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真人

 我就是致尊宝 2017-09-07

道家思想作为中华文化的基石,对中华文化的各个层面产生了深远影响。道家向来被当作支撑中华民族精神生活的文化支柱之一,它与儒家一起成为中华文化的两大主干。道家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道家指的是以黄帝、老子、列子、庄子为代表的先秦古典道家,广义的道家则包括了汉代形成的制度道教。《庄子·大宗师》中说:"古之真人,不逆寡,不雄成,不谟士。若然者,过而弗悔,当而不自得也。若然者,登高不栗,入水不濡,入火不热。是知之能登假于道者也若此。"

真人:指古代道家、道教把修真得道(成仙),洞悉宇宙和人生本原,真真正正觉醒,觉悟的人称之为真人。代表了道家神仙可学,天尊可成的思想理念。

常用作称号,如关尹子、文子、列子、庄子在唐代皆封为真人。道德经与四子真经所代表的玄学是除了儒学外唯一被定为官学的学问。

天师改为真人封号,如明朝洪武时,正一教来朝,洪武帝大喝:"妄甚!天岂有师乎?改号真人。"此后,各教天师掌门都以真人自称。

折叠 编辑本段 词典释义

真人一词最早出于春秋战国《庄子·大宗师》:"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古之真人,不知说生,不知恶死,其出不欣,其入不距;翛然而往,翛然而来而已矣。"

1.天尊的别名,道家称存养本性或修真得道的人。亦泛称"成仙"之人。

春秋战国《庄子·大宗师》:"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古之真人,不知说生,不知恶死,其出不欣,其入不距;翛然而往,翛然而来而已矣。"

《鬼谷子》:"盛神中有五气,神为之长,心为之舍,得为之大;养神之所,归诸道。道者,天地之始,一其纪也。物之所造,天之所生,包宏无形,化气先天地而成,莫见其形,莫知其名,谓之神灵。故道者,神明之源,一其化端,是以德养五气,心能得一,乃有其术。术者,心气之道所由舍者,神乃为之使。九穷十二舍者,气之门户,心之总摄也。生受于天,谓之真人;真人者,与天为一。内修练而知之,谓之圣人;圣人者,以类知之。故人与生一出于物化。知类在穷,有所疑惑,通于心术,心无其术,必有不通。其通也,五气得养,务在舍神,此谓之化。化有五气者,志也、思也、神也、德也;神其一长也。静和者,养气。气得其和,四者不衰。四边威势无不为,存而舍之,是谓神化。归于身,谓之真人。真人者,同天而合道,执一而养万类,怀天心,施德养,无为以包志虑思意而行威势者也。士者通达之神盛,乃能养志。"

《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第一篇》:"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

汉 淮南王《淮南子·本经训》:"莫死莫生,莫虚莫盈,是谓真人。"

贾谊《鹏鸟赋》:"真人恬漠兮,独与道息。释智遗形兮,超然自丧;寥廓忽荒兮,与道翱翔。"

汉王逸《九思·守志》:"随真人兮翱翔,食元气兮长存。"

三国阮籍《大人先生传》曰:"太初真人,唯大之根.专气一志,万物以存.退不见后,进不睹先,发西北而造制,启东南以为门.微道德以久娱,跨天地而处尊.夫然成吾体也.是以不避物而处,所赌则宁;不以物为累,所逌则成.彷徉是以舒其意,浮腾足以逞其情.故至人无宅,天地为客;至人无主,天地为所;至人无事,天地为故.无是非之别,无善恶之异.故天下被其泽,而万物所以炽也.若夫恶彼而好我,自是而非人,忿激以争求,贵志而贱身,伊禽生而兽死,尚何显而获荣?悲夫!子之用心也!薄安利以忘生,要求名以丧体,诚与彼其无诡,何枯槁而逌死?子之所好,何足言哉?吾将去子矣."

