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古诗词赏析中的语法问题

 JwwooLIB 2017-09-07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我国古代的优秀诗词以其完美的艺术表现手法和丰富的思想内涵,成为独具审美价值的中华古代文化精华。但初读古典诗歌作品,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有一定的难度。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的语法有很多差别,诗词的语法与文言文接近,但又不完全相同。一是因为在诗或词的一句区区几个字之中,要舒展相当丰富的想象,不得不力求简洁,凡是可以省去的字,尽量省去;二是受句式、字数、格律等要求的制约,有时不得不把词的位置变动,或者改变词性,突破常规句法。
  一、省略
  散文句法中,大量的省略会造成成分残缺,语意不通,但在诗词中,这种省略却如国画中的“留白”,大量合法存在。
  最常见的省略是姓名,如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五):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宵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诗的第一句中的“诸葛”是诸葛亮的简称,第五句中的“伊吕”是佐商汤王的伊尹与佐周武王的吕尚的简称,第六句中的“萧曹”是西汉初丞相萧何与曹参的简称。在诗词中往往把春秋时齐国的政治家、知心朋友管仲和鲍叔牙简称为“管鲍”,把汉朝的史学家班固和司马迁简称为“班马”,文学家扬雄和司马相如简称为“扬马”,在爱情故事中又把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简称为“司马文君”。
  再者诗句中常常省略虚词,“之乎者也”很少出现在诗歌语言中。例如:
  明月(于)松间照,
  清泉(于)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山河破碎(似)风飘絮,
  身世浮沉(如)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
  海日(于)生残夜,
  江春入(于)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

 浅谈古典诗歌鉴赏教学中对特殊语言现象的关注
潮州市金山中学教师 曾伟金

[摘要]目前古典诗歌鉴赏教学中出现了过分强调诗歌的情感教育和思想理解而忽略了语言层面的基本阅读倾向,导致同学们不能细致理解诗歌意义,体会诗歌的意境,感受不了诗歌的魅力。本文就古典诗歌鉴赏教学中需要重视的语言问题进行分析和理解。
[关键词]诗歌鉴赏教学  语言现象    炼字  句式

