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箱前观察1病蜂 (1) 蜜蜂麻痹病 蜜蜂变黑发亮,绒毛几乎掉光,腹部变小,或腹部膨大,身体颤抖,行动呆滞,呈瘫痪状,被健康蜂追咬,是蜂群患有麻痹病的现象。如果蜜蜂双翅颤抖,腹部因蜜囊充满液体而膨胀,不能飞翔,在蜂箱周围爬行,有时许多病蜂在箱内或箱外聚集,患病个体常在5-7天内死亡,这是慢性麻痹病的大肚型。 如果蜜蜂体表绒毛脱落,腹部末节油黑发亮,个体略小于健康蜂,刚被感染时还能飞翔,但常被健康蜂啃咬攻击,并逐出蜂群,几天后蜂体颤抖,不能飞翔,并迅速死亡,这是慢性麻痹病的黑蜂型。 (2) 蜜蜂孢子虫病 蜂体深棕色,头尾颜色发黑,腹部膨大,飞翔困难,在巢门前跳跃爬行,巢门口附近发现稀粪便,是蜜蜂患有下痢病或者孢子虫病现象,可作进一步判断。 如果蜜蜂行动迟缓,腹部末端呈暗黑色,当外界连续阴雨潮湿,蜜蜂无法外出排泄,有下痢症状。 用拇指和食指捏住成年蜂腹部末端,拉出中肠,观察中肠的环纹、弹性。病蜂中肠环纹消失,失去弹性。可确定此为蜜蜂微孢子虫感染的症状。雄蜂对孢子虫也较为敏感。 (3) 蜂螨危害 病蜂发育不良,翅膀残缺不全,四肢乏力,出房不久的幼蜂出巢爬行,是蜂螨危害严重的现象。被蜂螨侵袭的蜂群,成年蜂体质衰弱,烦躁不安,体重减轻,寿命缩短;幼虫受害后,发育不正常,出房后蜜蜂畸形、翅残、失去飞翔能力、四处乱爬。蜂群哺育力和采集力下降,成年蜂日益减少,群势迅速下降,甚至全群死亡。 (4) 蜜蜂中毒 a农药中毒 出勤蜂采集归来未进巢就在巢门前折腾翻滚不久死亡,巢门前出现大量死蜂,有的死蜂翅膀展开,吻长伸,腹部弯曲,有的还带有花粉团,说明是蜜粉源植物施过农药,引起中毒。农药中毒主要是外勤蜂,大批成年蜂出现肢体麻痹、打转、爬行,无法飞翔等症状。 中毒严重时,短时间内可见大量死蜂,全场蜂群都如此,而且群势越强的死亡越多。当外勤蜂将中毒较轻而受农药污染较少的食物带回蜂巢时,巢内幼虫可能会因为中毒而剧烈抽搐滚出巢房。中毒的幼虫也可能在发育的不同时期死亡。即使一些羽化,出房后也常残翅或无翅,体重变轻。 b花蜜花粉中毒 因花蜜中毒的多为采集蜂,中毒初期,蜜蜂兴奋,进而身体失去平衡,逐渐进入抑制状态,行动呆滞,身体麻痹,吻伸出;中毒后期,蜜蜂在箱内、场地艰难地爬行,最后死亡。因花粉中毒的多为幼蜂,其腹部膨胀,中、后肠充满黄色花粉糊,并失去飞翔能力,落在箱底或爬出箱外死亡。 花粉中毒严重者,幼虫也中毒死亡,虫体呈灰白色烂在巢房内。油茶花开期间,成年蜂采集花蜜后腹胀,无法飞行,最后死亡,如果幼虫中毒表现为烂子,则可确定为油茶中毒。 枣花期间,成年蜂采集后,腹胀,失去飞翔能力,只能在箱外做跳跃式爬行;死蜂呈伸吻钩腹状。主要是成年蜂中毒,同时气候干燥、花期缺粉,群势下降,则可以认为是枣花蜜中毒。 c甘露蜜中毒 成年蜂腹部膨大,无力飞翔。拉出消化道观察,可见蜜囊膨大,中肠灰白色,环纹消失,失去弹性,后肠有蓝色至黑色积液,蜜汁呈暗绿色,无蜂蜜香味。严重时幼蜂、幼虫、蜂王也会中毒死亡。 (5)蜜蜂败血病 蜜蜂烦躁不安,不取食,不飞翔,在箱外爬行或被健康蜂拖出,最后抽搐而死。死蜂肌肉迅速腐败,肢体关节处分离,即死蜂的头、胸、腹、翅、足分离,甚至触角及足的各节也分离。 蜜蜂血淋巴变为乳白色,浓稠。此为败血病症状;如果蜜蜂烦躁不安,体质衰弱,蜂王产卵力下降,从而导致蜂群群势削弱和采集力下降,严重时,可能整群死亡,也有可能是蜂虱为害。 (6)蜜蜂副伤寒病 俗称“下痢病”,病蜂腹胀,其中肠灰白色且中、后肠膨大,后肠积棕黄色粪便,死前行动迟缓,不能飞翔,下痢,染病严重的蜂群,在排泄飞行时,排出许多黏稠、半液体状的褐色粪便,检查时,可看到箱底和巢门口有大量的排泄物,并发出难闻的臭味。拉取病蜂消化道观察,如见有许多小型多形态的杆菌,可初步判断为蜜蜂副伤寒病。 (7) 螺原体病 病蜂腹部膨大,行动迟缓,不能飞翔,在箱周围爬行。病蜂中肠变白肿胀,环纹消失,后肠积满绿色水样粪便。可疑为螺原体病。此病原与孢子虫、麻痹病病毒等混合感染时,病情严重,爬蜂死蜂遍地,群势锐减。应结合实验室检测确定。 (8)阿米巴病 病蜂腹部膨大,有时下痢,无力飞翔。拉出中肠,可见末端变成红褐色,后肠积满黄色粪便,可初步诊断为阿米巴病。 (9)爬蜂综合征 病蜂多于凌晨爬出箱外,行动迟缓,腹部拉长,有时下痢,翅微上翘。发病前期,可见病蜂在巢箱周围蹦跳,无力飞行,后期在地上爬行,于沟、坑处聚集,最后抽搐死亡。 病害严重时,大量幼蜂和青壮年蜂爬出蜂箱,死于蜂箱周围。爬蜂时间一般为上午多,下午少,遭阴雨、寒潮转晴多,二三个晴天后又逐渐转少,有的晚上也爬出箱外,几小时便死亡。可初步断定为爬蜂病,具体病原需要实验室检测。 (10)蜜蜂卷翅病 当气候炎热时,同场多数蜂群出现不同程度的卷翅现象,且蜂群中无大小蜂螨危害时,即可断定为蜜蜂卷翅病。 (11)地胆侵袭 受地胆幼虫侵袭的蜂群,蜂群表现不安,在脾上不规则地摆动、颤抖,前中后足不断地抓挠身体,呈痉挛状,爬到箱外死亡。常可见箱前有大量的蜜蜂跳跃、翻滚、打转,最后痉挛而死。严重时,采集蜂大量死亡,巢门口死蜂成堆,群势迅速下降。 2 死蜂 (1) 病害致死 死蜂较多,具有大肚、黑尾等症状,挤压腹部会挤出黑、黄色的粪便,有的肠胃变色变形,是患病致死现象。如果死蜂迅速腐败,肢体分离,取病蜂数只,摘取胸部,挤压出血淋巴呈乳白色,可初步判定为败血病;病死蜂体表有黄绿色孢子,干硬,可初步诊断为黄曲霉病;死蜂伸吻,张翅。 可能为农药中毒或爬蜂综合征,但如果死前不急促翻滚,后腿不带花粉团,也不全是采集蜂,死蜂多散布在蜂箱周围草丛中、坑洼里等地势较低处。其刚死时中肠变色,后肠膨大,积满黄或绿色粪便,有时伴有恶臭气味,可初步断定为为爬蜂病,具体病原需要实验室检测。 (2) 敌害致死 死蜂腹部被撕破,有明显开口,也有的蜂尸被厮咬成几段,是胡蜂侵害致死;蜂尸零碎,肢体残缺不全,碎尸比较集中,有的堆成小堆,是鼠害致死。 (3)饥饿致死 蜂尸腹部瘦小,吻伸长,翅膀平展,腿足弯曲收缩,是饥饿致死的现象。如果箱外出现雄蜂尸体,有较多的雄蜂被赶出致死,说明蜂群内可能缺少饲料,如晚秋时出现有可能是群势下降的表现。 (4)斗杀致死 死蜂双双厮抱,翅破损,巢前混乱,常是发生盗蜂或蜂王错投后,导致工蜂搏斗、围王等情况引起。群外出现蜂王尸体:该群可能已经失王,或出现新老王更替现象等,应马上开箱检查。 (5)恶劣气候致死 冬末或早春,气温10℃以下,健康蜂死于巢前,全身紧缩头对蜂箱,这是采集归来不幸冻死的现象;死蜂新鲜,沾满泥土,腿长伸,吻圈起,是遭受雨淋致死现象。 (6) 花粉中毒而死 花粉中毒多为幼龄蜂,腹部膨大,尸体伸展,中肠内积有尚未消化的花粉粒。 四、 小结箱外观察是蜜蜂饲养的基本技术之一,也是养蜂日常管理中识别蜜蜂病敌害最直接的方法和手段,一旦通过箱外观察发现可疑情况,应立即开箱检查,同时对患病蜂群进行取样,尽快送到实验室或权威部门进行检验,以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控制病害的传染,减少养蜂生产的损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