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杜甫晚年写秋天最好的一首诗,一句诗里有“悲”八种

 松林阅读 2017-09-04


杜甫晚年写秋天最好的一首诗,一句诗里有“悲”八种

杜甫一句诗里有“悲”八种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洒杯。

九月九日重阳节,古人有登高眺远,以寄志向的传统。文人更是要饮酒作诗,大抒抱负。而杜甫此时的登高却是“艰难苦恨”、悲怆汹涌。但这悲怆不独是杜甫一人的,亦是你我一干人的。顾随有言,可资证明:

老杜写此诗对得起我们,他是成功了,而我们受他传染,置自身于何地?

严羽《沧浪诗话》所谓“兴趣”,虽不甚洽,而意思是对。“言有尽而意无穷”,“无迹可求”,诗最高应如此,并不是传染我们或抹杀我们。读者与作者混合一起,并非以大压小。我们读古人诗,体会古人诗,与之混融是谓之“会”,会心之会。与古人混合而并存,即水乳交融,即严氏所谓“无迹可求”,“言有尽而意无穷”。若读了不受感动是作者失败;若读了太受感动我们就不存在了,如此还到不了水乳交融——无上的境界。(《顾随诗词讲记》)

下面,且看老杜如何感化你我。

这年秋天,老杜以暮年之残躯流寓夔州孤城。他身患疟疾、肺病、风痹、糖尿病等多种病症,牙齿落了,耳朵聋了,因此他不得不“新停浊酒杯”,即因病断酒。虽不吃酒,杜甫仍拖着他那“百年多病”的身子登高抒怀,他远离家乡,独在异地,只好“万里悲秋”了。满头白发,身心潦倒的杜甫虽然“肺枯渴太甚,漂泊公孙城”,但仍在长江之滨的高山上发出了慷慨激越的悲歌。

此诗前四句尽写秋景,景中含情。首联吐纳稳当、视野壮阔;颔联却气势奔流,“古今独步”了,颇有子昂“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之大感慨,只是写得更加含蓄沉着,不离其诗法之精妙处。笔者推之,恐怕正因为此二句,胡应麟才推举为“旷代之作”,杨伦也才认为它是“杜集七言律诗第一”。

后四句转到以景直抒胸臆。又如胡应麟所说:前六句飞扬震动,末二句软冷收之,而无限悲凉之意,溢于言外。

罗大经《鹤林玉露》曾指出颈联含八层意思:万里作客一可悲;又当秋天二可悲也;他乡作客三可悲;经常作客四可悲,百年易尽,忽已半百,五可悲;身衰多病六可悲;重阳佳节登台望乡七可悲;亲朋寥落独自登台八可悲。

古人曰:诗穷而后工。杜甫堪当此说的楷模。他正是在这“艰难苦恨”、“百年多病”的冶炼中,才得到这足以笑傲江湖的作诗绝技的。

我们可以说,杜甫这首诗是他晚年写得最好的一首之一;也是他在抵达生命的终点时,最后一次倾情放歌。不久,他就离开夔州,南下沅、湘,最后死于耒阳,时年59岁。

关于他的死有一个传说,不妨在此简略说来。杜甫在耒阳时,饿了许多天,县令得知此事后,立即送来丰富的酒肉。杜甫在一夜痛饮后,于当晚死去。而李白却是醉酒后,去水中捞月而死。诗圣、诗仙,不同的诗风与人生,不同的活法与死法,实在令人每每沉思。

(本文选自《柏桦唐诗三百首》,中国长安出版社,2016年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