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章耳鼻喉科 耳聋 中耳炎 耳根后部的黄水疮 虫入耳 美尼尔氏综合症 耳内出血 耳鸣 耳心痛 耳疔 鼻出血 耳烂 鼻炎、鼻窦炎 副鼻窦炎 鼻塞 鼻息肉 鼻准红 天蛇吃鼻 体炎)喉痛,喉蛾(扁桃 鼻内生疮 鼻疳 急性咽喉炎 喉阻塞 失音 喉中异物 喉痧 喉症牙关紧闭 耳聋 耳聋是指病人主观感觉或客观检查,均表现出不同程度钓听力减退,甚则听觉完全丧失的证候。 1.主治:耳聋。 处方:鳅鱼,鸡蛋。 制法:将蛋打碎和水放鳅鱼100克,盛于碗内,置锅蒸之。 用法:以上二味放锅蒸熟,饭后食之。; 注意事项:用本方须要食到二、三斤鳅鱼效果特著。用此方时忌食酒及辛辣热物。 疗效:屡试有效。 · 方源:经验良方,广西龙荫屏献。 2.主治:两耳聋闭,听声不聪。 处方,龟尿。 制法:用镜子照龟,则尿自出。 用法;将龟尿滴入耳内。 · 注意事项:忌食收敛涩酸物。 方源:经验所得,广西秦拯民献。 3.主治:耳聋,鼻塞,不能闻声,香、臭。 处方。去核大枣十五枚,去皮蓖麻子三百粒。 用法;将药二味捣烂如泥、用药棉包裹。先塞耳,后塞彝。 疗效:连用三十天有效。 方源;广西宁幼松献经验方。 4.主治:耳聋耳鸣。261 处方:郁金3克,菖蒲3克,金虫5个,元寸少许。 制法:以上四味共为细末,用生葱白捣汁为丸。 用法:用丝罗底包着药丸塞入耳中,一天换两次。 方源:河南遂平王富世献秘方。 中耳炎 化脓性中耳炎俗称d烂耳朵”,为农村常见病。中医称为程聘耳” “耳底” 梯脓耳”。 1.主治:化脓性中耳炎。 处方:黄连(上品)30克,冰片o.3克,硼酸4克,蒸馏水100毫升。 制法:将黄连捣碎,放入药锅内加蒸馏水浸泡24小时,小火煮沸5一lo分钟过滤,将硼酸研细放入滤液中,再次过滤,将冰片研细放入滤液中,加 水至100毫升即成。 用法:患耳先用3饧过氧化氢液或生理盐水擦拭千净,将药液滴入患耳4—5滴。 疗效:一般4—5天即愈。每天l一2次。 方源:兰州李苏祖传秘方。 2.主治:耳常出脓。 处方:鳝鱼一条。 用法:取血滴耳内。 方源:经验所得,唐修文献。 3.主治:耳内发热,痛痒流脓腥臭,不论初起或经久不愈者。 处方:白花草12克,双酒12克。 诣g法:以上二味共置于杯中擂溶停片时取汁待用。 用法:先将耳内脓垢用浓茶洗净拭节将上药液滴于患耳内。 262 注意事项:在滴药期间忌食鱼腥,蛋酒,辣椒等。 疗效:一般初患者仅滴药一次即告痊愈,如患者二三十年经久不愈顽固性者,每日可滴药二次,连滴三天往往见效。 方源;广西李才魁家传秘方。 4.方名;耳底灵药。 主治:慢性中耳炎,耳孔流脓或黄水。 · 处方:健康人手指甲27克,冰片9克,黄柏6克,苍术6克。 制法:将指甲用生皂角浸液(生皂角适量捣碎水浸一昼夜过滤后用)洗净晾干,放铜勺内火焙黄。再把指甲,冰片,黄柏、苍术各研极细末,合匀放 入瓷瓶密贮,备用。 用法:先用生理盐水或双氧水冲洗耳道,拭干后用吹药-器将药粉少许吹入耳道中,每日二次。 