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法国《水彩艺术》杂志专访著名画家王绍波

 hepin5 2017-09-04

编者按:法国《水彩艺术》是欧洲唯一的大型水彩专业艺术杂志,也是世界两大水彩专业杂志之一。每期分为英文与法文两个版本出版,每年四期(季刊),发行四十余个国家。


经过著名策展人与水彩画家周天涯先生的推荐,《水彩艺术》杂志主编与艺术总监对中国著名水彩画家,全国美展金奖得主王绍波教授的艺术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并在2017年夏季号(英文版总第27期,法文版总第33期)以《中国简朴的生活》为题进行了艺术专访。下面是专访原文。




2017年夏季号总第27期,英文版封面




英文版总第33期封面


王绍波专访页面


王绍波专访页面


王绍波专访页面



专访原文:




      编辑:你是如何成为一名职业画家的?

  

王绍波:首先我认为这是天性使然,我自小就热衷于对身边各种事物的涂涂画画;其次是能画能绣的母亲对我的影响,再加上充实着我整个童年的各种绘制精美的连环画对我的感染,使得我从小就立志要走绘画这条道路。我的启蒙老师宋新涛先生其人格魅力和对艺术执着的追求,更是坚定了我成为一名职业画家的信念。


      你如何解中国水彩画家整体都有着如此高的技术水平?

 

我认为可能是源于历史的原因,受俄罗斯油画和素描的影响较大,特别是国内学院派对于素描和造型基础的重视,使得我们这一代人普遍具有较为扎实的绘画基础。


渔歌,150X170cm,壮阔的画面,浓郁的色调,大海的深情,悠扬的歌声,丰收的喜悦,表现渔民们对待生活积极乐观的态度。

渔歌局部图


      传统的中国水墨画对你创造更多充满活力的题材是否起到了作用?

 

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传统中国水墨画与西方绘画在思想理念和技法媒介上既有相似之处,也有其各自不同的风格与特点。大概是得益于自幼研习中国画,我在接触到同样是以水和色为媒介的水彩画后感觉并不陌生,多年来对中国画的感悟和心得在创作或写生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就显现出来,对于两者来说都有着不少极为有趣的题材可以互相借鉴,与我来说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融合与再创作。


老石屋, 73x52cm 2014年


      注重细节对你来说重要吗? 你是否感觉有时你并不能用你自己想要的方式来表达你的想法?

 

我认为是比较重要的,我所注重的细节,是在整体画面的节奏把控之下的细节。在可控范围之内尽可能多的去深入地刻画,也可以说这是对技法和能力上自信的一种体现。当然,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对艺术的理解逐渐加深,我更希望把更多的中国写意水墨画的精髓融合到水彩画中,尝试与现在不一样的风格。这时,可能就会偶尔出现表达不理想的情况。


赶小海,74X55cm 2007年,赶小海是忙碌而又充满乐趣的一种生活体验,画面就定格了这一瞬间。


你是否对你熟悉的绘画场所感觉更自在些?

 

当然,熟悉意味着放松。比如,在我的自己设计装饰的工作室里,看书、喝茶,边听音乐边用熟悉的工具作画,这些都使我可以有个好的心情和状态去进行下一步要做的事情。


当你看见一处景时,你是如何知道它会成为一幅好的画的?


首先这处景要有让我内心有触动的“闪光点”,也就是确定一个主题,或者说是画眼。这可能是阳光下一组树影婆娑的树,可能是墙壁斑驳陈旧的老石屋,也可能是傍晚一丝残阳下的袅袅炊烟等等。这种感触或许是来自某部电影,某部小说,又或者梦中一闪而过的画面,不一而足。然后根据“闪光点”决定周围景物的取舍,构图,色调等等,好画就在脑海里基本成型了。


你认为一个艺术家对社会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我认为至少应该是积极的,向上的。当今社会充斥着太多消极的言论、思想和现象,但是我相信人们更需要听到、看到、感触到更多美好的事物。


酥油茶,113X128cm 2000年,画面中沉郁的色调以及对道具、场景、人物形象的深入刻画,无不诉说着藏民朴素的生活 和沧桑经历。


就以下三点和我们谈谈你选题材的方法:

1.你是事先知道你想要画什么题材还是一直等着一个吸引你的题材出现了?

