并修筑了雄伟的图王城。此时,云南境内洱海周边本有互不役属的“六诏”(诏即部落的意思),即洱海南面蒙舍诏(今巍山东南部)、洱海北面河蛮人的浪穹诏(今洱源剑川一带)、邆赕诏(今洱源邓川)、施浪诏(今洱源三营),洱海东面磨些人的越析诏(今宾川),洱海西面哀牢人的蒙嶲诏(今巍山北部漾濞一带)。这些诏被汉史合成为“六诏”。因蒙舍诏位于这些“诏”的南面,也被汉史称作“南诏”。



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的巍山拱辰楼(范健华 摄)


唐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南诏王皮逻阁在唐朝的支持下,南诏先后征服了西洱河地区诸部,灭了其他五诏,统一了洱海地区,并于次年迁都太和城,延续到其子阁罗凤诏王、孙辈异牟寻诏王直到第十三代王舜化贞时,这里一直是南诏国。

 

现今地名“大理”之称是在公元897年至902年南诏国灭亡之后的三十余年间,由南诏派往“通海”的“节度使”段思平用武力建立的“大理国”。公元937年,后晋通海节度使段思平联合洱海地区贵族高方、董伽罗灭大义宁国,定都羊苴咩城(今云南大理),国号“大理”,史称“前理”。疆域覆盖今中国云南、贵州、四川西南部,以及缅甸、老挝、越南北部部分地区。公元1095年,宰相高升泰篡位,改国号“大中”,翌年薨逝归政段正淳,史称“后理”。公元1253年,大理国被大蒙古国所灭,原大理国君段兴智被任命为大理世袭总管。



巍山巍宝山范健华 摄)

 

从此南诏在人们的记忆中渐渐远去。尤其是金庸小说中段皇爷的“一指神功”点出了大理古国的清远神秘,引人掩卷遐思的武侠小说的渲染,人们最为熟知的便是大理国和那个会武功的段国王了。

 

素有“文献名邦”美誉的大理以其悠久的历史和璀璨的文化,留下了丰富的文物古迹。而在玉洱银沧之间,自然风光绮丽多姿,苍山如屏,洱海如镜,蝴蝶泉深幽诡秘,风、花、雪、月四大奇景,更将大理引向数千年前的古远时代。



大理古城门


大理的历史是古老的。洱海区域,遍布着新石器时代的遗址。自公元八世纪至十三世纪,这里曾经以国家形式出现了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南诏国”和其后的“大理国”两个地方政权。南诏统治这一地区约253年,而大理国统治的时间超过了300年,达351年之久。在相继两个政权达到鼎盛时期,其疆域东面包括两爨,东南到达安南(越南古称),西北连接吐蕃,南面和女王国(女王国的国都在今泰国的南奔)接界,西南河骠国(骠国的政治中心在今缅甸曼德勒一带)接界,北抵四川大渡河,东北抵黔、巫(今贵州和四川的长江南岸)。

 

南诏的“诏”字为彝语的音译,意为“王”。南诏即是南面的王,或者南面的国家。

 

南诏在中国历史上曾与唐王朝共存253年,臣属唐朝,是唐王朝的地方政权。在其先后十三朝诏王中北唐王册封为“南诏王”或“云南王”。

 

南诏政权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对唐朝的政治与社会也产生过极大的影响,对中国西南边疆的巩固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历史距离现今已然深远久长。世人如何能够想象,如今风光秀丽的旅游胜地、誉称历史文化名城的大理,曾经有过残酷的战争,惨烈的厮杀。又如何能够想象,这里曾经尸横遍野,血流成河的惨景。风花雪月的大理,惨景是帝王将相踞险称雄、杀戮抢夺的地方啊。



大理古城五华楼

 

当你漫步古城,在古城楼上品味白族独有的三道茶时,你是否知道,在公元748年至766年的十八年间,这里爆发了由一个女人引起的战争,历史学家称这场战争为“天宝之战”。这场战争,离如今亦有一千二百五十余年。在这一场战争中先后有近三十万之众的炎黄子孙付出了惨痛的生命的代价。

