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唯物论|或许对联就能解决

 泮溪别馆 2017-09-05


写在前面的话


古人应该是没有咏物联这一说的,大抵都归入题署联一类。清末的钟云舫,被誉为“长联圣手”,却写过不少咏物的短联。如:“虚心原具冲风力;瘦骨犹怀向日心”“神清只可须眉肖;世面原来傀儡多”,但都被挂到“某雨伞店”和“某泥塑铺”,变成行业题署联了。可见咏物联在史上是没有显著地位的。


记得我五岁那年,常江先生和马萧萧、顾平旦、曾宝泉就曾合作撰写了一副《咏保温瓶联》:“一口能吞二泉三江四海五湖水;孤胆敢入十方百姓千家万户门”,巧妙的是,上联“一二三四五”是等差数列,下联的“孤(个)十百千万”是等比数列,更重要的是,表面咏的是保温瓶,而内核却寄托了作者更深的时代人文寓意。


等到网络联界逐渐肆虐,一大批崇尚创作自由的联友开始热衷于拈物而咏,比较出名的也是我比较喜欢的有怀抱昆仑的《咏雪》“始于纷乱;终作清白”,《咏龟》“四海亦何遥,若坚忍堪能量以;万年则太古,非泰然不足处之”。这也许就是咏物联的更高境界——遗貌取神。


好的咏物联,应该和其它类别的佳联一样,最终都会被载入中国楹联发展史。作为新一辈楹联爱好者,我们既然不能改变历史,那就给自己定一个小目标:先创造历史吧——人要有梦想,万一实现了呢。




1

棉花



无色可娇,无香可贵,无价可矜,天使裂身,乃成绝唱;

生来襁褓,行者衣冠,归兮殓服,人能寡欲,何惧炎凉。


棉花或许是植物里最不起眼的异类了:没有娇艳的花朵,也没有芬芳的味道,更没有高昂的市价。等到身心俱裂的那一刻,它就算是彻底交代了。然而每个人从生下来就用布包着,每天都得穿着,到死还有寿衣裹着送走。一句话:人不能太嘚瑟,不要太把自己当人,也不要太把别人不当人。



2

茶叶蛋



烹小鲜如治大国,奈藩镇东南,生奢欲想;

多不忍则两相煎,向皮囊内外,作裂痕看。


2014年11月,一则题为《发现一个好玩的帖,原来台湾人是这么看我们的!》的天涯论坛帖子引爆网络。帖子内容为台湾新闻及综艺节目截图,有“大陆人民吃不起茶叶蛋”“大陆产妇不坐月子”“台湾人在深圳火车站吃泡面引起围观”,等等,大陆网民纷纷吐槽这些截图,并晒出自己的炫富照并加以调侃。



3

红薯



守土志何坚,耒耜相仇,恤民泪奈侵衣出;

投炉情不改,膏脂自惜,忍死心从卸甲看。


红薯收获的季节,是小时候最开心去做的农活之一。大人架着牛犁从地里两畦之间穿过,我就跟在后边捡。有时看到牛犁的把红薯割伤了,就下意识地用手把它“伤口”的泥土清理一下,以为它会疼。背着一小背篓的红薯回到家,就直接钻到厨房,看到家里正在做饭,就急忙抓几个红薯往土灶里扔。煨红薯吃,那外焦里嫩是儿时最深刻而美好的记忆。



4



谁腾挪方寸之间,乘物游心,可舒啸于南,可赋闲于北;

此吟赏烟霞之所,裁诗佐酒,其屑为明月,其潮为大江。


关于窗户的南北通透,陶渊明说过:“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虽然我们到不了他的那种境界,但向往一下也是可以的。古人是很善于为自己的无聊提高逼格的。比如在窗前发呆,要么就想着“放教明月入窗来”(唐·成彦雄句),要么就想着“开窗放入大江来”(宋·曾公亮句)。我只能说,我家的窗都没有你们家的窗那么大……



5

蜡烛



红尘晦暗多,难凭赤焰驱长夜;

玉漏膏脂尽,来替苍生认劫灰。


曾看到一位评论家说过:油灯因为只能用于照明,而被电灯所代替,最终退出了历史舞台。奇怪的是,同样具有照明功能的蜡烛,却还依然存在,因为它的一些文化传统是电灯所不能代替的。比如“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再比如“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等等,即便再高科技的电灯,也难以赋予这种特定的文化情结。



6

钢笔



融通从砥砺间,究如此锋芒,敛成太素余三寸;

气骨看心思外,算何其沉重,压作孤悬只一丝。


其实钢笔已经很少用了,充斥在我们生活中更多的是圆珠笔、油性笔、签字笔等,更有甚者,记录的方式依赖于电脑和手机了。我一直很喜欢聆听钢笔笔尖在纸上纵横的那种声音,清越而干脆,但能把自己修炼成“莫折气骨;稍敛锋芒”(金锐联语)的境界,是多么的不容易。想想当年的老舍、茅盾和巴金们写出一部又一部的长篇小说时,他们应该意识到,不仅仅是才华和毅力,而是手中的钢笔,帮助他们斑斓的内心世界展现在世人面前。



7




羽衣所化云胎,丹顶所参日晕,憾此窈兮冥兮,一湮清唳;

驭缑山多是梦,瘗焦山偶为铭,忍其上德不德,相绝红尘。


鹤,在中国传统文化里的含义是相当高尚的,大抵和寿星、隐者、仙人、高士相伴。可是到了现如今,我们只能在饲养基地或者动物园里被动地观赏了。虽然物种的习性变化和时代的发展有着很紧密的联系,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环境的有效治理,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试想一下:如果我们的周围都是蓝天白云、青山绿水、鸟语花香的,那么人与自然之间的相处,会不会更和谐一些呢?



8

购房合同



蜗居几尺,呼明月梦游,来悬羁客封侯印;

茧纸一张,逆晚风枯坐,欲立浮生堕泪碑。


对于一个背井离乡、在外打拼的游子来说,安居乐业也许是最大的心愿。所以,能承载这种愿望最有效的参照物,应该就是一处房子。然而大多数情况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由于房价与薪资的严重失衡,导致了相当一部人“即使不吃不喝不花钱没日没夜打工10年,依然攒不够买一套房的钱”……所以,大家就有理由怀疑:共产主义在我们这一辈子能实现吗?



9

zippo打火机



青烟待新沐之期,冠冕相弹,看铁石拈花一笑;

赤焰非长情所许,光华自在,依形骸浴火重生。


我是个纯粹的烟民,所以对于烟具有着一种独特的心理敏感。用zippo打火机和用一元电子打火机点烟并无二致,但zippo那一套声色相兼的动作,是其它不能比拟的:从开始的弹开盖子的那一声脆响,到齿轮摩擦火石的刹那,再到那枚仿佛纯净到能照出人脸的火焰,最后到合上盖子的那种沉稳音律……一切都那么不可代替,令人神往。不过还是要客套地说一句——吸烟有害健康!





— end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