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曹操有25个儿子,为何还是被司马懿夺了权?

 海枯石烂海枯 2017-09-03

若要简单的回答这个,只要引用《三国志.魏书.武文世王公传》里陈寿最后一段结语就能解释清楚。

评曰:魏氏王公,既徒有国土之名,而无社稷之实,又禁防壅隔,同於囹圄;位号靡定,大小岁易;骨肉之恩乖,常棣之义废。为法之弊,一至于此乎!

拼音是líng yǔ。释义:监狱。

《武文世王公传》就是曹操诸子的列传,陈寿的大致意思是说曹氏的封王和公爵只有拥有国土的名义,没有实际的权力,他们受到严密的监督,如同坐牢一般,稍有不慎就会被监国检举而受到惩罚,动则就被改封国土。

一个曹魏的国王麾下就有只老兵百余人,主要用来保卫封地治安。王国根本没有自己的封臣,也没有管理地方军政的权力,不能够轻易离开封地,游猎范围不得超过三十里。这些王侯甚至向朝廷请求,干脆成为布衣之身也不被允许。

曹植写有一篇《赠白马王彪》给自己的弟弟曹彪,内容是指曹植、曹彰、曹彪一同到洛阳朝拜,但是曹彰到洛阳后不久就忽然死掉。七月份,曹植和曹彪被要求返回封国,两人原本同路,但被要求宿起居相分隔,令人曹植感到很忧愤,曹植最终跟曹彪诀别才写成这首诗。

曹植和曹彪几乎就形同犯人一样被送回封国,途中想跟曹彪多相聚一点的权利都不能拥有。曹彪也擅长文学,也做了一首《答东阿王诗》给曹植,盘径难怀抱,停驾与君决,即车登北路,永叹寻先辙。

两人的诀别真不是寻常的多愁善感,而是在那以后若非有中央朝廷允许他们同时进洛阳朝拜,曹植和曹彪绝没有再见面的可能。他们跟山阳公刘协没有什么区别。

曹魏的体制是中央集权,所以即便封王、公爵不被软禁,也必须要有中央任命官职才能拥有权力。这情况到不是曹丕才开始,东汉时期的封王大多如此,封王没有统治地方的权力,而由州牧和刺史治理地方。即便是以宗亲身份出仕的刘虞,其权力也来自幽州牧这个官职。

曹丕死后,曹叡即位,曹植曾多次慷慨激昂地上书曹叡,表达渴望展现才能的志向,要求中央朝廷给予任命,当时也有一些官员附和,但曹叡并没有答允曹植的想法,曹植才因此抑郁而终。

曹魏诸王中唯一得到过朝廷任命的是燕王曹宇,他也是天师道教主张鲁的女婿。由于曹宇跟曹叡亲近,被特许进入中央为官,曾官拜大将军,作为曹叡的托孤人选。只是曹宇性格温和,不擅统事,在刘放、孙资的蛊惑下,曹叡把司马懿从辽东招回。

自从曹爽擅权以后,曹魏皇室的权力就已被弱化。曹爽虽然姓曹,但终究不是曹操嫡子嫡孙,连封王的资格都没有。年幼的皇帝曹芳过于弱势,所以曹爽和司马懿怎么争斗,最终权力落于谁手,都跟曹魏的封王不相干,只不过是换了一个牢头。

司马懿发动正始之变后,太尉王凌曾经想拥立智勇双全的楚王曹彪为帝,当时王凌掌控着淮南兵权,其外甥令狐愚是兖州刺史,也有一部分地方兵权,他们若能策动更多人同时起兵,成功率就大很多了。但其实曹彪很冤枉,无权无势的他实际上根本就没法参与到王凌的计划当中,只是王凌单方面想要拥立曹彪起兵,就因为这样曹彪在王凌失败后,自己也受到牵连而被诛杀。

司马懿、司马师父子为了再度提防有人拿曹氏的王侯起事,把所有封王都集中到了邺城,加强控制。曹氏封王由曹丕建国以来,就没有过什么自由,更谈不上拥有什么政治资本,可以做些什么事情。

曹丕上位的路途过于艰难,于是在称帝后对他所有兄弟都严加防备,并制定成魏国的制度。这样的结果就只造成诸兄弟眼睁睁看着政权转移,而无所作为。也并不是曹操的二十多个儿子没有才华,曹植、曹彪、曹据的评价是挺好的,只是常年被软禁,故而也没有什么事迹。

没有什么制度是完美的,曹丕倘若实施正规的分封制,中央的权力就会被分散,很容易引起列王纷争,面对蜀汉、东吴两个外敌时,还闹内乱肯定不好。司马炎吸取曹丕的教训,大肆分封司马氏子弟为国王,以为这样能压住士族势力崛起,结果闹出八王之乱和五胡乱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