 

唐朝初年,有关云南地区的事务,由剑南节度使统管(唐太宗贞观元年即公元627年,废除州、郡制,改益州为剑南道,治所位于成都府)。天宝年间,权倾朝野的天宝宰相杨国忠,任命鲜于仲通为剑南节度使,越嵩都督张虔陀改任姚州都督(姚州包括今云南西北一带,州治在今云南姚安),负责监视与控制南诏。这些封疆大吏大多数是心术不正之徒,他们肆意干涉南诏的事务,有心挑起事端。天宝九年(公元750),当阁罗凤带着妻小赴姚州拜会张虔陀时,身为唐朝都督,负有安边抚民重任的张虔陀,竟然当面污辱南诏王阁罗凤的妻子,惹怒了阁罗凤。事后,阁罗凤感慨九重天子难承咫尺之颜,万里忠臣岂受奸邪之害,派军将杨罗颠为专使,远赴长安向唐玄宗控诉张虔陀的罪行。唐玄宗听信杨国忠的谗言,对此事不予理会。阁罗凤大怒之余,亲率大军攻打姚州,破唐姚州都督府,诛杀张虔陀,并举兵北上,占据了越嵩都督府管辖下的三十余个州县与部落。南诏在此区域设置弄栋节度,成为南诏六节度之一。

 

阁罗凤发动姚州之役,张虔陀被杀,实属罪有应得。《南诏德化碑》列举了张虔陀的六大罪状,说张虔陀先是勾结吐蕃,企图夹击南诏;阴谋扶持阁罗凤的二弟诚节为南诏王,颠覆阁罗凤的统治;唆使爨崇道与南诏为敌,制造事端;更为南诏所不能忍的是,只要与南诏交好的唐朝官员,张虔陀一概不启用,偏偏重用那些仇视南诏的人,企图孤立南诏;张虔陀时刻进行军事准备,不时谋划军事袭击南诏;故意加重对南诏的赋税征收,征求无度。可以看出,张虔陀的这些行为,具有明显的挑衅倾向,目的是激起南诏的反抗情绪,离间南诏与唐王朝之间的关系,这正是唐朝宰相杨国忠集团一贯的手法。正如白居易在他的著名诗篇《新丰折臂翁》中所说:天宝宰相杨国忠,欲求恩幸立边功。边功未立人生怨,请问新丰折臂翁。



 

天宝十年(公元751),唐玄宗命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率大军8万进攻南诏。唐军兵分三路,一路由鲜于仲通率领,由越蒿一带沿清溪关道南下,由今天的滇东北地区进入云南;一路由大将军李晖率领,从会同路进攻,进入姚州地区,迫近洱海地区;另一路由安南都督王知进率领,从步头路北上,进入滇中地区。三路大军从不同的方向直奔南诏腹地。

 

面对严峻的形势,阁罗凤派出特使杨子芬、姜如之到曲靖鲜于仲通军中,向鲜于仲通陈述姚州之役张虔陀被诛的事实经过,说明事情的起因与过错在张虔陀而不在南诏,南诏愿谢罪请和。特使对鲜于仲通说,虽然吐蕃早已对南诏威逼利诱,但南诏不为所动,仍然一心向唐。吐蕃已是虎视眈眈,依据情势,如果唐军执意要进攻南诏,唐南双方交战,吐蕃将坐收渔翁之利。鲜于仲通不为阁罗凤的真诚求和与谢罪姿态所动,继续率大军向洱海地区进发。当鲜于仲通兵行至白崖时,阁罗凤再遣使者请和,鲜于仲通不仅不允和,反而扣留了南诏的使臣。大战一触即发。

 

