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晚清科学家翻译元素周期表遇难题,朱元璋皇族家谱帮了大忙

 h0ping 2017-09-06


1869年,晚清科学家徐寿通过努力,将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的化学元素周期表翻译成功,推进了我国科技发展的一大步。在翻译的过程中,徐寿一度陷入困境,直到他看到朱元璋的家谱,才得以顺利翻译。

晚清科学家翻译元素周期表遇难题,朱元璋皇族家谱帮了大忙

原来,朱元璋在建立明朝后,曾强硬拼凑了二十多首五言诗,要求子孙后代取名时根据诗中的顺序来,第一个字按辈分去,第二个字用五行顺序取。但是随着朱氏后代的开枝散叶,诗词中的字不够用了。于是当时的朱氏后代想出一个办法,用生僻字代替,不仅如此,还自己创造出来大量对应五行的字,例如锌、汞、镧等汉字,都是为了被收录朱氏族谱而创造保存下来的。

晚清科学家翻译元素周期表遇难题,朱元璋皇族家谱帮了大忙

某天,徐寿为了翻译化学元素周期表苦思冥想无果,面对元素表上面上百种元素符号不知如何形象的翻译。在大清图书馆中,发现了朱元璋的家谱,发现上面很多汉字都跟金属矿物有关,有些甚至跟元素周期表上面的符号代表的意义相同。

晚清科学家翻译元素周期表遇难题,朱元璋皇族家谱帮了大忙

就这样,徐寿将朱元璋的家谱借回家中,仔细研究借鉴。通过自己的改良借用,对于没有适合的元素符号,他大胆的自行创造出对应的汉字,终于解决了元素周期表的翻译难题。恐怕朱元璋自己也没有想到,他的家谱在后世,为后世学者提供了这么大的启迪和便利吧。

欢迎关注本号,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