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说“坏人变老了”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说法?

 qyphhh 2017-09-04

以前我看到个这样个贴子:几十年前,年轻人在广场上跳交谊舞,不顾老年人的感受。如今,老年人在广场跳舞,不顾年轻人的感受。几十年前,年轻的红卫兵打砸抢烧祸害了一帮老年人。现在,一些老年人碰瓷,讹人,自己摔倒坑人,仔细想想,其实不是老年人变坏了,而是,那波坏人变老了。


这个帖子一发出,就立刻让人们产生了共鸣,大家也纷纷吐槽真的是坏人变老了......

前段时间的广场舞跳进篮球场,篮球少年被打事件更是让年轻人和老年人的关于进人了百热化阶段,大爷大妈协商不成,就围住一名青年,动起了手来....


在去年的时候,我的女朋友来成都找她的父母玩,由于月经,坐公交的时候已经很不舒服了,从我女朋友的说法来看,那位爷爷已经看出她不舒服了,但是那位老爷爷还是对着我女朋友说了一句:小妹妹你还是年轻人吗?咋不给老人让座呢。当时说的特别大声,弄的我女朋友相当的尴尬......


由于我女朋友真的不舒服,女生都知道,月经说也很轻,说严重也算严重,后来我女朋友都产生了心理阴影,坐公交车只坐最后几排的位置,地铁都是站着过站.......


大家遇到被老人坑的事情还有很多,被碰瓷,被讹钱,总之各种狗血的事情都碰到过,以至于到了后面,看到老人,车就离的很远,看见老人摔到也不敢扶,对老人,就是惹不起,我躲的起过

这些种种的经历,大家就不自觉的把人品的好坏和年龄相匹配起来,虽然和个人也遭遇过这些事,但是这种评判方法是极不公平的。

坏人每个年龄都有,不应该把某一年龄段或某一类人标签化,这是极不负责人的,同时也伤心被标签化人的心,而所谓的坏人还是乐滋滋的做些自己的坏事。


其次也要将心比心,一个人都有年轻的时候,也有老去的时候,当你年轻的时候打上熊孩子的标签,当你老的时候打上坏人的标签,你会怎么想?你难道就不难过?

因此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不要戴着有色眼镜去看人,其实大多数内心还是比较好的,只是少数的人打烂咯这一锅汤。

说坏人都变老咯,确实有调严重,每个家里面都有老人,别人说自己的老人,难道就不心疼吗?

不过一些老人也要懂的自重,虽然尊老爱佑是中国的传统美德,但是也要记住:让你是情分,不让你是本分.,不要为老不尊......

  老人变坏也罢,坏人变老也罢,这些总的来说,不过是俗话,如果对俗话都斤斤计较,那还有句古人说的俗话: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岂不是更加糟糕,直接说好人都老不了,能活到老的都是些损人利己极端自私自利的坏人。而细究老人变坏或坏人变老的社会原因无非有两个:

老龄化社会到来:

  2016年的统计显示,我国年龄超过65岁的老年人比例已经接近10%,而以国人数目10%意味着有上亿的老年人,这么多人中只需要万分之一的人是极端自私自利,损人利己之辈,就有上万所谓的坏人。这些人很容易因为引发各种社会纠纷,而在这个信息传播极快的时代,成为社会新闻,而这种新闻同时又很容易唤起人们的感同身受,于是就从普通新闻变成了热点新闻。

特殊的时代背景:

  自从坏人变老论调出台以后,这种观点迅速走红。其实坏人变老以后未必还是坏人,古人也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云云。而曾经的好人,到老了晚节不保也不是太稀罕的事。人生嘛,自古艰难唯一死,在什么时候死,对于历史名人而言更是此后评论功过是非的时候关键,中国人讲盖棺论定,就是说一个人只要还没死,说不定哪天就干出什么天怨人怒的事情出来,结果将此前一生所积累的好名声化为子虚乌有。