南诏腹心地带洱海坝子东临洱海,西依苍山,是一狭长形冲积扇平原,南北长约50公里,其东西最宽处约近8公里,南端有龙尾关,北端有龙首关。这里先后建有南诏国的三座都城太和城、大趋城和阳苴咩城,从而成为南诏政权的心脏地带和根据地。从战略上看,东面洱海茫茫,水路进攻不易,西面苍山高耸,平均海拔超过3000多米,山峰罗列,峰顶终年积雪,要翻越苍山,由西向东攻击南诏腹地,也几乎不可能。南面,龙尾城西扼苍山,东边将西洱河天堑作为城壕,居高临下,易守难攻。北面,龙首关东临洱海,西依苍山云弄峰,占据着苍山与洱海之间距离最近的地方,襟山带水,顺山势筑城,地势险要。

 

唐军的一队骁骑,在大将王天运的率领下,秘密绕道点苍山西坡,企图在漾濞一带登山奇袭南诏。鲜于仲通亲率主力,直抵龙尾关(江口)。此时,阁罗风第三次派出使臣求和,鲜于仲通仍不予理会。他心想,8万唐兵已包围了苍山洱海之间的南诏腹地,又有奇兵从苍山西坡突袭,大军由西洱河东岸从水道向西进攻,同时由陆路猛攻龙尾、龙首二关,东西夹击,南北协同,可一举而下,直捣南诏太和城,成就非凡伟业。



 

对南诏来说,唐王朝大军在南,吐蕃大军在北,形势万分紧迫。南诏向唐王朝请和无望,只好向吐蕃求援。当时吐蕃御史论若赞正率领大军驻守在洱海北部浪穹(今洱源)一带,即命军队从浪穹急驰洱海之滨。南诏与吐蕃军队联合,奋力御敌。阁罗凤长子凤迦异、大军将段全葛率军队,在苍山西坡丘迁和”即今天漾濞石门关一带,与唐军的精锐部队展开生死之战,唐军惨败,主将王天运战死,唐军。王天运被悬首辕门,唐兵远远看到,无不心惊胆颤。与此同时,阁罗凤亲自披挂上阵,率南诏和吐蕃大军与唐军奋力杀敌,经过洱海东岸的鲁川(双廊)、鲁南(今海东)江口(今下关)等战役,全歼唐军于洱海两岸,唐军主帅鲜于仲通逃师夜遁,只身逃离。第一次天宝战争,以唐军全军覆没,只有主帅鲜于仲通一人幸免而告终。

 

然而,唐军惨败的消息,却被唐朝宰相杨国忠谎报为空前的军事胜利;南诏被逼应战的事实,被歪曲为南诏勾结吐蕃,联合反抗唐王朝的谋反行为。唐玄宗一方面为鲜于仲通设宴庆功,攫升他为都城长安的最高长官京兆尹,另一方面责令杨国忠积极备战,征集士卒,调集军队,再征云南。这真是西洱全军败没时,捷音犹自报京师。归来设宴甘泉殿,高适分明为赋诗。战死在洱海边的唐王朝军士,成为枉死的冤魂。

 

天宝十三年(公元754),唐朝军队再度大举进攻南诏。

 

唐玄宗任命前云南都督兼侍御史李宓为主帅,广府节度何覆光、中使萨道悬逊为副将,兵分两路,一路由北方南下,一路从安南北上,浩浩荡荡,开赴云南,直取南诏腹地。

 

此次征战云南的唐朝军士,杨国忠不是就近从剑南节度征调,而是从陕西、河南、河北等地征集。北方人风闻云南为蛮荒之地,瘴气袭人,历来去者无还,因此纷纷逃避兵役。宰相杨国忠下令强制征兵,不从者铐送征兵所,闹得人心惶惶。唐代大诗人杜甫目睹当时远征云南的唐军,写下了《兵车行》这首千古传诵的诗作: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谁能想象得出,盛唐时期,京畿要冲,王朝腹地,竟然是这样一幅兵荒马乱、民不聊生的景象。



 

李宓率领战卒10万,负责粮草辎重运送的兵士10万,共20万大军,一路攻击前行,于天宝十三年(公元754) 六月抵达洱海之滨,从洱海东岸、龙尾关、龙首关三个方向对南诏都城太和城形成包围之势。南诏军队被唐军围困在苍山洱海之间的大理坝子之中,形势万分危急。

