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周易中天干地支五行的总结
2017-09-06 | 阅:  转:  |  分享 
  
周易中天干地支五行的总结初稿2016.2一、周易描述天地运行规律,最初来源于天文学和地理学,乾知大始,坤作成物。二、河图洛书是上天对圣人的
启示,“天垂象,圣人则之,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河图洛书本身包含天地之数,也含有金木水火土五行的相生相克。三、天干地支和五行
的概念是跟易经同步发展的,是先民仰观天象俯察地理的心得,涵盖了天象地理,时空概念。十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为“子
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都是以树木做比喻,“干”为树干主干,“支”为树枝支流,“干”代表天道主导,故称天干,“支”代表地道顺从,
故称地支,一主一从,一目了然。天干和地支都有阴阳之分,奇数位为阳,偶数位为阴,天干和地支阳与阳,阴与阴,两两顺序相配组成六十个组合
,六十为一个循环,六十甲子,六个六十为三百六十,组成一年之数。所以古人用天干地支来纪年纪月纪日纪时,与“金木水火土”五行配合来占卜
纪事看风水等等。天干是描述太阳运行的轨迹,在神话传说中有“十日”描述,太阳运转一周为一年,将一年按“十日”划分成十个月,是古老的
“太阳历”,所以卦辞爻辞中的“日”,可以理解成“日”,也可以理解成“月”,是指时序时间。地支是描述月亮运行的轨迹,太阳的轨道称“
黄道”,民间有黄道吉日之说,月亮的轨道叫“白道”,我们将月亮运行的轨迹分成十二等分,为十二个月。太阳月亮在天空运转,都要经过二十
八星宿,青龙白虎玄武朱雀东西南北四个方位,我们在研究乾卦时已经知道,正是由于天道循环往复的运动,造就了地球上的春夏秋冬四季轮回,成
就了生命的出生兴盛和灭亡,十天干十二地支同样隐含着春夏秋冬的过程,也代表着一个事物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循环。四、“十天干“的具体含
义。“甲”,从“田”,像草木在“田”下萌芽,阳在内而被阴包裹。“乙”,草木初生,枝叶柔软屈曲之状。春天。“丙”,炳也,赫赫太阳,
炎炎火光,万物皆炳燃着,见而光明。夏天。“丁”,草木成长壮实,好比人的成丁,壮丁。夏天。“戊”,茂盛也,象征大地草木茂盛繁荣。“茂
”字,上草下戊。长夏。“己”,起也,纪也,万物抑屈而起,有形可纪。长夏。已,巳。“庚”,更也,秋收而待来春。外形发生变化,将要结
成果实。秋天。“辛”,金味辛,物成而后有味,辛者,新也,万物肃然更改,秀实新成。“更新”,结成了果实,发生了“质”的变化。“壬”,
妊也,阳气潜伏地中,万物怀妊,妊娠。冬天。“癸”,揆也,万物闭藏,怀妊地下,揆然萌芽。冬天。十天干也分阴阳,甲为阳木,乙为阴
木,丙为阳火,丁为阴火,戊为阳土,己为阴土,庚为阳金,辛为阴金,壬为阳水,癸为阴水。五、“十二地支”的具体含义。“子”,孳也,
阳气始萌,孳生于下也。象“甲”。“丑”,纽也,寒气自屈曲也。象“乙”。“寅”,演也,津也,寒土中屈曲的草木,迎着春阳从地面伸展。象
“丙”。“卯”,茂也,日照东方,万物滋茂。象“丁”。“辰”,震也,伸也,万物震起而生,阳气生发已经过半。“巳”,巳也,阳气毕布已
矣。“午”,仵也,万物丰满长大,阴阳交相愕而仵,阳气充盛,阴气开始萌生。中午,正午。“未”,眛也,日中则昃,阳向幽也。“昧”,从日
从未,日之未也。“申”,伸束以成,万物之体皆成也。象“庚”。“酉”,就也,万物成熟。象“辛”。“戌”,灭也,万物灭尽。象“壬”。“