  但这些简单的道理,莫非热衷于传播坏人变老论的人都不明白?非也。关于那个时代的记忆正在被慢慢抹去,而自己反复说,只会显得像祥林嫂,人世间的事情,大多都是,“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但现在则不然,频繁发生的“坏老人”社会新闻,引发众怒。于是,“坏人变老”论迅速走红,获得社会共识。只有历史才能抹去所有痕迹。等相关人等全都离世,五十年后,我想依然有坏老人,但那时候未必还会有坏人变老这种论调了。

坏人变老,老人变坏,问题的根本不在老和坏,而在人。

实际上我们所说的坏,指向的是坏的行为,但是一个人有坏的行为,是不是就能够被认定成“坏人”呢?我这里有一个故事。

我刚当警察的时候,二十四岁,气血方刚,满脑子维护正义,保卫世界和平。

工作原因,见过很多坏人,这种人的坏,远远超过了一般意义上的不道德,欺诈,强奸甚至杀人,人性的扭曲让人不寒而栗,人心的黑暗如深渊永不见底。

大概是在我上班的第三年,我们抓了一个诈骗犯,他以合伙做生意的名义,骗了别人几十万,这样一个人无疑是非常可恨的,经过几天的工作,我们很快锁定了他的行踪。

抓捕的时候有一个细节印象深刻,这个骗到了几十万元的骗子,却穿了一双非常破旧的布鞋,一身看上去还算干净的名牌运动服,也是那种一眼假的赝品,这和日常所见挥霍无度的诈骗者完全相反,也让我的心里有了诸多疑问,难道这是一个葛朗台般的吝啬鬼?

后来我们知道,钱,确实是花光了,一分都没有剩下来,数十万元变成了一摞厚厚的医院缴款单,用来救治他的儿子,一个脑瘫。

这个孩子生下来就是脑瘫,而我们抓他的那一年,他的儿子,已经十三岁了。

从孩子生下来,家里人就劝他把孩子扔掉,他没有同意,孩子三岁的时候,妻子无法忍受这样的生活,独自离开,之后的十年间,这个卑鄙的骗子,干过苦力,跑过黑车,卖过早点,挣来的每一分钱,都花在了孩子身上,但是治疗的花费太过巨大,入不敷出,终于使他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这次审讯出奇的顺利,他很痛快的承认了诈骗的事实,后来我在聊天的时候问过他一句话:“你知不知道脑瘫是治不好的?”

他说:“我知道,但是我不给他治病,他又该怎么办呢?他是无辜的,我没法抛弃他。”

一个人一生能有多少个十三年,又有几个人能够坚持十三年做一件毫无希望的事情,只为让孩子的心里抱有一丝生存的希望,你可以指责他的偏执,也应当惩罚他欺诈的行为,但是同时也必须承认,他是一个伟大坚强的父亲。

后来我接触过更多犯罪者,也挖掘出更多他们背后的故事,你会发现,他们是罪犯,同时,他们也是儿子、丈夫、朋友、爱人,他们和我们一样,是随时可能犯错的普通人,而这个世界上,也从不存在永不犯错的圣人。

这就是人,有无数个侧面,从来也不是简单的“好”或者“坏”能够将一个人定义,所以法律惩罚一个人错误的行为,却不否定他作为人本身的价值,假如因为一个人错误的行为去否定他的价值,那么所有人存在的价值,都将被否定。

每个人都有别人眼里坏的一面,每个人也都有老去的那一天,这是非常客观的现象,其实从犯罪心理学的角度,每个人从出生到死亡,本能与理性,无时无刻不在进行激烈的斗争,而防止我们犯错的,就是自我抑制的能力,从童年萌芽,到老年衰弱,自我抑制力的发展,同样遵循这样的规律,如果非要用“坏”去描述这件事,那么老人变坏,是不可抵抗的自然规律。

变老了的是人,而人无法被他人所定义,因为他人眼中的那个人,只是显现在他们眼中的一个侧面,片面定性一个人的价值是不公平的,而在不公平的基础上,就只能得出错误的结论。

而“坏人变老了”这种说法,是片面狭隘的,一个人用片面狭隘的观点去描述一种现象,很显然没有负起理性思考,客观判断的责任,当然了,绝大多数持这种观点的人,并不知道自己应该负有什么样的责任。


现如今社会上关于老人的负面新闻逐渐增加,无论是最近引发热烈讨论的青年与广场舞老人团体争夺篮球场事件,还是前些天的女子因生理期身体不适未让座而遭到老人毒打事件,等等,都不禁让人们感慨“大概是坏人变老了吧!”



