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态养猪之野外放养

 昵称27206392 2017-09-05


        一种野外放养肉猪的“生态养猪”早在德国塞尔大学生态农业系的实验农庄中试验。这是德国联邦政府为了”推行“农业转向”政策的计划项目之一,其目的是改善牲畜的饲养条件,为人们提供质量更好、味道更佳的“绿色猪肉”,同时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

       所谓“生态养猪”,是将以往的几十头猪集中在一个十分较小的空间圈养的传统的方法,改变为野外放养,饲养密度限制为每公顷土地只能养十头肉猪,这十头猪的吃、喝、拉、撒全在这片土地上进行。这相当于每年向这片土地里释放170公顷的氮元素,与农民一年在地里施用的氮肥数量相当。饲养者还必须经常驾驶着拖拉机,拉着“活动猪圈”换地方,以便让猪粪较为均匀的分布在这片土地上。这等于是在给这片土地施肥,而不是污染地下水。

       在这里,搞好猪肉品质的关键是饲料。据试验,给猪喂一种含有部分羽扁豆成分、厚度为3毫米的片状饲料,能使猪肉里的脂肪含量增高,这种脂肪长在肌肉里面,而不是肌肉周围。这些微小的脂肪块用肉眼几乎看不见的,但是它们确能使猪肉更嫩、更香更有味道。

       饲养者还可以给猪提供一运动、玩耍的设施,比如在地里插木桩,在上面装上一条链子、一个旧轮胎或一块2木头,以便吸引猪来玩耍。然后,每隔两到三个星期,再把这些设施挪到其他的地方。

       根据介绍,这种野外放养的新方法。不仅使用于生态农庄,就是按常规饲养猪的农民也可以采用。其好处是不再盖昂贵的猪圈,只要搭个棚,架个饲料罐,再加上一些简陋的“运动设施”就行了。而清理粪便、打扫猪圈等又脏又累的活,也一并被省略了。

       除此之外,还必须对放养的猪群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例如在饲养圈周围拉上带电的铁丝网,以防野猪的侵袭,因为野猪不仅会带来争食,还可能带来猪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