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中数学和初中数学到底有什么不同?...

 备战中考学习馆 2017-09-03
高中生要未雨绸缪,

那么今天咱们就来了解数学和初中数学到底有什么不同!

数学是陪伴我们学生时代时间最长的一门学科,不少初中数学成绩很好的学生发现,进入高中之后数学像是变了样子,不再像初中那么友好了,初中没有怎么努力就能学好的数学,到了高中竟然处处都是障碍。明明上课听得很认真,可是一到做题就懵了,好不容易知道一道题的做法了,可是就是做不对,不是计算出错,就是考虑不全面。

这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学生不明白初高中数学的区别,不能在学习方法和学习心态上得到正确的调整。

那么初高中数学到底有什么区别呢?

首先从数学语言上来说,高中数学的语言更加抽象,描述更加理性化,专有名词非常多。初中的数学主要是以形象、通俗的语言方式进行表达。而高一数学一下子就触及抽象的集合语言、逻辑运算语言以及以后要学习到的函数语言、空间立体几何等,所以在学习高中数学时,面对形形色色新的数学语言,很多学生开始抱怨,进而对数学产生了厌烦和排斥。心理学研究表明,对于新生事物大多数人都会本能地产生排斥,但如果你能从内心比别人更早地克服这种排斥心理,那你就是站在巅峰之人。

有很多人说高中数学更强调思维性,生搬硬套模式化的东西越来越少,数学本来就是一门训练思维的课程,一味地追求解题模版是学不好数学的,初中阶段,很多老师为学生将各种题建立了统一的思维模式,如解方程分几步,因式分解先看什么,再看什么,即使是思维非常灵活的平面几何问题,也对线段相等、角相等……分别确定了各自的思维套路。因此,初中学习中习惯于这种机械的,便于操作的定势方式,而高中数学在思维形式上产生了很大的变化,数学语言的抽象化对思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能力要求的突变使很多高一新生感到不适应,故而导致成绩下降。高一新生一定要能从经验型抽象思维向理论型抽象思维过渡,最后还需逐步形成辩证型思维,直白点说,就是多动动脑子。

从知识内容来说,高中数学的知识量明显比初中多很多,高一高二要把所有知识学完,必修加上选修有九本之多,因此学生单位时间内接受知识信息的量与初中相比增加了许多,辅助练习、消化的课时相应地减少了。这就要求:

第一,要做好课前预习和课后的复习工作,记牢大量的知识;

第二,要理解掌握好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使新知识顺利地同化于原有知识结构之中;

第三,因知识教学多以零星积累的方式进行的,当知识信息量过大时,其记忆效果不会很好。因此要学会对知识结构进行梳理,形成板块结构,实行“整体集装”。如表格化,使知识结构一目了然;类别化,由一例到一类,由一类到多类,由多类再到统一,使几类问题同构于同一知识方法;

第四,要多做总结、归类,建立主体的知识结构网络。

高中学习的另一个大忌:对老师有过强的依赖心理。有些学生没有养成预习复习和总结的学习习惯,将学习过程寄托于课堂,在初中这种知识量少,思维方法要求低的情况下,仅仅依靠课堂是可以学好数学的,但是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相比,知识的深度、广度,能力都是一次飞跃,如果再把希望都寄托在课堂,必然学不好数学。记住你的自学能力越强,你就越优秀。

最后想说的是:“兴趣”和信心是学好数学的最好的老师。这里说的“兴趣”没有将来去研究数学,做数学家的意思,而主要指的是不烦感,不要当做负担。“伟大的动力产生于伟大的理想”。只要明白学习数学的重要,你就会有无穷的力量,并逐步对数学感到兴趣。有了一定的兴趣,随之信心就会增强,也就不会因为某次考试的成绩不理想而泄气,在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的过程中,你的信心就会不断地增强,你也就会越来越认识到“兴趣”和信心是你学习中的最好的老师。

本文来源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