目前,在新课标的改革中,很多语文老师对诗歌鉴赏的教学重在对同学们进行粗放式的引导,他们强调的是如何从整体上把握诗歌的情景、意境、思想和情感等等,忽略了诗歌最基本的字词句的理解,使得同学们很容易凭着感觉去鉴赏诗歌,让他们觉得中国古典诗歌有些“阳春白雪”之感,不可亲近。《考纲》却有明确说明: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万丈高楼平地起”,要想提高同学们的基本鉴赏能力,在进行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培养同学们对古典诗歌语言的理解能力,特别是应该有重点的去关注诗歌中的一些特殊现象。语言的问题是一个比较庞大体系,概括起来起码包括语音、字词、句子等几个方面,下面我主要从字词和语法两个角度分别理解。
(1) 字词问题
古人写诗讲究炼字,今人读诗也要善于品味字词。在近几年的高考诗歌鉴赏题中以炼字或品味语言命制的试题不少,如何有效地解答这类问题确有研究的必要。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应有意识地去引导学生重视对诗歌中特殊字词现象的理解。比如:
1、 换字法
在进行诗歌鉴赏时,我们可以将诗歌中一些关键的字词进行替换,把替换的结果和原诗比较,比较两者的艺术效果。通过这样的比较,我们便很容易的看出诗人在炼字诗的讲究和用心,可以让我们的同学理解炼字的关键。
例如“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唯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送沈子福归江东》),诗中“春色”一词用得非常恰当,寓意深刻,我们能否将“春色”换成“秋色”,为什么?通过替换,让同学们思考诗歌的情感和意境:写友人走后诗人的思念之情。时值春光无限,桃红柳绿之际,大江两岸春光明媚,使人觉得心中对友人无限惜别之情,正如眼前所见的一派春光,弥漫于大江南北,随友人一同归去。这样的意境让作者的离别变得温暖,将思念变得更加恢宏。若是将“春色”“换成“秋色”那么整首诗的意境将完全不一样。
2、 对比法
在古典诗歌中,对比是一种常见的表现手法,是指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以达到强烈的表达效果,使对立的事物的矛盾鲜明突出,揭示本质,给人深刻启示。在诗歌欣赏中,我们应该找到诗歌中一些感情色彩明显且又对立的字词来感受作者的情感,把握作者的思想。
例如,“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登岳阳楼》)一联中,我们应该重点把握“昔”“今”这两个词,引导同学们把两者进行比较来理解。“昔”指诗人年轻之时,那是诗人的青年时代,正处“开元盛世”,到处歌舞升平,一派生机。诗人久闻洞庭湖之名,一个“昔”字将作者心仰已久的仰慕之情显露无遗。“今”则是“如今”,如今的祖国已山河残破,如今的诗人也历尽坎坷,只身漂泊之感,万里乡关之思溢于言表。在今与昔的对比中,我们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        
3、归类法
所谓“归类法”就是我们在教学中要引导同学们进行关键字词的归类,将那些有着某种关系的字词进行总结,比如递进关系,并列关系,或者是同一视角下的字词。
如,“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辛夷坞》),在诗中一共出现三个动词:“发”“开”“落”。作者通过这三个动词来表现花开花落,以动衬静,更显山林之幽静。其中,“发”“开”则写出了在寒冷的初春,山谷中凄凄流水,空寂无声之际,那一灿红的辛夷花怒放在幽谷中,开得何其烂漫,何其冷艳!“落”一词则与前面两词形成鲜明对比,“落”是一种自然寻常的规律,更是一种豁达一种无畏,孤寂中找到自我,平静中看到禅机。三个词将辛夷花自开自落、自生自灭、不假外物、不关世事的孤高与冷傲跃于纸上,这更是诗人王维主客观合一体的意境,甚至是王维所信仰的佛家中所谓的空无寂灭观念。
对诗歌中字词的重视和理解,不但可以直接与诗歌鉴赏试题紧密联系,准确理解诗歌含义,体会诗歌情感和意境,还可以在我们的诗歌教学中引导同学们有方向性地积极思考,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2) 语法问题
古典诗歌的语言特点是凝练、形象、含蓄、富有表现力。其中,古诗中常常会出现许多语法上的特殊现象,例如词性的变化,句子语序的变化(省略、倒装、跳跃性等)。如何将凝炼简洁的语言准确理解,需要对古典诗歌的语句进行补充、调整,对诗歌中的一些词语恢复词性。清楚了解诗歌语言组织规律,就能迅速进入诗歌的语境。
1、 辨析词性
中国古代诗人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常常改变了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这些地方,往往就是一首诗的“诗眼”或一首词的“词眼”,这些词往往出现在动词,形容词和名词上。
形容词不仅可以从形、声、色、光等方面点出形象的特点,还能传达出作者的感情。例如“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周邦彦《满庭芳》),语句中“老”“肥”两个形容词活用为动词,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如此活用实在是将江南的初夏形容的鲜活生动,呼之欲出!
2、调整语序
诗歌中出于押韵或格律的需要,或者为了突出情感的侧重点,诗人常常会改变诗句的语序。常见的现象有:主语后置、宾语前置、主宾换位、定语后置或挪前等等。
例如:“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王维《观猎》)一句,平原草枯,积雪消尽。“鹰眼”因“草枯”能更准确观察猎物,“马蹄”因“雪尽”略去阻碍,策马追赶更为迅捷。如此将“草枯”和“雪尽”不仅给我们描绘出一幅冬尽春初万物更生的图画,而且还写出了狩猎的惊心动魄,由远而近的视角突现了整个画面的壮观、恢弘。
3、补充省略
想象是诗歌飞翔的翅膀,鉴赏诗歌需要有想象。吴世昌先生说,读词须有想象。在诗词鉴赏中,根据诗词所规定的“再造条件”进行再造想象,可以补充诗人有意留下的空白,还原诗歌的场景,获得更高的审美享受。这是诗词欣赏的必要环节。
诗词的省略跟意象的组合有关。中国古典诗词意象的组合,借助了汉语语法意合的特点,意象与意象直接拼合,省略起连接作用的词语。例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诗人充分利用了意象的组合的无限可能性,以其娴熟的艺术技巧,让九种不同的景物沐于夕阳的清辉之下,象电影镜头一样以“蒙太奇”的笔法在我们面前依次呈现,一下子就把读者带入深秋时节:几根枯藤缠绕着几颗凋零了黄叶的秃树,在秋风萧萧中瑟瑟地颤抖,天空中点点寒鸦,声声哀鸣……写出了一片萧飒悲凉的秋景,造成一种凄清衰颓的氛围,烘托出作者内心的悲戚,让读者感受到诗歌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无穷魅力!
补充省略是几乎鉴赏所有诗歌都必须具备的方法,决定着能否让学生在诗歌的国度自由飞翔,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就必须要有意识地让同学们去补充诗歌中的空白,让他们充分地发挥想象力和描绘能力,这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鉴赏能力而且还可以对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有很大帮助。
(3) 结语
诗歌,是文学的的精华,是对生活的高度集中与概括。读诗,是一种美的享受,它能让学生的情感得以升华,让学生的心灵得以净化,让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有效地提高。能力的培养应该用最基本的做起,而在诗歌教学中,我们就应该让同学们读懂诗歌到底在说什么,而这个问题归根结底就是要同学们首先理解诗歌的语言,所以,面对鉴赏能力比较薄弱的高中学生,我们就应该注重文中所涉及的语言问题。
 
参考资料:《古代汉语》,王力主编,中华书局;
       《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教师指导用书》(粤教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