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中医汇】名医大讲堂第三十七期课堂笔记--痛风的诊治探讨 (上)

 伊悠帆123 2017-09-04


课程音频↓↓↓


课程要领

1、通常痛风多发人体最低部位发作频率从高到低,依次是跖趾关节、足背、踝、足跟、膝;在上肢也可能发作,发作频率从高到低依次是指、腕、肘。

2、为什么这么多人会发作通风?痛风的本质是什么?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减少而致血尿酸水平升高,尿酸盐晶体沉积于组织或器官并引起组织损伤的一组临床综合征。痛风的临床特点为高尿酸血症、反复发作的急性关节炎、痛风石沉积、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累及肾脏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和肾结石等。尿酸盐晶体就像是玻璃渣一样沉积在关节间隙,无数尖锐的玻璃在切割着你的关节,疼痛可想而知。

3、尿酸是一种含有、氮、、氢的杂环化合物,其分子式为C5H4N4O3,尿酸是嘌呤的代谢产物,嘌呤的来源分为内源性嘌呤80%来自核酸的氧化分解,外源性嘌呤主要来自食物摄取,占总嘌呤的20%,嘌呤经过一系列代谢变化,最终形成的产物(2,6,8-三氧嘌呤),也就是尿酸。在正常情况下,体内产生的尿酸,2/3由肾脏排出,余下的1/3从肠道排出。

4、体内尿酸是不断地生成和排泄的,因此它在血液中维持一定的浓度。正常人每升血中所含的尿酸,男性为0.42毫摩尔/升以下,女性则不超过0.357毫摩尔/升男:149~416umol/L。女:89~357umol/L,理想血尿酸值为300 umol/L以下。在嘌呤的合成与分解过程中,有多种酶的参与,由于酶的先天性异常或某些尚未明确的因素,代谢发生紊乱,使尿酸的合成增加或排出减少,结果均可引起高尿酸血症。当血尿酸浓度过高时,尿酸即以钠盐的形式沉积在关节、软组织、软骨和肾脏中,引起组织的异物炎症反应,成了引起痛风的祸根。

5、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发生无直接关系,只是高尿酸有更高发生痛风的可能,一些人高尿酸血症一生都不会引发痛风,而一些人在发现高尿酸血症一周或者一个月之内会发生第一次痛风。第一次痛风后一般会有1-2年的间歇期,也有10年间歇期(5%),期间需积极治疗,预防痛风石的形成。 与嘌呤代谢紊乱及/或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痛风属于代谢性风湿病范畴。

6、痛风这个病名最早是由元代著名医家朱丹溪提出的,在此之前痛风在内经中被称为痹症,.《灵枢贼风》篇:“言贼风邪气之伤人也,令人病焉,今有不离屏蔽,……卒然病者,…此皆尝有所伤于湿气,藏之于血脉之中分肉之间,久留而不去,若有所堕,恶血在内而不去,卒然喜怒不节,饮食不适,寒温不时,奏理闭不通。”

7、唐代《外台秘要》之后称之为:“白虎历节”。《外台秘要卷十三白虎方》中有云:其疾昼静而夜发,发即彻髓,酸疼乍歇,其病如虎之噬,故名曰白虎之病也。朱丹溪根据其症状及病因,在《格致余论》中首次提出“痛风”病名,并设立了痛风专论。《格致余论痛风》中说:“痛风者,四肢百节走痛,方书谓之白虎历节风证是也…大率因血受热,己自沸腾,其后或涉冷水,或立湿地,或扇风取凉,或卧地当风,寒凉外搏,热血得寒,污浊凝滞,所以作痛,夜则痛甚,行于阴也。”

8、清张石顽《张氏医通》对痛风病名的演变作出了总结:“按痛风一症,灵枢谓之贼风,素问谓之痹,金匮名曰历节,后世更名曰白虎历节,多由风寒湿气乘虚袭于经络,气血凝滞所致。”

9、在治疗方药方面,唐宋时期,著名医学家孙思邈撰写了医学巨著《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在论述病因病机时提出了“风毒”的概念,这在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学术发展史上是一个历史性的进步。用“毒”邪的病理概念去认识痹症的发病规律,为后世医家开拓了思路。并且对此病的辨证治疗也开始确立了清热解毒的方法。

10、孙思邈为“热毒流入四肢历节肿痛”所创设的犀角汤,是继张仲景桂枝白虎汤、乌头汤方证之后,又一个新的辨治证型。《备急千金要方》中的犀角散:犀角6克 羚羊角3克 前胡 栀子仁 黄芩 射干各9克 大黄 升麻各12克 豆豉9克,用于治疗热毒流入四肢,历节肿痛。

11、金元时代,《丹溪心法》言:痛风者,四肢百节走痛,他方谓之白虎历节风证,大率有痰、风热、风湿、血虚。因于风者,小续命汤;因于湿者,苍术、白术之类,佐以竹沥;因于痰者,二陈汤加酒炒黄芩、羌活、苍术;因于血虚者,用川芎、当归之类,佐以红花、桃仁。在上者,加羌活、威灵仙、桂枝;在下者,加牛膝、防己、木通、黄柏。《格致余论》详言,多用川芎、当归,佐以桃仁、红花、薄桂、威灵仙。治痛风,取薄桂味淡者,独此能横行手臂,领南星、苍术等药至痛处。

12、朱丹溪创立了二妙散,由黄柏和苍术两味药构成,在此基础上上加上川牛膝和薏苡仁就变成了四妙散,是临床上用于治疗痛风的常用方药。

13、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论述了“痹症有瘀血说”,运用一系列补气活血之方剂治疗本病。书中提到运用活血化瘀法治疗痹症时说:“总逐风寒、去湿热,已凝之血。更不能活。如水遇风寒,凝结成冰,冰成风寒已散。明此义,治痹症何难?”这为现代医家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提供了新的思路。

14、王琦教授认为痛风之为病,体质偏颇为本,湿热痰瘀交阻为标。王琦教授认为一病必有主方,一方必有主药,在临床上常以主病主方的思想来治疗疾病,王琦教授善用四妙勇安汤加减治疗痛风性关节炎,四妙勇安汤首见于华佗的《神医秘传》,是治疗热毒脱疽的名方。

15、王教授古方新用,取异病同治之意,方中重用金银花为君,清热解毒。玄参凉血解毒,泻火滋阴,两药合用则既可清气分之邪热,又泻血分热毒,有气血双清之效。当归以养血活血散瘀,可养阴血以濡四末,兼润肠通便; 甘草和中,清解百毒,缓急止痛。四药合用则有散瘀止痛,清热解毒,活血之功效。另根据病情对主方进行加减,常用药物有威灵仙、土茯苓、薏苡仁、忍冬藤、萆薢、金樱子等。

16、临床上治疗痛风常用四妙散合白虎桂枝汤加减,黄柏10、苍术10、薏苡仁30、牛膝10、生石膏15、知母10、桂枝10、威灵仙10、土茯苓15、萆薢15、益母草15、生甘草6。在临床治疗不少痛风患者,以此方为基础,根据具体情况再做化裁,疗效确切。

17、外用的痛风膏,药用大黄250黄柏250,姜黄250,白芷250,制胆南星50,陈皮50,苍术50,厚朴50,甘草50天花粉50将上述药物熬成膏状,平摊于布上,温贴痛处,绷带固定,每2天换药1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