亥”,核也,万物收藏,皆坚核也。象“癸”。六、“金木水火土”五行。最初来源于天上的行星,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代表五种性质
不同的事物物质。对应五种颜色,金白木青水黑火红土黄。对应五种味道,酸甜苦辣咸。对应五个方位,东西南北中。五行相生相克,相生之道
,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相克之道,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相生相克之道,象征万事万物既能和谐相处
,又有矛盾产生,宇宙万物就是在这种不断的矛盾斗争中向前发展的。七、周易中的“土”。只有两处,第30离卦彖传“百谷草木丽乎土”,《
系辞传》“安土敦乎仁,故能爱”。其余的由其行为品德来展现,主要是“黄”和“中”,就是指土地居于中央,甘甜能调五味,黄能和五色,君
子中道行事能解纠纷做和事佬。1、困卦六五“黄裳(chang),元吉”和“黄中通理”。2、噬嗑卦六五“噬幹(gan)肉,得黄金”。
3、离卦六二“黄离,元吉”。4、遯卦六二“执之用黄牛之革,莫之胜说(tuo)”。5、解卦九二“田获三狐,得黄矢”。6、革卦初九“
巩用黄牛之革”。7、鼎卦六五“鼎黄耳,金铉,利贞”。至于“中”字,周易中共有一百五十多处。就不一一列出。八、周易中的“金”。指
坚强刚健的阳刚君子,但过刚易折,秋天属“金”,庄稼禾杆折断,草木枯萎,人也容易遭受挫折。周易中共有七处“金”字。1、蒙卦六三
“见金夫,不有躬”。2、噬嗑卦九四“噬幹胏(zi),得金矢”。3、噬嗑卦六五爻“噬幹肉,得黄金”。4、姤卦初六“系于金妮(ni)”
。5、困卦九四“来徐徐,困于金车”。6、鼎卦六五“鼎黄耳,金铉”。7、《系辞传》“二人同心,其利断金”。九、周易中的“木”。春回大
地,草木焕发青春,蓬勃茂盛,欣欣向荣,一片生气。周易以长成的大木比喻人才。大木可以凿空为船舟,做成弓箭,制造车轮,制作农具,也可以
烧火做饭。周易中共有18处“木”,总结如下。1、坤《文言》“天地变化,草木蕃”。2、大过卦大象传“泽灭木,大过”。3、离卦彖
传“百谷草木丽乎土”。4、解卦彖传“雷雨作而百果草木皆甲坼(che)”。5、益卦彖传“利涉大川,木道乃行”。6、升卦大象传“地中生
木,升”。7、困卦初六“臀困于株木”。8、井卦大象传“木上有水,井”。9、鼎卦彖传“以木巽火,烹饪也”。10、鼎卦大象传“木上有火
,鼎”。11、渐卦大象传“山上有木,渐”。12、渐卦六四爻“鸿渐于木,或得其桷(jue),无咎”。13、涣卦彖传“利涉大川,乘木
有功也”。14、中孚卦彖传“利涉大川,乘木舟虚也”。15、《系辞传》“斫(zhuo)木为耜(si),揉木为耒(lei),耒耨(no
u)之利,以教天下”。16、《系辞传》“刳(ku)木为舟,剡(yan)木为辑,舟楫之利,以济不通”。17、《系辞传》“断木为杵(c
hu),绝地为臼,杵臼之利,万民以济”。18、《系辞传》“弦木为弧,剡(yan)木为矢,弧矢之利,以威天下”。十、周易中的“水”。
水是生命的第一要素,现在寻找外星生命就要先找到水的痕迹,流动的江河冲刷土地,在大地上造成沟沟坎坎,水流潜行隐蔽,水流大地为江河,在
人身则像血液,水阴暗潮湿,对应人的心情则是烦闷忧愁,也像强盗贼寇,象征危险困苦难行。但水也有“利”的一面,水滴穿石,柔能克刚,
江河之水遇沟填沟,遇山越山,涓涓细流汇成大河,江河滚滚东归如海,势不可挡。老子在道德经中,极力称赞水德,《道德经》云“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总结了水之七德。孔圣人也有对水的见解,子曰“逝者
