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4章口腔科

 学中医书馆 2017-09-03
14章口腔科

牙痛 口腔炎,溃疡 牙疳(牙龈炎)重舌 舌肿大塞口  本质过敏

齿龈出血 固齿 乳蛾 喉痹  梅核气

    牙痛
    牙痛是口腔科疾病常见症状之一,无论是牙齿和牙周的疾病都可发生牙痛。牙痛原因很多,但临床辨证大致分为风热牙痛、胃火牙痛及虚火牙痛等

类型。
    1.主治:胃有实热齿痛或上爿痛尤甚者。
    处方:大黄(酒蒸),知母、石膏、升麻各等份。
    制作及用法:把上药加水煮熬取汁,凉后频频含咽即愈。
    2.主治:胃热齿痛,口臭秽不可近者。
    处方:大黄牡荆5—10千克,于火上烹,沥入姜汁六分之——‘O
    服法:时时含咽,甚效。
    3.方名:擦牙止痛方。
    方药与制作:用黄虿蜂窠一个,以川椒填满其窍,更以白盐3克封口,烧存性,入香白芷,羊胫骨灰各3克,同研为细末。
    用法:先以清茶漱口净,然后此药擦之,又敷痛处。如有虫蛀孔作痛,以少许塞于孔中立愈。
    4.方名:针灸治牙痛。
    穴位:列缺。
    方法:在手太阴肺经与阳明经相连,叉手取穴中指尽处,又看其浮脉丫叉之间,灸七壮,其痛立止,永不再发。
    方源:  以上四方为《医学正传》之秘方。
    5.主治:齿龈出血不止。280
处方:石榴皮。
  用法:石榴皮不拘多少,熬成水漱口,不能咽下。
  方源:河南省固始张焕宇祖传秘方。
  6.方名:止痛酒。
  主治;一般牙痛。
  处方;川乌3克,草乌3克,良姜3克,细辛3克,白芷3克,白酒60克。
    用法:将药同酒共置酒壶内,稍浸片刻,煨热,用酒含漱,连用二、三次即可。
    方源:安徽省定远县X X X介绍民间秘传效方。
    ?,方名:石膏二陈汤。
    主治:牙痛。
    处方:生石膏15克,荆芥3克,丹皮3克,生地6克,青皮6克,甘草5克。
    注意事项:上边门牙痛加黄连2.4克,炒麦冬6克,下边门牙痛加知母3克,黄柏(炒)3克,上两边牙痛,加白芷2.4克,川芎3.6克,下两边牙痛

加白术2.4克,白芍3.6克,下左边牙痛加柴胡3克,黑栀子3克,上左边牙痛加羌活3克,龙胆草2.4克,上右边牙痛加熟大黄3克,枳壳(炒)3克;下

右边牙痛加黄芩(炒)3克,桔梗3克。
    服法:水煎,饭后温服,吃药前后忌食鱼腥。
    疗效;患牙痛者,服用本方治愈很多,如本县孟庄孟XX,本县苏X X,刘X X等患牙痛,均能药到病除。据经验,本方对神经性牙痛,风火牙痛均有

良效。对于龋齿虫牙作痛者,效不显著。
    方源:景县X X X大夫家传秘方。
    8.主治:牙痛。
    处方:鲜青木香,酒。281
制法:鲜青木香去粗皮,酒浸含于患牙处立效。
    方源:信阳赵近仁秘方。
    9.主治:牙骨风。
    处方:桐油,陈久石灰。
    制作及用法:用桐油和陈久石灰研成细面和均成稠块,量疮口大小填入疮口,内,用膏药贴上,轻者?天,重者]4天而愈。
    方源:河南省遂平县朱正中秘方。
    10.主治:牙痛。
    处方:白降丹。
    用法:用针把虫牙窝的秽物拨净,再用米饭一粒,贴白降丹,用针扎赤药头,对定虫窝咬紧抽针,牙龈麻痛半日即愈。
    注意事项:忌涎痰吞下,永刁<再复发。
    方源;光山林绍秘方。
    11.主治:牙痛。
    处方:荆芥6克.防风10克,生地10克,丹皮lo克,升麻3克。
    注意事项s上门牙痛属心火加寸冬10克、黄连6克,下门牙痛属肾火加知母10克、黄柏10克;上左边牙痛属胆火加川羌10克、胆草6克,下左边牙痛

