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又是一年中元节

 小桥流水阆中客 2017-09-04

 
 


   蓝色边框 - 小桥流水阆中客 - 小桥流水阆中客

 

又是一年中元节

 


 

(踔风原创)《中国散文》成长记录之二(正在编辑中) - 踔风 - 踔风

     

人爱怀旧,实乃是怀念。回头遥望,走过三生净土,最终留下无法弥补的遗憾。但纵有随着岁月逝去,记忆淡忘,千般念想,亦不过是一种自我安慰。

————题记

 

  明天,就是农历七月十五,称上中元节,俗称鬼节、施孤、七月半,佛教称为盂兰盆节。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三节是中国传统的祭祖大节,也是流行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中元节有放河灯、焚纸锭的习俗。

  关于中元节的传说。据说地藏菩萨的母亲去世了,来到阴曹地府,被关进地狱牢房十八层地狱的百般折磨地藏菩萨非常孝顺,看到母亲受罪,于心不忍。阴历七月十五,买通地狱看守牢房的狱鬼,竟然徇私舞弊,偷偷将其母亲放出地狱,不料,牢房的鬼魂趁机蜂拥而出,跑到人间索要食物钱财,以便回去用来生活和打通关节早日托生。后来,人们把这一天定为中元节,中元节当天阴曹地府将放出全部鬼魂,民间普遍进行祭祀鬼魂活动。 

  所以,鬼节就像人间的春节一样,逝去的亡魂便会回到生前的家里探望,听老人说,这段时间,晚上出门一定要小心,胆子小的人,或者是阴气重的人,便会看到鬼魂,最好是别出门,否则会招来晦气。

  听说过目连的故事吗?相传目连的母亲生前天天宰杀牲畜,大肆烹嚼,无念子心,更从不修善。母亲死后,被打入阴曹地府,受尽苦刑的惩处,因其因此死后终不能走出饿鬼道,给她吃的东西没到她口中,便化成火炭。虽然其母生前吝啬贪婪,堕落饿鬼道中,但是目连却是极为孝顺之子。目连求救于佛祖,佛祖令其作盂兰盆,至七月十五日具百味五果于盆中,借十方僧众之力让母吃饱,于是便有了七月十五设盂兰供养十方僧众以超度亡人的佛教典故。后来,其母得以吃饱转入人世,生变为狗。目连又诵了七天七夜的经,使他母亲脱离狗身,进入天堂。

   这些民间传说和佛教故事,之所以能从西晋流传到现在,且是口口相传,关键在于故事劝人向善,劝子行孝,更有“天下无不是者父母”的隐喻。生者痛为故人祭,秋寒几许,增添凉意,这是一个怀念故人的时节,这个感伤的日子,总会在心头掠过一丝悲凉。


  这些天,不管是城镇或是乡村,到处都能听到鞭炮声,按照风俗敬鬼神。听老人说,祭祀食物很有讲究,祭拜的桌子一定要用方桌,祭拜的食物切忌用虾和面条,虾暗喻着花心,面条暗喻着长寿,庆祝活人生日可以用长寿面,而死去的亲人却不行,其中寓意可想而知。

  当然,中元节祭祀先人乃食寒食,只不过是一种形式罢了。

  这本是一种民间风俗,各人有各自的风格,以及所特有的祭拜方式。中元节的那些故事和传说,其实也就是一种深刻的含意,重要的是追思缅怀祖先的孝道,“人生百善孝为先”,孝是善良和爱心的浓缩结晶。

  亲情是人世间最重要、最亲密的感情,尽管先人已故,那种血肉相连,情感相通,这份思情是永远不会忘记的,在每个人在心灵上的一抹安慰。因此,在这个特殊的节日,孝亲祀祖,也不过是心灵的陶冶,这种怀念之情,是任何其它形式所不能替代的。

  人生几回伤往事,萋萋青草悲怆怀。然,忍不住,以哀绝的缠绵,泪盈谁复怜,彼此怎能离别,恍觉酸楚黯然,慨然之忧叹。所有的往事,欢欣和悲伤皆是属于一种无奈,珍藏于心,生命便可以永远停留在那个美好的阶段。

  如今,留一份记忆在心头,内心总有无限眷恋,也挽不回离世的生命。唯有将这份忠孝仁义,敬老慈稚,博爱心怀,让思想无限延伸,用温和宽广的心田,来善待身边的每一位亲人,这才是真正被后人所称颂之事。

  毕竟,归去的,是人,而不是心。


 
 

 


