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易安与东坡审美情趣比较要点

 ivyyl 2017-09-05


苏轼在我国词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以充沛激昂甚至悲凉的情感融入词中,写人状物以慷慨豪迈的形象和阔大雄壮的场面取胜,在审美境界中和情趣格调高雅。李清照是中国文学史上成就最高的女词人,在宋词词坛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其词委婉含蓄,李清照曾提出“别是一家”之说。她所作词主要内容时抒写爱情和离愁别恨,特别是对感伤忧愁的描写。在审美境界中和情趣上清新自然。

关键字 易安 东坡 审美情趣 别是一家 自是一家

前言

苏轼是豪放派的盟主,李清照是婉约派的翘楚。一个少年得志,名垂千古;一个是少女得情,光照日月。他们是宋词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人物。他们的审美情趣有许多的相似点与不同点,研究这些相同点具有一定的价值。同时,探索他们为何同处一个时代和一个文化背景之中,审美情趣不同的成因有一定的意义。

论文将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主要在他们的词中研究审美情趣的相似之处。第二,审美情趣的不同之处。第三:审美情趣不同的成因。

一、审美情趣的相同点

(一)孤独感与寂寞感

在经历变故以后的东坡与易安,深切感受到人间的孤独与寂寞之感。李清照就像苏轼笔下的“拣尽寒枝不肯栖”的孤鸿,虽然凄苦,还是美丽。所以他们相同遭遇使他们有了相同的孤独感。

苏轼心中的孤独和苦楚,是常人所难体悟。生活上的艰苦和拮据,更使他流露出极度的凄凉和孤独感。在数度遭遇贬谪的人生路途中,苏轼面对的一切和从前的生活迥然不同,他不仅要遭遇境遇的孤独,还要面对生活的窘迫,甚至是死亡的威胁,这是对苏轼思想和精神的一次又一次的极大的撞击。于是在很多个万物沉睡的夜晚,精神无处归依的苏轼只好以浊酒为伴,以明月为伴,留给我们一个满怀孤独和寂寞的凄清剪影。苏轼到黄州之初,因罪废之余,灰心杜口,谢绝交往,故作有 《卜算子》“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

?栖,寂寞沙洲冷。”“孤鸿”喻幽人,而幽人正是苏轼自指。'独往来''缥缈',写生命之孤独、漂泊无依。''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是高贵的孤独。不仅如此,

- 1

1/10页

在他34岁那年,妻子离他远去,更无人能读懂他受伤孤独的心灵。

李清照同苏轼一样也有拥有一份属于她自己的孤独。她用自己全部的热情建筑了一座水晶宫,那儿是她生命的家园,她孤独地居住其里,立于世外,顽强地对抗着不合理的社会约定,深沉地、执着地唱着一首首望夫词和生死恋歌。 李清照在面对离开丈夫之时,吟唱出了《醉花阴》,其中如此写道“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表达了良人不在愁思无处诉的孤独之情。李清照写出“瑞脑消金兽”的孤独感后,马上接以一句“佳节又重阳”,当此佳节良辰,丈夫不在身边,让她有了苏轼“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凉北望”的无尽孤独和寂寞。下片写李清照在屋里闷坐了一天,可是,这并未能宽解一下愁怀,反而在她的心中掀起了更大的孤独。她一边饮酒,一边赏菊,染得满身花香。然而,她又不禁触景伤情,菊花再美,再香,也无法送给远在异地的亲人。创造出一个孤独寂寥的深秋怀人的境界。因此才有了更深厚的寄托在孤寂中度过晚年。这些孤独使李清照失去了生命的意义,没有了孤芳自赏的潇洒,仅仅剩下在人间的孤独。

(二)、追求自然美

苏轼对淡雅清疏、精妙清亮、风韵天然的自然之美的追求,我们可以从他的诗词中感受他追求自然美的审美观念。同样,我们可以在李清照的诗词中感受审美的情趣。从而能够找到东坡与易安的审美的相似之处。

