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再有人问你惠来有哪些好玩的地方,请把这条微信甩给他

 乡土ik3e4tu2r6 2017-09-06

惠来之声 | © 2012-2017


在外面可能经常有人问你是哪里人?你会不假思索的说,我是惠来人!当人们问惠来有哪些好玩的地方?你... ...没错,你可能会想了很久也不一定能说出几个吧。以后再有人问你惠来有哪些好玩的地方,你就把这条微信甩给他。


TOP.1靖海客鸟尾


“客鸟”地方话意为喜鹊。客鸟尾石笋滩本来蛮平常的海滩,但潭边怪石嶙峋,水中之石则呈深浅不一的红色,而海水湛蓝清澈,构成一幅很美的景色。

在客鸟尾可看到粤电风车场,惠来风车王国、靖海火力发电厂、客鸟尾天然风蚀岩石笋,还可以在礁石边钓螺、钓鱼,是垂钓、摄影爱好者的聚集地。


TOP.2神泉澳角炮台

澳角炮台位于惠来县城南二十里的澳角乡西北。东至溪东炮台5里,西至神泉炮台5里。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为防倭寇而建。设置炮6尊,营房7间,专防外委一员,台兵18名。炮台朝东,面临溟渤。炮台四周贝灰夯筑,上有城堞、炮眼及行人通道。墙高5.8米、厚2米,行人道1.3米,总面积312平方米。现四周仍完好。


TOP.3惠城黄大仙龙藏洞

位于广东省惠来县,在惠城镇西北8公里的葵峰处, 这里山清水秀,清幽雅静,自然风光绮丽。向南而望,是群峰连绵耸立、林木葱郁碧绿、怪石嶙峋、岩洞密布,近处却有泉水潺潺、成溪流淌;然而却是满眼山青水秀,自然风光旖旎,堪称洞天福地,不愧是一处静修静养的好地方。

龙藏洞是全真道龙门派的一处建筑。龙藏洞为'一洞藏二观',前面'赤松观'黄大仙庙以古朴清雅庄重见长,朝晨晚祷之钟鼓经乐永无尽息。后殿宋禅祖师'乙镜真人宫雄伟壮观,华丽堂皇。该宫被设计为三层叠宫,据说是按'天、地、人'三才的构想而设计的:上层呈天坛宫殿的形状,是为'天';中层为城廓形八卦迷宫,喻为'人';下层为富丽堂皇的地宫,是为'地'.共有八柱六门玄洞,九十九洞孔,七十二角椽,三十六飞檐,二十中屋顶。


TOP.4葵潭大庚园

大庚园位于广东省惠来县葵潭镇324国道北侧,由81岁高龄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世界文化艺术研究中心会员、中国古建筑专家薛福鑫主持设计。


大庚园占地面积168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水面面积1380平方米,广场道路铺地面积3200平方米,绿化面积7560平方米,绿化率45%。大庚园萃聚了江南古典园林设计的精华,是一处别具一格的古典园林精品,犹如浓缩的苏杭景致。


于2008年3月落成并成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写生基地。 大庚园占地面积16800平方米,园林萃聚了江南古典园林设计的精华,建筑结构主要采用苏州传统的木结构形式,建筑色彩采用大片的白粉墙为基调,配合黑灰色的瓦顶,栗壳式的梁柱和装修,褐灰色铺地,组成了素净的色调,具有古朴淡雅、简洁明快的格调。走进大庚园,犹如游览浓缩的苏杭景致。


TOP.5隆江黄光山佛光寺

位于惠来县隆江镇区西北约8公里处隆青公路旁。背倚大南山脉,西靠大尖山、二尖山,山名“黄藤岗”,后改称“黄亭光山”、“黄光山”。

黄光山山下曲溪村有一对“鸳鸯榕”,远近闻名,两株巨榕,一对欣硕的树干,不知何时拥抱一体,想必爱恋有情,和睦相处。


黄光山山门由六根圆形水泥柱组成,贴着赭石色的条形瓷砖,上面挂着彩旗,横额嵌着“佛光静境”四个大字。山门右侧有一天然湖,波光如镜,清可鉴人,乃山泉水聚积而成,水质甘醇,名为洗心湖,也称放生池。观黄光山上佛光寺投影于洗心湖,湖光山色相映成趣。佛光禅寺犹如莲花般绽放于景色幽美的山间。上山大道两边树木层生,摩崖石刻增添了名山古刹风采,附近的石娘洞,是一间由几块巨石组成的天然石屋,天然巨石趋向石娘,屋顶巨石相接处,形成一自然岩石彩光孔,俗称“天窗”。石屋四周石头形态各异,形成自然石林群,有:灵猴荡秋千、猴子捞月、即鉴石等自然景观,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让人叹为观止。


