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科必效单方
一、慢性鼻炎
慢性鼻炎是一种常见的鼻腔粘膜及粘膜下层的慢性炎症,伴有程度不同的机能紊乱,通常包括慢性单纯性鼻炎和慢性肥厚性鼻炎,本病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临床表现为间或交替性鼻塞,运动后或在新鲜空气中鼻塞减轻.,静坐,平卧时及饮酒后鼻塞加重,侧卧时下侧鼻塞为著。本病相当于中'医的“鼻窒”。
1、辛夷花60克,苍耳子1 2克,白芷末6克,和葱9 0~.120克。洗净切细,硒(炕干),共成末。再加金丹、石膏粉、芦甘石、冰片与上药再研为细末备用。每日中午及晚上临睡前,先以冷盐水冲洗鼻腔,再用药棉沾药粉塞鼻中,持续使用,至治愈为止。主治鼻窦炎、鼻炎(《中国秘方全书》)。
2、鲜一见喜全草9~15克。水煎汤服之。或捣汁滴耳。主治鼻窦炎。
3、取大蒜液加两倍的蜂蜜。每日坚持滴鼻腔3次。主治鼻炎.鼻窦炎验方。
4、丝瓜藤(取近根部位的)2~3米,瘦猪肉60克,盐步许。将丝瓜藤洗净,切成数段,猪肉切块,同放锅内加水煮汤,临吃时加盐调味。饮汤吃肉,5次为】疗程,连用1^3十疗程。主治鼻炎(《偏方大全》)。
5、辛夷花15克,鸡蛋2个。将辛夷花放入砂锅内,加清水2碗,煎煮至1碗。鸡蛋煮熟去壳,刺小孔1 0余个。将砂锅复
三、鼻窦炎
本病包括急性鼻窦炎、慢性鼻赛炎,各种年龄、性别均可发病。主要表现为鼻塞,一侧或两侧鼻腔有脓性分泌物?伴有腥臭味、头晕、头痛“及嗅觉减退、思想不集中、记忆力减遇等症状。属于中医鼻渊、脑漏、头痛等病证范畴。
1 -上等龙井茶30克,川黄柏6克。共研细末嗅入鼻内两侧少许,每日多次。主治鼻渊(最偏方大全》)。
2、夏枯草2 0克,薄荷3克.桔梗6克,石菖蒲6_克。煎汤服。每日数次。主治鼻渊。
3、鲜藉节6克,薄荷脑o.l克,陈皮3克,辛夷3克。研细末,外用吹入鼻孔。主治鼻渊。
4、鲜枸杞根90~120克,甘草9~12克。水煎当茶饮,连
服1个月。。主治鼻渊(《奇难杂症古方选2)。
' 5、蒜。捣蒜贴涌泉穴。效。主治鼻渊《集筒方》)。
6、老刀豆。文火焙干。为末,酒服9克:主治鼻渊《永类铃方》)。
7、百草霜。细末。冷水调服。主治鼻渊(《直指方》)。
8、丝瓜藤20克,西瓜蒂1 2克,鱼腥草1 2克,冰片0. 2克。研细末,吹人鼻孔。主治鼻渊。
9、鹅不食草i 2克,葱白6克、,南瓜藤12克,丝瓜藤地克。捣烂取汁,外用滴入鼻孔。主治鼻渊。
1 9、荔枝草30克,牵牛花12克,荷叶2 0克,丝瓜根12克。将药物捣烂。外塞鼻孔。主治鼻渊,
11、苍耳子3 0克(烧灰).冰片0.3克,共研成细末。每次o.王克.甩纱布包好,塞入鼻孔内,松紧适当,以不影响呼吸为度。主治鼻渊(《奇难杂症古方选》。。
12、黄实根及茎。煎浓汁盛茶壶内。以鼻按壹熏之,觉热闷难去,隧有浊物流出,即愈,主治鼻滞(《百病丹方太全》)。
1 3、辛夷花苞(去赤肉毛子),用芭蕉煎水泡1夜。焙干为末,加廨香少许?用葱白蘸入鼻中。数次自愈。主治鼻渊、息内、鼻疮《百病丹方大全》)。
