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去请叫我毛瓜子儿

 PhDZ昆虫视界 2022-01-20

麻竖毛天牛体长大概在8.0毫米到-16.0毫米之间,体黑色,被有厚密的绒毛和相当密的竖毛。前胸背板具3条灰白色绒毛直纹,中央一条,两侧各一。 每鞘翅沿中缝及自肩部而下还各有灰白色纵纹一条,体背面其他各处,包括头顶中区在内,绒毛色彩变异很大,从淡灰、深灰、草灰绿到棕黑色。看看图,是不是活脱脱一粒粒葵花子儿。

麻竖毛天牛Thyestilla gebleri 是沟胫天牛亚科Lamiinae竖毛天牛属Thyestilla Aurivillius的一种,分布在我国的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北京、河北、山西、山东、河南、陕西、甘肃、青海、江苏、安徽、浙江、湖北、江西、湖南、福建、台湾、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区,俄罗斯,蒙古,朝鲜,韩国,日本亦有分布。主要危害大麻、芝麻、棉花和蓟。

生活习性:在华北每年发生一代,以幼虫在被害麻根中越冬,来年五月至六月间化蛹,蛹期约1116天,旋即羽化为成虫。成虫取食麻叶,交配后产卵在麻茎的韧皮部及木质部。卵期约610天。幼虫孵化后取食木质部,麻茎被吃空后即渐枯萎。八月下旬幼虫渐渐下移,准备越冬。幼虫共5龄,有时6龄。通常播种愈晚,麻株被害愈烈,麻株栽培愈密被害愈少。

除了危害棉麻植物,麻竖毛天牛最近又被开发出一项新功能,我们都知道管氏肿腿蜂是一种以鞘翅目、鳞翅目等多种蛀干害虫(特别是天牛类)的幼虫和蛹为寄主的体外寄生蜂  是天牛等多种蛀干害虫的重要寄生性天敌,对于控制天牛危害具有重要作用。但在管氏肿腿蜂的规模化生产繁育中随天敌昆虫的中间载体繁殖寄主的要求非常的高,以往采用的青杨天牛幼虫寄主(每头平均出蜂40头),而麻竖毛天牛幼虫每头平均出蜂62.1头,最多的达100头,出蜂率增加了50%以上。完全可以成为管氏肿腿蜂了新的替代寄主。可能就是因为葵花籽比较有营养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