魏晋《太上经》曰:"混茫之气,变化为真人,与时翱翔,有名无体。"

魏晋《洞元自然经诀》曰:道言:真人者,体洞虚无,与道合真,同於自然,无所不能,无所不知,无所不通。

南北《太上一乘海空智藏经》曰:天尊:道性无隐无显,无生无灭,无去无来;非现在,非未来,非过去;非因所作,非缘所生。是故名常。道性即是天尊,天尊即是真人。真人是常,道性是常。一切有为之法,皆是无常。虚空无为,是故为常。虚空者,即是道性;道性者,即是天尊;天尊者,即是无为;无为者,即是常乐。

道性、天尊、真人、无为、虚空等等,都是同体异名的概念。如同佛性是佛、真如、如来法身一样,这是道教继承先秦两汉道家思想对天尊问题探讨的深入。

宋苏轼《仇池笔记》:"道家云:「心不离田,手不离宅。」又云:「真人之心,若珠在渊。众人之心,若瓢在水。」"

清《孔易阐真》:"行无为自然之道,以成后天之功,性了而命亦全,便为无漏真人矣。"

清《阴阳正宗略引》:"天则有灾害之凶;地则有覆亡之患;人则有劫杀之灾,死丧流离,无时或息。人纵不能为不生不灭之真人,等而下之,亦当求其恶少善多,庶得领取生人之乐尔。今者理欲混淆,道之深微,非所望矣。"

陶行知:"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3《史记·秦始皇本纪》:" 始皇 曰:吾慕真人,自谓'真人',不称朕。"后因指统一天下的所谓真命天子。

张衡南都赋》:"方今天地之雎剌,帝乱其政,豺虎肆虐,真人革命之秋也。"

《梁书·韦睿传》:"天下真人,殆兴于吾州矣。"

《秦并六国平话》卷上:"未有真人来统一,奈何七国又争雄。"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四:"录之以见真人埽除之难,元勋栉沐之苦。"

4.指品行端正的人。

《汉书·杨恽传》:"我不能自保,真人所谓'鼠不容穴,衔窭数'者也。"

颜师古 注引 李奇 曰:"真人,正人也。"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德行》:"太史奏真人东行。"

刘孝标 注引 檀道鸾 《续晋阳秋》:" 陈仲弓 从诸子侄造 ( 荀淑 )父子,於时德星聚。太史奏五百里贤人聚。"

清 周亮工 《与王先生书》:"孝廉於仆称莫逆交者二十年,真人真品,肃然敬之者亦二十年。"

5.指真诚可靠或知情的人。参见" 真人面前不说假话 "。

6.人类学中指从猿进化而来,真正脱离动物界的人。

吴汝康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人类的祖先》:"人科中的真人,则包括一切能制造工具的人,有较发达的脑子,形成了社会……真正脱离动物界而转变成'完全形成的人',即真人。"

7.指广泛知晓天理和真理的人。即,大学者。

人们通常对学识渊博的人说:"您可是真人,请发表见解。"

折叠 编辑本段 道家真人

道家中所描述的至人 、大丈夫 、真人是完全超越于社会之神 ,他们是获得彻底解放与彻底自由之超人 , 表现出超越生死 、 超越时空的永恒性 、超越性与无限能力性的思想特征 。

"真人" 、 "至人" 、 "大丈夫"的永恒性

无梦真人是道家中的得道者,寿命超过天地、无穷无尽。这里的无梦不是指普通的梦,而是指传统的梦觉之辩,以无梦喻为无有烦恼,彻底觉悟。以梦为梦化、为迷醉、为浊、为醉;以无梦为醒悟、为生觉、为苏世、为独醒,无梦喻指精神的超脱和醒悟。指对人生彻底的觉悟苏醒的人,同屈原的苏世,即渔父所谓'众人皆醉我独醒'之义。道家体道是要"归根复命""返本归真",就是要去掉人的各种执着心与烦恼与后天不好的思想,返回到先天的我,也就是生命的本源"道"。真人神凝形释、骨肉都融、形神合一。与"道"合同,已达虚无境界,不受外界影响,没有形体与思想的束缚,所以不会有梦。这在《列子》中记载说:"古之真人,其觉自忘,其寝不梦;几虚语哉?"《庄子》也说:"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列子哲学的最终目的在于追求一种体道至人、体道真人的人生境界。列子认为:"至人潜行不空(窒),蹈火不热,行乎万物之上而不栗。"他还进一步指出,至人可以"上窥青天,下潜黄泉,挥斥八极,神气不变"。这是指超越了存亡、得失、是非、利害等非同一般的人。这种关于"至人"的描述,实际是庄子"齐物论"、"逍遥游"思想的前奏。