属肝火加栀子6克、柴胡6克,上右边牙痛属大肠膀胱火加大黄6克、枳壳6克,下右边牙痛属肺火加酒芩6克,枳壳10克,上两边血齿痛属脾火加白芍10

克,白术lo克,下两边血齿痛属胃火加川芎6克、白芷10克。
    方源:确山县喻惠民秘方。
    12.主治:一切牙痛。
    处方:春笋一条,生盐适量。    ·
    用法:把春笋通心搞穿,将生盐纳入笋心内纳满为度,放在通风阴暗的地方,日久春笋外面露出白硝,把白硝刮下,用玻璃瓶收藏,临用时将白硝

少许放入患牙处,牙痛即282

止。
    禁忌:忌食煎炒燥热之品。
    方源;藤县某大夫祖传秘方。
    13.主治:牙痛。
    处方:引‘麻9克,薄荷9克,元参9克,大黄15克,石膏30克。
    注意事项;上门牙痛加川连3克,寸冬6克;下门牙痛加黄柏3克,知母3克,上左边痛加羌活3克,胆草3克,上右边痛加热军3克,枳壳3克;下左边

痛加柴胡3克,栀子3克,下右边痛加黄芩3克,桔梗3克;上两边痛加川芎3克,白芷3克,下两边痛加白芍3克,白术3克。
    服法::降上药煎好后冲白糖90克服下,第一煎以开锅15分钟为宜,第二煎30分钟为宜,可分服,也可一次服下,一日一剂,凡不属虫蛀牙痛多可

二剂即愈。
    “.主治:一般牙痛。
    处方:川乌3克,草乌3克,良姜3克,细辛3克,白芷3克,白酒100毫升。
    用法:将药同酒共置壶内,稍浸片刻,煨热,用酒含漱,连用二、三次即可。
    15.主治;风火牙疼。
    处方:升麻、细辛,藁本、防风、黄芩各9克。水煎服,日服一剂,一般2剂愈。
    疗效:曾治数百人次均显效。
    方源:河南遂乎李德新献秘方。
    口腔炎,溃疡
    口烂(口腔炎)久不愈,口腔舌面舌底及上下唇内皆起白泡粒点,疼痛颇甚。
    1.方名:白氏口粉。283
处方:炉甘石9克,月石9克,山慈菇9克,青黛9克,冰片4.5克,生石膏4.5克,龙骨9克,煅珍珠0.1克,元寸0.6克,熊胆o.9克。
    制法:将上药共研细末,用药前用含漱剂漱口或拭口后将上粉撒布口内患处,每日3—5次。
    疗效:用此药治疗100例,显效64例,有效29例,无效?例,观察中无任何副作用。解X,男,1.5岁,哭闹,拒食,体温38.5℃,口腔粘膜充血,

