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童年的记忆,你还在收藏吗?

 昵称39188644 2017-09-07
 

告别了人间五月天

又迎来了六一儿童节

这是个小孩子们开心玩耍的节日

也是大人们追忆童年的日子

穿上好看的新衣服穿梭在学校举办的游园会

踢毽子、滚铁轮、踩高跷、猜谜语……

好一副热闹之景

忆儿时之趣事

记童年之器物

每件事物都可以称得上是一个时代


竹椅

竹椅,它填满了冗长的童年记忆

平凡的日常,通过一把椅子变得更加真实

在我们大多数人的童年生活里,都曾经有着这样一把竹椅,它或许有着倾斜舒适的靠背,亦或者是一个规规整整的四方小椅。

这张坐上去发出“咿咿呀呀”的竹椅,陪伴着我们从童年到白首,即便竹身早已斑驳破旧,靠背也从青翠磨出暗红。

但是它总是会在那,出现在夏日的傍晚、弄堂的一角,自始至终成为人们生活里的一部分。

儿时的竹椅,

夏日的傍晚,

都承载着我们满满的回忆。

蒲扇

儿时的夏天,并没有如今那么炎热。每到傍晚时分,一张方桌、几把小板凳,围坐的人每个都带着一把蒲扇,既能扇风还能驱赶蚊子,人们畅所欲言,闲聊家常。

童年记忆中,外婆手上轻轻摇着的蒲扇,她就这么摇着摇着,摇进我的梦境伴我入睡,摇进我的童年陪我成长。

蒲扇也称芭蕉扇,葵扇。

蒲扇,呈卵圆形状,由蒲草编织而成。蒲草是一种多年水生植物,细密且韧性好,是蒲编之良好材料。制作蒲扇,从蒲草收割开始算起,需要经过选料、晾晒、编制、水喷、破篾子、刮板压平、修剪等多遍工序。

如今,随着现代编制工艺的广泛应用,手编蒲扇的市场越来越小,传承多年编织蒲扇的古老手艺活也逐渐淡出人们的日常生活。生活中的老物件也随着时代的影响而濒临灭绝。

煤油灯

煤油灯,是一种用煤油做燃料照明的灯。煤油灯使用棉绳灯芯,灯头通常以铜制成,而灯座和挡风用的灯筒则用玻璃制成,灯头四周有多个爪子,用来固定灯筒,旁边有一个可控制棉绳上升或下降的小齿轮,棉绳的下方伸到灯座内,灯头有螺丝绞与灯座相配合,故可把灯头扭紧在灯座上,而灯座内注满煤油,棉绳便把煤油吸到绳头上,只要用火柴点着绳头,并罩上灯筒,便完成点灯的动作。

煤油灯可以算是一个时代。

现在,旧式煤油灯已经几乎绝迹了,不再出现于我们的生活里,因为即便是遇到停电,也有蜡烛来为之所代替。

在煤油灯下读书的生活,也只能成为了记忆里的东西,陪伴人们在黑暗中度过的漫漫长夜。

搪瓷

搪瓷,又称珐琅。将无机玻璃质材料熔融,凝于胎体金属上经过制釉、涂搪、烧制等工序就成了内里坚硬、表面光泽的搪瓷。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搪瓷是最常见的日常用品材料,搪瓷制品也是每一家都有的老物件,渗透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可谓是搪瓷时代。

缝纫机

一针一线,

勾起一段记忆。

家里曾经就放有一台缝纫机,儿时的我时常上去踩着踏板,转动着机轮。

随着时间的日积月累,这台缝纫机确实老了,从它斑驳的机头和漆皮滴落的机架到步履沉重的机轮,足可以看出它岁月的苍老。

然而随后的搬家,这台缝纫机不见了。这或许是旧事物被新事物替代的一种最正常的表现形式。

有的时候,可能需要拂去灰尘才能看得清过往,才能认识到,招人喜欢的,永远不单单是老物件,作为记忆载体,他们留存着无数的美好。所有的物件和躯壳都可以被埋葬,唯有情感不能。

祝大家六一节快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