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拓石留痕,积淀岁月 黑白分明,诉说故事

 秦岭之尖 2017-09-06

今日,青石为大家奉上因贾平凹《拓片闲记》所带来的第二篇读记,说一说拓片的故事。

在纸发明之前,古人记事属文保存下来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手段便是勒石(刻石),即便是在纸出现后,刻石、做画像砖、做钟鼎铭文也是一个很常见的方法。西方谚语中有The gratitude inscription on the stone, the hatred is written on the beach.其意为“把感恩刻在石头上,把仇恨写在沙滩上”。刻在石头上,没有风可以把它抹掉;写在沙滩上,海水可以把它冲刷掉。

拓石留痕,积淀岁月 黑白分明,诉说故事

(来源网络)

在古人眼中,刻石留印,自然可以得永寿,于是就有了摩崖石刻、碑、墓志、石经、画像石、画像砖、塔铭、瓦当、砚铭、经幢等。这些文字(图画等)虽经过岁月洗礼,饱经风霜,字迹或有湮没,但许多古老的故事因石、瓦、钟鼎等得以保存下来,成为一种古老的文献形式。我们应该感谢古人此举,它积淀了岁月,文脉得以延续,民族精神能够追溯源头。

拓石留痕,积淀岁月 黑白分明,诉说故事

(来源网络)

为了研究方便,需要把石刻上的文字“拷贝”下来,因而有了一门古籍整理和保存的特殊技艺——拓片。因而拓片也就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后人可以根据拓片内容,获知刻石当时的社会经济、民俗、文化、艺术、思想,甚至科技等发展和演化的信息。所涉内容十分广泛,因此拓片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文物价值、艺术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拓片能够保存文献,考证史传,这就如同刻在龟甲、木牍、竹简上的文字一样,没有郭店楚简、银雀山汉简、敦煌简等,我们无法得知史籍的流布,史传的真实性,更没法增补遗闻,考证史事。从王国维二重证据法到饶宗颐五重证据法,均有提及出土文献中带刻文的如甲骨、金文、简帛文献、碑记文献材料等的重要价值。贾平凹魏晋画像砖拓片就显示当时陕西秦岭一带是有老虎出现的,此拓片为中国古代野生动物的分布变迁研究,增加了一份佐证材料。

拓石留痕,积淀岁月 黑白分明,诉说故事

(来源网络)

拓片的艺术价值也极高,是绘画史和书法史上极其珍贵的实物标本。譬如,《升仙太子碑》是武则天存世的唯一书法真迹。青石小时候倒是见过一些碑刻,虽然去今不远,但用手摸上去还是很有历史感和厚重感的。有人研究汉画像石拓片,认为“从图像上刻画出‘汉代精神’的特殊品质,通过对汉代精神的影响,参与塑造了中国文化。”不无道理,汉代人多闳放,毫不拘忌,魄力雄大,确实是我们民族精神中的重要一脉。

拓石留痕,积淀岁月 黑白分明,诉说故事

孔子见老子(来源网络)

要说汉代画像石拓片中,关于“孔子见老子”为主题的拓片,颇有说头,孔子持雉作为贽礼躬身向老子致意,在孔子身后恭立着手持简册的弟子似在准备记录,而老子或手持曲杖或拱手以礼相迎孔子。这“素王”何以如此谦卑,老子何以如此彬彬有礼,其中隐含着时人对两人为代表的两家思想理解的信息。为什么提到这类拓片呢?青石觉得,孔子和老子所带来的思想可是我国文化精神中两大重要源头啊!当然了,孔子问礼于老子,见于《史记·孔子世家》和《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还有《庄子》《礼记》《孔子家语》《吕氏春秋》《水经注》等典籍也有记载。虽然不能百分之百证明,孔子见老子之事确有发生,但是我们可以以其来研考孔子所起儒家思想的崛起,儒家思想与老子思想的交流等。至汉代,大江南北(黄河中下游及长江中下游地区)许多地方都做有“孔子见老子”画像砖、碑等,可见儒家思想的发展至汉达到一个峰值。拓片加之历史文献典籍,互证儒道相互影响之轨迹,显而易见,或可以解决一段孔夫子与老子之间的故事。

拓石留痕,积淀岁月 黑白分明,诉说故事

青石曾见过一幅唐代墓铭的拓片,能够让我们了解“四象观念”演变的其中一环。根据陈久金先生等学者对图腾等的研究,发现四象概念源于上古华夏族群的图腾崇拜,东方苍龙是龙崇拜,西方白虎是虎崇拜,南方朱雀是鸟崇拜,北方玄武是蛇崇拜。当然了我们自古至今,恒星分野的观念也是源于此,齐鲁大地分野是属于奎、虚。在曾侯乙墓漆箱盖北侧里面星象图中北方是鹿,学者们也曾论证了为何由神鹿转变为了龟蛇崇拜,不做多言。北方属水,而龟蛇是水中生物,青石所见唐代墓铭拓片北方为龟蛇形象十分明显,这说明在唐代四象观念已经是北方玄武(龟蛇)了。看来古人的思想观念也是在逐渐变化,日趋完备的。

石刻等拓片可以积淀岁月,文化、精神等因此获得延续,甚至重生。然而青石也不得不说,那些企图勒石记功之人,也要慎之又慎,否则那就不是垂范后世,而是遗臭千年了。待幡然醒悟,恨风雨不能销蚀铭记,遗为天下笑柄。有朝一日,访名山大川,意兴盎然,慨叹之余,谨慎立石为记吧!

樗斋 青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