舌缘处可见黄白色,透明小疮疹,上覆灰白色残留疮壁,颌下淋巴结触痛。诊为疮疹性口腔炎。给上粉一日3次撒布患处,第二天正常,能进流质食物

,第五天溃疡消失痊愈。
    方源:郑州市口腔医院郭敏代供秘方。
    2.主治:口腔糜烂,耳中红肿流脓水。
    处方:红背沙草60克,青药30克(如缺可改用五倍子代之),黄糖15克,地稔24克。
    用法:用酸醋一斤与上药同煎二十分钟后过滤去渣,用消毒棉花蘸液洗患处。
    疗效:此系祖传秘方,曾治愈五百多例。如上游乡官田工区周X X等数十人均患口腔糜烂,经用药洗二三次痊愈。
    方源;陆川县上游乡吕苑清祖传秘方。
    3.方名:化腐生肌定痛散。
    主治:口疮。    !
    处方:生硼砂30克,朱砂3克,飞滑石33克,琥珀6克,冰片4克,甘草20克。
    制法:各研细末,再将朱砂与硼砂和匀共研极细末(中医传统的说法称“套色”)后诸药和之,共研成飞末,装瓶内备用。284
用法:用时将药粉涂在溃疡面上即可,每日三次,痛甚者饭前可加涂一次。
    疗效:观察32例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用药一天内痛止昔1 3例,2天内痛止者22例,3—6天痛止者10例,余者均有好转,3天内溃疡面愈合者26例,

10天内愈合者13例,余者均较用药·前缩小。李X,女,40岁,工人,1983年4月5日诊,自诉患口疮三年,每年春季加重,饮食灼痛,时发时好,迭服

中西药不效。诊见舌下、舌尖处有大小不等的溃疡面多处,呈凹形,中间灰白色,四周红肿,嘱其用化腐生肌定痛散涂患处,每日三次,用药三天进食

无妨,十天后溃疡全部愈合,随访至今未复发。
    方源:山东省阳谷县城关镇医院任国臣,介绍北京西苑医院耿鉴庭教授的家传验方。
    4。处方:白术9克,厚朴6克(后下),苍术6克,陈皮6克,甘草9克,黄连9克。
    服法:以水二碗煎成一碗服。
    方源:广西南宁市温国仁祖传秘方。
    5.处方:西瓜硝120克,西月石120克,朱砂3.2克,龙脑冰片0.3克。
    制法:西瓜硝制法s夏季收西瓜放置阴凉透风处,  大寒季节取完好无损者15千克,连皮切块,另取含水份较多的;白萝卜15千克,切法同上。先

取西瓜加水30千克煎一小时后,加入萝卜同煮继续一小时,过滤去渣,加入朴硝5千克,搅拌溶尽,移置阴暗处,液面上用干净麦杆纵横覆盖,候溶液

冷却,麦杆上即出现白色条块状结晶附着,取下来摊竹匾上,风干即成。
    先将西瓜硝、西月石共研极细末,过120目筛,加入朱砂同研极匀,最后再加龙脑冰片末和匀,密封放阴暗处屎285
存。!
    用法:取小量药未喷于患部,一日三至四次,重症可每二小时一次。
    方源:苏州陈起云四代祖传秘方,已有一百多年r《史。
    5.主治:口腔溃疡。
    处方:生硼砂30克,朱砂3克,飞滑石55克,琥珀6克,冰片4克,甘草20克。
    制法:将粉末涂于患处,  日三次。
    方源:北京耿鉴庭祖传秘方。
    6.主治:口腔溃疡。
    处方:煅炉甘石2克,人中白(煅)1克,青黛2克,冰片o.3克,枯矾o.5克。
    制法:共研极细末,瓶贮勿泄气,勿受潮湿。
    用法:将药末搽患处,一日一次。
    方源:山东中医学院张珍玉祖传三代秘方。
    牙疳(牙龈炎)
    本症轻者牙龈红肿,重者溃烂。
    1.处方:大红枣1个,正片梅o.6克。
    制法:将红枣入火内烧过存性,以不见烟为度,取起入盐内埋之候冷,取出后加入正片梅捣成细粉。
    用法:先用薄荷叶煎水洗患处,然后用棉蘸药搽患处,日搽数次。
    注意事项:辛辣、鱼腥等物。
    方源:江西奉新县许伯熙医师祖传秘方。
    2.主治;小儿走马疳。
    处方,雄黄3克,秋石3克,硼砂3克,绿矾3克,冰片o.3克,红枣肉数枚。
    用法:先将雄黄放枣肉内,外面裹以冷饭,置火中煨至286