方源: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医院赵振兴献秘方。 5.处方:枯矾10克,冰吁3克,芦荟4克,赤石脂10克,元寸o.3克,老珠4克。 制法:以-匕六味共合一处,研为细末备用,勿泄气。 用法:耳内先用双氧水洗净后吹上此药,二日一次,2—3次即愈。 疗效:此方曾治愈数百人,一患者患病三十三年之久,仅用三次就彻底痊愈。 方源:51陆军医院吴胜海献祖传秘方。 耳根后部的黄水疮 耳根后部的黄水疮,俗称。旋耳疮”。此疮多由胆脾湿热所致,生于耳后缝间,延及耳折、时津黄水, 日久不愈。 263 1.处方:猪蹄甲一双,明矾适量。 伟g法:将明矾研末,装入猪蹄甲内,令满为度。以草木火烧存性、待凉,研细末收贮瓶中。 用法:用温开水将患处洗净,取香油适量,将药末调成糊状,涂患处,一日二次。 方源:刘文汉师传方。 2.处方:轻粉10克,穿山甲10克,铅粉10克,黄丹10克。 制法:将轻粉研细隔纸微炒,山甲用砂炙透,黄丹水飞晒干,然后与铅粉共研极细末,瓶贮备用。 用法:先将温开水洗净患处,取净香油适量将药末调皮糊状,每日二次,涂搽患处。 ; 方源:河南遂平刘康和祖传。 虫入耳 虫入耳即昆虫爬入耳内,使之疼痛不止。 1.主治:虫入耳。 处方:葱汁、香油、人乳。 用法:虫入耳内,用前二味混合滴耳,少顷虫即出。鹧上三味也可单独用,效果不减。 方源:河南三门峡市林克兰献秘方。 2.主治:蚂蚁入耳。 处方:穿山甲(炒)。 ! 用法:上药研面,水调滴入耳内。 方源:河南郑明伦献。 美尼尔氏综合征 美尼尔氏综合征,是发生眩晕的常见病。以眩晕发作,耳鸣,耳聋为主要临床表现,是由于内耳膜迷路,非炎症性积水所致。 处方:优质白果仁30克, (有恶心呕吐症状者加入于姜 264 方源:四川威远县某大夫献。 3.处方:苍耳子15克,猪脑子1个。 用法:二味同煮,喝大半碗汤连同脑子一同吃了。 疗效;塘底下李世纯耳鸣半年,服一次就痊愈。又例吴营村张乾云耳鸣半年,服二次痊愈。 方源,:河南淮宾张连科献。 耳心痛 耳心痛,多数是由于炎症肿胀刺激神经末梢所致。个别患者是由于耳部神经疼或神经反射性疼痛。 1.处方:石燕15克。 制法:磨水。 用法:将水滴入耳内,一日三次。 方源:重庆市周顺乾祖传。 2.主治:耳中忽然大痛。 处方:蛇蜕皮。 制法:将蛇蜕皮烧存性,细研。 用法:用鹅翎管将药末吹入耳内。 方源: 《医学正传》祖传方。 耳疗 耳疔:是外耳道或耳后所生疖肿火毒。病发后疼如锥刺,掣引腮脑。 1.主治:耳后毒。 处方:三黄散6克,搜山虎1.5克,蟾苏丸o.3克,石膏15克,梅片0.3克,硼砂0.6克。 用法:研末调洒敷。 注意事项:忌食鱼腥。 方源:秦天霖家传方。 2.主治:耳内生疗。266 处方。川蜈蚣1条。 用法:焙干研末用好酒拌涂耳内。 方源:经验所得,刘振献秘方。 耳烂 1.处方:铜绿5克,枯矾3克,儿茶5克,冰片2.3克。 用法:研末擦患处有效。 方源:山西赵世保师传秘方。 