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听雨读诗抒情怀...

 蘭香書屋澹寧居 2017-09-05
听雨读诗抒情怀
我小时候的住宅是祖上留下的几间低矮老旧的瓦房。每每夜里下起大雨,雨珠撞击在瓦片上,屋顶上便是一片“沙拉沙拉”密集而急促的声音。雨小时,雨点随风轻轻拂过瓦片,“淅淅沥沥”徐缓有致的声响,丝丝入耳、催人入梦。静静躺在木床上,听着雨点敲击瓦片的响声,仿佛置身于“画船听雨眠”和“大珠小珠落玉盘”的诗境里。
而今呢?我躺在市区高楼里的席梦思床上,听着雨点敲打窗户玻璃。“劈劈拍拍”的声音,在空旷的夜里显得既单调又枯躁,毫无小时候在瓦屋下听雨那种美感与韵味。我辗转反侧难以入眠,便随手从床头拿起一本古诗词翻看起来。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这是宋朝蒋捷写的一首《虞美人·听雨》的词。短短几十个字,写尽词人悲欢离合、颠沛流离的一生:年少纵情歌楼,红烛影深、罗帐轻盈;中年漂泊天涯,断鸿声里、愁绪满怀;而今寄居僧庐,霜染双鬓、雨滴相伴。
同样是雨夜听雨,在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耳中,风声雨声便是战马的嘶鸣声。诗人在风雨大作之夜,以诗抒发自己的爱国情怀和难酬之志!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在古诗词中,雨夜听雨的意境大多是“凄风冷雨”。如“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等等。然而,也有诗人在夜雨声中抒发忧患情怀,传递爱民心声。如清代郑板桥那首《题画竹》的诗:
衙斋卧听萧萧雨,
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令,
一枝一叶总关情。
夜里萧萧雨声,让一个小小的县令联想到是民间疾苦声,而整夜牵挂于怀。虽然位居 “些小”,却把民间“一枝一叶”记挂心头,其官德人品令人敬佩。
窗外的雨还在不停下着,书房里传出孩子们琅琅的读书声,使我想起明朝东林党人顾宪成撰写的那幅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幅对联我终身难忘,其原因不仅因为我第一次看到这幅对联,是在文革初期一篇批判“三家村”《燕山夜话》文章里,还因为学校有位老师,由于他在老家大门贴上这幅对联,而被他的同乡学生检举揭发了。红卫兵揪斗这位老师的罪名竞然是与“三家村”黑帮分子臭味相投。这种“莫须有”的罪名,实在太可悲太可笑了!
夜深了,风夹着雨仍然在敲打着窗户上玻璃。我不知道那“劈劈拍拍”的响声里,是否包含听雨人的一腔愁绪、满怀离索;也不知道是否有着难诉的情怀、难酬的壮志。但我知道,此时此刻,有许多微小之人,一身泥水,满脸疲惫,在风雨交加之夜仍然为生计忙碌着。而在安逸的环境里听雨的人们,有多少人能感觉得到自己比他们幸福不知多少倍,从而不再无端抱怨日子过得不称心不如意呢!
----2017年9月2日写于融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