1 4、老刀豆。文火部干,为末。酒服9克。主治鼻渊(《年希尧集验良方》)。
15、辛夷、防风、白芷各2.4克,苍耳子3.6克、川芎1.5克,北细辛2.1克、甘草1克。白水煎,连服4剂。忌牛肉。主治鼻渊(《疡医大全》)。
1 6、苍耳子(炒) 7. 5克、辛夷仁、薄荷叶各1 5克、白芷3 0克。共为细末。每服6克,葱扬调下,食后服。主治鼻渊。
17:白及为末。酒糊丸。每服9克,黄酒下,半月愈。主治鼻渊(《外科大成导)。
18 大蒜切片。贴足心,取效止。主治脑漏鼻渊(《摘元方》)。
19、孩儿茶末,吹之。主治鼻渊流水《本草权度》)。
20、丝瓜藤近根3—5寸许。烧存性,为细末。酒调服。主治鼻中时时流臭黄水,甚至脑亦时痛(《医学正传》)。
四、 鼻息肉
鼻息肉是鼻腔内一种表面光滑、柔软、带蒂的良性肿物号多发于成年人。其临床特点以鼻塞、鼻分泌物增多头胀痛,嗅觉障碍,鼻道内有淡红色或灰白色表面光滑的肿物,质软,可推动,无痛,不易出血等为主症。本病属于中医鼻息肉、鼻痔等病证范畴。
:1、硇砂3克,轻粉1克,冰片0. 15克,雄黄1克,上共为未,勤点痔上,日5~6次,自然渐化为水。主治鼻生息肉(《外科正宗))。:
.2、丁香,绵裹纳之。主治鼻中息肉(《圣惠方》):
3、烧矾石末。以面脂和;绵裹着鼻中,数日息内随药消落。主治鼻中息肉(《干金方》)。
4、陈瓜蒂o.3克,捣罗为末。以羊脂和,以少许敷息肉上,日3次。主治鼻中息肉(《圣惠方》)。
5、马陆。醋炙研末。棉花蘸塞鼻孔中。治鼻息肉(《泉州本草》)。
6、郁金、猪牙皂角各3 0克,用水同浸】宿,火煮透,郁金烂为度,去皂角,留郁金熔干,次用北细辛1 5克同为末,入麝香、硇砂各3克,拌匀,炼蜜为丸,如茶子大。食后,煎茶下。主治鼻中息肉《<</fonts>类编朱氏集验方》)。
7、白矾烧末。与猪脂调和绵裹塞之,数日。息肉随药而出。主治鼻中息肉。
8、蚯蚓(炒)1条,牙皂1挺审为末,蜜调涂之,清水滴尽,其肉即除。主治鼻息肉 《(圣惠方》)。
9、生藕节连须瓦上焙枯,研束吹人,其肉渐新自落,屡试如神。主治鼻息阿(《保生余录。》):
本病为咽部粘膜、牯膜下淋巴组织的慢性炎症,多发于成年人,症状顽固,不易治愈。本病常由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或长期的理化因素刺激所造成。其他各种慢性病都可产生本病。临床表现为咽部的多种不适感。如异物感、灼热感、干燥感或刺激感、咽痒及微痛等。常作清嗓动作,有时可发生短促而频繁的咳嗽。晨起易恶心。本病相当于中医的咽痛、嗌于,喉痹范畴。
1、紫金锭30克,参三七15克!米醋适量。上药共研极细末,分3次醋调敷于颈前喉结上方凹陷处,以纱布覆盖,胶布固定,并用醋经常保持湿润,隔日换药1次。主治慢性咽炎(《浙江中医杂志h1984·4)。
2、元宝草、光叶水苏、苦葫各3 0克,筋骨草、玄参各15.克。水煎服。主治慢性咽喉炎,音哑(《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3、马牙七3克,儿爪龙6克。水煎服。主治慢性咽炎(《陕西中草药》)。
