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奇脱俗 俊逸不凡 ——著名书法家 傅良才

 我的小孙孙全全 2017-09-07

著名实力派书法家傅良才先生尽显文人气韵的书法深受书法爱好者的喜爱,他从临摹名家到自创风格的书道孤旅,也被书法界业内所推崇。傅良才书法绢秀静雅而具意蕴,饶有书卷气息;刚柔平和而兼洒脱,极富艺术观赏性和书法生命力。名家评其书法“稳中见奇,气韵宏泛,如晴阳过云,蜻蜓落荷,清新可人”;“文人气息,静中寓动,力不外泄,朴厚自然”。更获得专业高层“清奇脱俗,俊逸不凡。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称赞。

遨游书海  傅良才先生1957年出生于杭州书香之家,祖籍书画圣地绍兴。受祖上崇文思想的影响和熏陶,九岁习字,初学楷体柳公权等唐代名家,在报纸上、石砖上、元素纸上,每天练字二、三个小时,即便枯燥乏味,或陷于瓶颈,但仍怀揣梦想,坚持不懈。小学阶段屡受奖励,遂坚定了向书法发展的信心,怀抱艺术,孜孜不倦。七十年代初结识了现中国美院博士生导师闵学林老师,从此有了专业指导。通过不断的努力,傅良才楷书大有长进,得骨正静深之气。为了领略书法的精髓,再攻行书,开始研究书法大家王羲之、米沛诸家。并且虚心好学,向当代书法泰斗沙孟海、启功、陆维钊及郭仲选求教并得到大师们的亲授,逐渐进入深厚清润之层。陆维钊教授生前曾经推崇傅良才的书道之正,沙孟海评价其书法“气贯有力”有“一缕清气在其中”。

傅良才先生自学习书法后,于书道终日独坐挥亳不倦,坚持数十年,终有所获,其书法作品多次在全国、省、市书法大赛中展出并获奖,参加全球巡展,其作品为不少国内外艺术机构及藏家收藏。一九九一年六月,在西冷印社展览厅举办了由宋城书画研究会、杭州市书法家协会、杭州市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傅良才个人书法展览,次年由国家级出版社出版了由郭仲选题写书名的《西湖诗词楹联精选书法欣赏》书法专著。

享受宁静  傅良才先生喜欢在孤独中激情创作、品味快乐。清晨,远眺窗台外满目绿色,静静思索,然后泡上一杯咖啡,在淡淡的馨香缭绕之中,泡蘸浓墨潜心于一天的创作之中,在临摹中耕耘,在创作中获取果实,冬去春来,日复一日,为探索书法的真谛,不厌其烦其燥,如一池春水,有一个淡泊的心境,坐在自己命名的“一水涧书斋”研学、创作,一切了然于心;有时会泡上一壶功夫茶,打开电脑游览书法动态,观赏名家书艺,细研各类书体的精髓,悟道未来发展,并且经常处于痴迷的程度。傅先生说:“当沉浸于创作时会经常忘我,就如在翰墨中取经”。记得有一天,象往常一样,上午十点泡好咖啡,开始练字创作,等收起笔端却已是半夜时分,全然忘记了中、晚餐,连泡好的咖啡竟也一口没喝。类似情况数不胜记。谈起这些过往,傅先生总是谈谈一笑乐呵呵的,他说。“练习书法,醉于创作不仅能享受艺术之美,同样也会忘记一切烦恼”。


勇于面对  有个时期,缘起古典与现代书法之争,古典书法的循規和现代书法的不拘产生了极大的碰撞。此外,随着电脑及互联网的兴起,书写方式多样化的巨变书法生态、社会认知出现了问题,书法艺术和学习是否还有存在价值及质疑甚嚣尘上,甚至出现了边缘化的危险,这也给傅先生带来了迷茫和困惑,令其沉默多年。是放弃还是坚守? 先生虽与人相交不喜泛语,但遇事沉思而远虑。缘于对书法艺术的热爱,书画艺术的无穷魅力始终相随,在对几千年书法艺术的发展和现状,以及现代书法的价值研究后,他选择了坚持,选择了扬弃,并且显示了勇敢艺术家的本性,不排斥各种形式的书体。从古典书法中寻觅规范、精髓,于现代书法中获得灵性和想象空间创造力,把传统的书法元素融合到现代书法的艺术之中,有效地将二者互补中和,达到美感和意境的统一。通过临摹百家,兼收并蓄,穿越古典与现代,为自创带有鲜明特征的书法风格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他称之谓“师古而不泥古,不羁而不放纵”。

自创风格  虽然经过数十年努力,傅良才书法屡获佳绩,在社会上已小有名气,各种笔会活动、邀请纷至沓来,但先生不傲不骄,继续在学书路上前行。他在思考,他始终认为,临摹只是中继,要想有更大的发展还得有自己的风格。近年来他深入研学了启功大师书体,启功大师的书法给予他很大的启发。傅先生觉得,他虽求教于许多名家大师,启功大师书法的美与坚、人品的坚与净,与其自身的审美、书法功力、推崇的书法形式、追求的人品素养、文人气韵十分贴近,产生了极大的共鸣。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傅先生以启功大师为榜样,潜心研究书法内涵,苦苦体会书法 心得,在创作的渐进过程中,用理性诠释书法艺术的线条与长年积累的功力完善笔法,将自身的人生阅历,对人生价值的追求思考体现其中,从文化、哲学、姊妹艺术中吸取养分,充分彰显书法的韵味,稳步走向成熟,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著名书画史论大家王伯敏赞其书法“体韵遒举”。


在学习书法的几十年中,傅先生不仅安于寂寞、专心创作,功底深厚,其为人谦逊平易,还积极参与弘扬书法高雅艺术和普及活动,对于书法爱好者的求教,总是乐而为之。而遇慈善之事、书画惠民活动则来者不拒,乐此不疲。参加浙江省慈善总会举办的现代慈善二十年纪念嘉年华活动现场,连续挥毫六个多小时,顾不上吃饭,满足公益活动中大众的需求。

艺无止境,书者无疆。傅先生的书艺还会纵横深化,白傅留诗、苏公判牍的西泠湖山、现代的时代的科技文化将成为先生书艺生涯博大的源泉和动力。“淡然在胸怀、从容于翰墨”,在追求学习的极致和表现的纯粹的同时,其于书道五十年的孤旅仍将砥砺前进。

O一七年八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