从单个的事例来看,的确不是老人变坏了就是坏人变老了。总之现在社会上发生这些事情全都是老人干的,这些老人鲜有礼义廉耻且倚老卖老为老不尊。然而中国自古以来所认为老人都应该是德高望重,慈眉善目令人尊重的。一旦老人与坏人联系在一起,变成道德败坏的人,那么这个社会还有救么?连老人都变坏了!

为什么是近几年勤勤发生了坏人变老了的现象,而以前没有?是因为当时媒体不发达我们不知道么?其实不然,所谓的坏人变老的现象只不过证明了人是多面性的。人既有善良的一面也有阴暗的一面,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摆脱了兽性。老人在做坏事的时候只不过是把兽性毫无掩饰的暴露了出来,而理性的人性被压倒很小牢笼中。也就是说变老了的坏人在做坏事的时候,其身上兽性远远大于人性,至于为什么坏人变老了一定是是我们的社会出了问

坏人变老了只不过是社会变坏了的一个缩影,我们需要去仔细思考为什么当今社会变坏,而不是把责任都归咎于老人。

坏人变老的这个说法应该是缘于现在社会对一些老年人的不当行为进行批判之后产生的,这个说法原本是一句调侃的话,但是,说多了,就被当真的。

这句话基于两个假设,一是,现在的老人行为不当,被认为是坏的;二是,现在被认为坏的人老人,当年也坏。

两个假设说的都是同一个事情,有些老年没有与是俱进,不能适应现在的社会变化,还在用年轻时的方式应对这个社会。

所以,这个问题,不存在好坏的事情,其本质就是老年人对社会的适应力问题。

一、不是所有的老人都坏

现在一说起“坏人变老了”,其实最直接指向的就是这几方面:一是不守规矩,二是倚老卖老。

1、不守规矩

这是所有年轻人感受最深的了,在超市买菜精挑细选、掐头去尾;碰到打折、送礼、试吃之类的活动,争先恐后;公交车抢座占座,不排除上车;横穿公路、随地吐痰等。

反正,所有不文明的社会现象,似乎都跟老年人挂边了。

据统计,2015年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2.22亿,占总人口的16.15%。预计到2020年,老年人口达到2.48亿,老龄化水平达到17.17%,其中8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3067万人;2025年,六十岁以上人口将达到3亿,成为超老年型国家。考虑到70年代末,计划生育工作力度的加大,预计到2040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达到顶峰,之后,老龄化进程进入减速期。

不能以看到的少数现象,来指责整个老年群体,这是不严谨的。

2、倚老卖老

这一点说得最多的就是老年人在公交车上强迫年轻人让座,并因此而产生了很多争端,也给媒体带来了很多新闻点。

对于是否应该给老人让座的这个事情,我觉得是一个敬老爱老的事情,与道德绑架无关。而且,所有的公共交通工具上都有爱心专座,最应该指责的,应该是那些占据了爱心专座又不主动让座的年轻人。

从正常的概率来说,每辆公交车上的老年人,不会超过十个人。而公交车上的爱心专座,一般都有六个左右(重庆的公交)。我觉得公共交通工具设立爱心专座是一个值得大力提倡和发扬的事情,不仅是应该设,而应该多设,同时要加强对爱心专座的宣传,让所有人都知道,这些座位就是老弱病残优先使用的。

二、老人行为不当,责任是子女身上


当我们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父母尽心尽力地养育和照顾我们,当我们长大之后,我们是否也尽心尽力地去告诉老人现代社会的变化和一些基本的生活习惯呢?