如斯夫,不舍昼夜”,形容时间像流水一样不停地流逝,一去不复返,感慨人生世事变换之快,亦有惜时之意在其中,应该抓住当下,珍惜时光大有
作为。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孔子站在江边看着滔滔的江水感慨说“这世间的人不顾修身续慧命,只为追逐名利前仆后继就像这江水一般,挟老死病苦
昼夜不停地奔劳”。可见儒家孔子和道家老子,对于水的看法不是很相同。周易中共有二十多处提到“水”,大部分用在六十四卦的卦名中,
我们总结如下。1、乾卦《文言》“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2、第3卦屯卦取象于“水雷屯”,开天辟地之初,雷声隆隆,大雨瓢
泼,草木萌芽,充满危险,不得安宁。3、第4卦蒙卦取象于“山水蒙”,此水为清澈的山泉,还没有被世俗污染,人之初性本善,要启蒙孩子善
良的本性,走上正道。4、第5卦需卦取象于“水天需”,水在天上还没有喜降甘霖,水为人的饮食酒水食物来源,天地之初,食物匮乏,既要自
力更生养活自己,也要耐心等待,君子求财取之有道。5、第6卦讼卦取象于“天水讼”,日月星辰天道西行,江河滚滚东流,“天与水违行”,
象征两个人虽都刚健,但性格天生不合,必藏矛盾,争执诉讼。6、第7卦师卦取象于“地水师”,“地中有水,师”,坎为险为盗为寇,强盗侵
入家园,必用战争手段将其消灭。7、第8卦比卦取象于“水地比”,“地上有水,比”,水流大地,与大地亲密无间,故象征比附。8、第2
9卦坎卦取象于“坎上坎下”,都是困难陷阱,彖传说“水流而不盈,行险而不失其信”,大象传曰“水洊(jian)至,习坎”,坎卦是说人生
在世,困难危险无处无时不在,人要学会适应习惯坎险,磨练自己,像江河一样,渡过所有坎险,东归如海,到达成功彼岸。9、第39卦蹇卦取
象于“水山蹇(jian)”,大象传曰“山上有水,蹇”,上水下艮,上坎卦为强盗,下艮卦为家园为国家,家人不和睦导致外人欺负,国家不和
谐外寇趁势入侵,全民团结,万众一心,抗击外寇,保家卫国,就像当年的抗日战争。10、第40卦解卦取象于“雷水解”,大象传曰“雷雨作
,解”,天地阴阳相合,天降甘霖,万物解困,国家君臣相得君民同心,困难缓解。11、第47卦坤卦取象于“泽水困”,“泽无水,困”,泽
水渗漏干涸万物干旱被困。12、第48卦井卦取象于“水风井”,彖传曰“巽乎水而上水,井”,大象传说“木上有水,井”,井水能养育万民
,井道为君子迁升的通道,井底之水是道德的源泉,应该保持井道畅通,保障国家政令实施之道的畅通,也要保障人才选拔的通道畅通。13、第
49卦革卦取象于“泽火革”,上泽下火,火能沸水,水能灭火,彖传曰“革,水火相息”,大象传说“泽中有火,革”,水火既相济又不容,既矛
盾又统一,满足革命的条件。14、第59卦涣卦取象于“风水涣”,大象传曰“风行水上,涣”,风吹水面,激起层层涟漪向外扩散,但始终围
绕着圆心,且水不会散到湖外,象征人心虽然涣散,但有聚合的可能,涣卦就是讲散中有聚的道理。15、第60卦节卦取象于“水泽节”,大象
传曰“泽上有水,节”,水满则溢,水干则枯,河流湖泊要调整水位,引喻人要节制自己的行为言行,君王国家政策也要节制有度。16、第63
既济卦取象于“水火既济”,大象传曰“水在火上,既济”,水居上往下流,火在下向上走,阴阳相合,水火交融,万事大吉。17、第64卦未
济卦取象于“火水未济”,大象传曰“火在水上,未济”,火在上水在下,阴阳不交,水火隔绝,事业不顺。18、《说卦传》中说“水火不相射
”,“坎者水也,正北方之卦也”,“润万物者,莫润乎水”。十一、周易中的“火”。火是物质的能量,能给人带来光明温暖熟食,但火势过大将
