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精度恒温控制电路

 共同成长888 2017-09-07


  在航空、航天控制系统及民用高精度测量设备中,为了提高测量精度,经常需要将某些关键元件置于恒温环境中。本文介绍一种用于高精度恒流源的恒温槽控制器,实测表明,本恒温槽在设定温度为60qC时,四小时温度漂移不大于+/-0.02℃.日温度漂移不大于±0.05℃。该恒温槽控制器电原理图如图1所示。图1中,PT1为AD590三端集成温度传感器,用来实时测量恒温槽内实际温度。R1为采样电阻,其两端电压与恒温槽内实际温度成比例,比例系数为20mV/℃。RP1为温度设定电位器,用来设定恒温槽内的温度。RL为加热元件,这里用10W线绕电阻器代用。就原理而言,该控制器属于脉冲调宽式。

  中图中IC/D及R10~R12、C3构成了自激式三角波发生器,波形如下图中Ud所示。其频率由C3电容量及Rl0的电阻值决定(图中标定值情况下约为730赫兹).幅值则取决于电源电压及R11、R12的比值。

  中图中示出了a~d点诸点电压波形图。从中图不难看出,当恒温槽内实际温度比设定值TO低得较多时(实测为5℃以上),IC/B始终处于负输出饱和状态,其输出电压Ua始终低于Ud,所以IC/C输出电压Ub始终为高电平,于是三极管V1始终处于饱和导通状态,电源电压全部加到加热元件RL上,恒温槽内温度快速上升。当恒温槽内温度上升到比TO低约5℃时.Ua便与Ud有交点,即在一段时间内Ua高于Ud,在这段时间内Ub处于低电平.V1截止使得恒温槽内停止加温。可见,恒温槽内温度越接近TO,加到RL上的脉冲宽度越窄,即加热功率平均值越小,恒温槽内温度上升越缓慢。恒温槽内加热功率随温度变化如下图所示。由下图可以看出,当恒温槽内温度达到设定值TO后即停止加热,以后恒温槽内温度便自动稳定在TO值。由于采用了脉冲调宽电路,所以该控制器具有效率高和恒温性能好的特点。

在具体制作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恒温槽自身的保温(隔热)性能对恒温精度有重要影响,所以恒温槽必须用导热性能差的材料。本文介绍的恒温槽用1.5毫米厚的印刷线路板制作。壁板和盖板的边沿留1毫米宽印刷铜箔,借以将壁板和盖板焊成一个整体,印刷板其余部分腐蚀掉。恒温槽直接焊接在需恒温元件所在的印制板上。恒温槽内壁贴3毫米厚的毛毡以提高隔热性能。恒温槽尺寸为60x50x30mm3(长×宽×高)。恒温槽装配示意图如图所示。

  2.除RP1外控制器所有元件与被恒温的元件焊在同一印制板上,其中PT1、Rl、R2、Dl及RL置于恒温槽内。

  PT1应尽量靠近被恒温元件中最关键的元件。RL放在恒温槽覆盖印制板的中间部位,距印制板约5毫米高。

  3.温度传感器AD590对恒温精度影响很大,应选用知名品牌的合格产品。

  4.lC/A~lC/D应选用截止频率较高的集成运算放大器,如TL084,以便缩短IC/C输出脉冲的前沿和后沿的宽度,减小V1的损耗,降低其工作温度。
  
  5.R1应选用电阻阻值为20kΩ±0.1%、温度系数小于1×10-4/℃、额定功率为0.5W的精密金属膜电阻器,否则将影响恒温性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