2.处方:川连6克,蛇皮6克,枯矾6克,鸡内金3克。 用法:上四味共为散,用茶油调涂患处。 方瓯乎南县伍森献。 鼻出血 1.主治:鼻衄,吐血。 处方:白芨30—60克。 制法:研细粉夕用糯米泔煎汤调匀。 服法:每次饭后服6—9克,日服二次。 注意事项;忌食煎炒及发物。 方源:江西万载县黄广轩祖传秘方。 2.主治:鼻大量出血。 处方:用青线束中指(其他线亦可)。 用法;左孔出血束右指,右孔出血束左指。 注意事项:忌食热物,治疗当中须静养。 方源:赵云弼师传。 3.主治:衄血。 处方:独头蒜1—2枚,黄丹3—6克。 用法:将蒜与黄丹共捣为泥,贴于足心,右鼻腔出血贴左足心,左鼻腔出血贴右足心。贴后十至二十分钟衄血即止。止后将药擦去。 反应:贴药处有时发生水泡。267 方源:家传,北京市通县某人介绍。 4.方名:外贴止衄膏。 主治:鼻血不止,服药不应。 处方:大蒜一枚。 用法:大蒜去皮研如泥,作铜钱大,有如豆厚的饼子。左鼻出血贴左足心,右鼻出血贴右足心,两鼻俱出血俱贴之。 方源:家传秘方,河北王巧云献。 鼻炎,鼻窦炎 鼻炎、鼻窦炎,为常见鼻病,以鼻溢液,鼻塞,头昏,头疼为主要症状。慢性患者较多。鼻窦炎症状较重,且常伴嗅觉丧失或记忆力减退等。 1.主治:慢性鼻炎、鼻窦炎。 处方:青苔(鲜者)。 用法:用小刀从潮湿处刮下青苔装干净瓶内,后用消毒纱布卷成小条,放入鼻孔内,交替塞,每3—4小时更换一次,一般五天即愈。 注意事项:初时鼻塞加重,嗅觉丧失一天左右,第三天患者可闻到清凉味,随即打喷嚏、流涕,鼻塞减轻。第四第五天鼻塞消失,鼻翼无压痛而痊 愈。鼻窦炎需十至十五天痊愈。 · 方源;云松庵师太秘传方。 2.主治:鼻子流黄水、头痛,前额痛,鼻塞不迩。 处方:甘草,甘遂各等份。 制法:共研为细粉,炼蜜为丸如黄豆大,用药棉少许将药丸轻包,留出一头不包。 用法:将用药棉包的药丸塞入鼻孔内,两孔交替塞用。每孔半天,晚上塞,天明换,约2—3天。 注意事项;禁忌受凉。 268 方源:河南浙川县罗同绪献秘方。 3.处方:苍耳子10克,辛荑花6克,白芷3克,丝瓜柜15克。 眼法:水煎服,每日一付,连用七日。 方源:河南遂乎刘康和献。 4.方名:斑蝥贴剂。 主治:急性鼻炎。 处方:斑蝥一只。 ? 制法;将斑蝥研为细末,备用。 用法:将斑蝥粉少许、置于两眉中间(印堂穴),外用胶布贴紧固定。晚贴早揭,揭后起小水泡,泡破作局部消炎处理。 注意事项:①药粉不可进入眼内,②药粉要现配使用,;⑧起泡过程一般2—4小时,有痛感但可以耐受,万一痛甚可揭去。 疗效:患者巫X X,女,30岁。开始伤风感冒,鼻流清涕,鼻旁肿胀,频频喷嚏、嗅觉不敏,用滴鼻净二日无效。乃用上方敷贴,数日揭去、眉心 有一小水泡、泡破拭去水液,涂紫药水,第二天鼻部症状完全消失。 方源:南京市中医院傅宗翰献。 副鼻窦炎 . 1.处方:元参、川乌、草乌、白芷、二花,柴胡、薄荷、钩藤各15克。 用法:将以上各药放砂锅中,加水2,ooo毫升,煎至l,ooo毫升,倒入脸盆中,先熏(患者用鼻吸入热气,从口,卜呼出,反复多次),待煎液刁; 烫时洗头部。