饭团焦黑为度,将雄黄取出,然后同秋石、硼砂,绿矾、冰片等共研细末。用时先以开水浸薄荷将患儿口腔洗净,用消毒纱布蘸药末敷牙龈痛烂处。
    方源:湖南祁阳谢雯五代祖传秘方。
    重舌
    重舌,  即舌底下多生出一条肉芽,象舌·一样,痛甚。
    ].处方:红枣去核,青矾适量。
    网法:红枣破开纳入青矾,焙干研粉,撒敷重舌上。
    疗效:即时痊愈。
    方源;广西刘海泉得一老人相授。
    2.主治:舌下肿硬,妨碍吞咽及语言。
    药物:蒲黄3克。
    制法:研为细末。
    用法;先用三棱针或磁针将舌下肿处刺出血来,然后撤上药粉。
    方源:重庆谢俊卿祖传方。
    舌肿大塞口
    1.主治:舌肿大塞口,不能饮食者。
    处方:真蒲黄一节。
    用法:用蒲黄频频刷在舌上,舌肿自消。若能咽药,  以黄连一味煎浓汁细细呷之,因泻心经之火,则愈。
  方源;  《医学正传》。
  牙本质过敏
  1.处方:次级红茶30克。
  服法;上药放入水中(约两大碗),煎沸几次,取下后稍温,先用其汁含漱,然后饮服。一日至少二次或多几次,直至痊愈。勿半途而废。
    注意事项;睡前不宜服用。

疗效:曾治愈百例,有效率95%。
    方源:江西陈忠烈献祖传方。
    齿龈出血
    处方;水竹茹、炒栀子各15克。
    用法:水煎服,外用百草霜搽之。
    方源:四川陈格非祖传方。
    固齿
    主治:稳牙固根。
    处方:五倍子、干地龙、生姜。
    用法:二药研末,先以生姜搓过,后敷之数次。
    方源:广西唐修文祖传秘方。
    乳蛾
    本病是以扁桃为主的咽部病症,又叫“蚕蛾。,其因外邪相搏,结于咽喉,或因虚火上炎,或因气血凝滞而起,本病起病急骤,喉核明显充血,红

肿灼热,咽部疼痛厉害,扁桃体表面有黄白色脓样分泌物,形如蚕蛾,即急性扁桃体炎。
    1.方名:清咽散加减红狮散。
    主治:咽喉红肿单双乳蛾。
    处方:①清咽散:薄荷9克,川贝母12克,荆芥穗6克,犀角1.5克,射干6克,大黄15克,皂角刺6克,穿山甲(炒)名克,生地6克,元参6克,知母

6克。水煎服。
    ②红狮散:硼砂6克,朱砂6克,西瓜霜6克,牛黄;o.9克,麝香o.3克,冰片1.5克,滑石(飞)o.6克。
    用法;清咽散水煎服,红狮敌研为细面,饭后吹患处,每日3次,病轻只吹红狮散即可痊愈,病重时内服清咽散,同对吹红狮散。
    注意事项:服清咽散后,腹部有轻微的疼痛。288
疗效:据X X大夫说,本方祖传数代,用本方治愈病人很多,对于咽喉红肿,单双乳蛾病,治疗均有良效。如本县·商城镇郭X x,女,三十二岁,患本

病数月,屡治无效,经用本方4日痊愈。
    方源;  《中医验方汇编》磁县X X介绍。
    2.方名:咽痛散。
    主治:咽肿喉痛急症。
    处方:牛黄5克,麝香1克,蒋荷冰20克,硼砂15克。
    制法:  以上药物共研细末,装入瓷瓶或玻璃瓶内密封备用。
    用法:将药面用吹药器喷入红、肿、痛处,患者即刻感觉局部发凉如含冰块,从咽部直到胃上口处为度。
    疗效:刘X X,男,19岁,1958年2月1日,患者咽豁红、肿、热、痛,汤水难下,吞咽有干裂痛感,说话发音嗡浊,大便干,小便黄。口干,舌质

