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余额宝又摊上大事 继余额宝最高10万限额之后又有新规

 A智足常乐A 2017-09-05

近日,证监会发布《公开募集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流动性风险管理规定》,该规定一经出台便被认为是史上最严的货币基金监管政策。众所周知,该政策的出台,矛头直指天弘余额宝。在5月份下调个人投资上限之后,如今新规对流动风险又提出拷问,余额宝能否平安度过多事之秋?

2013年6月支付宝与天弘基金合作推出的余额宝,通过对于货币基金的互联网化改造,开启了中国互联网金融的一个时代,而到了今年6月底,余额宝的规模达到了创纪录的1.4万亿,直逼中国第一大股份制商业银行招商银行的规模,成为了全世界最大的货币基金。早在之前,招商银行董事长便不点名批评过余额宝,“个别货币市场基金产品功能异化,以公募基金之名,行银行功能之实等”。

深知“触角”太深的余额宝,加上政策与控制风险的考虑,早前便“主动”做了两次限额调整。

5月26日,天弘基金发布公告称,自5月27日零点起,个人持有余额宝的最高额度调整为25万元;

8月11日,天弘基金再次发布公告称,自8月14日零点起,个人持有余额宝的最高额度调整为10万元。

但,“好戏”却是连连看。“人怕出名猪怕壮”,在余额宝两次调整限额之后,监管层依然公布了对余额宝等货币基金的监管政策。双重监管压顶下的互联网金融的野蛮生长的好日子似乎要到头了,首当其冲的便是天弘余额宝了。

下面对正式下文的政策关键点解读:

第一,新规限制了货币基金的投资主体,低信用评级的金融工具受到了较大的限制。

第二,首次提出了“系统重要性货币市场基金”的概念,并表示将会由证监会会同中国人民银行另行制定专门的监管规则。

第三,基金管理人应当对所管理的采用摊余成本法进行核算的货币市场基金实施规模控制。同一基金管理人所管理采用摊余成本法进行核算的货币市场基金的月末资产净值合计不得超过该基金管理人风险准备金月末余额的200倍。

第四,自本规定施行之日起,基金管理人的风险准备金不符合“200倍”的,不得发起设立新的采用摊余成本法进行核算的货币市场基金与单笔认申购基金份额采用固定期限锁定持有的理财债券基金,并自下个月起将风险准备金的计提比例提高至20%以上。

根据这个 新政的要求,不仅监管从严,而且对于货币基金的风险准备金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同一基金管理人所管理采用摊余成本法进行核算的货币市场基金,月末资产净值合计不得超过该基金管理人风险准备金月末余额的200倍。这个“200倍”在市场上引起了高度 关注,甚至有业内人士替规模最大的货币基金余额宝算了笔账——Wind数据显示,今年年中余额宝的资产规模为1.43万亿,“也就是说,天弘基金需要提取至少71.5亿元的风险准备金,”等于把过去几年的利润全部消耗掉。

这无疑是给余额强制宝戴上了“紧箍咒”。

虽然,余额宝摊上如此大事,但一个不容争辩的事实便是,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货币市场基金的收益率都高于银行存款。基于摊余成本法的收益计算方式,以及不断加强监管,货基的风险已经一再降低,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货基还必将会得到不少投资者青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