我们会发现,很多被曝光的老人,其子女本身也存在蛮不讲理的现象。

一个明理孝顺的子女,会不厌其烦地劝家里的老人,去适应这个社会新的规则和新的社会方式。

想想看,现在城里的很多老人,都是因为子女而从农村搬过来的。在农村过马路可不需要红绿灯,吐痰可不需要用纸包着,垃圾都是随手回归自然。

老人们从熟悉的生活环境到了陌生的城市之后,对陌生环境的恐惧和生活方式的不适应,导致了老人们会变得烦躁和要强,这是一种自我保护的反应。

我们不能把一些老人的不良习惯定义为老人变坏了,就像我们不能年轻人的一些缺点,就把他们定义成坏人或罪犯一样。其实,子女们不道德的行为难道还少吗?如果作为子女,自己都没有做好,自己也会犯错,就为什么要去苛责我们的老人呢?

很多老人都是从贫穷艰苦的日子中过来的,生存和资源的争夺,是他们意识中最重要的事情。

我们应该如何帮助老年人适应这个飞速发展的社会?这才是子女们应该做的事情,这才是每个子女应该反思的问题,老人不明理,你指责老人;你明理,你为啥不去帮助老人呢?指责是一种无能的表现,只有当自己无法解决时,才会想到去指责。

三、正视现象,解决问题

我们要正视社会上存在“老年人行为不当”的现象,既然已经发生了类似的事情,我们一味地指责没有意义,很多老人可能连网都不上,你们的指责,他们也看不到。

与其在这儿喊着坏人变老了,不如想想如何帮助自家和周边的老人适应社会,如果我们多花点时间去关爱老年人,去与老年人交流,他们会做出这些举动吗?

一人有爱的老人,是做不出那些过激的举动的。

我经常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到目前为止,我从来没有碰到媒体上报道的现象,也没见老年人逼着年轻人让座的。我看到的更多的是,年轻人让座,老年人不坐,还说:你们年轻人上班辛苦了,你们坐吧。

这就是父母心,这样的老人,明白自己孩子的辛苦,从而也能体会别人孩子的辛苦。

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如今都流传一种说法――“不是老人变坏了,而是坏人变老了”。造成这种说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这种说法对不对?怎样做才能改善?

1:为什么会有这种说法。

随着中国老龄化进程加速,老人群体不断壮大,老人矛盾冲突越来越多,自然导致我们看到关于老人阶层事件也就越来越多。

老人扶不起!老人无理要求让座!老人碰瓷!老人抢占公共设施等等事件不断呈现出来,导致社会对老人阶层有一种看法!于是为老不尊,倚老卖老,劣根性,道德绑架等都按在了老人头上。

如何对这些现象给个说法呢?说老人变坏了,覆盖面太大,站不住脚。于是坏人变老了这个适中说法应用而生,可以用来集中反映目前老人阶层出现的不和谐问题,其实就是拿一批老人来顶岗,宣泄对目前存在的不满。

我们从早晨做公交,一个年轻人和老人发生争执事件来分析。大家都知道早晨是上班高峰期,所以公交比较拥挤,在急刹车后,老人买的卤汁倒在了年轻人的衣服上。于是年轻人和老人争执了起来。

年轻人的观点是:年轻人要上班,老人不上班,不好好在家呆着,这么早起来占用公交空间。

老年人的观点是:早晨菜市场买菜便宜,公交是公共资源,谁都可以坐,不能歧视老人。

当然,两人发生争执时,是不会这么客气说话,都争锋相对,最后恶语相加,导致矛盾升级。年轻人说骂老人为老不尊,倚老卖老,老人骂年轻人没有教养,世风日下。

这种情况谁对谁错呢?每个人都会变老,自己老了又该做什么呢?

2:坏人变老了这种说法对不对?