李清照是位天真活泼的少女,她并没有把自己封闭在闺房之中,而是常常走出去,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如梦令》曾写到:“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寥寥几句,便勾画出荡舟晚游的美丽图景。赞美了大自然的婀娜多姿,表达了易安对自然的无限热爱之感。再如“湖上风来波浩渺,秋已幕,红稀香少。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限好。莲子已成荷叶老,清露洗,蘋花汀草。眠沙欧鹭不回头,似也恨,人归早。”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的亲切自然,有着说不尽、道不清的妙趣。同时写了易安不愿离去大自然的真实感受。作者不正面的说与山水亲,而是表现自然景物的美丽和诗人热爱自然的感情,物我交融,意味深长,耐人寻味。如果将李清照的前期的情感世界分为两个部分,可以说一部分是对丈夫的钟情,另一部分则是对自然美的追求。由此可见,追求自然美在李清照的生活中占有重要部分。

再看,苏轼在嘉佑时期由水路出川时,经过长江三峡,描写了蜀中的自然风光。苏轼在杭州任职时,写下描绘了长江的夜色、钱塘的潮头、江南的雷雨、西湖的美景,

- 2 -

2/10页

在苏轼的词中留下了痕迹。他在彭城、胶东所写逼真的描述江北的自然风光。晚年苏轼被放逐时,给世人再现了祖国南疆的自然景物。可见,苏轼对自然美的追求之深。例如《西江月》中“照野弥弥浅浪,横空暧暧微霄。障泥未解玉骢娇。我欲醉眠芳草。可惜

?一溪明月,莫教踏破琼瑶。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苏轼描绘了在自然中忘我、超然外物的境界,把自然风光和自己的感受融为一体,忘记了世俗的荣辱和世俗的纷争。表现了在自然中苏轼体会到无穷的回味和令他神往的快乐。

苏轼和李清照都在自己的诗文中崇尚并追求着自然的真善美。他们在追求自然美的同时也释放了自己的情怀。同时在追求自然美中享受着美陶冶了自己。使他们的审美情趣都显现出高雅的格调。

二、审美情趣的不同点

(一)、苏轼以哀景写乐情,李清照以乐景写哀情

苏轼才情过人,而又有着极强的审美感知能力,他超脱了世俗观念的羁绊。且以闲静平等之心、豁达的心态待之。能容纳不合趣味中的不同境界、不同形态的美。如:“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

?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此词作于苏轼黄州之贬后的第三个春天,雨骤风狂时,苏轼在雨中步行,同行的与自己皆狼狈。然而,苏轼不觉,他脚穿芒鞋,顶风雨前行,以轻胜马的感受,传达出风雨在前,但他却有笑傲人生的轻松。

李清照同样具有极强的审美感知能力,但是她却与苏轼相反。李清照写道“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中州盛日,闺门多瑕,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云鬟雪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

?帘儿底下,听人笑语。”上片写今年元宵节的情景。开头两句,用浓墨重彩描绘元宵节傍晚的景象。落日像熔化的金那么红,晚霞像璧玉那么艳。预示元宵节繁华热闹的场景。但是李清照面对这乐景,所生了哀情。“人在何处,”一句,写出李清照面对流离漂泊时的那种痛苦的长叹。词人在颠沛流离的境遇中。眼前的良辰美景,自然引不起她的兴致,所以当元宵盛会很多人邀请她参加,她婉言谢绝了。因为无论如何乐不起来。所有的乐景,都表现哀情的存在。

? “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苏轼带有一副独特的审美视角、一份

- 3

3/10页

宽阔的审美心胸,善于发现普通事物的生活中的乐。他的审美既不择没恶,亦不择地之美恶。无论何时、何地、何物都能乐在其中。面对眼前的风雨或整个人生的风雨,仍然以笑对之,我行我素。而李清照恰恰与苏轼相反,自己面对眼前的人生风雨,她的忧伤愁苦之心不能言表,怎么能还笑的出来呢~

(二)、苏轼抒情豪迈奔放;李清照抒情含蓄蕴藉

苏轼之所以被后世尊为豪放派的鼻祖,由于他在描写自己的抱负或理想的词作,抒豪情,言壮志。表现出与众不同的豪迈气概。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写道“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

