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万里清秋须尽赏——在山东到哪儿去赏秋

 大河qh19kwz5uc 2017-09-06



秋天总是酝酿出一种澄明而又素净的诗意。

秋天是什么?秋天是“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的灵动;是“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绚烂;是“碧云天,黄花地,北雁南飞”的浪漫;是“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壮美……

齐鲁大地的秋光秋色,更是因此深得古今文人墨客的钟情。在他们笔下,即使流传了千百年,那些诗词中所描绘的诗意秋情,还在不知不觉中召唤着我们远足出游,追随着他们的心境去赏秋。在这里,也许不经意间,你就会与千百年前的诗人相逢,幻化出同样的心境,感受诗中山东大地那秋天的意境。

 

秋柳含烟

湖光山色连成一幅秋图

《历下秋风》 作者:榴榆山房

好是济南历下亭,秋来风景更清泠。

人何误指南门洞,只为凉风不暂停。

秋情“济南的四季,唯有秋天最好,晴暖无风处处明朗。”老舍是一位大名鼎鼎的作家,他专门写过一篇《大明湖之春》,就在这篇写“春”的散文中,他却不惜笔墨地写了“大明湖之秋”。友人桑子中先生曾为老舍画了一张《大明湖之秋》的油画,老舍描述这幅油画说:“湖边只有几株秋柳,湖中只有一只游艇,水作灰蓝色,柳叶儿半黄。湖外,他画上了千佛山,湖光山色,连成一幅秋图,明朗,素净,柳梢上似乎吹着点不大能觉出来的微风。”老舍先生说,“上帝把夏天的艺术赐给瑞士,把春赐给西湖,秋和冬全赐给了济南。”此话绝非虚言。

现代学者芮麟1933年秋曾来济南公干,他眼中的大明湖之秋是这样的:“凭栏小立,但见湖水绿,荷叶绿,芦苇绿,杨柳绿,这山也绿,云天也绿,眼前一片绿色,几疑身在江南了。”在大明湖畔,他徘徊良久,不忍离去,两首七绝脱口而出:“湖上秋来半是花,芰荷香里好生涯。阿侬不是江南住,合向此间老岁华。”“荷风习习柳毵毵,千佛当前滴翠岚。今夜故乡休入梦,济南秋色似江南。” 民国时倪锡英《济南》一书,对大明湖秋季景色进行了详尽的描述。倪锡英的文字描写生动形象,文笔优美:“到秋季里,荷花谢了,荷叶枯了,堤边的芦苇,探出雪白的须缨,把湖上点缀成素人白一片。在那个时候,如果停舟在芦丛的旁边,静听着秋风吹来,芦叶们会发出一阵深长的叹息,那是够诗意的。”

赏秋地点:济南大明湖历下亭

秋景颜值指数★★★★★

 

层林尽染

一双醉眼领略“枫”情

《千林红叶》  作者:(明)杨进吉

策杖秋园入远岑,山村茅屋觅知音。

崖悬薜荔石张锦,霜薄楸花满林。

野菊幽香堪载酒,曲溪流水当鸣琴。

醉眼拟春色,卧对高人点笔吟。

秋情:秋日,登临崂山极顶,但见无垠黄海碧波万顷,绵延起伏的群山层林尽染,万山红遍,形成了绵亘数百里的壮观景象。漫山遍野的黄、绿、红,五颜六色地交杂在一起,飘香的秋果点缀在色彩斑斓的林木之间,像极了一幅巨大的水彩画,使人神清气爽,心旷神怡。同样是写秋天,杨进吉一改古人悲凉之调,向我们描绘了一幅崂山秋色的纯美景象。远山、茅屋、悬崖、野菊、曲溪……带给我们海滨之秋特有的淳朴,加上诗人策杖登山、寻觅知音、醉吟秋色等细节描写,那安逸的神态,潇洒的闲情会引发出我们多少羡慕的感慨啊。

好在这诗中的意境是距离我们仅咫尺之遥的青岛崂山。此时此刻,何不抛开心中的纷杂念想,用最纯粹的欣赏眼光,去看看这个杨进吉笔下的秋景有多么吸引人。秋天的崂山无疑是最美的,它凝聚了春天的碧绿、夏天的苍翠,甚至冬天的宁静旷远。壮美的山势、纷呈的色彩、无垠的碧波,飒飒秋风扑面而来,饱含着一种成熟、迷人的味道。来这儿,看着那山那海,想想那人那情,闭上眼,用尽全力地深呼吸几口清新的空气,或许你的胸膛也会在那一刹那间变得容纳百川,即使阴郁的心情也早已烟消云散