《精神训》曰 : "所谓真人者 , 性合于道也" 。《诠言训》曰 :"真人者 , 未始分于太一者也 。 "《原道训》曰 : "是故大丈夫恬然无思 ,澹然无虑 , 以天为盖 , 以地为舆 , 四时为马 , 阴阳为御 ; 乘云凌霄 , 与造化者俱 ; 纵志舒节 , 以驰大区 ; 可以步而步 ,可以骤而骤 ; 令雨师洒道 , 使风伯扫尘 ; 电以为鞭策 ,雷以为车轮 。上游于霄雿之野 , 下出于无垠之门 ,浏览偏照 ,复守以全 。经营四隅 ,还反于枢 。 "《精神训》曰 : "夫至人倚不拔之柱 ,行不关之途 , 禀不竭之府 , 学不死之师 ; 无往而不遂 ,无至而不通 ; 生不足以挂志 , 死不足以幽神 ; 屈伸俯仰 ,抱命而婉转 ; 祸福利害 , 千变万紾 ,孰足以患心 ! 上述之"太一" 、 "造化者" 、 "枢" 、 "不死之师"无疑是"道"的别称 。 如此可说 , 真人者即是与道合一 ,未始分离于道之人 ,至人 、 大丈夫也就是能返归于道 ,与道同在者 。《淮南子》之道秉承于老庄 , 然而 , 它又将老庄自然之道进一步神性化 。《原道训》曰 : "夫道者 , 覆天载地 ,廓四方 , 拆八极 ; 高不可际 , 深不可测 ; ……所谓无形者 ,一之谓也 。所谓一者 , 无匹合于天下者也 。卓然独立 , 块然独处 ; 上通九天 , 下贯九野 ; 员不中规 ,方不中矩 ; 大浑而为一叶 ,累而无根 ; 怀囊天地 , 为道关门 ; 穆忞隐闵 , 纯德独存 ;布施而不既 ,用之而不勤 。 "又《俶真训》曰 : "夫化生者不死 ,而化物者不化 。 "另《缪称训》 : "道至高无上 , 至深无下 , 平乎准 ,直乎绳 , 圆乎规 , 方乎矩 , 包裹宇宙而无表里 , 洞同覆载而无所碍 。 "此处"无形者" 、 "一"、"化生者" 、 "化物者"即为"道"之别称 。《淮南子》所描述之"道"在空间上表现得可大可小 ,无处不在 ,包合一切 ; 在时间上无始无终 , 不可穷尽 。《齐俗训》曰 : "往古来今谓之宙 , 四方上下谓之宇 ,道在其间而莫知其所 。 "故可知"道"是在宇宙中又包涵宇宙 , 即就是宇宙 。宇宙生生不息 , 变化不断 , 充满生机 , 它是永恒的 ; 而" 真人" 、"至人" 、 "大丈夫"与"道"合一 , 分享了道性 , 即具备了永恒性 。正如《本经训》所言 : "莫生莫死 , 莫虚莫盈 , 是谓真人 。 "真人超越了生死 ,超越了形体 , 达到永恒与绝对自由的境界 。这就是道家庄子的精神