中元节的习俗


  中元节为三大鬼节之一,又称祭孤、瓜节、七月半、送鬼节、寄生节、盂兰盆会。中国岁时节令有所谓“三元”之称。三元即正月十五上元、七月十五中元、十月十五下元。中元节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除、清、九)等三节,都是中国传统节日里祭祖的四大节日。民间还称七月十五为鬼节,与清明、十月一合称三鬼节。过去民间从七月初一有开鬼门的仪式,直到月底关鬼门结束,都会举办普度布施活动。据说普度活动由开鬼门始,然后竖灯篙,放河灯招致孤魂;而主体则在搭建普度坛、架设孤棚、穿插抢孤等行事,最后以关鬼门告结。发展至今,已成为祭祖的重大活动时期。


 
 
 

 

1、放河灯

河灯也叫“荷花灯”,河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放河灯的目的,是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放河灯,尤数黄河里放灯壮观。

2、烧街衣

这是香港自开埠以来一直保存至今的民间风俗。一踏入农历七月,人们都会于入黑后,带备香烛、金银衣纸和一些祭品如豆腐、白饭在路边拜祭一番。人们“烧街衣”的目的是让那些无依的孤魂有衣物御寒,有食物裹腹。

3、做茄饼

民间认为,茄饼可以成为已故祖先前往盂兰盆会的干粮。每到中元节这天,老南京人家家户户做茄饼,也就是把新鲜茄子切成丝,和上面粉,用油煎炸。其实,茄饼如今已是一道再寻常不过的家常菜,想吃的话随时可以做一盘解解馋哦。

4、烧袱纸

四川省俗以中元祭祖烧袱纸。即将纸钱一叠、封成小封,上面写着收受人的称呼和姓名,收受的封数,化帛者的姓名及时间。俗传七月十五鬼门关闭,各家都要“施孤送孩”。

5、吃濑粉

在中元节那天,东莞有吃濑粉的习俗,而且几乎在整个东莞都通用。当然,不同片区,吃濑粉的方法还是有所不同的。

6、祈丰收

中元节施祭孤魂与祈望丰收又常联系在一起。施孤之夜,家家户户要在自己家门口焚香祷祝稻谷丰收,并把香枝插于地上,这叫做“布田”(插秧),插得越多越好,以此象征着秋收稻谷丰登。

7、吃鸭

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这天,全国很多地方都会选择吃鸭子。为什么呢?原来“鸭”就是“压”,取其谐音,吃鸭子是为了压住鬼魂。东莞人一般会吃莲藕煲鸭。在山东的独陵县,中元节被当地人称为“掐嘴节”,家家都有吃粗茶淡饭的习俗。在江苏省的东县乡,很多乡民在中元节当天都会吃扁食(一种以面粉和糖作成畚箕形的食品)。在浙江省台州市的天台,中元节他们会吃“饺饼”,一种类似于春卷的食物。

8、祭祖

祭祖节在阴历七月十五日,所以简称为“七月半”祭祖。民间相信祖先也会在此时返家探望子孙,故需祭祖。祭拜的仪式一般在七月底之前傍晚时分举行,并不局限於特定的一天。

9、祭祀土地和庄稼

七月十五,民间还盛行祭祀土地和庄稼。将供品撒进田地。烧纸以后,再用剪成碎条的五色纸,缠绕在农作物的穗子上。传说可以避免冰雹袭击,获得大秋丰收。一些地方同时还要到后土庙进行祭祀。定襄县民俗将麻、谷悬挂门首。

10、面塑

七月十五节前,民间妇女盛行面塑活动,晋北地区最烈。一家蒸花馍,四邻来帮忙。首先根据家庭实有人数(包括出嫁的女儿及女婿、外孙,另过的儿子及媳妇、孙子等等),给每个人先捏一个大花馍。送给小辈的花馍要捏成平型,称为面羊,取意羊羔吃奶双膝下跪,希望小辈不要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送给老辈的花馍要捏成人型,称为面人,意喻儿孙满堂,福寿双全;送给平辈的花馍,要捏成鱼型,称为面鱼,意喻连年有余。

11、入庙祈福

准备素斋果品去寺庙,施佛及僧,诵读地藏王经卷和咒语,报答父母恩情,为去世的先人祈福。

12、放天灯

   鬼节这天放天灯也有两个说法,其一是把自己家的小鬼用天灯放出去,把霉运带走,带的越远越好,让这些小鬼永远也回不来。这时候就很忌讳别人家的天灯落在属于自己家的地方,如果落下来,就要重新放飞出去。其二是说,家家都希望自己逝去的先人都能进入极乐世界,鬼节这天放天灯,是为在阴间准备飞升极乐世界的先人们照亮升天。


 

人生就是这些事 - 小桥流水阆中客 - 小桥流水阆中客

 

 

小桥流水欢迎你



 

 评论这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