距离石娘洞二百米处有“南天门”景点。穿过南天门,就是驰名遐迩,历史悠久的玄德古寺。古寺左侧有“大龙门”,大龙门与南天门对称,风格一致,色调各异。寺前大埕从南面筑一护山石壁,宽45米,高12米,上嵌“黄光山”三字。靠巨壁栏处为“天公”神位,东处有一元宝塔,精筑华丽;寺前的中央放置着一尊缅甸汉白王雕释迦牟尼佛像,2米多高,重2吨,佛像庄严慈祥,全身洁白,左手放于膝盖,右手安贴前胸,线条分明,雕艺精致,雕像堪称古寺一宝。大埕西南处的“观海亭”,亭联曰:“南有水面对太山朝关,宋主德海远君仁义望”。每逢天气晴朗,游人可置身于亭中观赏到远处的美丽南海。


玄德古寺外墙石刻有清宣统三年(1912)桂月碑刻“黄光山”三个行书大字,及《重修黄光山古寺序》,石刻记载:“龙水轻舞,狮山雄踞,宋有僧人黄光潜修于此,嗣后名曰黄光山,山有南宋古寺,明之石刻,清之武物,革命旧址。其山昔乃百越地,泰属南海郡,晋为海宁境,宋系龙溪都,明归潮州府……幽径盘旋,石屋洞天,涓涓流泉,增添风采,登峰颠众山小,眺南溟海若镜,四邑河山映眼,五镇风物入画,百里南岭滴翠,历代豪杰折腰,万引龙溪汹涌,满载升平业绩,情由景生,神从境萌,黄光山乃寻幽览胜之地,发古思念之境地”。另一石刻曰:“该寺为大革命时期及抗日战争时期,革命活动据点,曾被国民党军队烧毁”。


TOP.6惠来海滨度假村

惠来海滨度假村位于广东省惠来县神泉镇华家村至溪东村一带海滨。纯天然无污染,是惠来县乃至广东省内不可多得的海滨浴场之一。惠来滨海旅游度假村被评为国家3A级景区。

距深汕高速公路惠来出口12公里,交通十分方便。度假村规划面积2000亩,其中陆地面积680亩,沙滩320亩,海面面积1000亩。度假村由六大功能区组成:中心接待区将建设旅馆、餐厅、商务会所;康体运动区将建设配套海滨浴场、游艇观光;海滨休闲区将建设垂钓中心、露营营地、栈桥;海洋美食区将建成海鲜美食城;此外,还有古炮台游赏观光区和行政办公管理区。


TOP.7靖海石碑山灯塔

石碑山灯塔 位于惠来靖海镇西南石碑山岬角。由于位置显目,历来是海上航行和渔民归航的重要标记之处。公元1882年,石碑山灯塔由万国公司创建,后又陆续重建。这一“亚洲第一灯塔”高33米,射程18海里,尽收海角天风于眼底。而灯塔之下的航道100多年之前就被英国人定为国际航道。现在的灯塔为1981年建成,钢筋 混凝土结构,该灯塔高68.8米,7级抗震设计,14级抗风设计,塔顶灯光视距24.5海里,主光灯每10秒闪动一次, 并配有雷达应答器和无线电导航系统等设 备,是中国16个导航台中最高者,有“亚洲第一航标塔”之称。石碑山岬角的汕头航标区石碑山灯塔,高耸挺拔、巍然屹立。石碑山岬角系粤东海岸线拐弯处伸入海洋的最突出陆地,对往来船只威胁甚大,旧时曾有许多船只在此触礁,可见该灯塔的重要性。登临灯塔塔顶,远眺是浩瀚广阔、一望无际、碧波万顷的南中国海,令人心旷神怡、心旌飘荡。这里的工作人员说,若是晴朗天气,在塔顶上观日出日落十分绚丽壮观。



TOP.8神泉海角甘泉

海角甘泉位于神泉镇区东南角,宋时是海滩上一个淡水泉眼,明时砌成泉井,其时潮汕神童苏福为它题写独脚联“抉(快)取携而不竭任卤浸咸蒸独标平淡”,一时成为绝对,扩大了此泉影响 。

人们常说“到惠必到神,到神必到泉。”神泉镇东南角有“海角甘泉”,古时近海滩。宋代,人们在这海滩边发现了一个淡水泉眼,泉水甘洌,取之不竭,且能去暑祛邪,胜于药石,真是神奇极了!明代时,人们把它砌成了泉井。后泉井旁建甘泉亭,亭中立一石碑,清乾隆年间惠邑县令王玮撰碑记,记载神童苏福引众在此汲水等事,其中有句云:“故泉以人显,城以泉称也。”这大概可以知道“神泉”城名的来历。