"真人" 、 "至人" 、 "大丈夫"的无限能力性

《淮南子》之真人 、至人 、 大丈夫的无限能力性主要表现在个体能力与社会能力两个方面 。《原道训》中所说之泰古二皇即是对真人 、 至人 、大丈夫的无限能力性的概括 : "泰古二皇 ,得道之柄 , 立于中央 ; 神与化游 , 以抚四方 。是故能天运地滞 ,轮转而无废 ,水流而不止 , 与万物终始 。泰古二皇无疑是得道之人 ,其个体能力表现为能 : "风兴云蒸 ,事无不应 ;雷声雨降 ,并应无穷 ; 鬼出电入 ,龙兴鸾集 。 "其社会能力表现能和阴阳 、 节四时 、调五行 , 使天 、地 、人及万物和谐共生共荣 ,处于至德之世 。( 注 : 关于泰古二皇具体指哪二位历史传说人物 ,《淮南子》没有明确 , 也许是其对道家理想人物的假想 。按何宁等学者的注释 , 认为泰古二皇分指伏羲和神农 ,但《俶真训》中将至德世与伏羲之世 、神农黄帝之世相对举 ,认为后两者为世之衰 , 并不十分推崇 , 可见按《淮南子》之本意 ,泰古二皇并非指伏羲 、 神农 。 ) 当然 ,《淮南子》的主旨是治世为出世 ,终极目的是出入无间超脱成真人 。 所以真人一般是不愿再考虑世事 ,情不得已才应之 。《俶真训》指出 : "古之真人 , 立于天地之本 , 中至优游 , 抱德炀和 , 而万物杂累焉 ,孰肯解构人间之事 ,以物烦其性命乎 ? ""真人"不再以人间事为累 , "真人"的个人至境是 : "不学而知 , 不视而见 ; 不为而成 , 不治而辨 ; ……大泽焚而不能热 , 河汉涸而不能寒也 , 大雷毁山 , 而不能惊也 ,大风晦日而不能伤也 。 ……出入无间 ,役使鬼神 ;沦于不测 ,入于无间 , 以不同形相嬗也"; 这正是《庄子 ·大宗师》之"真人"境界 , 也是泰古二皇个体能力的具体化与神秘化的进一步渲染 。真人能力是无限的 , 它能大能小 、 能变化 , 大智大慧 、水火不畏 、风雷不能伤 , 还能役使鬼神 ,其神通不可猜测 。当然 , 则于迫不得已之时 , 以此能力治理天下 ,那就是无往而不通的了 。"故至人之治也 , 心与神处 ,形与性调 ; 静而体德 , 动而理通 ; 随自然之性 , 而缘不得已之化 ; 洞然无为而天下自和 , 憺然无欲而民自朴 ; 无礻几祥而民不夭 , 不忿争而养足 ; 兼包海内 , 泽及后世 , 不知为之者谁何 。是故生无号 ,死无谥 , 实不聚而名不立 , 施者不德 , 受者不让 ,德交归焉 , 而莫之充忍也 。 "真人 、至人的能力无需人为地显现 ,以自然之势顺人性而神化至天下自和 , 无为而为之 ,德泽人世 ,而不立名号 , 这是治理天下的最高境界 。 这就将真人的无限能力同治理天下联系在一起了 , 真人能力通过治理天下于至境而体现出至上性和无限性 。

"真人" 、 "至人" 、 "大丈夫"的超越性

段德智先生在其《宗教概论》中谈到宗教信仰对象的超越性时 ,他认为 : "宗教信仰对象的超越性即宗教信仰对象的在力量 、 活动和存在方面的绝对充满性以及由此派生出来的宗教信仰对象的`万能' 和`绝对不可抗拒性' ……宗教`神秘' 的秘密正在于宗教信仰对象的`超自然性' 、`超现世性'或`彼岸性' ,简言之 ,`超越性' 。 "固然 , 《淮南子》的思想体系还不能够真正构成一种完整的宗教教义 , 但作为信仰与追求的"真人" 、 "至人"等对象无疑在力量 、活动和存在方面具有绝对圆满性 。从这个意义上讲 ,《淮南子》思想具备了宗教性,这也是诸子百家中唯有道家演化成道教,而墨法没有的原因所在 。在前文中 ,已论述了"真人" 、 "至人"与"大丈夫"的"永恒性"和"无限能力性" 。"真人" 、"至人" 、"大丈夫"与道合一 ,道永恒存在 , 则"真人" 、 "至人" 、 "大丈夫"也永恒存在 ;道具有无限能力 ,其力量无限而不可测量 、其活动无所不致 、无所不通 、 能大能小 , 则"真人" 、 "至人" 、 "大丈夫"也具有了道的无限能力性 。从这个意义性讲 , 道家的"真人" 、 "至人" 、 "大丈夫"就具有了"超越性"。 当然 , 道家的"真人" 、 "至人"及"大丈夫"既是其设定的一个外在对象 ,同时 , 这个外在对象又是实践者本人 。因为 , "真人"的实践者能通过自己的实践去成为"真人" 、"至人"和"大丈夫" 。这是不同于西方基督宗教的地方 , 道家的"真人"不是一个绝对的外在超越者 , 而是一个通过内在超越自我的方式达到的超越性的绝对完满状态 。