红,舌苔黄燥,脉象洪大。证属肺胃火盛,上壅咽喉,急吹其散,患者自觉顿时火息,随之吐出粘痰涎沫,咽喉部即刻豁亮。过一时许,再吹其散,连

用三次,病愈。说话声音清晰,遂又拟:银花15克,黄芩15克,射干10克,山豆根15克,元参10克,大黄6克,甘草6克,一剂,水煎徐徐咽下,第二天

病获痊愈。
    3.主治:急性扁桃体炎。
    处方:射干15克,浙贝9克,黄柏3克,连翘9克,石斛9克,忍冬15克,甘草9克。
    服法:水二碗半,煎取半碗,一日分3次服。
    疗效;本方是祖传验方,对咽喉肿痛,舌痛,牙痛属实热者疗效很高,治愈病例很多,如:廖X X,女,二十岁。发热已二天,有微冷,喉痛,饮

食困难之症状。服本方一剂热289

退,连服三剂喉痛消失。第四天症状基本消失。黄X X,男,二十八岁,喉痛三天,发热咳嗽有痰,用西药疗未愈。用本方加杏仁,杷叶,服一剂热退

咳嗽减。去杷叶、杏仁,照原方服三剂,各临床症状消失。
    4.方名;喉灵丹。
    主治;一般喉蛾及咽喉肿痛诸症。
    处方:硼砂15克,冰片3克,牛黄0.15克,朱砂1。5克。
    用法:将药共研细末,先用温水加大青盐(或甘桔汤)漱口后,再用气鼓吹药面于患处,每日漱,吹5,6次。必要对结合内服汤剂。
    注意事项;咽喉糜烂,加珍珠o.3克,肿痛加丁香o。3克,走马疳去硼砂,加人中自12克,石膏6克。
    方源:1972年《中医验方汇编》。
    5。方名:白喉散。
    主治:乳蛾、喉痛,口舌生疮,白喉等。
    处方,蜘蛛(焙干称足)o,3克,人指甲(滑石炮)o.3克,血余(烧存性)o.3s克,珍珠(煅)o.6克,冰片o.6克,麝香0.3克。
    制法,共研极细面。
    用法:吹敷患处,2小时一次。
    反应,用过2次后疼痛减轻,喉道及口腔白色分泌物消除。喉咙堵塞状态缓解,呼吸舒畅。
    疗效:①本县内郭X X,女,一周岁,1957年8月10日患白喉,已两日,经用白喉散向喉部吹敷两次,翌日症状消失。又续吹2次,彻底痊愈。②本

县王X X,男,30岁,1957年7月28日患咽喉肿痛,数日不能饮食,经吹敷白喉散,2天痊愈。⑧本县东王草庄蒋X X,女,一周290

岁,1957年?月30日患喉症,病已重危,用此散吹敷4次痊愈。
    方源:高阳县X X X祖传三世秘方。
    6.方名:吹喉散。
    主治:咽喉红肿疼痛,溃烂或覆盖白膜。
    处方:黄连15克,青黛15克,薄荷15克,僵蚕15克,白矾15克,芒硝15克。
    制法:上六味药为细面,另取腊月猪胆五至六个,将胆剪口倾出少许胆汁,将药面均分五、6份,均匀装入胆内,用黑纸将胆裹严,在土地上掘二

尺深之坑,以横竹竿悬胆在内,用土埋好,埋至立春日取出,将药胆悬风处,待风将黑纸吹去后,全胆研为细面,愈细愈好,收贮磁瓶。
    用法:每症约用药面3克至6克,临用时再加好冰片1.2至2.4克,共研细面。吹布咽喉,五分钟吹一次,共吹十至十五次左右,达至下述反应为止

    反应:将药吹至咽喉后,患者即能吐出痰涎,减轻症状,自觉白喉向下发凉,由喉至胸,由胸而腹而股而膝……直达足趾觉凉为止。如凉感不至足

趾者继吹之,俟凉达足部病即愈。
    疗效:①杨X X,男,29岁,住昌黎县十里铺乡,1955年4月,忽患咽喉肿痛,饮食不下,用此药吹二十次,用药6.5克,病即收效。初吹2次,患