 

李宓把中军帐设在洱海东岸的陇坪,统辖全军。他采用水陆协同作战的方法,一面命令士卒日夜赶造战船,做好从洱海东岸渡海作战的准备,一面指挥军队猛攻龙尾、龙首二关。阁罗凤运筹帷幄,密令军将王乐宽袭击唐军水师。唐军造船厂被捣毁,船只全部被南诏抢获,尸横遍野,溃不成军。水军受重创,唐军水陆俱进的策略受阻。

 

北面,唐军深入邓川,轮流攻击龙首关。李宓亲自上阵,试图攻下龙首关,长驱直人,与何履光部配合,南北夹击太和城南诏的精锐部队罗苴子坚守龙尾关,挫败了唐军一次又一次的进攻。这时,吐蕃军队驰援南诏,抄唐军后路,出其不意攻占了邓川。南诏与吐蕃军队内外夹击,打得进攻龙首关的唐军流血成川,积尸壅水,连主帅李宓也战死。

 

从南面进攻南诏的唐军,在何履光的率领下,经过苦战,突破龙尾关天险,直逼太和城下。但终被南诏军队击溃。



 

战事结束后,阁罗凤认为生虽祸之始,死乃怨之终,下令各地收拾唐朝将士的死尸,就地祭祀埋葬。据民间传说与考古勘察,当年南诏收葬唐朝将士尸骨的墓冢,有的地方称为万人冢,有的称万人堆”“千人堆洱海周围的龙尾关、地石曲,苍山西坡丘迁和、洱源江尾大墓坪,洱海东岸的双廊、挖色、海东等地,都有分布,至今遗迹尚存。

 

如今,在风景如画的云南大理市下关镇境内苍山斜阳峰麓,有一处白族风格、始建于明嘉靖年间的白色庙宇,名叫“将军洞”(又名将军庙),它背后的故事不但记录了大理历史上最繁荣的时期——南诏古国一度的辉煌,也同时铭刻着南诏历史的记忆和多次战争的苦痛。将军洞里供奉着的不是佛祖、菩萨,也不是当地的民族英雄,而是一位在唐朝著名的天宝战争中曾经征伐南诏、兵败投河殉国的唐朝大将李宓。当地人民不仅没有仇恨李宓将军,反而尊崇李宓将军的忠义,民间更至今流传着许许多多李宓将军死后在当地显灵助人的传奇事例,李宓将军从而被当地人尊为利济将军,成为当地著名的本主之一。这里香火鼎盛,前来烧香许愿、占卜吉凶的人熙熙攘攘,也不时有信众抬着祭品前来祭祀,感谢李宓将军的灵验护佑。



 

天宝战争之后,阁罗凤北臣吐蕃,吐蕃封阁罗凤为赞普,南诏改国号为赞普钟蒙国大诏,阁罗风建元赞普钟赞普吐蕃语,意为兄弟,南诏与吐蕃从此结为兄弟之国。南诏乘势占据了大渡河以南的土地,同时与吐蕃一道,协力侵扰唐王朝南诏、吐蕃结盟的约50年的时间里,战事频起,成为唐王朝的心腹大患.

 

唐王朝方面,天宝战争使举国骚动。朝廷内外甚至是普通百姓.对杨国忠等执意发动天宝战争,深为不满。由于大规模的战争,使武将势力增强,藩镇割据情势加剧,地方势力恶性膨胀,唐王朝深陷危机之中任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以讨伐杨国忠为名,乘机于天宝十四年(公元755)起兵,发动了长达8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对安禄山、史思明的叛乱外强中干的唐王朝竟无力平定,最后只有求助于回纥兵,才解了长安之危。盛唐气象,由此式微。



 