TOP.9葵潭世铿院

世铿院位于揭阳市惠来县葵潭镇玄武社区,由揭阳市政协名誉主席、香港慈云阁董事局永远主席林世铿先生投资兴建。该院于1995年动工兴建,2004底年竣工,占地面积100亩,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总投资1.6亿元。该院设计新颖,结构严谨,布局合理,景点错落有致,是传统建筑艺术与现代文化艺术的结晶,是旅游观光的一大胜地。

世铿院分前后两部分。前部分有石雕九龙吐珠,八骏腾空,雕刻工艺堪称鬼斧神工,栩栩如生,活龙活现;四周规模壮观的280幅大理石碑林,雕刻着叶选平、马万琪、启功、沈鹏、孙轶青、关山月等全国各地以及港、澳、台地区领导、名人名家无偿赠送的278幅丹青墨宝,该院收藏名书名画共500多幅。后部分主建筑九院合一,厅堂画栋雕梁,金镶玉琢,石雕石柱,别具气派,极尽天工,厅堂及四厢刻有数百帧诗、词、联、匾额,东西长廊悬挂有匾额、楹联,琳琅满目,皆是珍品;屋顶分别雕塑有各类具有江南潮汕一带民居民俗的屏景,十八支竖立的大理石柱刻有十二肖像动物,各种动物形象逼真,呼之欲出;幽静的花圃,花树掩映,草木繁茂,富有生机;世铿先生及其慈母石雕像后面围墙壁之间的7幅石雕,刻录着林世铿先生从童年到成为杰出企业家的艰难创业历程。


TOP.10前詹铭湖岩

铭湖岩位于惠来县前詹镇铭西村,创建于南宋咸淳元年(1265),历代有修建,1987年复建,越载获登记开放,是惠来八景之一,1989年1月19日被县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以岩洞奇特而古今闻名。

民间相传,唐朝释大颠,涉足于此,因听不惯海啸之声,遂徒往潮阳灵山创寺。南宋咸淳元年先建大殿,后代有续修。1987年1月,因发生山火,被烧成废岩。乡亲父老立即聚会,发动内外善信集资,在历经7年奋斗中,同时修筑水库内之道路,配套涵闸,方便游人往来,还新建玄天上帝庙,为岩添景。

岩内有3块天然巨石垒叠,形成石门,刻有明洪武(1368—1398)武进士林逊所题五言绝句。门前有巨石似狮象,称“狮象把水口”;又有大石似龟鳖,称“龟鳖拦水沟”。还有香风洞、扫叶泉、出米臼等胜景,历代游人络绎不绝。大革命时期,这里是地下中共党组织的活动场所。



TOP.11惠城虎头岩

普陀庵,位于惠来县惠城北10公里处的虎头岩水库之东北,背靠“五朝山”,群山环绕,层峦叠嶂,巨石嵯峨,状似虎头,俗称“虎头岩”。

历史上惠来城民间曾有说:未建惠城见普陀,普陀高异神奇多。普陀岩附近万物峥嵘,常年林木葱茏,绿草野葩,瑞花芳香。周围满山遍野种植着荔枝、龙眼、杨桃、菠萝、橄榄等岭南佳果,四时不断,生机盎然,如置身于天然的生态园里。入岩的路口有石刻诗曰:“岩寺无穷趣,空虚一洞天。隔尘清宝筏,离垢格金仙。净钵山洞里,灯光法炬前。神钟敲偈韵,圣石悟经篇”。岩前坡下有巨石耸立,上刻“黄农遗民”四个大字,其西南约50米处有横卧巨石刻着“隔尘”二字,笔力苍劲。


TOP.12惠来赤山古院

赤山古院始建于元至正二年(1342),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重建,建筑由赤山古院、真武庙、祠堂及厝包组成,坐北向南,赤山古院为三间三进,面阔13.5米,真武庙为三间二进,面阔7.9米,一进为魁星亭,祠堂为三间四进,面阔16.4米,均为灰沙夯筑,两侧有厝包及青云巷,贝灰构筑,总面阔52.32米,进深42.9米,硬山顶。总建筑面积2245平方米。

2012年7月被惠来县人民政府公布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TOP.13神泉鳌头塔

鳌头塔,真正的名字应该是“玉秀鐘華”塔,鳌头塔名应是建于鳌头村地界而久成俗名。鳌头塔位于揭阳市惠来县神泉镇鳌头村东鳌头山上,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鳌头塔建于明崇祯元年(1628),是当年县城东郊东福村方氏所修建的风水塔。其目的就为庇辅彰显方氏宗祠赤山古院,利益宗族的兴旺繁荣。塔为五面九层实心青砖塔、高约二十一米,围基二十七点八米。塔基用花岗岩石条堆砌,六级相累,由底至上横竖错列。塔层以青砖夯筑,外表敷有贝壳石灰层。现基本已剥落,裸露出砖体。塔的各层间收缩性很大,至于塔尖,已是用方砖堆垒。塔层之间用四五列方砖穿插间作区分。底沿方砖呈出尖角,其上几沿呈线面,这座380多年的鳌头古塔,塔层以条砖夯筑,外表敷有贝壳石灰层。有些基本已剥落,裸露出砖体。现在也有一小些缺失,但不影响塔的安全。

