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安康再现溶洞群可通两县,传说西游“小白龙”还在这住过!

 牛人的尾巴 2017-09-04

从汉阴城向北,走上几十里的山路,就到了双河口。双河口的上游村,有一口龙洞。洞在青山掩映之下,丝毫没有人工雕琢之态,它静静地静静地躺在绿树青山中,卧听风雨, 闲看落花。要不是探洞者打扰,都不食人间烟火,更不知今夕何年。洞中伸手不见五指,漆黑漆黑的,深不可测,当地人把它叫“白龙洞”,传说西游里面的“小白龙”还在这住过。

龙洞洞口,刚好能容纳一人弯腰侧身进去。洞底泉水潺潺,一泓清泉,一年四季,汩汩不绝。水底细砂,随着水流,缓缓移动,粒粒可辨,柔软细腻,清凉可人。我们踩在细砂上面,就像踩在软泥上一般,舒舒服服。虽有细砂,但不黏脚,脚如踩在绸缎上一样,柔和舒适。

进洞口,开始还要弯腰侧身,慢慢地走动,渐渐地,渐渐地,你就可以大步流星地去了。脚下的泉水,或隐或现,九曲回肠。踩在水里,即五方六月也是冰凉冰凉的。脚下的泉水,汩汩有声。踩在细砂上面,平平地,柔柔地,比踩在海滩上舒服多了。这里没有海浪,没有海风,有的只是两岸的石笋。石笋颠倒对立,汗迹斑斑。不知道沉积了多少年,也不知有多少鲜为人知的故事。

眼前:石笋,石剑,石鼓,石钟,石盘,石柱,石兽应有尽有,千姿百态,惟妙惟肖。石笋,石剑,石鼓,石钟,石盘,石柱,石兽各抱地势,真是一个石笋博物馆。或仰,或卧,或跪,或立,尽态极妍,虎虎如生,无论是谁,它们都是汗迹斑斑,油光可溅,咄咄逼人。不管你从哪个角度看,它们都静静地静静地蛰伏在你的身边,乖乖地,一动不动地,像一只只温顺的羔羊。洞中漆黑一团,我们只有借助火把马灯的亮光,手拉着手,摸索着前行。一不小心,就有跌进深渊的可能。

走了约模半过时辰,我们来到了一片开阔地段。开阔地,高约三丈,四周成弧形,宛如一只大罈子,把我们置于罈底,罈底铺四席绰绰有余。在这里,虽然是夏天,一点都不热。反而觉得冷飕飕的。

离开开阔地,来到取水滩。滩深不可测,丢下去的石块,咕隆隆的直冒泡。滩里的水清亮清亮的,蓝汪汪的直逼人眼。传说:有一农夫,祈求龙王降雨,在白龙洞里爬行了七天七夜,来到取水滩前,遇一老妪,老妪问:“你来干什么?”农夫说:“洞外稻田干涸,禾苗枯干,颗粒无收,祈求龙王降雨,救救黎明百姓。”

老妪说:“回去吧!前面危险。外面已经下雨了。”农夫爬出白龙洞,洞外果真下了一场透墒雨。

自此以后,人们求雨,只要拿一只瓶子,到取水滩前,烧三炷香,灌一瓶子水,出洞来,准保普降大雨。灵不灵验,我们没有试过,但愿它是灵验的。

来到天厅,正前方有一层楼那么高一道陡峭山壁,像一堵墙,挡住了我们的去路。洞在上方,陡峭的山壁上,只有拳头大几个小石包包,要想上天厅,必须攀着这几个石头包包,肚皮紧紧地贴着岩石,陪着小心,一步一步地朝上爬。

爬上天厅,肚皮都磨痛了。天厅上,不远处,泥沙淤积,残石林立,挡住了我们前进的路。到此为止,我们走了约摸有三个时辰。据爬过天厅的人说,我们只走过了白龙洞的三分之一。如果继续走下去,可通宁陕境内。

虽然道路淤塞,残石林立,但是我已经看到了从来没有看过的石笋,石剑,石鼓,石钟,石盘,石柱,石兽,尤其是那洞中的水。它们是那样的清亮神秘。如果你仅仅因为它名不见经传而连看的勇气都没有,那你的生活便永远如河水一样平淡。如果你仅因为那石笋,石剑,石鼓,石钟,石盘,石柱,石兽的引诱而引以为荣的话,那你的生活就如同清泉一样不堪回味。如果你知道了石笋清泉的神秘莫测,而勇敢地探索追求,那么你的生活便如海水一样回味无穷,你便会觉得生活是一种享受,一种征服,一种挑战。而不是一种磨难,一种承担。

王安石说: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没有毅力和恒心的人,永远都领悟不到它的奥妙。

一份事关安全的人生事业,这是我多年来的梦想,也会是我以后几十年的心血所在,需要朋友们多多支持,恳请朋友们多多转发推荐,感恩。这个事业,需要所有对食品安全有共同恐惧的朋友,长期关注,长期支持。(富硒集市·安康汉水情农业旗下富硒农产品营销服务平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