会带来灾难,火代表太阳,代表断案明察秋毫,主要用在卦的命名上,出现20处左右。1、乾卦《文言》“水流湿,火就燥”。2、第13卦同
人卦取象于“天火同人”,大象曰“天与火,同人”,火虽在下,但火焰炎上,和天亲与,有共同的习性,可以结成同盟。3、第14卦大有卦取
象于“天火同人”,大象曰“火在天上,大有”,火红的太阳居于中天,光明普照万物,象征圣明的君王拥有了天下所有的阳刚臣民,是为“大有”
。4、第21卦噬嗑卦取象于“火雷噬嗑(shihe)”,火代表“明”,雷代表“威”,刑狱断案,要既威且明,缺一不可。5、第22卦
贲卦取象于“山火贲”,大象曰“山下有火,贲”,火是物质内部的能量迸发出来,是内在品德的外在表现,但并不完全代表事物和人的本质品德,
修饰美化要适可而止,崇尚无色素洁。6、第30卦离卦取象于“上离下离”,大象曰“明两作”,太阳周而复始地升起照耀天下,君王也要始终
保持圣明之德,前赴后继养育万民。7、第30卦离卦九四爻“突如其来如,焚如,死如,弃如”,火势过猛,熊熊燃烧,焚毁一切,无处容人,
自己也无处容身。8、第35卦晋卦取象于“火地晋”,火是太阳,太阳从大地冉冉升起,如日中天,气势磅礴,在这大好时光,君子也要像太阳
一样步步晋升。9、第36卦明夷卦取象于“地火明夷”,晋卦是白昼,明夷卦是黑夜,太阳落山,象征人间黑暗社会的来临,就像商纣王残暴无
德,此时的君子应该学习文王韬光养晦,也要效仿箕子装疯卖傻,方可明哲保身,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10、第37卦家人卦取象于“风火家
人”,大象曰“风自火出,家人”,家里有温暖有亲情,同时家风影响到社会风气,社会风气也会侵染到家庭,正家才能正天下。11、第38卦
睽(kui)卦取象于“火泽睽”,彖曰“火动而上,泽动而下”,大象曰“上火下泽,睽”,极阳之火向上,极阴之水润下,两不搭界,产生隔阂
,家道社会暌离。12、第49卦革卦取象曰“泽火革”,彖曰“革,水火相息”,大象曰“泽中有火,革”,火能沸水,水能灭火,两相既矛盾
又和谐,具备革命的条件。13、第50卦鼎卦取象于“火风鼎”,彖曰“以木巽火,烹饪也”,象曰“木上有火,鼎”,有火有木有鼎,可以
化生为熟,烹饪食物,养育万民,颐养圣贤。14、第55卦丰卦取象于“雷火丰”,电闪雷鸣,声势浩大,极为丰盛,但物极必反,丰盛之下必
隐藏着巨大的风险。15、第56卦旅卦取象于“火山旅”,象曰“山上有火,旅”,流离失所,寄人篱下,要心明眼亮,谦恭谨慎。16、第
63既济卦取象于“水火既济”,大象曰“水在火上,既济”,水居上往下流,火在下向上走,阴阳相合,水火交融,万事大吉。17、第64卦
未济卦取象于“火水未济”,大象传曰“火在水上,未济”,火在上水在下,阴阳不交,水火隔绝,事业不顺。18、《说卦传》曰“水火不相射
”,“燥万物者,莫熯乎火”,“故水火相逮”,“离为火”。十二、周易中的“天干”。1、“先甲三日,后甲三日”,出自第18卦蛊卦卦辞,
整治腐败,从头再来,“甲”是天干之首,时序为春天,事物的开始阶段,“先甲三日”即是冬季,事物的结束,“后甲三日”即是春夏,事物的蓬
勃发展阶段,坏的不去好的不来,旧事物终结新事物才能得以诞生。另外,甲的前三位是“庚、辛、壬”,“庚”有“更正”之意,“辛”与“新”
同音,“壬”与“饪”同义,在整蛊之前更正取新孕育新政。甲的后三位是“乙、丙、丁”,“乙”象征草木成形,“丙”为太阳之火,既圣明又凶
猛,“丁”有“叮咛、检查”之意,整蛊之后,形势好转,但不能掉以轻心,要时常检查成果,叮咛嘱咐。“先甲三日,后甲三日”,从天道的
角度包含了人间社会整治腐败的全部过程,也是最早的歇后语,孔圣人曰“先甲三日后甲三日,终则有始也”。2、“雷雨作而百果草木皆甲坼”,