每日.早晚各一,次,每剂可熏洗二天,二剂为一疗程。 方源:周成法师传方。269 2.主治:副鼻窦炎。 处方:苍耳子6克,辛荑5克,荆芥6克,薄荷6克,白芷6克,桔梗6克,川军5克,川贝6克,生草5克,生地12克,葱白5寸。 服法,水煎服。 方源:山西张敬武家传秘方。 3.处方:鹅不食草3克。 制法;将上药研为粗末,纱布包成圆柱形,白酒浸透。 用法;塞入患侧鼻孔,两小时后取出,每日一次以愈为度。 方源:山西张敬武家传秘方。 4.处方:芙蓉叶15克,香白芷15克,辛荑花15克,细辛S克,冰片1克。 制法:共研细末,装入瓷瓶,勿泄气,备用。 用法:先将鼻腔清理干净,后用器具吹此散,每次吹三下,每日2—3次,用15—20天痊愈。 疗效:共治数百人均愈。 方源:河南遂平民间秘方。 5.主治:鼻中时时流臭黄水,脑亦时痛。 处方:用丝瓜藤近根3—5寸。 制作方法:烧存性,为细末。 用法:酒调药末服之即愈。 方源:《医学正传》。 鼻塞 1.方治:经常流稠鼻涕。 处方:白芷120克,全虫30克,细辛20克,苍耳子30克。 用法:共为细末,每次6克,每日二次,开水送服。 方源:河南信阳李如需献。270 2,主治:鼻塞小涕;i;止。 处方:辛荑心6克,细辛5克,藁本6克,升麻5克,川芎5克,白芷6克,木通6克,防风6克,苍耳子5克,甘草5克。 服法:水煎服。 方源:广西诸葛达献。 3,主治;嗅觉障碍。 处方:菖蒲15克,杏仁9克,桔梗9克,扔:叶6克,辛荑15克,生甘草9克。 用法:水煎服。 方源:山西解吴县武显烈师传秘方。 鼻息肉 鼻息肉多见于成人,常见症状为鼻塞,其程度依息肉的大小及发生的部位而定。常流浆液性或粘脓性鼻涕,不易排出,常伴有嗅觉失灵,头疼,说话 带鼻音。鼻腔可见似剥皮萄葡样,形光泽圆滑大小不等的赘生物。中医称"鼻痔”、譬鼻挺。,"鼻蕈”、((鼻茵肉”等。 1.处方:雄黄15克,冰片6克,硝砂15克,鹅不食草15克。 制法:研粉贮瓶备用。 用法:用棉球蘸湿拧千、再蘸药粉塞入鼻孔内,左右交替塞,塞后5分钟流涕、喷嚏。配合内服桑叶9克,甘菊9克,龙芽草15克水煎服。 疗效:治疗loo多例,效果满意。 方源;福州市马长福献祖传秘方。 2。处方:连须藕节若干。 用法:瓦上焙枯研末吹鼻内息肉上,每天五、六次,鼻息肉自落。 疗效:2—3天愈。 方源:广西陈德馨师传秘方。271 鼻准红 鼻准红在中医上俗称冚红鼻子”, 梯酒糟鼻”等,是一种病因尚未完全明了的慢性皮肤病。西医多认为是毛囊蠕行螨侵袭所致的慢性炎性病。 1.处方:水银12克,白矾120克,冰片60克,官粉90克,冰糖90克。 制法:诸药研细,用凡士林调匀成膏。 用法:一天两次抹患处即可。 方源:石家庄某大夫传。 2.主治:赤红鼻。 处方:核桃仁9克,活水银6克,大枫子(去皮)9克,防风9克,冰片2克,樟脑9克。 ; 制法:共捣为泥,以次布包之。 用法,洗脸后擦涂患处。. 疗效:3—5付见效。 方源:经验良方,保定市范扬名献。 