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ON...完成mipi信号通道分配后,需要生成与物理层对接的时序、同步信号: MIPI规定,传输过程中,包内是200mV、包间以及包启动和包结束时是1.2V,两种不同的电压摆幅,需要两组不同的LVDS驱动电路在轮流切换工作;为了传输过程中各数据包之间的安全可靠过渡,从启动到数据开始传输,MIPI定义了比较长的可靠过渡时间,加起来最少也有600多ns;而且规定各个时间参数是可调的,所以需要一定等待时间,需要缓存,我们用寄存器代替FIFO,每通道128Byte。 串行时钟与数据差分传输的过渡时间关系如下: 


各个时间参数需要满足以下的要求: 

 UI 的值:

数据与时钟的相位关系:
根据mipi差分信号原理。 CLKp是高电平,CLKn是低电平的时候,差分信号表现为高电平。 CLKn是高电平, CLKp是低电平的时候,差分信号表现为低电平。 所以结果就可以等效成红线描述的正弦。 从正弦可以看出,data在clk的高电平和低电平都有传输数据。
数据通道进入和退出SLM(即睡眠模式)的控制:  mipi信号传输分为单端和差分传输。例如: LP-00, LP-01, LP-10, LP-11 (单端) HS-0, HS-1 (差分)
Ultra-Low Power State entry command: 00011110 是差分传输,读取方法和上面提到的clk是一样的,需要注意的是Dp和Dn如果同时是高电平或同时是低电平的时候是无效数据,这个时候大概对应的是clk正弦的峰值,只有其中一个是高一个是低才是有效的差分数据。

总结: 对应于同步信号完成并串转换; *HS 状态为高速低压差分信号,传输高速连续串行数据; *LP 状态为低速低功耗信号,传输控制信号和状态信号; *MIPI要求HS 工作在1GHz 的频率下,完成共模信号为0.2v 差模信号为0.2v 的差分 信号的传输; *LP 传递控制信号,要求高电平为1.2v 低电平为0的电平信号输出; *HS 及LP 状态下,输出信号的电学特性要求非常苛刻,具体电学性能的要求可见 附带文档表格。 *MIPI是双向可选的,可以高速发送,也可以进行高速接收,或收发功能同时具备, 我们目前根据需求仅做了发送功能; *MIPI的HS模式(0.2V),传送图像数据,速度为80Mbps ~ 1000Mbps; *MIPI的LP模式(1.2V),可以用于传送控制命令,最高速度为10Mbps; *MIPI规定,任一个MIPI设备必须Escape Mode,此为Low Power Data Trabsmission Mode,LP模式中的一种,此模式下可低速传输图像或其他数据。 *MIPI规定了Low Power Mode、 Ultra Low Power Mode的电压范围、以及它们 之间、它们与HS模式之间的相互切换方式或相关要求; *MIPI D-PHY是各个MIPI工作组共用的物理层规范; 最后,需要注意一点: BTA:bus turn around,用来host接受外设发送命令或应答信号用的,如果host DPHY设置了这个, 但是lcd不支持的话,就有可能有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