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患上甲亢,只因你心事太多!中医这招思路简单,效果独到

 中医药拾掇 2017-09-06

论岐黄之道,谋苍生之福,欢迎走进“精诚名医汇”。列位看官,今天为你说上一病,这就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甲亢。

对于此病,我们可能都有一个印象,这就是女性患者比男性多。通过这个细节,我们可否理出一些调治的头绪呢?

闲言少叙吧。先把一张验方告诉你——

当归15克,赤芍15克,柴胡9克,茯神30克,炒白术12克,生姜6克,薄荷6克(后下),炙甘草6克,牡丹皮12克,生栀子9克,蝉衣9克,片姜黄12克,白僵蚕9克,生川军3克,党参12克,麦冬12克,五味子6克,生龙骨(先下)30克,生牡蛎(先下)30克,珍珠母30克,夏枯草12克,水煎,每日一剂,早晚温服,服药过程中不能吃辛辣食物、油腻和滋补品。

是名方必有出处。列位看官,此方为我国伤寒名家、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刘渡舟弟子裴永清先生的经验方,被收录在其医案著作中,在业界有着一定影响和知名度。根据医案记载,患者12月1日就诊,连续服药后症状基本消失。

此方精义几何?细说之前,我们先回到开篇的问题里去,这就是为什么甲亢患者,女的多于男的。

其实,这要从甲亢的症状说起了。甲亢什么症状?我们一想就知道:常常自汗、心悸、手抖、怕热、心烦、心悸,还有相当多的女性患者会伴发乳房胀痛、乳腺增生、子宫肌瘤等等症状。这些症状,在祖国传统医学看来,属于肝气郁结、日久化热所致。肝气为什么会郁结,从患者个人的实际情况看,这就是心事多、压力大、思虑繁杂。对于女性来说,她们天生细腻敏感,容易形成肝郁。因此,对于甲亢,往往是女性多于男性。

既然如此,我们就用疏肝解郁清热之法来治疗了。上面这张方剂,就是遵循这样的路子来设置的。

说起来,裴师的经验方里,包含了两个经典方剂。其中一个,叫做丹栀逍遥散。其主要组成为当归、赤芍、柴胡、茯神、炒白术、炙甘草、牡丹皮、生栀子、薄荷、生姜。它的主要作用,在调和肝脾,疏肝解郁,并且在此基础上清热。其中的柴胡能够疏肝解郁,茯神和白术健脾宁心,当归和赤芍活血养血,加上薄荷的宣散畅达之性,令肝郁气滞、肝脾不和的问题得到解决。同时,再加上栀子和牡丹皮的清热之功,就让患者肝郁而化热的问题基本解决了。

另一个经典方剂,这就是温病大家杨栗山所创制的升降散,主要组成就是川军、蝉衣、白僵蚕、片姜黄。其中,僵蚕味辛苦气薄,得天地清化之气, 能清热解郁,蝉蜕气寒无毒,味咸且甘,为清虚之品,功在涤热而解毒。姜黄气味辛苦,性温,行气散郁。大黄味苦,上下通行,涤荡积热。从药性来看,僵蚕和蝉蜕都升清宣散,姜黄和大黄都降阴中之浊,一升一降,所以叫做升降散,达成清解淤热去毒之功。

最后,加上益气健脾的党参、安养五脏的五味子,以及镇肝潜阳的生龙骨、生牡蛎、珍珠母,还有那清热散结的夏枯草和清热滋养阴津的麦冬,就使得全方奏奇效了。

由此可见,此方虽然药物不少,但是思路还是简单易懂的。它抓住了甲亢患者个的一个重要病机——肝气郁滞、郁久化热。我们甚至可以说,患上甲亢的人,必须要学会给心减负。因为很多时候,这甲亢,就是心事太多而引起的。

上面这个方子适合什么样的患者呢?再赘述一次:心悸、手抖、怕热、心烦、心悸,伴发乳房胀痛、乳腺增生、子宫肌瘤等。实际应用前,要请中医师辩证指导,随症加减。

全文完,不知道列位看官意下如何?请在评论区畅所欲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