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上最大国库被盗案,手段另类!

 天空勇者 2017-09-03

道光皇帝


中国有一句名言:成由俭,败由奢。

 

在中国历史上,每个朝代都不乏推崇节俭的皇帝,但真正奉行节俭长达一生的,只有清宣宗道光皇帝爱新觉罗·旻宁一人。




然而,号称“史上最抠门”的道光皇帝一生节俭,辛辛苦苦大半辈子好不容易攒下了点银子,可当他派人查账时,却发现国库中的银子没了,没了,没了......

据悉当时道光皇帝执政面临的最大内忧就是财政问题。

然而,道光皇帝做梦也没想到,国库仅存的一千万两存银仅仅是账面数字


(道光皇帝读书像)

史载“道光二十三年,库吏分银不均,内自攻讦,其事不能复蔽,达于天庭”,一桩买官事件因为利益问题,揭发出户部银库巨大的黑幕来。

 


道光帝不笨,立马想到“此等积惯舞弊之人恐盗用已不止此一次”,于是“钦派大臣将库项全数盘查”。


这一查非同小可,发现账面上的数字与实际库存银两相差925.2万两以上。本以为国家还有一千万的国库余存,一查验就成了泡影,可以说是一贫如洗。



众所周知,道光皇帝是个节俭得出了格的主儿,这回一下子丢了925万两白银,这对于崇尚节俭的道光皇帝来说是多大的打击,可想而知。



按说,在清朝,这大清国库的管理制度应该是相当严格的,不容许出半点差池,那么银子怎么就没了呢?



今儿咱就一起来聊聊清朝史上最大规模的国库被盗案。

 

在中国历代历朝,国库都承担着国家财政的重担,为了保证国家资金的安全,清朝银库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制度,

设管库大臣一员,由户部侍郎兼任,下面设郎中等职,再下有库书数人,这些人都没有权力进入银库,能进入银库的只有库兵。



库兵如何盗银?

要知道银库每逢搬库,无论寒暑,库兵都要脱得一丝不挂,裸体从堂官前鱼贯而入,入库后穿上预先准备好的工作服。



搬运完毕,脱下工作服再光溜溜而出,至大堂前再次接受检查。

检查时,库兵要平伸两臂,露出两肋,两腿微蹲,并跳起来张嘴学鹅叫,以防止他们有所夹带。



由此看来,国库监管制度十分严密,库兵貌似也无机可乘,其实不然。

库兵守着白花花的银子,怎么会不费尽心机搞一点花花呢,所以,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库兵偷银子的办法花样百出,但主要有两个:

第一种是“茶壶带银”。冬天的时候,带着壶茶进入银库,将银子放入壶里顺出来。

 

有人可能会疑惑,茶壶怎么顺带银子出来?

大家都知道北方的冬天,没暖气空调是何等寒冷,银子冻在茶壶里,自然倒不出。



第二种偷银子方法则是被认为比较奇葩。

据说库丁们会在银子上涂猪油,然后通过肛门塞到体内......用这个办法,在出库的时候就算扒光了也查不出来。


其实这种办法难度相当大,首先你的忍耐力得超凡脱俗,不是谁都能受得了的。其次就是你的演技,要表现的镇定自若。

 


有人可能要问了,这样能偷多少呢?

 

库丁这行是近亲相承的,新库丁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练习藏银子的功夫,如果用点儿松骨药,一次最多能塞80两,能忍受30分钟。

据有关史料记载,有的库丁,一个月甚至能顺走几千两银子。

 


当然,这是最主要的两个办法,还有其他一些方法。

这样一来,天长日久,积少成多,银库的银子不知不觉间就被盗了很多。

 


另外,既然不是一天所为,也不是一人所偷,为什么时至今日才发现呢?

年年都有查库,对库兵监守自盗竟没一个人察觉?

 


其实嘉庆、道光年间银库的查库机制早已经成为一种摆设。每年只是例行公事般地查库,查库大臣翻翻账,检查一下管理制度,煞有介事地叮嘱库兵几句,走完过场就作罢,更何况能从中分一杯羹。



据欧阳昱的《见闻琐录》记载,嘉道时期,一旦逢皇上命御史清查银库,库官必献上规银3000两,御史之仆从门包亦可得银300两。机制之弊,由此略见一斑。



再者,清政府很少会对银库进行大规模的盘点。

此时,距嘉庆五年彻底清查国库已整整43年了,这是什么概念,这么长的时间,别说银库了,金山也搬完了啊。



一有鸦片战争失败重创,二有银库大案垂直打击,挫折接二连三,政事更是雪上加霜,也难怪道光皇帝,差点得了抑郁症。


(行乐图)

可怜的道光皇帝,一生都做着通过奉行节俭,以德治国,实现财政好转、政治清明的美梦,辛苦节俭了一辈子,好不容易攒了点本钱,结果依旧两手空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