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任性的五代四大画家!!看了绝对是你的福利

 fuhaizhenren 2017-09-07



五代山水四家

│ 荆浩│ 关仝│ 董源│ 巨然


1

董源



(?-约962年),五代南唐画家。源-作元,字叔达,江西钟陵(今江西南昌)人,自称“江南人”。事南唐主李璟时任北苑副使,故又称“董北苑”,南唐亡后入宋。据画史记载,董氏善山水人物、云龙、牛虎,无所不能,尤以山水画最为著名,开创南派山水。


其山水多以江南真山入画而不为奇峭之笔,记载说他山水多画江南景色“平淡天真,唐无此品”。米芾曾盛赞其山水曰:“峰峦出没,云雾显晦,不装巧趣,皆得天真”。五代的《画鉴》里记载:“董源山水有二种:一样水墨,疏林远树,平远幽深,山石作披麻皴;一样着色,皴文甚少,用色浓古,人物多用红青衣,人面亦有粉素者。二种皆佳作也。”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提到:“董源善画,龙工秋岚远景,多写江南真山,不为奇山峭之笔”,又称“其用笔甚草草,近视之几不类物象,远观则景物粲然……”。擅画水墨及淡着色山水,喜用状如麻皮的皴笔表现山峦,上多矾头(山顶石块)苔点,多画丛树繁密,丘陵起杖,云雾显晦和溪桥渔浦、汀渚掩映的江南景色,后人称其所作平淡天真,为唐代所无。也有设色浓重之作,山石皴纹甚少,景物富丽,近于李思训格调,而较放纵活泼。兼工龙、牛、虎和人物。


五代至北宋初年是中国山水画的成熟阶段,形成了不同风格,后人概括为“北派”与“南派”两支。董源的《潇湘图》被画史视为“南派”山水的开山之作。现存世作品有《潇湘图》卷,现藏故宫博物院;《夏山图》卷,藏上海博物馆;《夏景山口待渡图》卷,藏辽宁省博物馆;《龙宿郊民图》及《洞天山堂》二轴,均图录于《故宫名画三百种》。



董源 龙宿郊民图

绢本设色 156x160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五代 董源 夏山图

绢本水墨淡设色 纵49.2厘米 横313.2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董源 潇湘图卷

绢本设色 纵50cm 横141.4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五代 董源 平林霽色圖卷

美国波士顿博物馆藏


南唐 董源 夏景山口待渡图卷

绢本淡设色 纵50厘米 横320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藏


此图写江南夏景。开卷处平沙浅岸,江河横陈,小舟往来其间,山峦叠起,丛林中微露村舍,卷末沙岸延伸,垂柳成行,岸边有待渡者,展现出平远辽阔的江景。全卷用披麻皴加墨点表现山峦林木,画法与《潇湘图》一致,画幅高度亦相同,因而有的鉴赏家认为二者为一卷,后来被人分割,中间有缺损,因而不能连贯。本图无款印,董其昌于卷前引首题“董北苑夏景山口待渡图真迹”。



董源 洞天山堂 绢本设色

纵183.2厘米横121.2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董源 溪岸图 大都会博物馆藏

董源 山水

董源 晴岚飞瀑图

董源 寒林重汀图 日本兵库县黑川文学院藏

董源 江隄晚景 台北故宮藏- 張大千遺贈

董源 江隄晚景 台北故宮藏- 張大千遺贈

董源(传 清 佚名)山水图卷

绢本水墨设色 39.1×717.6厘米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2

巨然



巨然,生卒年不详,五代画家,僧人,其籍贯一作金陵(今江苏南京),一作钟陵(今江西南昌)。早年在江宁开元寺出家,南唐降宋后,随后主李煜来到开封,居开宝寺。


擅山水,师法董源,专画江南山水,所画峰峦 ,山顶多作矾头,林麓间多卵石,并掩映以疏筠蔓草,置之细径危桥茅屋,得野逸清静之趣,深受文人喜爱。以长披麻皴画山石,笔墨秀润,为董源画风之嫡传,并称董巨,对元明清以至近代的山水画发展有极大影响。有《万壑松风图》、《秋山问道图》、《山居图》等传世。