2.你会现场画草图、拍照片或是使用一些其他的照片素材吗?

3.你会使用现代科技如电脑,投影仪或扫描仪这些工具吗?

      

1.题材的选择是我事先考虑的事情

2.

3.并不排斥现代科技,确实给我带来便利


就你选送给我们的一幅作品,谈谈以下三点:1、关于它的构图。2、你希望通过这个题材来表达什么?3、谈论一下这幅作品中的色彩和调子的运用。

 

 《渔歌》

1.借鉴西方古典写实绘画的一些构图原理,运用三角形构图方式,由画面最左侧中心一点向右侧放射,将视线集中引向最右侧站立的主要人物以突出主题的表达。

2.表现平凡的人们对待生活积极乐观的态度,是对和平年代下美好生活的歌颂。

3.整个画面统一在夕阳下的暖调之中,以沉稳厚重的色彩表现一种欢乐祥和    的气氛。


岁痕,220x150cm 2006年。


你是怎么看待水彩画这么多年的发展的?

   

纵观世界美术史,水彩画相对于其他画种来说是年轻的。如今,越来越多的人认识水彩、了解水彩、喜爱水彩,这都离不开世界各国水彩艺术家们和水彩爱好者们坚持不懈地努力和推动。各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世界各地都在举办水彩画大赛和展览,期间更是涌现出了一大批风格迥异、技法精湛的水彩画艺术家,我期待着能有更多的机会与世界各国的水彩画艺术家们进行交流切磋,也非常欢迎大家来中国做客、写生。

最后,感谢大家对中国水彩画的支持与肯定。对于世界水彩画的未来和发展,我始终是乐观且满怀信心的。



即使凭你的经验,当你面对每一张白纸时,是否仍有一点点害怕?

 

坦白说,每个人都会有,未知的总是可怕的。但是当你的脑海里有画面的时候,当第一笔落下以后,这就不是问题了。


驿路, 76x54cm 2007年


你怎么看待这么多年来你的画的发展演变?你的画几年后会处于什么样的位置?

    

多年以来,我一直以写实绘画风格为主,旨在深入表现刻画对象。纵观我几十年来的绘画历程,是对艺术探寻由表及里的前期铺垫,随着阅历与知识的增长,正逐渐将注意力转移到物象之外的意趣和内涵,着重于对精神气质的表现,画面追求的形式和语言也将趋向于更加简练和概括。简单来说,就是风格由写实向抽象逐渐过渡。


你怎么选择你的模特,他们是你的朋友或亲戚吗?

 

这主要取决于我将要表现的主题来确定需要什么特征的模特,有少数几次用过朋友和亲戚做模特。


闲冬,76x54


你曾接收到的最好的建议是什么?

 

最好的建议有两个:

1.要画你熟悉和了解的事物,画中要表现对生活的感悟和精神的传达。

2.笔墨当随时代


目前你正在做些什么?

 

着手研究创作场面宏大的超常规尺寸大幅水彩画。


榕树下, 73x52cm 2015年


今年你有一些即将开展的活动吗?(杂志的出版日期是20176月初)

 

正在策划与其他国家的水彩艺术团体进行交流与展览,其他的活动还在计划中。




秋荷,72x53




王绍波,青岛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教授,山东大学品牌与传播研究所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山东水彩画会会长、第十一届全国美展评委、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作品《渔歌》荣获由文化部、中国美术家协会联合主办的“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金奖。

      作品《秋》、《酥油茶》曾蝉联第四届、第五届全国水彩.粉画大展金奖,并被特邀参加中国水彩历史总结性大展“中国水彩百年展”。多幅作品被中国美术馆等机构收藏。其业绩和作品被记入《中国水彩画史》。还曾多次被美国、法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邀请举办个人画展及交流讲学。


王绍波的作画工具




王绍波作品欣赏:

激浪,150x100cm  2015年


暮霭,73x54

雪霁, 110cmX60cm 2009年

冬至 72x53

寂,110x37

午意, 74X55cm 2014年

海草屋, 54X36cm , 2016年


《水云之乡》  197x50cm  2006年

《网》 29x26cm 2016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