这种说法不对,也不负责任。不能以偏概全,断章取义,确实有部分老人做出了不和谐事情,但用坏人变老了来集中反映是不合适的。由于大部分老人做法没有跟上目前社会发展进度,导致老人的做法与目前环境不协调。不能因为出现个别老人扶不起,就否定一批老人。

自己可以去体验观察一下,在火车站候车厅,行李放在座位上的,在座位上躺着睡觉的,脱鞋抠脚的,乱认垃圾的都是什么人?是老人还是年轻人?也许会给出答案。

3:怎样做才能改善?

老龄化问题越来越突出,矛盾自然也越来越多,所以国家要加快建立健全解决老龄化带来的各种问题机制。

对于确实通过不法手段来博取利益的人,无论是老人和年轻人,都要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要让扶不起变得扶的起。加强道德素质教育宣传,让更多的人敢上社会发现节奏。加快养老基础设施建设,给老人提供更多的活动空间。

这样的说法本身是经不起推敲的。为什么说它经不得推敲呢?

其一,这样的老人只是千百万老人当中的个别人,极少数,代表不了大多数老人;

其二,讹人,不讲道德的老人是过去就是坏人,还是后来变坏的,无可考证。假如他们原来就是坏人的话,那也代表不了当年的所有人。若是后来变坏的,就更代表不了那个时代的大多数;

其三,不论什么时代,不道德的人都有,坏人都有。不过我觉得,恰恰是现在比过去多,而且是多的不胜枚举。

过去在火车、汽车、地铁、轮船、飞机到处可以看到年轻人给老人、孩子、病人,乃至所有需要帮助的人让座,或互相让座,到处都可以看到助人为乐的场景,而现在,即使有人让座,也是个别现象,非时代风尚。似乎自己买了座号,抢了位置,坐着就是天经地义,神圣不可侵犯的。难道这些不道德的行为,社会丑恶现象,都是“变老的坏人”造成的吗?

其实,不难看出,坏人变老的说法是极其荒谬的,是不负责任的,或者说是别有用心的。说其别有用心,我看也并不过分。他们之所以如此简单粗暴地下此结论,其目的就是要嫁祸于人,嫁祸那个时代。

不是坏人变老了,而是由于信仰缺失,拜金主义盛行,老不像老,小不像小了。

关于这个问题依我个人看法,这确实是不负责任的说法。这是以偏概全的偏激说法。在这里提几个这种问题出现的原因望各位网友指正参考。

1.律法条文不严谨,责任划分不清,当然也有取证难的问题。不过总体来看法律太偏向弱势群体。比如机动车无责赔款。法院的判决,加上媒体的宣传。虽然被民众诟病。但也使很多人看到了另类的赚钱手段,很多时候不是那些老年人自己主观要求赔偿,反而是新一代的中年人唆使老年人那样做。而且百试不爽。这种结果导致了人民的价值观取向发生了改变。我认为这也是最主要的原因。

2.整体的社会风气不如从前。老一辈的时代大家更多尊崇的是德高望重的人,而现在社会大家更加尊崇的是有经济实力和有权力的人。都想成为这样的人。问题在于获得这两样东西的人不一定是德高望重的人,但一定是有手段的人。所以大家无所不用其极。这导致了一种神奇的现象出现,老实人踏实的人往往获得不了更好的机会,反而真的是那些价值观背离道德的人获得更好的机会。这种现象潜移默化的改变人们朴实的价值观,并不断影响更多人。

打字太累人了,就说我认为重要的这两点吧!

法律常识正在被媒体等高科技多种样式的传媒方式普及,更多人学会了使用法律手段来达到目的。老年人也学会了通过手机平板电脑获取法律知识。即使不识字也可以通过解说获取。排除律法的一些奇葩条文不说,这其实是一种好的现象,说明普法工作很有成效。更多的问题出现会不断的促使法律条文完善,必定改革开放还没多久,有些社会问题和犯一些错误也属于正常。随着更有知识更有见识的年轻政治家的崛起,社会上这种歪风将逐步退出历史舞台,社会会变得更加有秩序。加油中国!加油年轻人!

你是坏人么?