五代 巨然 秋山问道图

绢本墨笔 165.2×77.2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秋山问道图》是一幅秋景山水画,主峰居中显示出五代宋初的典型构图法。此图上部一峰高耸云霄,中部两山合抱,山麓溪畔,曲径通幽,山中林间有茅屋数间,主客端坐于堂,点出了“问道”的主题。


山是典型的江南丘陵,土复石隐,圆浑厚实。山顶多“矾头”,坡石用长、短披麻皴描绘,不求奇峭而显得平和凝重。山体用淡墨烘染,而于山石之凹处以浓墨、焦墨点苔,以显现江南山水之湿润郁秀、生机流荡。笔性温和,不装巧趣。这就是董源、巨然在艺术实践中创造出来的用以描绘“淡墨轻岚”的江南山水的一整套“皴、擦、点、染”的技法。


而巨然较之董源,除了在构图上汲取北派山水之密林重山,层次井然外,其笔墨也趋于粗放,长披麻皴粗而密,笔法老辣、率意,尤擅长用粗重的浓墨秃笔点苔,更彰显江南山水之植被茂盛。巨然身为僧人,其画中也处处透漏禅机,所谓“澄怀观道”也,董源《龙宿郊民图》中描绘的生民群戏群舞的场景不复再现,代之以孤独、空寂、萧瑟,幽僻的意境。


此图以“秋山问道”为名,一径曲折而入,深山之中独此一家,不知何处来客,向隐居的高人“问道”,令观者肃然感觉到场景之超尘脱俗、幽深静谧,感觉到禅宗宣扬的清澈澄明的禅心与空寂温静的大自然的融合。巨然可以说是我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个僧人大画家。



巨然 层岩丛树图 绢本墨笔


本幅传为五代南唐画僧巨然所作。975年,南唐后主李煜降宋,巨然随之由钟陵到开封,将江南山水风格带入北宋宫廷。这幅画虽然画层叠的峰岭,却无意表现高耸雄峻之感,而呈现江南画风一片烟岚气象的特色。



绘画风格


三座山峦向上堆叠,山与树的大小比例不似〈溪山行旅图〉与〈早春图〉悬殊,右侧有小径沿着山脚迤逦而去,显得平易可亲,呈现出平淡、天真的风情。


前景墨色清淡,山石若有似无,仿佛笼罩在一层薄雾中。相传巨然曾于学士院作烟岚晓景壁画,从这幅画可以想像当时宫廷中壁画的一种类型。


山顶的石块称为「矾头」,用以表现山石坚实的质地,米芾《画史》说︰「巨然少年时多作矾头。」黄公望《写山水诀》说︰「董源小山石,谓之矾头。」是江南画派的特色之一。


山体上浑圆条畅的线条称为「披麻皴」,最适于表现江南松软的山石。饱含水分的笔触,营造出光影通透、水气氤氲的气氛,正如米芾《画史》所说︰「巨然明润郁葱,最有爽气」。


《宣和画谱》形容巨然的画︰「幽溪细路,屈曲萦带,…真若山间景趣也。」这幅画中,由前景经过中景的丛林到远处,细路小径蜿蜒深入,造成可行可游的幻觉。


巨然,五代南唐画僧,江宁人。工画山水,师承董源,擅画烟岚气象,山川高旷之景,与董源并称「董巨」,为南方山水画派之祖。南唐后主降宋,巨然随至汴京,曾为学士院的壁面绘《烟岚晓景》壁画,当时称为一绝。



萧翼赚兰亭图

绢本浅设色 画轴 144.1x59.6 cm


巨然是南唐著名的画僧,师承董源,北宋初年随李后主北降至汴京,居开宝寺,曾应邀为宫廷绘制巨幅壁画。巨然此件〈萧翼赚兰亭图〉立轴,保有江南画清润、秀逸的特征,但亦见华北巨嶂山水的因子,显示入宋之后,北方的自然景观和绘画传统给予巨然新的影响。此幅作品可以让我们观察到北宋宫廷画院内绘画交流的具体情况。