3.方名,B旨银膏。 主治:酒糟鼻。 处方:陈猪油,水银,硫磺,大黄四味等份适量。 制法:先将硫磺,大黄共研为细末,将陈猪油傲火化开把上二味细末放入。待陈猪油温凉不结时再把水银用唾液放器皿内研呈细小颗粒注入里面, 调匀成膏贮瓶备用。 用法:冬天用温水香皂洗净患部,每日早晚两次抹涂。夏天用温水肥皂洗净患部,每日早晚两次抹涂。 注意事项:用药期间禁辛辣,忌酒色。 疗效:洛阳工人赵X X,男,五十五岁,患此症九年,·有嗜酒之癖,证属三期鼻赘疣型。先后用o.5e6普鲁卡因皮下注射法,长期内服磷酸氯奎 及中药内服均无效。一九八一272 年三月来我处用此方治疗半月,忌辛酒色,并每日三次服大黄苏打片,每次3—4片,不久即愈。 方源,河南洛宁孔聚起献祖传方。 4.处方;净水银50克,大枫子仁50克,核桃仁50克。 制法:将后二昧捣碎放入水银,研至不见星即成药膏,置于瓷器或玻璃杯内。 用法:用时取药膏一小块包在纱布内拧出油,轻擦患处。一日数次,不要洗脸,连擦七八日即可痊愈。 注意事项:此药不可入口。个别人用药后面部有轻度浮肿,可暂停。待浮肿消失再用,就不肿了。一般用此药没有痛苦,愈后无伤疤没副作用。 方源: 《中医药学报》1979年4期。 5.处方:生石膏,生石炭各等份。 制法:研成细末,放瓶内备用。 用法;将鼻清洗干净,看患处大小取药末,烧酒调和成膏,外敷患处。一日一次。一般连用2—3天后痊愈。 注意事项:局部有溃疡者禁用。 疗效:治疗十二例,均获痊愈。 方源: 《广西中医学净1983年3期。 天蛇吃鼻 1.处方:炉甘石2克,轻粉2克,樟脑2克,梅片2克,雄黄2克,麝香0.5克。 用法:共为细末,调猪油敷烂处干吹之。 注意事项:禁忌干炒的热物。 方源:经验良方,广西蒋邦翰献。 2.处方:水银2克,雄黄3克,硫黄3克,樟脑9克,梅片9克,熏香0.7克。 用法:共为细末后用草纸卷作如中指大的条,火燃吹息273 闻其烟,虫即死而渐愈。 注意事项:禁忌干炒的热物。 方源:经验良方,广西蒋邦翰献。 鼻疳 鼻疳是鼻中发痒,连唇生疮,脓液浸淫,痒而不痛。 1.处方:五倍子15克。 用法:上药以好酸醋煲,乘热气熏鼻。每日熏3—4次,连熏3—4日。 方源:广西黄宠美祖传方。 2.主治:鼻孔烂穿,鼻疳。 处方:鹿角烧炭存性3克,枯矾2克,血余炭2克。 用法:研末,先用花椒煎水洗,后用上药掺之。如再不收口即用松香烧存性研末掺之。 方源:广西诸葛达献。 鼻内生疮 1.处方:青黛,杏仁,槐花各等份。 用法,共磨水化开搽。 方源:陈治安祖传。 喉痛,喉蛾(扁桃体炎) 1.主治:喉痹、喉痛。 处方:雄黄9克,月石27克,苦瓜霜4.5克,正二梅片2克,转荷脑1.5克。 制法:共研极细粉。 用法:以喉枪将药粉吹入,每日3—6次。 疗效:该方在临床使用六十余载,药到病除。 方源:江西黄毅然医师家传秘方。 2.主治:急性扁桃体炎。 处方,麝香1—2克,朱砂24克,冰片3克,枯矾15克。274 制法:共研极细面。 用法:将药面装入喷粉器内,保持干燥,每日一至三次喷入咽峡部。