清代雍正年间,惠来县知县张绍美曾有《鳌塔晴霞》诗云:“缥缈峰头牛斗齐,云烟紫翠隐离迷。绮文面面焚罗幔,石阶层层步云梯。照海高标渔海鬣,插天斜挂落天霓。家山亦有慈恩塔,此得年年和墨题”。


TOP.14神泉玉华塔

玉华塔位于揭阳市惠来县神泉镇内(滨海花园边),与海角甘泉南面。玉华塔由清乾隆十八年(1753)惠来知县王玮倡建,以神泉八景之一的“玉笔高标”闻名遐迩,七层八角实心塔,高二十六点四米,基围二十五米,贝灰夯筑,葫芦顶。塔的正面有一道看似封闭的石门,门额刻有“玉华塔”三个大字,塔联为神泉书院掌教刘大宾所撰。联云:泻影入沧溟,静浪恬波,早见鲸潜鲵伏;高标出云汉,扪星摘斗,伫看凤起蛟腾。贝灰夯筑,历经两百多年的风吹水蚀,塔身依然完好,素有“玉华高标”之雅称。古人建塔大都期望兴旺文脉,而建在海边的玉华塔在当时来说是极高的建筑物,成为了指引来往船只的航标。


TOP.15葵阳公园文昌阁塔

文昌阁塔位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县城葵阳公园内,文昌塔阁初建于明嘉靖年间,清顺治时毁于火灾,康熙二十六年(1 687年)知县张秉政修阁,移北向南。乾隆二年(1737年)知县杨宗秉于阁前祠原地建文昌阁塔三层,额曰“圭光阁”。此塔为风水 塔,属古代砖石结构,贝灰夯筑,状为三层 八角形,密檐式塔檐,高23米,每层皆有石 柱支架,外有栏杆,内有旋梯可上;藻井上绘有八卦图。第三层北门上刻有清知府周硕勋“巢凤凌云”楷书。

奎光阁又称“文昌阁”,邑人称“文昌阁塔”。据《惠来县志》载:文昌阁位于县城南郊大墩山,明万历33年(1605年)夏季知县游之光倡建,清顺治元年(1644年)毁于火灾,康熙26年(1687年)知县张秉政原地重建,改移向北为向南,并撰写《重建文昌阁记》。乾隆2年(1737年)知县杨宗秉依县内士绅所请,于原地重建恢复其坐南向北,因资金不足,中途停建。至乾隆27年孟秋续建竣工。

阁为风水宝塔,四周地势平坦,是一座气度恢宏,独具特色的建筑物。阁台二层成正方形,石砌台阶两层各七级。石楹镌刻楷书对联:“巨浪鼓培风见珠斗晶莹隐隐金鳌戏海;大文乘泰运看摇枢朗耀森森玉笏朝天”。台上建阁三层,高23米,属古代砖石结构,贝灰夯筑,状为三层八角形,密檐式塔檐,每层皆有石柱支架,外有栏护杆,可供人凭栏远望。


TOP.16惠来百花尖庄严禅寺

百花山庄严禅寺,位于广东揭阳惠来县城以东三十里处周田镇施家村,俗称“百花尖”。它创建于宋,明、清均有葺修和扩建,规模宏大。


TOP.17惠来榕石永福禅寺

榕石永福寺,位于广东揭阳惠城北郊半公里处榕山,毗邻惠来县革命烈士纪念碑、榕石百果园。古称“榕石庵,”创建于明万历八年(1580)。崇祯十七年(1644)和清康熙九年、乾隆五十五年、光绪二十二年(1896)修建,1989年至1999年重建一新,规模宏大,并改称“榕石永福寺”。1987年被列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登记开放为佛教活动场所,是惠来名胜之一。 周围树木茂盛,环境幽静,是一处历史悠久的文化古迹。现有大雄宝殿、东西阁、功德祠、祖师庙等,规模宏伟,远胜旧寺,数十身贴金佛像,神态俨然;绿瓦朱扉,金碧辉煌。


TOP.18惠来靖海古城墙

靖海古城墙位于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靖海古城墙于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奉旨建城,历13年始成。康熙三十八年己卯(1699)重修,雍正五年丁未(1727)年又修。靖海古城近600米的古城墙及东、西、北门历经460多年历史的沧桑之后,至今仍保留原来的风貌,是凝聚着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坚强毅力的标志性建筑物。是粤东地区迄今保存较完好的古城墙遗址,于2010年入选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