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别让所谓的“兴趣”,糟蹋了你的前程

 慈悲智慧光明 2017-09-04
 

  共同成长

来源:ScalersTalk成长持续论、《把时间当作朋友》

在读书的时候,尤其是在大学里,周围的同学和自己经常都会为这样的问题困扰“我对这个科目不感兴趣  ”、“我对某某专业不感兴趣”。出来工作后,这样“没兴趣”的“问题”,依然存在。


但其实,有多少人是被兴趣坑了?往往并不是有兴趣才能做好,而是做好了才有兴趣。


人们总是搞错顺序,并对错误毫不知晓。因为对兴趣的认知产生了偏差,从而错失了许多进步的机会。




经常有人对我说,生活很迷茫,不知道要选择哪一个方向。我的统一口径是,如果你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你没有资格谈选择。同样地,如果你本身没有多少行动量,你也没资格谈兴趣

 

这个社会本身是一个懒人充斥的社会,懒人其实知道自己要做事的,因为懒人也是有良知的,但是又做不到,于是会说,因为我没有兴趣。


所以兴趣在大多数场合,被当成不做事的挡箭牌。即使一个人深陷困境中,只要告诉自己对各种事物没有兴趣,就可以马上心安理得,不会觉得有半点异常


不客气地说,99%的情况下,(在科目、专业、职场上)人们常说的“没兴趣”并不是对正在做事情没有兴趣,而是没能力把目前正在做的事情做好




另外,人们总说他们真正感兴趣的是别的事情。可事实上,那应该仅仅是因为他们还没开始做那件事情,所以还没有在那件事情上遭受挫折而已,因没有遇到过挫折,还没有证明那件事情他们做不好,所以那件事儿对他们来讲确实具备很大的吸引力。


事实上,很多人真的放弃原来做的事情,然后去做新的、所谓真正感兴趣的事情的时候,他们最终会发现,这件事想要做好同样困难重重,挫折不断。没有多久,这些人又会因为做不好这件事而失去兴趣,然后开始幻想做另外的事情,并且将其行为“合理化”而后如此声明:“我(才知道)自己真正感兴趣的并不是这个……”


所以,我觉得兴趣并不是很重要,只要一件事你能做好,并且做到比谁都好,或者至少比大多数人好,你就不会对那件事情没兴趣




所以,不管怎样,一定要问清楚自己这个问题:我不喜欢做这件事情,有没有可能仅仅是因为这件事儿我并没有做好?


要是因为自己没有做好而不喜欢,就要分辨另外一件事儿了: 做好这件事情究竟对自己有没有意义,如果有,那就要努力做,直到做好为止——没有其他选择。 




大多数事情都需要熟能生巧,做得多了,自然就擅长了;擅长了,就自然做得比别人好;做得比别人好,兴趣就大起来了,而后就更喜欢做、更擅长,更……良性循环。


 但,同样,做得多就需要大量的时间投入。没兴趣,往往只不过是结果而已,却被当作不去做好的理由,最终的惩罚就是大量的时间白白流逝


因此,没有兴趣不应该再(简单地)成为我们不做一件事情的理由。当我们真正要成长的时候,我们的逻辑应该是:

需要做什么,我就做什么;需要学什么,我就学什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