出自第40卦解卦,彖曰“天地解而雷雨作,雷雨作而百果草木皆甲坼。解之时义大矣哉”,“甲”居十天干之首,代表冬至,阳气潜藏,冬天来了
春天还会远吗,对应的时辰是晚上十一点到凌晨一点。“甲”是十天干之首,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甲”为阳木,上震卦为春天为“蕃鲜”为
阳木为“甲”;“坼”字从“土”从“斥”,分裂裂开的意思,震雷使其迸裂;震卦“其于稼也,为反生”,一个阳爻潜伏在两个阴爻之下,像是种
子埋在土里,开始往上长。“甲坼(che)”也可以说成“坼甲”,草木种子外皮开裂而萌芽,春天万物生长之象。3、“先庚三日,后庚三日”
,出自第57巽卦九五爻,巽为股为大腿,大腿不能自主摆动,要随小腿和身子支配,所以巽卦代表跟随巽顺;巽为风,风是由太阳运转地球上冷热
不均空气流动形成的,所以风的产生是由天决定的,民众要听从君王。君王的号令就像风一样吹拂大地,无孔不入,所以巽卦是讲国家政策法令如何
贯彻实施的。本爻的“庚”是天干的第七位,取其谐音“更”,更改的意思,十天干代表金木水火土五行,东西南北中五方,春夏秋冬和长夏五季
,酸甜苦辣咸五味等等,“戊己”属土居于中央,甲乙丙丁在前,庚辛壬癸在后,所以“庚”已过中,需要“更正”,从卦象来看,巽为风为号令,
下巽为初期发布的政令,下巽三卦为民众,有的遵从,有的违逆,有的皱着眉头勉强执行,下互兑卦为毁折为破损,象征初期的政令残破不全,好在
六四爻作为顾命大臣,上传下达,充分了解了民众基层的意见,“田获三品”,获悉了民众的各种口味,汇报给九五君王,九五居于上巽中爻,重新
发布政令,体现了民意,获得万民拥护,初损终吉,虽无好的初始但有美好的结局。“庚”的前三位是“丁戊己”,主取“丁”字,“丁”与“叮
”同音,下巽为政令,下互兑为口,九二爻曰“用史巫纷若”,苦口婆心反复叮咛劝说宣传。“庚”的后三位是“辛壬癸”,取“辛”和“癸”之义
,“辛”通“新”,“癸”通“揆”,更新政令,反复揣摩揆度。“先庚三日,后庚三日,无初有终”,与蛊卦“先甲三日后甲三日,终则有始也”
一样,都是中国最早的歇后语。十三、周易中的地支。1、“巳日乃孚”,出自第49卦革卦,卦辞曰“革,巳日乃孚,元亨,利贞,悔亡”,
彖曰“巳日乃孚,革而信之”,革卦是借蛇蝉完整蜕皮的自然现象,来比喻人间社会的改朝换代,十二地支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巳”排在第六位,将近一半,蛇蝉蜕皮是因为原来的皮壳已经限制了蛇蝉的生长,引喻前朝腐朽的体制已经阻碍了社会的发展,不能靠小修小补解决,而是要彻底变革,就要进行革命了,汤革桀命,武革纣命。“巳”代表几层天地万物之象,“巳”的本义为万物成形,像胎胞中生长的胎儿,慢慢长大,外皮已经无法包裹住了。“巳”代表的天时是“日中”,日中则昃。“巳”代表的月相是“月圆”,月圆则亏。“巳”代表的时序节气为“长夏”,秋天枯萎,寒冬潜藏。“巳”字也可以当做“己”,是“十天干”之一,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排在第六位,已经过半。“己”为自身,下一个为“庚”,寓意“更”、“去故”,再往下为“辛”寓意“取新”,与革卦的“去故”和鼎卦的“取新”的含义一样。蛇蝉蜕皮要跟随“天时”,人间革命也要讲究“时机”,过早民不响应,过晚失去良机,必须在“巳时”进行,也就是天时地利人和完全具备,才能进行革命。张武忠2016.3于北京。
献花(0)
+1
(本文系逐字逐句学...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