4、橄榄12枚,明矾15克,将橄榄洗净,用小刀将橄榄割数条纵纹4明矾研末揉入割纹内。含口中咀嚼,食果肉,并随之咽下唾液,每天吃5~6个。主治咽喉疾病(《偏方大全》)。
5、鲜蓑荷花或根,捣汁,和等量陈黄酒,含漱,1日数次。主治咽喉炎引起的声音嘶哑(《中国秘方全书》),
6、小果倒地铃(鲜)30克。水煎调冰糖服。主治咽喉炎(《福建中草药》)。
7、大西瓜1个,朴硝适量。在西瓜蒂上切一小孔,挖去瓤籽,装满朴硝,仍以蒂部盖上,用绳缚定,悬挂于通风处,待析出白霜,以鹅毛扫下,研细,贮于瓶中备用。用时以笔管将白霜吹于喉部。主治咽喉炎(《食物中药与便方》)。
8、鲜水丁香3C克。加水煎,调糖内服。主治咽喉炎(《泉州 本草》)。
9、粉团花根,醋磨汁?以鸡毛涂患处,涎出愈。主治喉烂《<</fonts>现代实用中药》)。
lo、千金藤鲜根10~30克,水煎服。主治咽喉肿痛(《福建中草药》)。
11、万年青叶(鲜)3~5片。捣汁,加酸醋1小杯,频频含咽。主治咽喉肿痛(《江西草药》)。
12、胡颓子根30_克,王瓜根工5克。水煎,频频含咽,每日l剂。主治咽喉肿痛(《江西草药》)。
1 3、鲜九头狮子草60克。水煎,或捣烂绞汁30,60克,调蜜服。主治咽喉肿痛(《福建中草药》)。
14、白药(捣罗为末)3o克,龙脑o.3克。同研令匀,炼蜜和丸,芡子大,常含1个丸咽津。治咽喉肿痛(《圣惠方》)。
15、射干花根、山豆根阴干为末,吹之如神。主治喉肿(《袖珍:j5r》)。
1 6、商陆切根,炙热隔布熨之,冷即易去即愈。主治喉肿(《图经本草》)。
17、薤根热醋捣敷肿处,冷即易之。主治喉肿(《圣惠方》)。
1 8、老黄瓜1枚,去子,入硝填满,阴干为末,每以少许吹喉,灵验无匹。主治喉肿《医林集要》)。
'19、山豆根、白药等分;水煎噙之,咽下。主治喉风急证,牙关紧闭,水谷不下(《外科集验方》):
20、韭1把!捣熬薄之,冷则易。主治喉卒肿不下食(《千金方》)。
21、马屁勃煎浓汁,灌之。主治咽喉闭塞不通(《类编朱氏集验方》)。
2 2、生麻油2 5 0克, 妥皂角十锭,用生绢滤去滓,右灌此一麻油,即时疮穿,浓血吐击而愈。主洽咽喉生痈!药不下及喉闭等症(《类编朱氏集验方》)。
2 3、梨2个榨汁,与麻黄4. 5克同煮,煮后去麻黄;饮汁。主治喉头痰声咯咯;气喘急促(《中国秘方全书b)。
24、山豆根、紫苏叶,细锉,煎汤。临卧服。主治咽喉上膈热毒患瘰疬者(《仁斋直指方》)。
25、先刺出血,豆豉同盐涂之。主治咽生息肉(《男女奇效良方》)。
2 6、千年润晒干为末,每服3克,浓煎薄荷汤调服,不以时,临睡服尤佳。主治咽喉壅闭,发声不出(《履岩本草》)。
2 7、胆矾纯绿者,研细如粉,用酸黄醋一呷调咽下。自服不得者灌之。即时吐下稠粘痰诞,便愈。可少用以冷水解之。主治咽喉炎,深在咽下,针刀不能及者(《张太医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