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词点评】大观诗社第四十社

 WENxinHANmo 2017-09-06

大观诗社第四十社

立秋社

社主:玉溪后进生

今日立秋。小杜诗曰“风吹一片叶,万物已惊秋”。立秋三候,凉风至,白露生,寒蝉鸣。然今值闰六月,余一伏。炎威不改,暑气犹张。木叶虽动秋声,云天难收夏色。尚远黄橙绿橘,早思白鹤清商。我辈何不属辞章,开莲社。东武吟则西园会,南风扫而北斗长。三秋将近,万望勿辞。

以立秋为题,骰子定体,步韵前贤成诗。得律诗者,作一首。得绝句者,则双。二绝句同韵不同词(即每句末二字不可重复前篇)。诗序如下:

1、中山立秋(宋·宋祁)

峰云晓影破孱颜,万里风生结早寒。人在兜零烟外走,岁从鶗鴂口中残。

槽花并滴添新酎,笥月兼轮掩故纨。白发光阴诚可惜,五年搔首望长安。

2、立秋后一日与朱舍人同直(五代·徐铉)

一宿秋风未觉凉,数声宫漏日犹长。林泉无计消残暑,虚向华池费稻粱。

3、立秋日登乐游园(唐·白居易)

独行独语曲江头,回马迟迟上乐游。萧飒凉风与衰鬓,谁教计会一时秋?

4、二十二日立秋夜行泊林皇港二首其一(宋·张耒)

萧萧晚风起,孤舟愁思生。篷窗一萤过,苇岸数蛩鸣。

老大畏为客,风波难计程。家人夜深语,应念客犹征。

5、立秋日(唐·令狐楚)

平日本多恨,新秋偏易悲。燕词如惜别,柳意已呈衰。

事国终无补,还家未有期。心中旧气味,苦校去年时。

6、癸巳夏旁郡多苦旱惟汉嘉数得雨然未足也立秋 (宋·陆游)

画檐鸣雨早秋天,不喜新凉喜有年。眼里香粳三万顷,寄声父老共欣然。

 

诗遵平水韵。今日闰六月十六立秋,闰六月廿六亥正截稿,西历2017年8月17日22时。

立秋有怀步宋祁中山立秋韵

水阁云窗

阶下紫薇犹解颜,昨宵微雨报初寒。

不闻木落商声动,先觉蝉鸣暑气残。

征路有心问鸿影,清秋何意理冰纨。

多情应许嘱高月,夕露晨风簟枕安。

 

玉溪后进生评:

七律作法,往往在间架、在意脉、在辞藻、在深情。四者得三,足称佳作。此诗间架好,意脉也可。首联即紧扣诗旨,立秋须得秋意,又留残暑。作者用长放半年的紫薇入手,颇具匠心。七律次联,往往承首联,如落花流水,自然而然。故商声、暑气,正题中之义。颈联荡开一笔,句法纯熟圆融,'问、理'二字,锤炼精,已觉秋气盈门。尾联寄情银蟾,朝夕闲适多情之人物跃然纸上,虽无深邈用意,亦足称风雅。稍有不足者,首联与尾联,各两句,句与句之间衔接不如中间两联顺畅。另有‘蝉鸣暑气残’句,蝉鸣与暑气残,关联不大。较之‘木落商声动’,则人皆以为然者。是为白璧微瑕。

立秋二首  应社步徐铉韵 

清浅

风吹叶落引秋凉,沙岸人稀柳带长。

向晚归途渐暮色,更寻闹处买菰粱。

 

朝来风起带微凉,暮至寒侵夜渐长。

惟有午间秋意晚,且寻浮梦枕黄粱。

 

青影评:

第一首首句风吹叶落点出秋意(但是叶子落的有点早),沙岸人稀更显出秋天的寂寥之感,故而趁着暮色去热闹的地方买东西避开这种寂寥,买的是什么呢?买的是“菰粱”,恰是秋天之米,只是菰粱在立秋时还未成熟,所以也有略不合适。总体来说整首诗不像立秋,倒像深秋,略有偏题。

第二首:相较第一首,这首更有立秋之感,早晚微凉,唯有中午还残存暑热,刚好午睡,恬然闲适之感跃然笔下,颇有立秋风味。

秋诗四首   应社掷得三点步白乐天韵

水溶

杨柳无风垂却头,空调之外敢闲游?