若已脓肿溃疡则必须配合抗菌素及手术治疗。 注意事项:孕妇及心脏衰弱者禁用。 疗效:治疗15例,均3—5日治愈。 方源:贵阳林尚萍献秘方。 3.主治:急性扁桃体炎。 处方:千里光60克。 用法:每天1剂,煎2次,每次煎30分钟分两次内服。 注意事项:禁忌辛辣食物。 疗效:一般2—3天治愈。 方源;河南洛阳市杨中学献。 4.主治:暴发性咽喉肿痛破烂,不能饮食及小儿一切口疮,牙疳,白口糊等。 处方:薄荷15克,人中自15克,朱砂7.5克,硼砂15克,雄黄18克,冰片3克,白矾45克。 用法:研细末,吹敷患处。 方源:北京市宁茂祖传秘方。 5.主治:咽喉红肿,疼痛,声音嘶哑,吞咽困难,并治鼻炎。 处方:石胡荽(又名鹅不食草)不拘量。 制法:新鲜取来洗净,将水甩干后将叶捻成团,榨取其汁以盅盛之。 服法:冷服其汁,连服二、三次,每次一小盅。 注意事项:禁忌辛热等刺激食物。 疗效:屡用有效。 方源:江西欧有初祖传秘方。275 急性咽喉炎 处方:草河车(又名蚤休)9克,元参9克,桔梗6克,牛蒡于6克,甘草5克,薄荷3克。 服法:上药用水三杯煎取一杯半,渣再用水二杯煎取一杯,混合后徐徐服下。 疗效:98g6。用药后大多数7—8小时痛止,声音清晰。平均用药1—2剂,疗程1—5天。体温平均四小时后降至正常。 方源:福建福安县许少麟祖传方。 喉阻塞 喉阻塞症为白喉患儿最常见之一,也是一种危险合并·症,每因呼吸极度困难,窒息而死。 方名:利喉散。 处方:巴豆霜10克,明雄黄(水飞)15克,猪牙皂末25克。以上药味分量,均系净末重量。 制法;先将明雄黄与猪牙皂末二味合研为极细末,至无!声为度。然后再将巴豆霜加入混研1—2小时即成。但制巴豆霜时,不要用油黑色的巴豆, 同时亦不能将巴豆油去得太净,否则疗效较差。 用法:每次服o.6一o.8克,取适量开水送服。服后即用自制“杏桔水”作喉头喷雾吸入,每次40毫升,每隔一小时一次。俟呼吸完全缓解后,即 停止喷雾吸入。 注意事项:服药后,须进行严密观察,视其在一至二小时中是否发生吐泻?如未吐泻,可再服第二次。如已吐泻,则续服与否,可根据患儿体质与 呼吸情况决定。如服药一次后,呼吸即迅速缓解,但仍必须继续严密观察6—12小时,喉间仍有少许阻塞症状者,可反复再用,至呼吸完全平稳为止。 临床具体用量和使用次数,可根据喉阻塞症状之轻重,276 年龄之大小,体质之强弱,适当增减剂量与次数。总之,在临床使用时,必须细心掌握,灵活应用,方可获效。如患儿已呈现极度心力衰竭或中毒现象 特殊严重者,则须慎重使用。 附: “杏桔水”处方:桔梗240克,杏仁泥120克。上二味共加水8000毫升,煎至4000毫升,过滤去渣后,再加入口复方安息香酊”40毫升,混和 均匀后,即可使用。 方源:南克市杨少仙家传秘方。 失音 1.主治:突然失音。 处方:艾叶尖7个,棉油60克,鸡蛋2个。 制法:先将棉油煎滚、炸艾叶至焦黑色,把艾叶捞出。再将鸡蛋打碎,搅均匀后,放在油内炸至黄焦色。 用法:趁热食之。 疗效:曾治疗100余例,均有明显效果。 