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坑、野钓和竞技中,不少钓友脱钩跑鱼率较高,降低了上鱼量,最可怕的是还容易炸窝,造成毁灭性的打击。今天老姜与大家探讨一下脱钩跑鱼的问题。 一、鱼偏大钩偏小:竞技钓混养和湖库野钓经常碰到这种情况,用小钩作钓,但中钩的鱼个体较大,鱼钩挂不深,大鱼一发力就容易脱钩跑鱼。要么鱼钩被拉直,要么钩尖上挂着一点鱼嘴巴组织。这时一定要换大一点的鱼钩作钓。 二、鱼钩钩尖外翻:正常的钩尖垂直向上或稍微内扣,在经过多次刺鱼和拉扯后,特别是钓大鱼和高密度鱼情,质量一般的钩尖有可能外翻。如果不换钩,就容易导致扬竿时鱼钩“打滑”,挂不住或刺不透鱼嘴,导致脱钩跑鱼。“磨刀不误砍柴工”,发现鱼钩外翻一定要坚决更换。 三、钩尖锋利度下降:个别钓友为了节约会多次重复使用鱼钩,然而不知不觉中,鱼钩经过多次穿刺已经变钝。竞技比赛作钓高密度鱼情和黑坑正钓时,鱼钩也容易变钝,导致刺不深,出现脱钩跑鱼。此外,挂螺蛳钓巨物的新手也要注意了,别挂到螺蛳壳上,也会损伤钩尖。一般来说,上30条鱼就要检查钩子,搞巨物每钓一条都要检查,发现变钝立即更换。 四、鱼竿调性太硬:使用硬竿时,力的传导效果很好,起鱼回鱼较快,钓小鱼容易拉豁鱼嘴,钓大鱼则容易切线跑鱼。因此,综合考虑护线等因素,无论是竞技比赛还是黑坑作钓,都不建议使用极硬竿,中硬调性就可以了。当然,超高密度鱼情和手法牛叉的竞技高手另议。 五、扬竿发力太猛:个别钓友基本功不够扎实,扬竿时大挥臂猛拉。这样钓大鱼时也容易导致切线跑鱼,钓小鱼则由于鱼嘴的骨骼未发育完成,硬度不够,很容易拉豁鱼嘴导致跑鱼。因此,还是要练好基本功,利用巧而有力的“寸劲”扬竿刺鱼。 六、鱼类悔饵挂不深:当饵料水中状态不错,加上引逗得当,鱼类是会就饵咬钩的,但一旦入口后,发现饵料味型不对或者太硬难以下咽,鱼儿往往会悔饵,此时扬竿也可能带住鱼嘴,但不容易挂深挂牢,扬竿力度稍大就会导致鱼钩打滑或拉豁嘴边。因此,作钓前一定要开好饵料和找对味型。 七、鱼类涮饵挂嘴边:当鱼儿就饵时,特别是钓回锅鱼和老猾鱼,典型的就是鲫鱼,即使味型和状态都没问题,但这些“老江湖”往往会试吃,甚至多次涮饵,吃了吐吐了吃。如果看到微弱漂相就抓,扬竿过早,就会挂在嘴边,拉破嘴皮脱钩。这时如果气温较低可以加大饵料味型,气温较高则加果酸、鱼开胃等促食剂,或改善饵料状态,或使用活饵作钓,总之要进一步激发鱼吃食的欲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