天时不肯循旧例,到得立秋谁见秋?

野渡芦花半白头,此时清景已堪游。

一朝落尽梧桐叶,再向疏林踏晚秋。

凉风吹叶满楼头,几处青山是旧游?

笺上新诗添数首,半因清静半因秋。

老友如今尽白头,青山待否再同游?

半生分向天涯过,两处流年各自秋。

 

顾以诺评:

王爷诗风一向淡定从容,余味悠长,这四首秋诗正是如此。第一首是江南立秋情境,暑热未退;第二首略有秋意,有慕秋色之意;第三首已是深秋时节,而第四首脱开季节,乃写人生之秋。四首秋诗层层递进,秋意渐浓,写尽三秋况味,然终未扣本社立秋之题,不免遗憾。

立秋后十日 步张耒韵

素皓

昨夜倾盆雨,今朝暑溽生。

此乡秋未至,梓里雁应鸣。

老翅行三月,微躯方一程。

书生何意气,栉沐更南征。

 

晓寒评:

立秋时节,作者却离乡独自南行。一夜秋雨,暑气尚未消退。此地的秋还感受不到,却不禁想起家乡的大雁,是不是也要南飞了。微躯一程,或不仅是身体,更写出来理想和心的行程。这一切,不仅仅是书生意气,有心中的坚守和期盼,更南征又如何?

此首五律脉络结构清晰,对仗用词老练,颇有古韵,且声调壮,读完给人疏阔的感觉。

应社掷得五点作立秋五律一首步唐令狐楚韵

郁颜夕

久盼立秋至,难消劲暑悲。

庭芳知节令,密树渐凋衰。

客雁排长字,离人误约期。

岁君施急雨,丰收应有时。

 

包僧之评:

本诗开头是从苦夏的角度盼望立秋,则背景应是尚未到秋天的,但全诗很多意象都是秋天特有的,比如第一联的韵字“悲”,是到了深秋肃杀时才该有的情怀,用在季夏“劲暑”一片繁荣景象中,便觉得有些不搭调了。颔联对仗不甚工整,庭芳与密树还勉强能对上,知节令和渐凋衰就相差甚远了。而立秋前后,似乎也还未显出“渐凋衰”的景象吧?颈联同样的,客雁恐怕不会选在“劲暑”时节顶着烈日去进行“排长字”的迁徙,而离人误约期未知所指何典,但字里行间隐隐也是透露着消极的情绪的,似有一股秋高的惆怅之情,可是又难以确定这感情到底是怎样产生的。尾联转回到积极的一面,可是又有些混乱。急雨这种强对流天气按说也是夏天特有的景象。而诗里让岁君来施急雨这种如果是在收获季节恐怕会影响收成的天气,尾句却又在盼望丰收,似有强行往阳光心态扭转的痕迹。总之全诗堆砌的意向虽多,但大都显得虚而不实,且自相矛盾,致使诗虽只有五言,仍显文字拼凑,精神涣散。愚意可以摒除杂虑,集力于一点,贴合实际,由具体而微的事物入手,再由实入虚,至于发散、抒情。

立秋杂感

洁心

其一

欲觅新凉趁雨天,立秋仍暑是今年。

香肌沁汗苦无计,便引西风亦枉然。

其二

黄花懒对碧云天,叶落知秋又一年。

桐影西风何处觅?诗情空惹泪潸然。

 

水阁云窗评:

第一首:立秋仍苦于暑热,诗句流畅。只是结句意思不大妥,有了西风应该凉快啊,如果改为不起西风自枉然,或许更合理些。

第二首:写的是立秋之感,然前两句意象明显不是立秋时。诗里黄花一般指菊花,菊花一般又在九月开放;立秋落叶也有点勉强。后两句不错。

本社主旨:作为红迷的诗词创作交流平台,旨在以红楼辅仁,以诗会友,切磋砥砺,共同进步。为社员制造一个和谐热闹,活泼有趣的学诗练笔氛围。

苹果用户打赏通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