折叠 编辑本段 四大真人之学

在汉朝初年,人们一般都说"黄老之学",汉初的"文景之治"就被认为是黄老之学的一次成功的政治实践。直到曹魏以降,上流社会大搞文化沙龙,又随着政治空气的窒息,关注时政的黄老逐渐滑向了谈虚论玄,道家由"外王"转向了"内圣",这才有了老庄并称,进入了庄子之名最显的魏晋玄学时代。四子真经所代表的玄学是除了儒学外唯一被定为官学的学说。

玄学是魏晋时期出现的一种崇尚老庄、研究幽深玄远问题的哲学与学说,是那个时代的学术主潮。所谓"玄",即《老子》所讲"玄之又玄.谓。西汉之扬雄在《太玄·玄摊》中说:"玄者,幽摊万类,不见形者也。"魏之王弼在《老子指略》解释道:"玄,谓之深者也。"玄学以《老子》的"无为"之论,《庄子》蔑视礼法的态度和《周易》的神秘主义合为主旨,以道解易又符合先秦两汉道家易思想。《老子》又称《道德经》,《庄子》又称《南华经》,此二书又被称为"玄宗"。玄学主要代表人物有何晏、王弼、嵇康、阮籍、向秀、郭象、张湛、韩伯、陶渊明、袁宏等等。玄学是在东汉末年经学衰落之际,抛弃了天人感应之论,冀以清谈和思辨裨补注经繁琐等阙漏,以自然为本为体,以名教为末为用,探讨本末的有无,即宇宙的本体问题;对此哲学目的,又以"得意忘言"为方法,以辨名析理为其思维形式。由是而成为一整套哲学体系。在晋元嘉十六年国家开设五馆中,玄学馆为其中之一,这也标志玄学的确立并为朝廷认可。据南齐陆澄《与王俭书》所载:"元嘉建学之始,(郑)玄、(王)弼两立。逮颜延之为祭酒,黜郑(玄)置王(弼),意在贵玄(学),事成败儒(《南齐书·陆澄传》)。"这说明南北朝时期,王弼的玄学,已经取代了郑玄的经学了。玄学大体上分为三派:以何晏、王弼、向秀、郭象等为代表的玄理派;以王衍为代表的清谈派和嵇康、阮籍、"七贤"等名流的狂放派。玄学的思潮还开创了中国文化史上的新时期,对宋明理学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魏晋玄学影响广泛,泛浸及医学,后者自然主义的养生观,其重术尊方的发展理路,和医者意也的思维方式等等,都与玄学的影响有关,这也铸就了从魏晋南北朝时期医学的自觉自为的特征。

门阀士族士大夫致力于《老子》、《庄子》、《周易》、《论语》、《列子》、《文子》等儒道经典的注释、研究和谈论,宣传自然无为,崇尚达生任性,于是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玄风",以谈玄论道来逃避现实政治。自曹魏年间的"正始之音"开始,很多名士口出玄言,不务政事,晋元帝司马睿甚至"餐服玄风",到南北朝时有的皇帝还"尽玄言之趣",置玄学馆,玄学风行一时。

玄学馆是学习道家学说的学校。宋文帝时创立。元嘉十六年(439)文帝以何尚之为丹阳(今属江苏)尹,建宅于南城外,设置玄学馆,招聚生徒。东海(今属江苏)徐秀、庐江(今属安徽)何昙、颍川(今河南登封东)苟子华、太原孙宗昌、鲁郡(今山东曲阜)孔惠宣等名流学者,都仰慕远道来游,称为南学。受魏晋玄学思想发展影响,玄学列为学校科目,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首开其端。唐代又名崇玄学,京师及地方均设。学习内容为《老子》、《庄子》,《文子》、《列子》等。玄学馆.又称为南学,学者闻风丽争四馆并置.为后代分科大学之始,对隋唐专科学校的发展有直接影响。

