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读古典诗歌中的特殊的语言现象

 JwwooLIB 2017-09-07
近年来,诗歌鉴赏的题型在高考题目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古代诗词的语言,在语法方面有自己的特点,同古代散;一、句子成分的省略;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2、谓语省略;如:刘禹锡的《至潜水驿》:“枫林社日鼓,茅屋午时;再如:王维的《送李使君》:“山中一夜雨,树抄百重;谓语

解读古典诗歌中的特殊的语言现象

作者:郭芳 | 日期:2009年4月29日

近年来,诗歌鉴赏的题型在高考题目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大,题目对考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可考生面对千姿百态的诗歌,总感觉手足无措,脑中茫然,究其原因,是读不懂诗歌。既然读不懂,又怎么能谈鉴赏呢?所以,我认为教授学生鉴赏诗歌之前,首先要告诉学生们如何解读古典诗歌中的特殊的语言现象。

古代诗词的语言,在语法方面有自己的特点,同古代散文,同现代诗歌都有不同的地方。古代诗词很注重精练,用词非常俭省的诗歌要表达丰富的情感,有时应句式、字数、音韵的需要,有时因为表达效果的需要,就会产生独具魅力的诗歌语言的“变形”:句子成分的省略,名词性词组组成句子,句子成分的顺序变换,词类的活用等。如果不了解或不能自觉地感知这些诗歌语言的组织规律,往往造成阅读理解上的障碍,从而影响答题,所以要真正理解一首诗歌,必须从它的语言下手,在鉴赏中还原这些变形的语法,这样才能真正理解诗歌的含义。

一、 句子成分的省略。 1、 主语省略

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前一句中省略了主语“我”,后一句中省略了主语“我们”。

2、 谓语省略

如:刘禹锡的《至潜水驿》:“枫林社日鼓,茅屋午时鸡。鹊噪晚禾地,蝶飞秋草畦。”前两句与后两句一对照,很容易发现谓语省略了,“噪”和“飞”是说明“鹊”和“蝶”的动作的,前两句省略了谓语,“鼓”、“鸡”的动作在字面上没说明,但可以体会出,前两句的意思是,为迎社日,枫林里响起了鼓声,中午时分,鸡在茅屋旁边啼叫。

再如:王维的《送李使君》:“山中一夜雨,树抄百重泉。”前句从“雨”字可知谓语动词是“下”,可推知后句省略的是“积下了雨水”。这两句的意思是,山中下了一夜雨,树梢积下了雨水,象百重泉。

谓语省略在古代诗词中是极其多见的。 “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李白:《秋浦歌》第十四首)前句省略了谓语动词“冶炼”。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杜甫:《月夜忆舍弟》)后一句省略了谓语动词“响起”。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一句省略了谓语动词“藏”。 3、 介词的省略

如:王维的《山居秋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两句谓语的动词前,都有一介词结构作状语,而介词结构只剩下了“松间”、“石上”,省略了介词“于”。

如:许浑的《咸阳城东楼》:“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前句中的“日沉阁”是“日沉于阁后”的省略,介词结构中的介词和方位词都省略了。

把握诗歌中的省略的词,体会诗歌的具体内容。

诗歌是一种跳跃性的艺术,它讲究含蓄美,不直露,总要留下一块空白,让读者驰骋想象,感受诗的内蕴力。所以,我们在欣赏诗歌时,要补充诗人有意留下的空白和诗歌的场景,获得更高的审美享受。

还有如:贾岛《访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三番问答,至少要六句才能完成,作者都采用了答话的包孕问话的方法,精简为二十个字,这犹如同电影里的蒙太奇手法,一个意象接一个意象,一个画面接一个画面,镜头之间留下大量的空白,给了我们很多悬念,让我们根据生活的逻辑、经验的积累、自身的修养去补充完整,这样才能真正掌握整首诗的内容。

又如杜牧《过华清宫》后两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中,“一骑红尘”是否是引起“妃子笑”的直接原因呢?显然不是,这中间的联系靠我们的想象、补充,显而易见统治者的奢侈生活也就被无情地揭露出来。

