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海河平原】海河平原的形成

 河北乡土志 2017-09-05

儒雅  休闲  静心  释怀

点击标题下方蓝色字体关注本号

海河平原是华北平原的一部分,是一个典型的冲积平原,塑造海河平原的主要河流是黄河和海河,随着黄河的迁移退出这一区域,海河流域形成,全部在黄河以北,所以它又称为河北平原。

这里地壳下陷,应该原是广阔的海域,由于大量泥沙的沉积,使地势升高,形成海拔50——60米的平原。物质的来源主要是黄土高原的黄土,故海河平原的土壤是黄土。海河平原是伴随海河流域的形成而形成的,而黄河的变迁又影响巨大。

一、西汉以前海河各支分流入海

    海河流域的冲积平原,大体上向东、向北微微倾斜,天津一带地势最低,所以历史上海河流域的主要河道,都有向天津汇流入海的趋势。当黄河早期《山经大河》由今天津附近入海时,今海河水系中大清河以南各水均流入黄河,成为黄河的支流,以北永定河等水则分流入海。西汉时黄河下游及其入海道南移至汉章武县境,于是,今海河水系南部的几条干流,也摆脱黄河而分流入海。据《汉书地理志》及《水经注》等记载考订,西汉时今海河的五大干流当时皆在大河以北独流入海。海河的五大干流,在西汉时是从南、西、北三面分别由天津附近的洼淀分流入渤海,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水系。

    二、汉末以后海河水系的形成

    成书于东汉至三国时期的《水经》沽河云:“又东南至泉州县与清河合,东入于海。清河者,泒河尾也”。这是海河诸水同归于海的最早记录。东汉末曹操在统一北方的战争中,为了漕运的需要,于建安九年(204年)“遏淇水东入白沟”。使东北进入清河。成为日后的卫河。后又凿利漕渠引漳水以增加白沟的水源,为以后南运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建安十一年(206年),开凿了一条使虖池水改流向北入泒水的平虏渠,其故道大致相当于今青县北至静海独流镇间的一段南运河,把现在的南运河、子牙河、大清河等三大海河干流沟通起来。同年,又凿泉州渠,从今宝坻县西的泃河口入潞河,与南来的清河会合,为以后北运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由于平虏、泉州等渠的兴建,使由白沟来汇的清河,能够截住虖池水与漳水流量的大部分,向北流与沽水相会合而入于海,它们原来在清河以东的故道也就逐渐变成了支脉,以至最后湮没。河北平原上几条大的主流相互连通起来,而这时渤海西岸陆地又向海有所伸展,合流以后的河道,得以转而向东并流入海,从而形成了“五河下梢”的“泒河尾”。泒河是指大清河南支潴龙河上源大沙河,而“泒河尾”则是指泒河与其它各河汇流后的下游。即自天津市的三岔口向东入海的海河尾闾部分。至此,海河水系得以初步形成。

    海河水系初形成时,南部的淇水虽经曹操导入白沟与清河合。但在淇水以西今卫河上游的清水,仍由朝歌独流入黄河,到东晋十六国时,始导清合淇入白沟,并入海河水系。北部的鲍丘水(潮河前身)初“从雍奴县北屈东入于海”。因未与沽河会合,也不属海河水系。北魏时水、沽水在武清相汇,转向东流,与潮河一起循今蓟运河入海。雍奴县以下的潞河,即《水经》所称的笥沟,虽有水道存在,但只是一个枯渎,海河水系被分割为南、北两系。郦道元为《水经》作注时虽说:“清、淇、漳、洹(卫河支流安阳河)、滱、易、涞(大清河北支拒马河)、濡、沽、滹沱同归于海,故经曰泒河尾也”。但他又同时指出:“沽水又东南合清河,今无水”,实际上,北魏时期海河的南北两大水系,尚未正式进入合流局面。

