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真正的唐刀长哪样? 世界上还有几把保存下来的古代唐刀?

 好了明理 2017-09-04

现藏日本奈良正仓院。全长80.2厘米,刃长62.3厘米。装具为日本后配。原形制是一柄唐代杖鞘刀,后为明治天皇所爱,特意重制剑鞘而服之,名为“水龙剑”。日本圣武天皇佩刀。

日本正仓院藏,唐朝平安时代史书记载公认是唐大刀。请看《正仓院の刀剑》,出版社——日本经济新闻社,1974年。把为烧土淬制直刃文。此款为切刃造,水龙唐刀为镐造,双把为烧土淬制现代日本学界内,都没否认此刀的来源。这两把刀是唐造,直刃文……其实日本刀的制法,如夹钢和包钢,切刃造和镐造,用烧土来淬刃和造刃文,反复锻打都是中国发明而流传到日本的,以上的实品就可以证明。

唯一一把被部分学者完全确信的“唐大刀”。约于8世纪初制作。此刀的特点为身长,全长达到了256公分,刃长达到了223公分。典型的直背、切刃造。刀谭为明显的汉式风格,另一个确认的原因为随此刀保存的难得的唐代盛刀盒——“唐櫃“。此款又名”金铜黑漆装唐直刀“。

八世纪所制作的横刀,既作为随身武器,同时也作为古代宫廷宗教仪式用品。其柄长14.9厘米。刃长35.2厘米。刀茎狭过刀身,前宽后窄,尾部开孔(十分有特点的部分)。现藏于日本奈良正仓院。

此款短刀为一对保存,刀柄及刀身同向弯曲。同样藏于日本奈良正仓院。刀鞘整体包银首,无镡。刀鞘通体包银,透雕呈唐草及花卉状并向前蓝色琉璃珠和白珍珠。系长缕刀牌,楷书“橘夫人奉物”。此款短刀的出现标明在唐初唐刀已经出现曲刃。

《唐会要》卷六十三:朕尝从幸未央宫,辟仗已过,忽于军中见一人,身带【横刀】。

《新唐书》卷二十三:第一麟旗队,第二角端旗队,第三赤熊旗队,折冲都尉各一人检校,戎服,被大袍,佩弓箭、【横刀】。

《唐律疏议》卷八:疏议曰:兵仗者,谓【横刀】常带;其甲、□、弓、箭之类,有时应执着者并不得远身,不应执带者常自近身。

《唐律疏议》卷七:疏议曰:仗虽入上合内,不应带【横刀】而辄带入者,减罪二等,合徒三年。

《唐会要》卷七十一:今后请各衣锦绣。具巾袜。带【仪刀】。

《旧唐书》卷十八:先是,宰相武元衡被害,宪宗出内库弓箭、【陌刀】赐左右街使,俟宰相入朝,以为翼从,及建福门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