方源:夫人传方。 2.处方:鸡蛋一个,陈醋半盏。 用法:先将蛋和醋共煮片刻,将蛋取出去壳,再用醋煮一刻钟食之。病减再服二付。 方源;陕西陈汉卿祖传秘方。 3.主治:病后失音、感冒失音、咳嗽失音。 处方;青蒿15克,童便2茶杯。 用法:以水一碗煎青蒿十余沸,冲童便服。小儿酌减。 疗效:此方治愈十余人,献方人子黄风祺,因病久失音,半年不能言语,以此方治疗,服药后一小时即能出声。沙塘乡善洛村林树交,病后失音两 月余,服此方一剂而愈。 方源:广西柳城县黄启暄献。 4.主治:大病后而致口哑不能言语。277 处方;生南星粉60克,猪苦胆io个。 制法:取胆汁,把南星粉浸入胆汁20小时取出,晒干研末。 服浊:青少年每次眼1.2克一1.5克,成人服2.4丸,每日服三次,六小时服一次,用老姜60克煎水冲服。 注意享项:本方对大热病后而哑,不超过半年者有效。 方熏:来宾县廖泽贤家传秘方。 喉中异物 ’.主治;鸡儡·卡喉。 处方:威灵仙9克,酒30毫升,糖15克。 制法:先:舟威灵仙放锅内加水60毫升,煎好去渣,加油混合一处。 服法:一口吞下,骨即—F。 方源:西平郭笑非秘方。 2.主治;鸡,鸭、鹅、鱼、猪等骨卡喉。 处方:指甲2克,冰片l克,威灵仙10克。 制法:洗净指甲,炙炭加冰片,共研末备用。 用法:先将威灵仙煎汤冷却,嗽口数次,并徐徐咽完,然后用吹粉器吹粉适量子咽部,隔时酌情反复吹之。 疗效:5年共治31例,30例均在2—3小时内治愈。 方源: 《湖北中医杂志》1985年第3期。 3.主治:喉咙打泡。 处方:红糖一撮。 用法:初觉喉中有泡,用红糖一撮,含口中,不可吞下,向墙坐徐徐化完即愈。在午时需鼻呼吸,不能用口呼吸。 4,方名:狗涎。 主治:鸡骨、鱼刺卡咽喉。 278 处方:取狗一条,一壮男子抓紧两后腿,旋转数拾圈,随后将狗倒挂在树上,狗头向下,狗伸出舌头很长,流出涎水,碗盛之,令患者频频慢慢的饮之 ,1—2次即愈。 方源:河南省遂平县民间秘方。 5.主治:骨卡喉。 处方:咸灵仙6克,草果6克,白糖6克。 服法:水煎一次服完。 方源;河南西平潘绍中献秘方。 6.主治:饮食不慎,误吞鱼刺或鸡骨等物阻塞咽喉,吞不下吐不出,饮食困难等。 处方:地粘根60克,酸菜木根60克,威灵仙6克,乌梅6克。用水三碗煎取一碗。 服法:上为一次量,慢慢咽下,骨即随下。 注意事项:忌食辛辣热毒之品。 方源:广西饶步堂祖传方。 喉痧 处方:朴硝2克,枯矾1克,硼砂1克,雄黄1克,朱砂o,5克,乳香(去油)15克,冰片2克。 用法:共研末,用小竹筒吹入喉内。 疗效:消炎止痛。 方源:广西陈治安祖传。 喉症牙关紧闭 处方:巴豆30克。 制法;巴豆去壳用纸包着,外用笔杆碾出油在纸上,用纸作燃条。 用法:将燃条点燃,以烟熏入鼻中,鼻涕流出,牙关即开。 方源:四川刘济民祖传三代秘方。279
|
|
来自: 学中医书馆 > 《古今中医经典txt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