    隋炀帝大业四年(608年),开凿永济渠,引沁入黄,在内黄以下,永济渠比原来的白沟略向东移,由馆陶、临清至德州,再循旧清河抵达现在的天津后,向北疏通已经枯竭了的潞河,至武清又沿水达涿郡(今北京市西南)。于是,不仅海河南、北两水系连成一体,并且还向西南扩展,使沁水也和海河水系相连。汉末初步形成的海河水系进一步得到发展,海河水系各大河在天津附近汇流入海的局面也从此固定了下来。

    三、唐、宋时期海河的变迁

    海河水系形成以后,诸流汇一,成了上游河网庞大,下游尾闾狭细的局面,每当夏秋之交汛期水涨,洪水宣泄不及,便会酿成水患。为了解除这一威胁,唐代在御河(永济渠)以东,先后开挖了德州马颊河(又称新河)、沧州阳通河(又称屯氏河)等减河,东注于海,以提高泄洪能力;在御河以西,则利用大陆泽、鸬鹚陂、阳城淀、天井泽等淀泊滞洪,以减轻洪水压力;并沿御河、漳河、滹沱河、滱水的一些险要岸段修筑堤防,以抵御溃决。使灾害大大减轻,唐代海河流域的经济得到进一步的开发。

    北宋王朝为防御契丹的侵犯,构筑了一条河湖防线,西起今满城县北山,经青苑、高阳、涿州、雄县、霸县等地,东至泥沽海口(今天津东南的西泥沽和泥沽咀一带),联结大清河几条支流与三十余处洼淀,绵延九百里,“深不可舟行,浅不可徒涉”,并把滹沱、滏阳、漳、卫等河也引向洼淀,以增水势。这条河湖防线(又称屯田防线)的建立,使河北平原的河、淀相通,既限制了契丹骑兵的进犯,又起了调节各河洪水,减少水患威胁,以利农业生产的作用。

    北宋仁宗庆历八年(1048年),黄河从商胡决口,北流到今河北青县,与界河白沟合流于天津入海以后,黄河的决口泛滥又给海河带来严重的灾难。直至金章宗明昌五年(1194年)河决阳武,“灌封丘而东”,合泗入淮以后,海河流域才又重新摆脱了黄河的影响。

    四、明、清时期的海河

    元、明、清三代定都北京,全国的政治中心移到了海河流域,但在经济上却要仰给于江南,不得不把注意力放在维持京杭大运河的漕运上,当时海河水系南支的滹沱河、漳水分别由献县、馆陶注入御河(即卫河)而北流,在直沽(天津)与北来的永定河、白河(合为潞河,即北运河)相汇,一起东流入海,海河水系宣泄不畅的情况日趋严重。明代统治者为了减轻运河洪水的威胁,以保障漕运,先后在运河以东开凿了德州四女寺减河、哨马营减河、沧州捷地减河和兴济减河。清代又继续开凿了宣惠河及马厂减河以分泄洪水。

    海河水系中因泥沙特多而有“小黄河”之称的桑乾河,明时即“冲激震荡,迁徙弗常”。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于河的上段修筑大堤,并改桑乾河名永定河后,下游因泥沙淤积,仍摆动频繁,到道光十年(1830年)的百余年间,历时较长的改道就有八次之多。子牙河上游的滹沱河,水急势猛,冲荡无羁,“明初,故道由藁城、晋州抵宁晋入卫,其后迁徙不一”。清代从顺治到乾隆的百年间,即迁徒达二十五次之多。直至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始以子牙河为正流而得到稳定。北支白河(即潮白河下游,原名潞河),明代泥沙淤积严重,永乐初至成化初曾八决耎儿渡(在武清、通州间),清康熙年间又两决筐儿港。清政府为保证北运河的畅通,于河西务上流青龙湾开王家务引河至七里海,另开筐儿港引河“至北塘口,入蓟运河归海”。使海河水系与蓟运河也得到沟通。

摘自《海河水系在历史时期重大的变迁》张明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