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中小学健康教育规范
2017-09-07 | 阅:  转:  |  分享 
  
发布时间:2000年9月30日实施时间:2001年1月1日

发布单位: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国家标准,GB/T18206-2000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在中、小学校开展健康教育的基本内容及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九年义务教育在校学生。





2一般要求



2.1本标准提供了中小学发展健康教育课程内容的基本框架。学校负责依据标准决定如何更好地进行课程的计划、教学组织、课堂活动及实践的安排。



2.2健康教育可采用正式课程或多种形式向学生传授,鼓励健康教育与学校其他课程教育的相互结合、相互渗透。



2.3在编排中、小学各年级的健康教育课程内容时,应以本标准中提出的中、小学生健康教育内容基本要求(附录A、附录B)的规定为依据,贯彻反映各阶段健康教育的总体内容。同时,应参照教育学的原则,体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学生参与等基本原则。



2.4中、小学健康教育实施目标



2.4.1增强儿童青少年有关人类健康的知识,建立完整的健康理念,发展有助于促进个体和社区健康的交流、决策等技能。



2.4.2促进儿童青少年逐步形成有益于健康的行为,自觉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改善生活质量,促进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为终生健康奠定良好基础。



2.5中、小学健康教育效果要求



2.5.1使儿童青少年掌握一定的卫生知识,认识个人卫生习惯、营养、体育锻炼、防病保健、环境卫生、安全措施等诸因素与健康的相互关系及影响作用。逐步自愿地形成对自己健康负责的卫生观念。



2.5.2培养儿童、青少年健康的心理状态,了解自身生长发育不同阶段,特别是青少年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的变化特点及卫生,建立健康行为,改变不良行为,改善环境,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3教育内容



3.1小学生健康教育内容的基本要求,见附录A。



3.2中学生健康教育内容的基本要求,见附录B。





附件A:



小学生健康教育内容的基本要求





A1食物与营养

A1.1认识食物是促进生长发育和保证健康的主要因素。



A1.2了解合理营养的基本要求、良好饮食习惯的重要性。不偏食、不挑食。了解吃早餐的必要性。



A1.3认识健康食品。不吃变质腐烂的食品,不吃不洁食品。预防食物中毒。防止病从口入。



A1.4了解水与生命密切相关。注意饮水卫生。





A2个人卫生

A2.1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饭前便后洗手。勤洗澡、勤换衣。常剪指甲。不与他人共用毛巾、水杯。



A2.2掌握口腔卫生的知识与技能;如早晚刷牙。了解刷牙的正确方法。了解如何正确地选择牙刷、牙膏。



A2.3学会用眼卫生,预防近视。掌握眼保健操。养成正确的读写姿势。注意看电视、玩游戏机、使用学习机时的用眼卫生。



A2.4养成正确的坐、立、行姿势。讲究仪表美。



A2.5学会辨认不吸烟标志,懂得吸烟危害健康。不吸烟。





A3心理卫生

A3.1了解完整的健康概念。



A3.2保持良好的情绪。树立自信心。与父母、同伴、老师和睦相处。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