随着“碰瓷”、扶老人赔巨款等事件的持续发酵,不少人都认同了“坏人变老了”这一观点。然而,事实真是如此么?

我们都知道,随着时间的流逝,一切都可能发生改变:坏人可能因经历的世事、岁月的变迁而悔过自新,变成好人;好人可能因为受到不公或打击后,没能得到良好的引导而铤而走险,变成坏人。那么“坏人变老了”,有如何呢?一定还是坏人么?

再者,“碰瓷”老人究竟有多少?与整体老龄人口相比,究竟有占比又有多少?

曾有一项官方调查报告显示:中国的犯罪率每10万人口中只犯罪363件。这就向我们说明一个事实:即使这些都是由老人制造的犯罪案件,那也并不算多,更何况不是。

因此,我只想说:我们都会有老去的一天,不要把事物看得一成不变,不要让老人

------这个需要中青年关爱的群体心寒。

你是坏人么?

我想,没有人想成为坏人,也没有人一定要做坏人。“坏人变老了”真的是一种很不负责任的说法。

中国发展的一个最大国情就是人口众多。2016年,中国大陆总人口已达13亿8271万人,2016年全年出生人口1786万人,死亡人口977万人。从年龄构成看,16周岁以上至60周岁以下(不含60周岁)的劳动年龄人口9亿0747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5.6%,60周岁及以上人口2亿3086万人,占总人口的16.7%;65周岁及以上人口1亿5003万人,占总人口的10.8%。

根据1956年联合国《人口老龄化及其社会经济后果》确定的划分标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占总人口比例超过7%时,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1982年维也纳老龄问题世界大会确定,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超过10%,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进入严重老龄化。按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定义,一个国家65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7%以上即称为老龄化社会(aging society);达到14%即称老龄社会(aged society);达到20%则称超老龄社会(hyper-aged society)。无论按哪一个标准来看,中国都已经是严重老龄化的社会了,正在向超老龄社会迈进。与其他老龄化国家不同的是,中国人口基数巨大,因此老龄人口的绝对数量很大。按超老龄社会的标准,以14亿人口为基数,中国仅65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将达到2.8亿,这将两倍于日本的全国人口,接近美国的全国人口。

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网站11月22日发表题为《金色年华,铁窗生涯:日本老年人犯罪率上升》的文章,分析了日本“老人变坏”现象背后的原因,来看看文章是怎么说的。

日本有幸获得“世界上最年长的社会”之称,每4个公民中就有1人年龄超过65岁。虽然老年人的形象一般是和蔼可亲的爷爷奶奶,但是在日本,犯一些诸如入店行窃这类轻罪的老年人人数却超过青少年。

在东京一家私营安全公司的办公室里,监控摄像头占满了整整一堵墙,分成16个格子,显示不远处一家商店摄像头的各种角度画面。盛夫(音)给我们看几个街区外一家小卖部的实时画面。他和他的私人安全公司受雇于日本各地的商店,为它们提供防止犯罪的策略,如果必要的话,还要给这些商店加装一些电子眼。正因为这个原因,他亲眼目睹了最近几年呈现的趋势。

他说:“现在犯罪的是婴儿潮一代。入店行窃的人都是七八十岁的奶奶、爷爷。”

日本老人犯罪率骤增

近10年来,日本老年人因为犯罪被捕的人数翻了一番——警察厅的数据显示,1995年到2005年期间,这个比例为每10万人中平均有80人,而2005年到2015年期间,比例变为每10万人中平均达到162人。盛夫对这一现象有自己的解读:“这个群体是在战争期间以及战后成长的,他们的道德心弱一些,没有很强的内疚感。”

在该城的另一边,研究者、《老年黑社会》一书的作者真幸油木(音)说,这是不公平的一代人。真幸将老年人的部分犯罪行为归咎于痴呆或者用药的副作用。不过,她说,更重要的是,现在的老年人孤单无聊。

真幸说:“有一种道德堕落是焦虑、压力和愤怒造成的,他们觉得必须通过某种形式来释放。”