者自觉喉部向下发凉,凉觉至胸时吐出脓样痰块数枚,患者即能饮水,随后逐渐吹之,凉感至足后停药。次日吃饭已照常。无任何症状了。②永安周X 

X,曾患此病,水饮不下,呼吸困难,用此药吹之仅5、6次就饮水通畅,只用3克药就恢复正常了。⑧昌黎四街曹X x,男,9岁,患咽喉肿痛,随吹随凉

很快治愈。
    7.主治:一切咽喉症,一般口腔炎。291
处方:腊月雄猪胆一个,绿豆适量。
  制法:用绳把猪胆扎紧(内装绿豆)。昂在背阴处,从腊月吊至次年谷雨节,将绿豆取出,加麝香,冰片少许,共为细面,装入瓷瓶内封固备用。
    用法:先用针刺肩鹳穴出血,再煮绿豆汤一大碗或两大碗,加红糖令患者喝了出汗。发汗后用风鼓(或苇简)将药吹敷患处,使口涎流出,其病即愈

    疗效:据X X大夫说,本方系家传秘方,治一切咽喉症及口腔炎有效,治愈病例很多。例如:王X X,男,咽喉肿痛,望诊喉部白色。针刺两次,吹

药一次痊愈。
    方源:72年《中医验方汇编》(6,7方同一源)。
    喉痹
    痹,闭塞不通之意。是咽喉局部气血瘀滞痹阻的病理变化。凡咽喉肿g氖感到阻塞不利,吞咽不爽甚至吞咽困难的均属喉痹范围。
    1.主治:喉痹及喉中热痛等证。
    处方:马兰菊、五爪龙草,车前草各一把。
    用法:水煎,徐徐饮之。
    2.主治:喉痹。
    处方:梨。
    用法:用上好消梨杵频频饮之,如患者能白嚼咽下亦可,多食为良。
    方源:以上二方均来自65年《医学正传》。
    3.方名:喉症散。
    主治:白喉、喉痛,鹅口疮。
    处方:水石30克,人中白30克,白矾15克,西月石15克,川雅连5克,西牛黄5克,冰片5克,蚰蜒数条。
    制法:以上药共研末,乌蚰蜓和捣如泥,置以日下曝晒292
干透研末再入瓶内备用。
    用法:喉痰者以于咽部。
    疗效:5年治喉痛32例,愈28例,鹅口疮7例,愈5例,
    4.方名;丹栀射郁汤。
    处方:丹皮,山栀、射干、郁金,前胡,连翘、赤苓、淡豆豉,竹叶,生甘草、陈莱服子。
    主治:喉痹。
    用法:水煎服。
    疗效:治疗患者95例,其中急性喉痹25例,喉源性咳嗽?o例,都取得满意的效果。
    方源: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李书良秘方。
    5.主治:急性喉风,即喉部肿胀疼痛。
    处方:花肚蜘蛛七个,生白矾一块如栋子大。
    用法:花肚蜘蛛去足同乳汁研,生白矾同前汁研细,加白开水少许,服下即愈。再用针刺少商穴及第一胸两旁出血。
    疗效:用此方治好数十人有特效。如西平大于楼于建中之子,西平小于庄于永安二人均用此方治好。
    方源:河南省信阳市中医进修班学员于建三秘方。
    6.主治:喉溃烂。
    处方:珍珠0.3克,熊胆o.3克,月石o.9克,明雄0.9克,白敛o.9克,煅甘石o.6克,寒水石o.6克,粉龙骨o.9克,冰片o.6克。
    制法:共为细末。
    用法:吹入喉中。
    方源:河南省信阳市中医进修班杨乐成秘方。
    7.主治:咽喉肿痛。
    方法:令患者取坐位,一臂向侧平伸,手心向前,术者在293
者臂后,用一手握患者肘上三分之二处,一手握肘下三分之一处,皆以四指在前,拇指在后的姿式,用力紧捏,以患者能忍受感觉酸麻为度,同时两手

