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简单的地图

 耽读斋 2017-09-07


去一个陌生的地方,如果没有纸质的地图,或者没有示意图之类的东西,想要顺利地抵达目的地,可想而知,那一定会相当困难,甚至可以称之为一个灾难性的大问题。当然现在解决这个问题就要相对简单一些了。没有纸质的地图,那就手机上的地图APP来导航就可以了。输入想要去的地方,然后定位自己,马上APP就会规划出一条适合的线路来——然后要么步行,要么自驾,要么全程公交车,要么铁路,要么混合交通……悉听遵便,确实也很简单。


但上述如此的场景,在之前却是一件相当难以想象的事情。地图,一点儿也不简单,甚至还曾经是非常值钱的商品。在英国记者与非小说作家西蒙·加菲尔德的笔下,不简单的地图,从远古找寻猎物的“藏宝图”开始,一点一点“变迁”,从一万年前刻在石头上最“简单”的地图开始,到中世纪欧洲层出不穷的各种各样的地图,一直到今天人们更加熟悉的各种纸质,直到以GPS或者北斗导航为基础的电子地图……够神奇的吧,地图还真的非同一般、别具特色!


西蒙·加菲尔德


那么,究竟什么是地图呢?按照定义来说,地图即是根据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球(或其他星体)上的自然和人文现象,使用地图语言,通过制图综合,缩小反映在平面上,反映各种现象的空间分布、组合、联系、数量和质量特征及其在时间中的发展变化。简而言之,地图就是按照一定的比例,运用符号、颜色、文字注记等描绘显示地球表面的自然地理、行政区域、社会经济状况的图形。不管是曾经墙上挂着的纸质地图,还是手机里的二维、三维地图,都是一样的构成。


当然,把地球上和生活中的那些建筑物、道路、森林、湖泊、河流,“搬”到一张纸上的时候,还是需要做一些额外的工作的。不然,有多大的世界,就需要有多大的地图——这当然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那就不是地图了。看地图,首先就要了解和掌握地图的三个基本要素——比例尺、图例和指向标。所谓比例尺,就是表示图上一条线段的长度与地面相应线段的实际长度之比,即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比;根据比例尺就能计算地图上两个位置之间的实际距离。比例尺有三种表示方法:数值比例尺、图示比例尺和文字比例尺。所谓图例,即地图上的各种符号和它们的文字说明,地理名称和数字。而指向标即指示地图上的方向,一般来说都是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进行标识的。


就常规的类型而言,地图可以分为很多种:比如,按照区域范围,可分为世界图、国家(地区)图等;按照专题学科,可分为自然地图、人口图、经济图、政治图、文化图、历史图等;按照应用,可分为参考图、教学图、地形图、航空图、海图、海岸图、天文图、交通图、旅游图等;按照使用形式,可分为挂图、桌面图、地图集(册)、野外用图等;按照表现形式,可分为缩微地图、数字地图、电子地图、影像地图等;按照内容,可分为普通地图、地形图和专题地图等种类;按地图维数,可分为二维地图(平面地图)和三维地图(立体地图)等……这些地图,都是很常规的地图。在实际中,还有很多与常规的地理地图不一样的“地图”,比如具有各种特定用途的地图等。日常生活中,当然不必需要懂得它是什么类型的地图,只要能够认识地图,能够找到路线和目的地,这些就足够了。毕竟来说,地图的功用之一就是实用。


地图,并不止是它本身所展示的那样一种面目。事实上,围绕地图,故事有很多很多。比如,曾经中国地图是横幅的,南海诸岛是以更大的比例尺列于中国地图一隅的。这样标注当然也没有什么问题,毕竟,南海太大了,而那些岛屿,宛如星星点点散布于茫茫大海之中,确实有点儿“微不足道”的意思。但从政治和心理层面而言,当中国地图由横幅变为竖幅,南海诸岛等比例尺绘制出来的时候,那才预示着,中国不止有960万平方千米的陆地面积,还有300万平方千米的“蔚蓝色”国土呢!



《地图之上:追溯世界的原貌》中文版正式上架

《地图之上:追溯世界的原貌》中文版正式上架

作者:西蒙·加菲尔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