赏秋地点:青岛崂山

秋景颜值指数★★★★★

 

影落澄潭

吹过树梢的萧萧哨音

《龙池秋月》  作者:(清)郑性

风声在树叶萧萧,寒月光流兔魂娇。

影落澄潭珠山浦,蛰龙惊起欲随潮。

秋情“龙池秋月”是旧时临淄八景之一。龙池在今临淄龙池西村和龙池东村之间,池长60米,宽30米,过去内有三泉汩汩而出。龙池左右分别有一口水井,俗称“龙眼”。

该诗描写的是秋夜,皓月悬空之夜月影倒映在一汪碧水的龙池之上的皎洁美景。龙池畔边,原有著名寺院龙泉院,昔日这里殿宇轩昂,石佛屹立,碑碣幢幢,为一方游览胜地。宋代婉约派词学大家李清照之夫、曾任北宋淄州知州的金石学家赵明诚曾临景赋词道:“原泉混混,绿竹猗猗”。

西风、秋树、寒月、澄潭以及水中之月,此情此景,何处可见?清代藏书家郑性用寥寥28个字,将自己眼中的秋景刻画得淋漓尽致,然而这样的秋光在哪里呢?其实,不必刻意去追寻,在山东的许多古镇、古村,都能找到这样的诗中之秋。“悲落叶于劲秋”,秋古来触发思,光阴如梦,往事堪嗟。在秋日里,走一走千百年前的古道,看一看曾经的古村落,那种特有的浑厚与苍茫,或许能带给我们和郑性当年一样的寂寞情思。

赏秋地点:淄博临淄龙池

    秋景颜值指数★★★☆☆

 

千里共婵娟

空气里浮动着丹桂的馨香

《水调歌头》  (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秋情:极负盛名的这首词相信大家并不陌生,其中那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更是让人刻骨铭心。写这首词时,苏轼41岁,时为密州(今山东诸城)“一把手”。那年的中秋时节,他想起了几年未见、在济南担任掌书记的弟弟苏辙,不无惆怅之感。苏轼和苏辙,手足之情甚笃。据苏辙《超然台记叙》说:“子瞻(苏轼字)通守余杭,三年不得代。以(苏)辙之在济南也,求为东州守。既得请高密,五月乃有移知密州之命。”苏轼来山东当官,本为兄弟之情,只是上任初路过济南时,见到苏辙和随父寓居济南的侄儿苏迟、苏适、苏远相聚月余,但到达密州后,仍不能与弟弟苏辙时常晤对。对弟弟的思念,构成了这首词的抒情文字。

月光移照华美楼阁和不得安眠的诗人,不解风情的月亮啊,你为何总是在我们别离的时候才这么亮,这么圆,这么让人牵肠挂肚?可是,月圆月缺、月阴月晴,这是上天的安排,这样的事情,自古至今,难得两全。惟愿每个人都平平安安、长长久久,纵然隔着千里之遥,我们依然可以共赏一轮明月,共饮一杯醇香老酒。该词上片叙述诗人身世之感和思想矛盾,下片抒发对兄弟的怀念之情。全篇字字珠玑,句句生辉,章章华彩,一气呵成。我们感觉到的是秋夜的美好月色,体会到的却是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苏东坡的思亲之情竟是这样豁达浪漫。

赏秋地点:山东诸城

秋景颜值指数★★★★★

 

齐鲁之秋,美不胜收!

这里有“不堪帝子弄琴瑟,为倩疏钟向鸟啼”的“岳宇秋风”(利津);有“绿水逶迤去,松声薄暮来”的“牟台秋望”(牟平);有“银河漾漾净天阶,碧月辉辉照麓台”的“麓台秋月”(潍坊);有“柳梢低扬渡头风,白夹青蓑落照中”的“麟渡秋帆”(济宁任城);有“须知太极相循理,只在阴阳消长中”的“雷泽秋声”(泗水);有“四郊无处不秋成,禾黍龟阴独擅名”的“龟阴秋稼”(泰安);有“海岱收残雨,青徐散落晖”的“文山秋霁”(费县);有“一派清光同皓魄,半溪虚影若婆娑”的“泓水秋澄”(寿张);有“吟风残叶萧萧下,背日归帆闪闪明”的“金堤秋波”(阳信);有“烟锁垂条千万缕,轻风摇曳画难成”的“线岭秋烟”(郓城);有“天澄水明一望中,万千气象纳心胸”的“历山秋眺”(济南)……

难道你不想到山东各地去感受一下那别有一番情调的秋韵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