向相反方向拉扯(左手向左方拉,右手向右方拉)。约三,四分钟,患者喉部自觉不痛。这时将预先备好的食物、由另一人给患者喂食,就能顺利的吃下

去,直待患者吃完,术者再把手放开。
    疗效:①本市东来马台村张X X,男,四十二岁,体格健壮。1952年4月自诉f(患喉痛”牵引项外及腮部皆肿胀,全身发热,头痛,四、五日汤水难

下。望诊:口有粘唾,舌苔厚腻,喉红肿。切脉:脉象大而有力,体温高。经用本法随症施治,吃糕点半斤,结合药物治疗,逐渐痊愈。②本市北苏曹

村李X X,男,65岁,1953年10月患喉痛症。两日不能进食,经用捏臂法,吃流食一碗,继服喉科药痊愈。⑧本市李X X,女,18岁,1954年因患感冒、

头疼冷烧,咽喉肿痛不能下咽,曾用磺胺药,喉痛不减,后用捏臂法,即时吃稀面一碗,又配合药物治疗渐次痊愈。
    方源:邯郸市某喉科大夫家传秘方。
    梅核气
    本证为咽喉中的异常感觉,如有梅核塞于咽喉,略之不出,咽之不下故称梅核气。其病与七情郁结,气机不利有关。
    1.处方:白糖500克,红糖500克,大枣32个,斑蝥(不去头翅)32个。
    制法:将枣核去掉,每枣内放斑蝥一个,用丝线捆着放豆杆火内烧之,将枣烧至轻而有响声为度,研为细末同红白糖一处化之,共作32丸。
    服法:每日晚间用一丸,贴上腭仰卧含化,咽下一料即愈。
    方源:河南省信阳地区,阎靖宇供稿。
2.处方;好沉香96克,J-木香126克,苏子96克,  卜子96克,乌梅肉126克,紫降香96克?栀子仁156九。
    制法:上药共为细末,红糖、白糖各500克,不用水把糖熬至稠粘,加药末于内,再用小火熬成稠膏备用
    服法:每次吃3克,每口两次,含化。
    方源,信阳市中医进修班学员杨杰诚。
    3.处方:炙草乌60克,炙川乌60克,川芎60克,银花90克,车前子90克,粉甘草60克,好洒5斤,白粉250克,童便500毫于}。
    制法:将以上药入瓦瓶内煮一小时,埋土内三天取出。
    服法:病人每天服两次,每次一酒盅,服一月后病愈不服,如不愈停一星期继续再服,每天服半酒盅。
    注意事项:忌辛辣等物及凉物。
    方源:河南省汝南县白宗鲁供秘方。
    2.主治:梅核气(初喉干发觉有物)秘方。
    处方:生川乌90克,生草乌90克,人尿泡透,车前子(炒)90克,银花、川芎、甘草各90克。
    制法:好酒二斤半,把上药同酒入瓶内,埋至阴处七天,取出服之。
    用法:用量视病情的轻重而定,总之自觉口唇无麻木感为度。
    病例:明港东胡村乡陈皆村吕风钧患梅核气未经刀割,服一料痊愈。
    又明港搬运工人魏金其患梅核气,经割三次仍不除根,较前病势没有发展、服此药三分之二愈。
    方源:河南省信阳市王均庵供稿。
    4.处方:青杏梅,盐,青铜钱。——-.—;.——-.一—-.—-——;-,,————;;一—-一、r—295
制法;将成熟之杏梅与盐共入罐中腌(一层杏梅一层盐)待化水后将杏梅取出,晒干再腌,反复腌至水尽为止,将杏梅取出每三个青铜钱夹住两个杏梅,

用线捆紧,将捆好的杏梅置罐中放好、密封罐口埋地下,一百天后取出即可用。
    用法:用时取杏梅一小块放口中含化,一日三次。
    方源:  《土单验方选编》祖传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