?北望,射天狼。”全诗洋溢着一股报国杀敌的豪情,热烈浓厚,意气风发,给人一种豪气冲天之感。苏轼虽一生经历宦海沉浮之苦,指点江山,兼济天下是他的人生理想。这种理想让苏轼意气奋发,目空四海。

李清照的情感微妙,含有纯诚细腻的灵性。在《声声慢》中写道“寻寻觅觅,冷泠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

?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篇三句句式出奇,有层次的描写了词人的心境。第二层写出环境描写,写出内心感受。第三层写出痛苦之情无法抑制。接着又又分三层来写。首先,秋季给词人带来的伤感。其次,傍晚秋风萧瑟之境更劲,寒气逼人,是词人内心更冷;其二,此时偏偏又看到故国的燕子,引发她的怀旧凄凉之感。下片深秋菊花凋谢,词人已年迈。日暮时分,最难煎熬,加上雨打梧桐之景,词人更难以承受。最后“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可谓有

?言不尽的愁苦。她的词将“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 发挥的淋漓尽致。

苏轼即使是现实生活,个人悲愁,都可以在情感上升到理性的豪放,旷达。而非是花间婉约的缠绵。而李清照与他完全不同,可以在她的词中看出,直露中透出许多未言尽之言,避开了抒情的抽象化,使愁表现的更加深刻。从这个意义来说,她是委婉含蓄的。

三、审美情趣的不同点成因

(一)、从两人人生态度来看

苏轼拥有乐观的心态,在谪居之地他饱尝宦海沉浮之苦,面对这些他善于以豁达

- 4

4/10页

的心态化解。他在宋神宗熙宁七年写的:“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

?难。”表现了他的人生理想和少年时代的意气奋发、豪迈自信的精神,也抒发了遇到挫折之后的复杂情感。但是稍后他在密州写“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就又表现出他希望驰骋于疆场、以身殉国的豪迈之气。虽遇挫折但是苏轼那种进取的精神、富有激情的气魄和昂扬斗志的生命力却不会消退。然而,在一般人的印象中,苏轼决非那种悲悲切切、顾影自怜的落魄者,而是一个豪迈洒脱、个性鲜明、开一代风气的大作家。确实,作为中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苏轼尽管有失望,有牢骚,有悲愤,却始终在追求人生的价值和个性的张扬。这取决于他那高尚正直的人格,忧国忧民的精神,乐观开朗的胸襟,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正因为这种积极、有爆发力的精神态度才使得苏轼的词风凡物皆可乐。

李清照毕竟不具有苏轼那种乐观的心态。且作为少女,早年生活愉快,并无忧愁可言。婚后与赵明诚感情融洽,因丈夫多年在外,多思念之情,加上她多愁伤感的性格,情感的细腻。因而遇到挫折之时,她却陷于其中不能自拔,更多的是感慨自己的身世之悲,十分伤感,很少有豪迈的胸襟。如《声声慢》中李清照写的“雁过也,正伤心,却

??是旧事相识。”“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才上眉头,却上心头”因为这样的哀情心态才能写出这样的生死恋歌。

从苏轼与李清照的人生态度看,两人走进不同的审美情趣与心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二)、从苏轼与李清照的词学观来看

李清照在《论词》开篇表达了作者对词在音乐方面的艺术要求,认为“可歌”是词的最基本的特点。她反对苏轼以诗为词、以文为词的最重要的理由,就是苏词“往往不

?协音律”的确,苏轼的词常常突破音乐的束缚,在词的双重属性之间偏重其文学属性。清人王又华《古今词论》引毛先舒言曰:“东坡‘大江东去’词:‘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论调则当于‘是’字读断,论意则当于‘边’字读断;‘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论调则‘了’字当属下句,论意则‘了’字当属上句;‘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我’

?字亦然。‘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调则当是‘点’字断句,意则当是‘花’

?字断句。”点明了东坡词的不合音律。然而,东坡虽亦自云不善歌,但其许多作品仍然是叶律可歌的。这一点从他部分词作的题序以及前人文献资料的记载中均可得到证实。那么,苏轼既然并非不通音律,他的词不能严格遵守音律的原因就在于他有意识地使词趋向文学化而非音乐化。

- 5 -

5/10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