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是园艺师 | 刘宗仁:小天地中的造物主

 猫王maowang 2017-09-04


2019年4月29日,2019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将在北京延庆举行。

北京世园会是世界最高级别的A1类世园会时隔20年之后再度来到中国。

北京世园会在北京卫视《北京您早》的每周五、周六的8:00精心策划推出一档系列专题《我是园艺师》。

北京世园会官方微信开设同步专栏“我是园艺师”。

50位园艺师,50个人与自然的动情故事,带大家一起去感受哲学家卢梭眼中“宜人且多变”的植物、感受园艺师们探究自然奥秘、活泼可爱的灵魂,一同期待2019年园艺盛会的召开。

北京世园会

《我是园艺师》第14期

盆景,是我国传统的园林艺术珍品,始于唐宋,盛于明清。最显著的特点是小中见大,在一盆之中创作出一整幅生机蓬勃,因时而变的图画。中国的盆景大致分为树木盆景和山水盆景两大类。今天我们要向大家介绍一位以北京山水盆景见长的园艺师--北京市盆景艺术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盆景高级艺术师刘宗仁。

盆景中的山水 小中见大

刘宗仁今年已经75岁了,但看起来一点也不像。他说:“这个盆景啊,就是我喜欢做的事情,每天做喜欢的事情,这心情一好了呢,显着就年轻。”

1988年刘宗仁就开始上山采燕山石,制作山石盆景。在跟盆景打交道的30来年里,刘宗仁不断探索,利用燕山石纹理清晰、造型自然、色彩明快的特点,创作出很多优秀的盆景作品,尤其是具有北京特色的燕山石山水盆景。

刘宗仁作品

为什么说这叫山水盆景呢?刘宗仁解释说:“石头表现山,露白的部分表现水。这水上呢又加了一个小船,使得整个画面有了动感。盆景必须要用活的植物,这样才能显示出来这山的生机勃勃。”

刘宗仁大都用了北京周边的燕山山脉的燕山石做盆景,非常逼真,表现出大自然当中山峰秀丽的样子。刘宗仁的盆景,代表着北方盆景独特的表现形式。

从盆景中悟出的盆景精神

盆景创作既是体力活又是脑力活。“有人问我都75岁了,不在家安享晚年,还从事如此辛苦的工作是为什么?我想除了对盆景的喜爱之外,就是精神,一种对盆景艺术由衷喜爱和执着追求的精神。”这是我从事盆景创作多年而感悟到的。

你看那盆景中的山石,就像自然界的大山一样,不论风吹雨打,都屹立在天地之间,透着冷峻和坚毅。再看那盆景中的松柏、杂木植物,哪怕是一棵小草,都执着地活着。不论环境如何恶劣,都顽强地谱写着自己生命的乐章。我们人不也是这样吗?几十年匆匆过去,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人生选择。

我从盆景创作中学到的就是:坚持!左拉曾经说过:“生活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走到底,决不回头。”我们应该做这样的人,而不要碌碌无为,虚度一生。这就是我所说的盆景精神。

我正在积极准备参加北京世园会的作品,希望可以拿出更好的作品来参加这个园艺盛会。

— 刘宗仁

植物记录

盆景,是以植物和山石为基本材料在盆内表现自然景观的艺术品,在盆中典型、集中地塑造大自然的优美景色,达到缩地成寸、小中见大的艺术效果,同时以景抒怀,表现深远的意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