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70831午评:有意思的市场

 tang526 2017-09-04

这个市场各有偏好,我必须分两大群体来说明:主板和中小创。

主板五大群体:一线金融(银行、保险、证券),白马股,周期股,基建股和主板的各类题材。其中各类题材各个阶段不同,一会玩央企改革、今年又出现雄安概念、去年还有壳资源,等等。
今天的盘面,一线金融中的银行和保险,白马股,主板概念股(雄安和联通为首的国企改)资金抛售迹象。主板这边资金承接力较强的板块有:证券和周期股。

银行和保险下跌,应该不是基本面因素,而是有股力量在调控指数。白马股下跌有本面因素,最近煤炭、钢铁、有色价格大涨,家电汽车企业的成本估计要提升不少。

中小创和次新股表现良好,尤其是次新股略疯。如果主板证券板块强势,再加次新股略疯,创指想跌都不容易。因为,证券板块强势,会直接影响互联金融板块,而互联金融正是创业板的权重股;次新股强势,会影响创业板的很多小盘个股。这好比一根扁担,两头一抬,中间就是创业板。

那么如此总结下来,我们发现市场资金汇集的地方有三个群体:证券、周期和次新。

1、证券股支撑因素:证金大量买入+业绩略微好转的预期。

证金买入券商股,如果换个乐观的方式去解读,那还有看头,其目的可能和买入其它任何板块不同。汇金和财政部持有银行,如果保监会相关体系持有保险股,证监会相关体系(证金)持有券商,这是不是可以作为一种常态?毕竟券商是证监会的亲儿子。也就是说,证金买入券商股,不到万不得已可能不会卖(当然这仅仅是一种猜测)。

再看证券股业绩。券商三大业务:直投业务、经纪业务(佣金)、投行业务(IPO承销费)。

投行业务,一直很平稳,IPO保持常态,应该不会更快。

经纪业务,在两市日成交总额3500-5500亿的常态下,经纪业务基本没啥变化,而且佣金比前几年更低。如果两市成交额能越过1.2万且保持常态,那经纪业务才有看头。不过,这么大成交量,那需要整体性大牛市,而目前的市场格局是此涨彼跌,整体性大牛市可能性还很小。局部性牛市下,券商的经纪业务很难有进展。

直投业务,如果存在局部牛市,那么直投业务是券商唯一的增长点。最近听闻,券商的救市资金赚钱了,而且直投业务也取得一定成绩。

券商业绩预期的总结:目前行情下,直投业务的好转,会让券商业绩出现参差不齐的小幅增长。券商股的投资结论是:中长期看,券商股的价位很安全;只是短期看,券商股还是缺乏支持股价的因素。也就是说,护盘的能力是充足的,但是走出持续性行情的能力是不足的。

2、周期股比起券商股,逻辑干净。我向来不喜欢“无关业绩的利好,但是业绩增长乏力”的组合。我更加喜欢“无关业绩的利空+强大的业绩增长动力”的组合。前者我总觉得是外强内虚,后者就是我之前说的“混淆视听”。

比如证金增持券商股,这是无关证券板块业绩的利好,而券商股自身业绩的增长动力并不充分。比如资源股,最近出现了很多并未影响资源股业绩的频繁利空,而资源股的业绩再次露出迹象:短期内业绩增速依然迅猛。当然资源股的长期业绩我不估计不了,只能提前估计半年,几年后的资源股什么情况,鬼都不知道。

3、次新股是小型游资容纳的地方,但是稍大的正规资金并没办法玩这个。所以,次新股行情向来不会独舞,主板必有一群体。“最活跃的小型游资玩次新,同时略大的正规资金在主板玩一群大象!
你到底是选择正规资金在主板玩的一群大象呢?还是选择玩次新?主板一群大象都长得差不多,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没那么多麻烦。而次新股呢,或许次新股炒作成功了,而你选的次新股却不成功。次新股不管选股和操作,都不容易。如果炒作犀利,选股准确,那玩次新,一个月都有人做到翻倍,不过我做不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