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千里江山图》的开阔,开阔得非常具体。如果把这幅画切割成无数个局部,每个局部都可以是一幅画,都是细节。隋唐五代,包括北宋的大家,你去看看,找不出一幅画能够收纳这么多自成格局的景别。而每一个景别,有这么多详确动人的细节。 ——陈丹青 9月,故宫即将迎来一个重磅大展——青绿山水特展。其中北宋的传世名作,纵51.5厘米、横1191.5厘米的《千里江山图》将再度亮相,且仅展两个月。 众所周知,北宋有两幅鸿篇巨制的传世名画:一幅是《清明上河图》,另一幅则是《千里江山图》。有人说,“这两幅画,一幅是北宋全盛时期的风俗写照,一幅是文人理想世界的缩影。” 相较于前者的大名鼎鼎,多年藏于“深闺”的《千里江山图》绝对难得一见。由于使用大量石青、石绿等矿物颜料,颜色很厚,又因年代久远,画作一旦展开,画卷颜色便易剥落,损伤到画作原貌。在上个世纪,这幅作品的展出也不过两次,一次是50年代,一次是80年代。 所以,这可是不容错过的一次亲眼目睹到原作的机会!毕竟,再展出就不知道是猴年马月了……九月的第一天,文景君就先分享一篇关于这幅辉煌画作的文章,来源于青年艺术家、水墨艺术研究者马菁菁所作的《山山水水 聊聊画画》一书(本文在书中原文的基础上有所删减、编辑)。 出名要趁早在说这幅画之前,特别要提到一个人,那就是国民艺术家陈丹青老师。 他的视频节目《局部》将第一期的荣耀献给了这位千年之前的天才少年:
王希孟是中国绘画史上唯一一位仅有一幅画便名垂千史的天才少年,但在浩瀚如海的史海中难以找到对他的记载。现在我们对王希孟的了解不得不依靠《千里江山图》上这篇著名的跋文。 “政和三年闰四月一日赐,王希孟十八岁,昔在画学为生徒,召入禁中文书库。数以画献,未甚工。上知其性可教,遂诲谕之,亲授其法。不踰半岁,乃以此图进,上嘉之,因以赐臣京,谓天下士在作之而已 。”
恨不得一夜白头《千里江山图》局部 不同于米友仁空灵天真、淡雅醇厚,《千里江山图》色彩浓烈,青山绿水,华丽壮观,时隔千年,还是能依稀闻到18岁的王希孟青春荷尔蒙扑面而来。 首先说颜色,以赭石色为底色衬托,先用墨色勾勒山和树的形状,再加石青、石绿渲染。“青山绿水”明明是唐代的流行色,受到后来王维文人画的影响,五代时中国山水画追求自然气韵的基调基本确立,已经很少有艺术家用青山绿水这么“浮夸”的颜色了。 “‘千里江山’一定也是作为帝王的他心中最虚荣、最骄傲的地方。不知道到底是他还是王希孟的创意,用‘复古’大唐盛世来歌颂北宋江山,我猜应该是18岁的王希孟。”陈丹青说,“ 早期文艺复兴的意思就非常像隋唐的画,一股子少年的稚气、秀气、灵气和英气。五代北宋的山水画,格局扩大,气势雄浑,用墨慢慢老熟,但是宫廷仍然热衷青绿山水画。因为当时的青绿山水,也是一种歌功颂德,是主旋律题材。那么到了北宋,遇到像王希孟这样的天才,又少年了一下子,出人意表,光华灿烂。这难怪宋徽宗堪称奇迹,这么给他夸奖。因为他自己也是高明的画家,他知道,他画不出《千里江山图》。《千里江山图》的野心,远远超过隋唐的展子虔和李思训。王希孟沿袭的全景观,是五代北宋开拓的图式,犹有过之。” 自小在宫中学画,世代的流光溢彩都渴望在他笔下展现,天不怕地不怕的少年勇猛和热情,还有他人无法企及的才华,北宋画院所有的画家都在做减法的时候,他在拼命地做加法。 一个少年,像烟花一样,生命之光转瞬即逝,恨不得一夜白了头。 别以为他只有那么一股子勇猛一股子才华,放几张局部图,你们感受下18岁少年的耐心和细致。 《千里江山图》局部 亭台、长廊、山、树、水、人错落有致,连栅栏门都一根根仔细画了出来,最最重要的一点,王希孟并没有完全照搬老一套,他在唐代青山绿水的基础上增加了五代十国开创中国水墨的“皴法”,以表现山石纹理和走向,一步一景,连绵不绝。这位18岁的少年几乎是把中国水墨的精髓全部用到了这幅画上。 再感受下王公子画的水,波,荡~~漾~~《千里江山图》局部 没错,这些水波纹是纯手工的,且不说有没有画画的功底,光是两米长卷,这延绵不绝的水波纹,豆大的小人儿,细如发丝的树枝,甚至岸边的芦苇,单单靠过人的才华是画不出来的。 王希孟充分运用了中国绘画中点、染、皴技法的精髓,用笔稳、准、狠,整幅画气势连贯,错落有致,每个细节都堪称完美,如教科书一般,这位少年的雄心毫不遮掩地显露出来。可是天妒英才,画完这幅画一年半后,他就去世了,原因不详。 这位正值弱冠之年的少年,在满腔才华绽放之时,猛然转身,悄悄离去。 最后,容我再引用一次陈丹青老师的话,作为结束语:
《千里江山图》局部 《千里江山图》局部
…… 总而言之,这是一本了解中国古代艺术赏析入门必备之书噢!书内还有罕见全彩高清细节大图,八卦、技法、鉴画秘笈皆一网打尽。 千里江山图与故宫青绿山水特展 ■ 时间:2017年9月(仅展两个月) ■地点:故宫博物院(午门雁翅楼) ■费用:门票60元 全卷系大青绿山水,主体部分用石青石绿,淡色渲染高空和水面,在山脚和半空露出绢的本色,顿显阳光灿烂之感,全幅构图景象开阔,取用传统的散点透视法,其构图属于北方山水画派的系列,以略带俯视的角度横向展开了全景式大山大水,气势宏大。 最后的最后,这个周日,波拉尼奥《未知大学》的活动已经报满了噢。不能过来的小伙伴,可扫描下方二维码观看直播哈。祝大家度过一个愉快的周末! |
|
来自: alayavijnana > 《思想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