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10点解析农庄如何利用自然教育,获取亲子客流!

 庄主帮 2020-08-25


农庄自然教育,要设计有教育意义的内容。从亲子体验、角色扮演、专题讲座、互动游戏等方面设计出发,使家长和孩子一起经历一场身心和亲子关系上的情感体验。下面我带庄主们到河南漯河“沙澧春天生态园”学习一下他们的教育模式。

点击下方音频收听

文 / 小红

歌曲/ 唱歌的孩子   歌手/ 王峥嵘

1

园区综合模块

“沙澧春天生态园”位于河南省漯河市西城区阴阳赵镇,占地1200亩,是全国青少年农业科普示范基地、也是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园区分为花海观光区、生态餐饮区、特色水果种植区、太空文化遨游区、农耕文化展示区、科普教育区、农业科技体验区、中医养生区、儿童拓展区、绿色烧烤区等十大功能区。

2

餐饮模块

开阔的草坪、美味佳肴、好玩的游戏、可释放自己的好心情、玩转园区、赏十里桃花、采摘有机草莓,不打激素,不施化肥,不用农药。孩子们看到神奇的无土栽培和气雾栽培,蔬菜和草莓长在空中,在生态餐厅品尝特色农家菜肴,还有特色烤全羊和神仙鸡。一站式户外烧烤区,临近桃林,环境优美,场地开阔。独特的地锅鸡异常火爆,园区散养鸡现抓现杀,味道简直没得说。

3

拓展模块

游览科普气象站、疯狂轮胎展、地插风车造型秀、也可换上装备来一场酣畅淋漓的真人CS对抗,或来蓝色的鸟巢体验一把做蛋糕DIY倒模的乐趣。

带着孩子和家人一起去体验心灵成长的亲子游戏,和孩子们一起进入博心教育,与子同行户外真人秀,让家长和孩子一起成长,体验久违的快乐亲情。父母们繁忙的工作拉远了与孩子之间的距离,而健康成长的孩子们却离不开家长的呵护和关注,对孩子的关心不只是物质上的满足,幸福的家庭更需要心与心的沟通和关怀。

4

意义

通过角色扮演,情感训练,游戏等多种拓展互动交流,让父母能发现孩子的心智优势,学会与孩子沟通和赏识接纳孩子,不断提升父母管教艺术及自我成长能力,同时针对孩子组织多种有趣的游戏活动使父母和孩子的沟通更有效,使亲子关系更和谐。

5

活动效果

让父母和孩子融入自然,放松身心,使孩子学会关心人、体谅人、理解人,重新认识自己、对自己充满信心、懂得尊重和珍惜、理解父母的辛劳。使父母管教艺术能力提升、学会与孩子相处、并真正掌握自己孩子的性格。让家庭成员加深彼此的了解,并与其他家庭一起分享经历,建立新友谊。

家庭体验活动采用启发内化方式开展每一项活动,没有老师与学生的学习模式,一切尽在体验游戏中解决。孩子和家长们在完成规定项目前,只需了解游戏规则,然后在教练员的启发下去完成游戏即可。通过体验游戏能折射出家长和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从而让参与者自发的感悟来改变自己的不良行为。

6

亲子体验

活动以模拟生活中多种复杂的情境进行体验式训练,通过角色扮演、情感训练、专题讲座、游戏等多种互动交流形式,使家长和孩子一起经历一场身心和亲子关系上的情感体验之旅。

7

情感训练

让家长和孩子有意识地体验在平时生活中被忽视的亲情,从而改善亲子关系,乃至清除亲子之间日积月累形成的心里障碍。

8

角色扮演

通过受训者互换角色,体验由角色带来的新感受,从而对生活中的不同角色形成新的认识,调整自身心态,促进亲子间的彼此了解、理解、体谅和互相接纳。

9

专题讲座

采用授课形式,理论联系实际地帮助家长端正教育观念,改善教育方式,提高与孩子的沟通技巧,指导孩子认识生活、认识社会、学会爱、学会与人沟通。

10

互动游戏

在体验式亲子训练营中,孩子和家长共同参与多种有趣的游戏,包括漫漫人生路、无敌战车、心心相印等等。在游戏中,家长和孩子共同策划、互相鼓励、互相教育、互助互爱,从而达到亲情互动,达到深层次的交流沟通,为亲子关系奏响美妙的乐章。

小探马说

自然教育课程是农庄吸引亲子家庭的核心,那么亲子体验、情感训练、角色扮演、专题讲座、互动游戏等课程该如何设计才能适合各种亲子家庭的需求?为了庄主们能够提升活动带领技巧,增强活动设计与组织能力,提高农庄核心竞争力。9月6日~9日在河南漯河“沙澧春天生态园”通过4天3夜,学习亲子自然教育6大模块,获取3套以上单日落地活动方案。要参加的庄主请点击“语读原文”报名。

 往 期 精 选

《他说:大部分农庄,赚不了钱是因为选错了“地方”,还要不停的“填坑”》

靠吃喝玩乐,把市价3000的东西卖到1万多,3个月旅游旺季收入过百万

《10亩至50亩的农场,靠哪些特色,吸引客流、盈利?》

《苹果庄园1年到访10万亲子家庭的背后,是与学校科普教育的完美对接,这些规则你必须知道!》

《三线城郊40亩地,开业6个月接待客人超2万,单日营业额破2万!》

 近期活动预告(拟)

点击这里,农场秋季自然教育活动设计与带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