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双笔书技法(十三)

 水木年华138 2017-09-07

双笔书技法(十三)

本文作者(袁阔林、袁冰娘、袁一田)

双笔书技法(十三)

竖画的基本训练

竖画是汉字的立柱,起着支撑与稳定全字的作用。《永字八法》称竖为努,又名铁柱。唐太宗《笔法论》云:"为竖必努,贵战而雄,努不宜直,直则力败"。唐颜真卿《八法颂》云:"努弯环而势曲"。这就是我们常讲的"横无平,竖无直″里的竖无直。初学书者切忌竖画直下。只有曲而下之才合乎自然之道。无怪乎《书法三昧》把竖纳入五动象天之列,曲则为动。行书竖变化多端,弧竖、坠竖、带钩竖、垂露。自东晋王羲之《兰亭》"年"字开悬针之先河后世效仿者甚多,流传至今。又有为适应书势浑厚、凝重、清盈、灵动之需,竖画又产生了高低、粗细、长短、曲直、开合、背向、各因字势变之。更有以点与撇等组合替代多竖并立的竖画如"无"字等。

悬针竖与垂露竖同练

悬针竖

悬针竖的特点就是竖的末端必出锋,像悬吊着的缝纫针。什么时候用悬针竖,一般讲有两个原则:一是作主笔的竖画,上承载少者;二是竖画处于汉字中部,或偏右者,如:"年"、"半"、"牛"等字。

垂露竖

垂露就是竖画末端不出锋而是像露珠。它与悬针相反,主竖上承载多者益用,处于汉字左部的偏旁如"阝"、"忄"、"门"的左竖必须垂露,垂露粗壮有力,垂露几乎什么竖都可用,什么部位的竖也可用垂露,可替代悬针。只是上承载少者可斟酌着用之。

①左笔垂露竖

正位扎笔入纸后向上稍推再折锋向下逆锋行笔,至笔画末端稍停而后回锋收笔。

②右笔悬针竖

藏锋起笔,入纸后逆锋向上稍许折锋右下顿后转势直下,行至笔画末端逐渐提笔使笔画如悬针,然后凌空收笔。

双笔书技法(十三)

③左笔悬针竖

正位斜侧入笔稍顿转势向下行笔,笔杆逐渐后倒至中段变逆锋送笔至笔画末端,逐渐提锋直至出锋收笔。

④右笔垂露竖

藏锋入笔后,右下顿转势中锋向下行笔,笔画末端揉锋使笔画圆饱状如露珠,凌空收笔。

双笔书技法(十三)

唐代书法理论家孙过庭《书谱》有云"悬针垂露之异"。我们也常讲,垂露悬针两分明。但在具体运用上对初学者甚难,其实也不难,只要掌握了,但凡汉字左部偏旁的主竖必垂露就可完事大吉,其它中部,右部之竖爱怎么着就怎么着,悬针垂露随便。这是不难者的认为,书法艺术却不是这等基本的要求,要的是艺术,这就值得研究。比如上承载少者宜悬针,上承载多者当然必垂露。其实不然,在众多名家的书作实践中却不尽如此。如"隔"字最后一短竖,其实承载者不谓不多也,查阅《书法字海》书圣王羲之反而用了悬针。又如"障"字的右部"章",本是立、曰、十三者相竖叠,最后一短竖该悬针、垂露?元代赵孟頫把曰、十贯串起来,把短竖变长竖,其上承载者化多为少,理所当然地变垂露为悬针。再如"引"的右边一长竖,用悬针者有唐褚遂良,颜真卿,孙过庭,还有唐太宗李世民。而用垂露者则又有元赵孟頫,清之赵之谦,徐元文等,更有甚者如元之赵孟頫的《洛神赋》中,以"华"字为例,其最后一笔竖,有时垂露,有时悬针,读者说了这是求变化,克服千人一面的呆板死像,书法有许多理论是存在着片面性。书法是柔性艺术,有许多可塑性,这可塑性就是我们追求艺术的一大途径。

本人只是发现了这一事实,无能力解决这一问题。初学书者不可随心所欲,胡乱变通,还是老老实实地做人,踏踏实实向古人学书,当有一定能力时,可以向新高度冲锋。这是我希望的,更是古前賢希望的,也是大家希望的,最终是书法艺术新发展所希望的新气象。

飞白竖与蛇行竖同练

飞白竖

飞白竖为汉蔡邕所创。初用于楷书,现已广泛用于书法五体之中。其榜书中堂一笔成功的飞白,为作品的艺术价值提到了一个极高度。飞白最讲研行笔的疾涩,得力于枯笔。重笔疾书,则笔画气势浑厚磅礴;轻笔疾书,则笔画挺拔刚劲;中速轻按书,则笔画古朴圆润;中速提按书,则笔画婀娜秀美。但凡此法,汉字中部,右部主笔竖皆可用之。

蛇行竖

此法不知何人所创。拟蛇行入草之状入书。此正是唐孙过庭《书谱》"蛇惊之态"之谓也。此法其难有二:一是笔杆晃动的幅度如何掌控,在竖的哪段该晃动幅度大,又哪一段晃动幅度小;二难晃动的节奏如何掌控,哪段竖晃动频率高些,哪段晃动频率少些。在短短的一笔竖画,以最大尺度算也不过盈尺,要做这高难度的技巧确实不易,如再在笔画中间带出些许飞白,字倒是更显得动感,但难度更大了。此法用于汉字中部,右部搭锋主笔竖。如:"华"、"年"、"祥"等字。

①左笔飞白竖

如果搭锋竖落笔较为随便,中锋向下行笔过三分之一处起飞白,此时笔逐渐重按使笔锋炸开快速行笔三分之一后逐渐提笔使笔锋散毫聚拢后再出锋。如果是完整竖,入笔应侧锋落笔后顿再转势向下行笔,下半截同上。

飞白一讲笔头含墨量,二讲行笔速度的变化,三讲笔头毛毫的打散,聚敛的技巧。

②右笔蛇行竖

当然也分完全竖和搭锋竖。完全竖露锋入纸后右下顿转势向下行笔,当行至无交笔处蛇行摇晃笔管边摇边下,快到笔画末端可出锋也可敛毫凌空收笔。蛇行竖动感强烈,但摆幅度需掌握好,中间有点飞白更妙。当然笔头含墨量很重要。搭锋竖好说,搭锋处不要让画面黑墨一团。

双笔书技法(十三)

③左笔蛇行竖

完全蛇行竖,起笔斜势入纸后向右下顿笔转势向下直行,到最后一点交笔点,左右晃动笔杆起蛇行而直下,到全竖五分之四处停止晃笔轻提敛锋收笔。如想加点飞白,则在最后交笔点重按一下笔将笔毫打开,然后一边行笔一边晃动,经一段后快到笔画末端停止晃动笔杆,而改为转动笔杆,将笔头散毫收拢起来。这里有两大难点,一是打锋难,因为重按可能造成墨团结成死笔,使线条不流畅。二是起飞白,晃动笔杆容易造成乱麻似的纹理,这些只有在实践中逐步解决。如果搭锋起笔好办,露锋轻轻入纸而后直行而下即可。

④右笔飞白竖

露锋入纸,向右下顿后转势向下行笔,过最后一交笔点后,顿笔打开笔毫起飞白,到全竖五分之四处逐渐提笔收拢散毫而出锋。如果是搭锋竖,起笔随意些,但要交待清行笔轨迹,不要造成笔画乱撞即可。

双笔书技法(十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