话说现在留下的德化碑,在大理白族自治州州府下关和大理古城下关之间,有一个依山而筑的大村落,叫太和村,村口那一座上书“太和遗址”的大石坊告诉人们,这里曾经是南诏的古都太和城。只有在唐代樊绰所著的《蛮书》中,才可以寻觅到太和城当年的轮廓:“太和城……苍陌皆垒石为之,高丈余,连绵数里不断。”村前的一座亭子里,赫然立着堪称诗史的德化碑。这座高3.02米,宽2.27米,厚0.58米的古碑,正面有四十一行是碑的征文,约三千八百字,背面有是一行,是职衔和姓名,约一千余字,总计全碑共有五千余字。可惜的是,历经千年风雨剥蚀,碑身缺损,字迹斑驳,大部分难以辨认,我们今天能看清楚的只有七百余字了。完整的碑文较详尽地记述了唐代天宝年间发生在西洱河畔的两次规模浩大的战争。

 

相传德化碑的碑文系南诏阁罗凤时代的清平官郑回所撰。碑文中有一大段着重记述了天宝年间那两次西洱河之战的经过。文字委婉曲折,叙述了姚州都督张虔陀如何蓄意陷害,南诏王如何再三剖白,唐朝廷如何兴师问罪,以及南诏王如何不得已被迫反唐,如何打败唐将鲜于仲通和李宓父子,以后又如何保存旧日恩义,为阵亡将士建筑万人冢,还叙述了南诏王如何“西开寻传”,东拓昆明等等。其辞十分恳切,不卑不亢,有理有节。



 

在立《南诏德化碑》后的十三年,云南王、南诏王阁罗凤退位。南诏王位继承以袭封制。第五代王阁逻凤于唐天宝七载(公元748年)被册袭云南王时,其子凤迦异被册袭为阁逻凤的王位继承人。唐代宗大历十四年(779年),阁罗凤去世,因其子凤迦异早死,故立其孙异牟寻为嗣,成为南诏国第六代王。

 

异牟寻接掌王位后,按照唐朝的历法奉唐正朔,并把南诏国改名为:大理国。

 

至此,南诏正式回归唐朝怀抱,并与唐王朝共存一百六余年。

 

阁罗凤之建南诏德化碑,与其说是表战功,勿宁说是把天宝之战的事实真相告诉后代,同时强烈地表现出他并不忘记历史上和华夏的血缘关系,他和他的臣民都是炎黄子孙,是祖国大家庭的成员。据传说,阁罗凤在立下德化碑后,曾说:“我上世世奉中国,累封赏,后嗣仍归之,若唐使至,可指碑澡祓吾罪也。”后来的情况发展也确实如此,公元787年,经清平官郑回劝说,多次遣使入唐,表示:世为唐臣。立碑后28年,唐德宗贞元十年(公元794),阁罗凤的孙子异牟寻即采纳清平官郑回的规谏,遣使上拜,复归唐朝,并与唐德宗皇帝亲派唐使崔佐时会盟于苍山神祠,成就了史书上极有光彩的一页——苍山会盟:“愿归清化,誓为汉臣;山河约誓,永固此心。”同年十月,唐德宗皇帝封袁兹为“册南诏使”,册封异牟寻为“南诏”并赐印。



苍洱大地的朝晖夕烟里,感受着世事沧桑(杨继培 摄)

 

从此,南诏故地,苍山洱海间的大理人民,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和广大的内陆中原更加世代友好,往来亲密。德化碑的这一段历史,启示后人:边疆和内陆各族人民之间,只要化干戈为玉帛,就能和睦团结,就能安定繁荣,就能共同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苍山巍巍,洱海茫茫;山海万古,岁月更替。德化碑犹如睿智的历史老人,默默地置身在苍洱大地的朝晖夕烟里,感受着世事沧桑。它以其独特的方式证明:中华各族儿女始终向往着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我们伟大民族的凝聚力、亲和力,在全世界都是无与伦比。



 

歌声起:

唐将南征以捷闻,

谁怜枯骨卧黄昏。

唯有苍山公道雪,

年年被白吊忠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