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测国考提升必看!

 城南少年co19kn 2017-09-06


1

首先,搞清楚行测怎么计算分数的:

第一加权计分,通俗理解错的人多的分值大,简单的题目分值很小;

第二,给出具体分值划分。

数量关系,资料分析 1分/题(基本上是35-40题) ;

常识0.5分/题(20-25-30道都可能); 

言语理解0.6-0.7-0.8分都可能,其中基本上都是0.6分/题(言语理解国考省考大多都是40道) ;

判断推理分四个小部分,逻辑推理+定义判断(各10题 基本上0.8分/题) ;

图形推理 +类比推理0.5分/题(很多时候都是各出10道或者一起15道)。

总结一下,按照第二种计分方法分值最高的是40道左右的数学题(数量+资料分析) 其次是逻辑判断(10)+定义判断(10)+言语理解(40)分值最低的是常识+图形推理+类比推理。

然后我们回头看下第一种计分方法,别人错的你对了才能拿高分,这并不是说要让我们去做难题,我们都是普通人,难题,是大神们拉分的题,我们不考虑,为了一道难题你牺牲大量的时间不值得。

注意下面一段话很重要,行测很多人都做不完,那么他们喜欢放弃哪些题目?

资料分析的每道题目的第5题是错误率很高的题,数学计算题,很多人做到最后5道时候就慌了,快没时间了啊~所以正确率也低了。逻辑判断题目,大段的题目有些要画图,很多新手喜欢放弃掉,其实逻辑判断题目是送分题啊(相对言语理解来说,那个有不小的可能你做完压根不知道是对是错,而逻辑题 只要你做的你基本应该都能保证正确率吧~)而这几个大多数人喜欢放弃的部分恰恰是第二种分值里最高的几种类型~

明白了吗?为什么多数人的行测在60左右不能突破,因为他放弃错了题目。



2

接下来谈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做题的顺序:

首先搞明白自己的强弱项目。

楼主平时模拟考试状态是数量关系15题(22-28分钟 90-100%正确率) 、言语理解40题(25分钟左右65-75%正确率)、逻辑判断+定义判断(12-15分钟,80-90%正确率)、资料分析25题(30-33分钟95-100%正确率,很多时候都是全对的)、图形+类比(10分钟55-95%正确率 波动特别大)、常识(没注意时间永远最后做的,时间充分就慢点,没什么时间就一扫就答题,正确率50%-85%,历史、政治、经济强法律 时政很弱,后面出的多就死的厉害)。

做题思路:

1. 人的大脑会疲惫,特别是语言类的做多的时候会很晕,因此文字题目不宜连续做太多;

2. 要优先做准确率高的题目优先。不是指先做,而是指在思维精力最好的时刻做。所以楼主一般先做言语理解部分的选词填空以及几道言语理解题目。一共做了20道左右的时候,果断做资料分析题,然后做图形推理+类比推理(做的快,而且分值一般不高,还有我本身这些正确率不高 就当休息了)

3. 这个时候考试进行了45-55分了(严格控制啊,过一小时就悲剧了)这时候果断开始涂答题卡,然后做数量关系(做完涂这15题的答题卡 记得不要做一题涂一题,影响思路)完事做逻辑+定义判断,(涂20题答题卡)

4. 这个时候时间一般还有20-25分了,还有20道言语理解和25左右的常识题目。好的不要慌!时间足够!只要能涂完就是胜利!我们有充足的技巧去做言语理解(15-20分的时间去做20道言语理解)。

**注意!这个时候要做一道涂一道答题卡了,最后10分钟25道常识,应该都能做完吧~然后完事。

这个是国考,时间有点紧。省考120分钟130道题目,一般只有15题的资料分析,时间基本足够,做着很安逸。


3

不管是哪种方案打分,你只要保证资料分析+数算+逻辑+定义判断的准确率你就能得高分。

当然,不能以牺牲时间为代价,那样得不偿失。

如果数学不好,没办法按照上面的做题顺序来,可以先做专项的练习,可以套个公式B+A+C+A+B+C A;

正确率高分值较高或者高的题目(常识,类比什么的永远不是A) ,B(正确率60以上的,分值中间的类型) ,C正确率一般或者差的,分值较低或者低的 ,先认清,然后套进去!!!


4

复习时间安排参考:

周一到周五,早上8点起床收拾吃饭

9点开始学习党史国情,做常识专项训练

11点左右看培训中心视频(放松心情,而且也能找到好的方法)

12点左右吃饭时候听听歌或者看看新闻,今日关注

2点左右起床,做一套申论

19点半去培训平台上课

20点半做一套行测题目,完事看看哪部分正确率在75%以下的,去做一个小时的专项练习

12点多点躺在床上看看政府工作报告

(以上内容整理自公务员贴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