玄、史、文三馆的设立,除《宋书·隐逸传》所言是"上留心艺术"使然以外①,恐怕还有借设馆来确立朝廷在士大夫文化中的领导地位的意味,将思想的生产纳入国家的体制。尤其是玄学,它与史学、文学不同,是士大夫的思想灵魂,关乎治道。朝廷不光要借"抑扬名教"来整肃士风,还要占据思想界的权威地位,引导士风。《宋书·何尚之传》:"立宅南郭外,置玄学,聚生徒。东海徐秀、庐江何爨、黄回、颍川苟子华、太原孙宗昌、王延秀、鲁郡孔惠宣,并慕道来避,谓之南学。"可见玄学馆的设立的确吸引了一些士人,形成了重要的社会影响。(据《南史·宋明帝纪》载,总明观原设五科,因阴阳学无人,立四科。齐初仍沿用。其分科教学形式,影响后世专科教育的发展。)

北周承西魏之后,其学制较北齐为略胜。太学之外,又有"露门学"、"虎门学"及"通道观"等。"露门学"或称"路门学",立于武帝天和二年(公元五六七年),与"虎门馆"同为教授贵胄的学校。"通道观"立于建德三年(公元五七四年),与宋"四学"的"玄学馆"相似,盖欲发扬道家思想,也是这时代与前代学制特异的史证(都见《北周书·武帝纪》)。

唐长安玄掌馆唐都长安崇玄署辖下培养玄学人才的教学部门。又称为崇玄馆、崇玄学。其学生称为崇玄生。据《唐会要》卷六四载,开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置崇玄学子玄元皇帝庙,开元二十九年正月,设崇玄博士1人,令学生习《道德经》、《庄子》、《文子》、《列子》,"待习业成后,每年随贡举人例送至省,准明经例考试"。有学生百人。天宝二年(公元742年)改称崇贤馆,称博士为学士,助教为直学士,大学士1人则由宰相担任,领两京玄元官及道院。此后崇玄馆因安史叛乱一度衰败。大历三年(公元768年),学生恢复至百人。

宋朝提倡学习道经,并设立道学制度和道学博士。政和七年八月,徽宗根据宣和殿大学士蔡攸建议,将《亢桑子》《文子》列入国子学,与《庄子》《列子》并行。又亲自为《道德经》作注。重和元年因知兖州王纯奏请,令学者治《御注道德经》,间于其中出题。同时又下诏规定:"自今学道之士,许入州县学教养,所习经以《黄帝内经》《道德经》为大经,《庄子》《列子》为小经,外兼通儒经,俾合为一道,大经《周易》,小经《孟子》。"凡初入学者称为道徒,以后每年进行考试,根据其考试的成绩分别授以元士、高士、上士、良士、方士、居士、隐士、逸士、志士等名号,按五品到九品拨放。又依儒学贡士法,学道之士可通过考试升为贡士,到京入辟雍(北宋末年太学之预备学校,或称"外学")学习,然后每三年参加"大比",殿试合格者即为有道之士,可授以道官道职。为了普及道经的学习,又令道录院选择道经数十部,镂板颁之州郡。同年九月,又下诏规定:太学、辟雍各置《内经》《道德经》《庄子》《列子》博士二员。后又规定"诸州添置道学博士,择本州官兼充。"通过以上措施,促使道、儒合一。到宣和二年正月,遂下令"罢道学,以儒、道合而为一,不必别置道学也。"

折叠 编辑本段 道教相关

典故:

《庄子.天下》:"关尹老聃乎,古之博大真人哉!"

晋葛洪《上元夫人步玄之曲》:"忽过紫微垣,真人列如麻。"

韩愈《奉酬卢给事云夫四兄曲江荷花行见寄》:"上界真人足官府,岂如散仙鞭答鸾凤终日相追 陪。"

明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灵济宫》:"永乐十五年,文皇帝有疾,梦二真人授药,病顿瘳。乃敕建宫祀,封玉阙真人、金阙真人,封其配曰仙妃。"

明书.职官志》:"先是,洪武初,张道陵四十二代孙正常,以正一主教天师来朝上曰:'妄甚!天岂有师乎?'改号真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