A3.3关心、尊重他人,正确对待残疾的同伴。





A4环境与健康

A4.1了解人与环境的关系。



A4.2认识环境对人类健康的作用;认识环境污染的危害。



A4.3保护环境、注意废品的回收利用。



A4.4爱护动物,维护生态平衡。



A4.5创造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注意教室、家庭居室的采光和通风。



A4.6自觉维护公共场所卫生。不随地吐痰。在公共场所禁止吸烟。





A5体育锻炼与健康

A5.1认识体育锻炼有益于身体健康。充分利用日光、空气和水锻炼身体。坚持做广播操。



A5.2了解户外活动的益处和课间活动的重要性。



A5.3合理安排一日的学习、锻炼与休息。应睡眠充足、劳逸结合。愉快度过假日。





A6伤害预防与安全

A6.1注意交通安全。会识别交通标志,遵守交通规则。



A6.2注意游戏和锻炼中的安全。不做危险游戏,不燃放鞭炮。



A6.3注意劳动中的卫生和安全,预防外伤。



A6.4预防溺水、触电、雷击、烫烧伤、中毒、气管异物。



A6.5发生意外伤害要及时求医。学会一般外伤的简易处理。



A6.6记住急救站、消防队、报警电话号码。



A6.7预防性侵犯。





A7疾病的预防

A7.1了解预防接种的意义和小学阶段应该完成的预防注射。



A7.2了解小学阶段常见病(沙眼、近视、龋齿、脊柱异常弯曲、营养不良、营养性缺铁性贫血、肥胖)的主要预防要点。



A7.3了解常见肠道寄生虫病(蛔虫、蛲虫、钩虫、鞭虫)的预防要点。



A7.4了解常见肠道传染病(痢疾)的预防要点。



A7.5了解常见呼吸传染病的预防要点。



A7.6了解童年期预防成人期心、脑血管疾病的基本措施。



A7.7了解艾滋病的预防要点。



A7.8了解碘缺乏病的预防措施。



A7.9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了解对疥疮、头虱、冻疮、中暑等某些地方常见病的预防措施。







附件B:



中学生健康教育内容的基本要求





B1人类的生长发育

B1.1了解在生命不同阶段人体的生长发育过程、规律。



B1.2了解生物、社会以及物质环境对生长发育的影响。



B1.3认识生长发育包含性发育,正确理解性、性别及性别的角色及责任,理解社会对性道德的规范。





B2青春期卫生

B2.1认识青春期的各种概念、感觉和问题。



B2.2认识青春期男、女少年生理发育的相似和差异。



B2.3认识青春期男、女少年生殖系统的发育特点。(生殖器官的发育、第二性征、女性月经和男性遗精的出现)。



B2.4学会青春期卫生保健的基本技能:女生注意外阴及经期卫生,男生注意外生殖器卫生。正确对待第二性征的出现(不束胸、不穿紧身衣裤、不拔胡须、保护噪音等)。





B3心理卫生

B3.1认识青春期的心理特点、与性发育伴随的性意识的产生、独立意向的发展等。



B3.2认识人际间交流与信任的重要,发展在家庭、学校中以及同伴间的交流、处理危机的能力。



B3.3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缓解压力的技巧。



B3.4树立自信心,促进心理健康。





B4食物与营养

B4.1认识营养素对人体的主要作用。



B4.2认识人体生长发育、特别是青少年时期主要的营养需求。



B4.3了解食物的营养价值以及粮谷类、豆类、禽畜肉类、蔬菜水果类等食物中的一般营养素的构成。



B4.4了解营养平衡、食品消费一般原则,明确合理营养促进健康,养成健康的饮食行为。



B4.5了解考试、运动、劳动等过程中的饮食与营养卫生。





B5环境和学校生活卫生

B5.1爱护与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认识科学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战略。



B5.2注意用脑卫生,合理安排学习。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注意用眼卫生,预防近视,预防学习疲劳。



B5.3合理安排一日生活制度。了解充足睡眠对健康作用。





B6体育锻炼与健康

B6.1应把体育锻炼作为生活方式的一部分。



B6.2了解体育锻炼对生长发育、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的促进作用。



B6.3了解经常锻炼有助于缓解心理压力和学习焦虑。



B6.4注意体育锻炼的卫生与安全。了解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和急救。





B7物质滥用和常见疾病的预防

B7.1认识吸烟、酗酒、药物滥用对自身和他人及环境的危害。



B7.2发展拒绝吸烟、酗酒、药物滥用的决策技能。



B7.3了解性传播疾病/艾滋病的预防要点,确立对自身健康负责的生活方式。

B7.4注意对青春期常见病的预防。



B7.5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确定对地方病及某些地方常见病的预防,如血吸虫病、疟疾、氟中毒、克山病等。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

本标准由北京医科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叶广俊、余小鸣。

本标准由卫生部委托北京医科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负责解释。





献花(0)
+1
(本文系郑州103政教...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