诗歌就是如此。几个意象要靠读者的想象、补充,才能连缀在一起,而不是简单的将它们凝固起来,否则就失去了诗味,也就失去了诗歌的魅力。

二、名词性词组组成句子

在古代诗词中,一个句子就是一两个或几个名词性词组,这种情况很多。如: 1、 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2、 陆游的《书愤》:“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北风大散关。” 3、 杜甫的《旅夜书怀》:“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4、 白居易的《卖炭翁》:“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5、 柳宗元的《江雪》:“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6、 刘禹锡的《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平常百姓家。” 7、 王翰的《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音韵铿锵,意象俱足是一切好诗的必备条件。 如温庭筠的《商山早行》:“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这两句写了十种景物十个名词,这些景物组合在一起正好点了“商山早行”这个题。首先,鸡声和月点明早,茅店又是山区特有的景物。“鸡声茅店月”把旅人住在茅店里,听见鸡声就爬起来看天色,看见天上有月,就收拾行装,起身赶路等许多内容。都有声有色地表现出来了。同样,对于早行者来说,板桥、霜和霜上的人迹,也都是有特征的景物,作者于雄鸡报晓,残月未落之时上路,也算得上“早行”了。然而已经是“人迹板桥霜”,这真是“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啊。这两句纯用名词组成的诗句,写早行情景宛然在目,确实称得上“意象俱足”的佳句。

三、句子成分的顺序变换。

在正常情况下,句子的各种成分是有一定顺序的,但,古代诗词有不少特殊的句型,其中各种成分的顺序变换是多种多样的。

如:刘长卿《逢雪》“风雪夜归人”,应为“人归”; 杜甫《咏怀五百字》“取笑同学翁”,应为“同学翁取笑”; 贾岛《题李凝幽居》“僧敲月下门”,应为“僧在月下敲门”; 汉乐府《孔雀东南飞》“寂寂人定初”,即:初定; 欧阳修《采桑子》中的“双燕归来细雨中”,即:在细雨中归来; 再如:“将军金甲夜不脱”中指不脱金甲; “绿水人家绕”中指绕人家; “菊花须插满头归”(杜牧《齐山登高》)插的宾语本是“满头菊花”;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多情应笑我”即:笑我多情,“多情”是“笑”的补语。

由于声律和修辞等的要求,古诗中词序倒装的现象随处可见。不过,诗歌中的这种倒装语序,不仅体现了诗歌艺术的错位美,更主要地体现了作者在诗歌中真正要强调的思想感情。

记得学王维《山居秋暝》中“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时,有学生认为“浣女归竹喧,渔舟下莲动”比原句更容易理解。比较这两种语序,改后的句子画面中心归结于“竹”和“莲”——这是动作过程的终点。由于动作至此终结,画面也便归于静止,远远不如原句中“浣女”、“渔舟”之动鲜明可见;而且“浣女”、“渔舟”作为动作的起点和动力,能使过程得以不断持续。大大增强了画面的动作性、鲜明性,从而更写出了作者对远离官场生活的向往之情。

又如辛弃疾的《贺新郎》:“把酒长亭说。看渊明,风流酷似卧龙诸葛。”晋代的陶渊明怎么会酷似三国的诸葛亮呢?原来作者是把他们二人都用来比喻友人陈亮的文才和武略,按句意实为“看风流酷似渊明、卧龙诸葛”。宾语“渊明”跑到了主语的位置上。

还有王昌龄的《从军行》、杜甫的《春夜喜雨》二例定语“孤城”前置而“锦官城”后移,除了为符合七绝和五律的平仄格式外,目的还在于突出和强调玉门关所处孤立突兀的地势,春雨后诗人想象中繁荣坠落的景象。

语序的变换,还有积极的意义,那就是增加诗味,使句子成为诗的语言。杜甫《秋兴八首》(其八)“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有人以为就是“鹦鹉啄余香稻粒,凤凰栖老碧梧枝”,那是不对的。“香稻”、“碧梧”放在前面,表示诗人所咏的是香稻和碧梧,如果把“鹦鹉”、“凤凰”都挪到前面去,诗人所咏的对象就变为鹦鹉与凤凰,不合秋兴的题目了。

