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泽中学挂职锻炼感悟之一:以会育人

 海涛教育 2017-09-06

     

  根据教体局的安排,2010学年第二学期我作为局管后备干部高中组代表被指派到黄泽中学挂职锻炼一个学期。对此,我深感荣幸!


2011年2月19日上午8点,我如期到黄泽中学报到。


其实,黄泽中学是我教学生涯的起点。1995年8月,刚刚大学毕业的我被分配到黄泽中学。在这里,曾经留下了我年轻时的梦想和对教育工作的追求;而今,再次走进泽中大门,仿佛又回到了最初分配时的那份心情——带着几分憧憬也带着几分忐忑。


面对熟悉的校园,面对热情友善的老师,面对亲切坦诚的邢雄明校长,心中的忐忑顷刻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回家的感觉。


报到第一天,泽中除了让我感受到这一大家庭一如往昔的温暖之外,更让我眼前一亮。


2月19日上午,学校举行了新学期始业式。在新学期开学的第一次全校师生大会上,久违的黄泽中学竟然让我有三个没想到:一是始业教育的准备竟然如此周密,有《始业式秩序册》,有积极向上的始业教育主题,更有井然有序的颁奖程序;二是全体师生对待始业教育的态度是那样认真,无论是进场还是退场,都组织到位、协调顺畅,二千多人的会场显得和谐而有序;三是全体师生的精神状态是那么饱满,已全然没有了春节长假过后的慵懒和留恋。这是全体师生快速高效地进入工作、学习状态的一个标志,也是一个很好的开端。颁奖典礼上,台上学生幸福自信,台下学生祝贺鼓舞,台上台下,互勉互励,相得益彰,充分展现出了学校充满生机活力的氛围。


2月27日上午,学校召开了高三“百日誓师动员大会”,议程紧凑合理,从校长、副校长到年级主任、教师代表、学生代表,他们的发言,都富有针对性,也富有鼓舞性。尤其让我难忘的是一位家长的发言,话语中流露出对学校的殷殷期望和对学生的拳拳嘱托。所说的每一个词、每一句话无不体现了全体高三家长的期待和渴盼,“览前贤思己任,铁杵磨针只求前程似锦;念亲情感师恩,悬梁刺股但愿无愧我心”。家长的现身说教,让全体与会人员情不自禁的产生一种使命感和责任感。


这两次大型的会议,让我充分感受了它的高质量和高效率。我以为,传统的、普通的或者日常的会议,只要精心组织,合理安排,同样也可以达到很好的教育作用。这一想法很快在之后几天观看黄泽中学学校重大会议视频录像中得到证实,其中2010年高三学生的毕业典礼更让我特别感动。


应该说,这是我看到过的最感人最有新意的一次毕业典礼,它一改以往毕业典礼中常用的讲话、致辞等形式,而采取了文娱会演的方式。整个毕业典礼就是一场寓教于乐的盛会,有唱歌,有舞蹈,学校对毕业学生的表扬、奖励以及颁发毕业证书等仪式,都穿插在喜乐的歌舞中间进行,完全没有了以往毕业典礼的单调枯燥。尤其是毕业典礼的高潮部分:各班学生代表上台表达对同学对老师的真情告白,然后全体班主任表达对高三学生的深情祝福。面对朝夕相处三年的同窗、好友,面对即将踏上新的人生旅程而不得不分别的学校、老师,在一句句真挚的问候与嘱托中,老师与学生情不自禁地潸然泪下,三年的朝夕相处确实孕育了深厚的情感呵!当然,这不是悲伤的泪水,这是完成学业获得成绩后高兴与快乐的泪水。三年里,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也许有过一些小小的矛盾或隔阂,但在这学成毕业的快乐和笑容中,尽管带着泪花,他们一定能拥有“相逢一笑泯恩仇”的胸襟与气度,过去的不快只会随风而散,他们更会一起期待在未来的岁月里携手与共,积极追求。


这样的毕业典礼,尽管时间很短,但却意义深远。我想,这次毕业典礼应该会成为这一届学生一生的珍藏和永远的感动。真情的告白,诚挚的祝福,喜悦感动的泪水……毕业典礼中的点滴细节会随时触发学生对母校的牵挂和眷念。


从几次直接参与和间接观摩的大型会议活动中,我深刻感觉到会议形式及质量的重要性。会议不仅注重过程的实效,也要注重形式的创新。从会前的充分准备,到议程的精心安排,时间的合理掌控,还有会议之后精神的贯彻落实等等,所有这些,无不需要管理者倾注智慧和心血。因为会议也是一种文化、一种育人的方式。会议,应该成为学校工作中富有成效的沟通交流和教育教学方式之一;普普通通的会议,同样也要实现传递知识,熏陶心灵的目的。(嵊州一中  丁寒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