日本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老年人人数多于年轻人人数的国家之一。在这里,成人纸尿裤的销量超过婴儿纸尿裤。如果人口不发生任何改变,到2060年,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至少能达到40%。

增修监狱或适得其反

老年人多数独居,没有群体归属感,也没有个人价值感。虽然老年人犯的罪绝大多数是轻罪,但是警察厅的统计数据显示,谋杀与袭击呈上升趋势。

真幸说:“我们印象中的老年人是逐渐油尽灯枯。但是我觉得现在的老年人完全相反。他们的内心非常年轻,精力充沛,可是没有地方闪耀,觉得全都白白浪费了。”

数以千计的老人锒铛入狱。警察厅2015年的数据显示,65岁及以上的人中因为犯罪行为被捕的人数占被捕总人数的比例高达20%,被捕总人数接近4.8万人。

为了关押越来越多的老年囚犯,日本政府准备斥巨资修建监狱。但是,真幸提醒说,改善监狱设施恐怕对震慑犯罪起到反作用。

如果“被捕了,仍然有栖身之所,仍然一天三餐无忧,还定期体检。那么有点像是不管怎样都有得赚。”

这是日本一个让人烦恼的政策难题,从中也可以看出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口达到退休年龄,日本面临着的另一个艰巨的挑战。

新闻多看点

亚洲老龄化速度全球居首 日本或成首个极老龄化国

根据总部位于新加坡的亚太风险中心今年8月公布的研究指出,2030年前,亚太地区又会有约2亿人跨过65岁门槛,医疗体系、企业及家庭将承受庞大压力。

这项研究指出,照护老人年花费届时预计将达到25亿美元,为2015年的5倍。

亚太风险中心主管赫德瑞奇表示:“亚太地区人口老龄化速度快过全球其他地区。”

亚洲过去数十年经济飞快成长使众多亚太国家出现婴儿潮,带来大量及廉价劳力,进而提高生产力和收入。但随着婴儿潮世代年纪大了,需年轻人留在家照顾或支付照护费后,这项趋势正在反转。

根据这项研究:“众多亚太国家现正从人口红利期转至面临付出‘人口税’。”

研究指出,到了2030年,亚太地区38亿人中将有5.11亿老年人。

社会中存在如此之多贫困高龄者带来的问题是巨大的。有的贫穷老人为了生计,铤而走险走上犯罪道路,年老时候锒铛入狱,既影响了社会治安,又丧失了一直以来的尊严与体面。

有的子女想帮贫困的父母一把,但由于自身薪水低薄,负担房贷、子女教育、生计的同时再支援父母的话,实在是有点泥菩萨过江,稍有不慎就会导致两个世代一同崩溃。子女因长年照顾父母导致的精神压力与心理问题,甚至会导致弑杀父母的人伦惨剧,这种新闻近几年已不在少数。

随着社会活力不足,后代压力巨大等问题的深化,原本已紧张的世代对立会更加激化,不久的将来里社会价值观崩坏,大家视老年人为社会包袱,仇恨长者的事将不会是天方夜谭。

随着中国社会慢慢步入老龄化,因计划生育政策导致的少子化,男女比例失调影响下的庞大的男性群体未婚现状,以及青年时期买房背负的高额房贷,都是未来高龄贫穷社会的高危险因子。

而大陆对岸的台湾,更是早已成为了贫穷老人问题严重的地区。据报道称,当下台湾人口老化速度全球最快,年约增加23万位老人,加上台湾长年经济不景气,低薪水,年金难续,中高龄失业等问题,已然出现了很大一批挣扎在贫困线的老人。

未来的高龄贫穷问题,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个人与政府都无法置身事外。个人需要在青年时候更多地开源节流,做好个人理财,找到可以相伴的感情寄托,而政府则需要更加智慧的政策,以及惠及全民的福利厚生,加上强有力的刺激经济的措施,才能保障老人的经济安全,强化世代间关联,给高龄者一个体面且幸福的晚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