又如杜甫《曲江二首》(其一)“且看欲尽花径眼,莫厌伤多酒入唇”,上句“径眼”二字好像是多余的,下句“伤多”(感伤很多)似应放在“莫厌”的前面,如果真按这样去修改,即使平仄不失调,也是诗味索然的。这些地方,如果按照散文的语法来要求,那就是不懂得诗词的艺术了。

四、词的活用

如: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中,“花”和“斜”是名词活用为动词。

刘禹锡的《酬乐天》“病树前头万木春”中,“春”是名词活用为形容词,形容万木茂盛,是取名词所代表事物的特征作比。

杜甫的《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中,“青”为形容词作名词,指青青的山色。

白居易《买花》“百朵红”中,“红”为形容词活用作名词,指花。 王安石《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为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周邦彦《满庭芳》“风老莺雏,雨肥梅子。”中“老”和“肥”是动词的使动用法。 王维的《从歧王》:“涧花轻粉色,山月少灯光。”两句意为涧花很白,以为粉色不算白;山月很明,以为灯光不算明。形容词“轻”和“少”用作意动词。

王维的《送孙二》中的“行车起暮尘”,“行车”指行走着的车,为动词活用为形容词。 杜甫的《泛江送客》:“泪逐劝杯下,愁连吹笛生。”前句中的“劝杯”是“劝人多饮的酒杯”,“劝”为动词活用为形容词;后句中的“吹笛”是“吹着怨曲的笛子”,“吹”为动词活用为形容词。

动词用作形容词,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其后的名词不是宾语,而是所修饰的对象。

杜甫《喜达行在》中的“喜遇武功天”,“喜”本是动词,但在这里修饰动词“遇”用作副词了。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中,“大”本是形容词,但这修饰庇(庇护)作用就如同副词了。

古代诗人为了炼意的需要,常常改变诗词的词性,这些地方,往往就是一首诗的“诗眼”,在句中起到点铁成金的作用。

例如,全国高考题中王维的《过香积寺》:“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金石,日色冷请松。薄暮空潭曲,空禅制麦龙。”从字面上看,我们就可以看出这是一首游览诗,主要描写经过香积寺时所见的景物,但表现的意境如何呢?这就要求我们抓住里面的重点字词来分析。不难看出有两个字活用,“咽”、“冷”: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乎显得阴冷。由此可见,此诗通过“咽”、“冷”两字传神地显示出了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难怪《诗境浅说》曾写道:“下一‘咽’字,则幽静之状恍然;著一‘冷’字,则深辟之景若见。昔人所谓诗眼也。”

确实,诗歌中的一些字词词性的改变,有时具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功效,所以,它也是古人锤炼字眼的重点。

如杜甫《绝句漫兴九首》(其七)“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线”。第一句中的“糁”字原是名词,即米饭粒,可是在这里却作动词“抛撒”解。这两句的意思是:米饭粒似的杨花抛撒在路上,像铺了一层白毡;小小的荷叶,点在溪面上,像叠起的青线。

还有杜审言的《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曙”、“春”字都是名词,可是在这里“曙”用来形容“云霞”,“春”用来形容“梅柳”,两字都活用为形容词。两句意思是:云霞和太阳一同从海上升起,像曙光一样梅柳在江南(渡江)早已着上春色。这些词性的活用使诗歌展现了一种难以言语的意境。

总之,诗歌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它有着独特的语言风格,即抒情性、含蓄性、精炼性、跳跃性。为此,特殊的语言是它的必需。我们鉴赏诗歌时必须抓住诗人所运用的这些富有表现力的妙字佳句。因为这些妙字佳句是诗人从“几万吨语言的矿藏”中提炼出的足以表达诗歌内容的词句,对表达主题、深化意境、突出形象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这些地方也往往是高考考查的重点。所以,只有真正掌握了它的这种语言结构,并以此为突破点,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整首诗歌的意境,对问题的解答也才能更得心应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