绘画风格


本幅的构图,强调深远和高远的设计:画面右下方为前景,前景至中景一段由Z字形河谷切割,河曲延伸至画面中央的一座寺院,造成空间深入的效果;自中景而上,层峦叠嶂,山势垂直高耸,呈V字形布列,造成高远的气势。


前景呈三角状的圆形坡石,以粗疏的披麻皴描绘土山松软的质理,延续五代董源的古老画法,可以对照董源的〈寒林重汀图〉(日本黑川古文化研究所收藏) 。


远景峭拔的山峰成拳首状,与考古发现的十世纪辽代山水挂轴〈深山棋会图〉(辽宁省博物馆收藏)的山形类似。一般认为这可能是巨然到京师之后,受到荆、关华北画风的影响。这也印证刘道醇形容巨然画「古峰峭拔,宛立风骨」的风格。


米芾形容巨然:「少年多作矾头」;刘道醇也提到巨然的山水:「于林麓间多为卵石,松柏草木,交相掩映,旁分小径,远至幽墅,于野逸之景甚备。」都可以来形容这幅画的特征。巨然是僧人,画中所呈现的是幽墅、野逸之景,无尘世繁闹之感。


巨然 溪山兰若图

绢本水墨 克利夫兰美术馆藏



巨然在北宋期间,为谋求在北方的艺术地位,不得不效法李成之作,如仿李成的寒林山水,在构图和笔法上都略异于董源,但意趣仍是江南画。巨然的画艺远不及董源广博,专以山水为长。


巨然山水的构成,虽出自董源,但自成一格。以现存传为巨然的山水画为证,他喜作竖式构图,可能是宋初北方山水画多立轴的缘故。他的山水,于峰峦岭窦之外,下至林麓之间,犹作卵石、松柏、疏筠、蔓草等。画中幽溪细路,屈曲萦带,竹篱茅舍,断桥危栈,爽气情人。


巨然 雪图 绢本水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这些表现内容与董源之作大体相近。不同的是除了巨然糅入了一些北方山水画的构图外,还在于巨然的笔墨与董源相比,趋于粗放,多不作云雾迷蒙之景,但画中散发出浓重的湿润之气却不亚于董源。巨然擅长用粗重的大墨点点苔,鲜明、疏朗,长披麻皴粗而密,笔法老辣、率意。


巨然 万壑松风图 绢本墨笔 上海博物馆藏



工画山水,师承董源,但风格不同于董源秀逸奇伟。擅画江南烟岚气象和山川高旷的“淡墨轻岚”之景。南唐后主降宋,随至汴京(今河南开封),住开宝寺,在学士院绘《烟岚晓景》壁画,为时人称赞。


他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在林麓间点缀卵石,玲珑剔透,清晰润泽,仿佛刚被水冲刷过一般。他的画风对后世江南山水派很有贡献,是一位有创造性的艺术家,后人把他与董源并称“董巨”,为五代、宋初南方山水画的主要流派,对后世影响很大。

巨然 山居图 绢本墨笔 日本阪斋藤氏董藏

巨然 茂林叠嶂图

传五代南唐 巨然 溪山林薮图 轴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元 佚名 仿巨然山水图轴 故宫博物院藏



3

荆浩



(约850-?),五代后梁最具影响的山水画家,博通经史,并长于文章。字浩然,沁水(一说为山西,一说为河南济源)。士大夫出身,后梁时期因避战乱,曾隐居于太行山洪谷,故自号“洪谷子”。擅画山水,常携笔摹写山中古松。



所作云中山顶,能画出四面峰峦的雄伟气势。自称兼得吴道子用笔及项容用墨之长,创造水晕墨章的表现技法。亦工佛像,曾在汴京(今河南开封)双林院作有壁画。是中国山水画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影响的画家之一。



存世《匡庐图》。其他均已失传。至于目前传为荆浩所作的五幅画——美国纳尔逊美术馆收藏的《雪景山水图》、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收藏的《江山瑞霭图》、台湾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渔乐图》等,其真伪都存有争议。


荆浩不仅创造了笔墨并重的北派山水画,被后世尊为北方山水画派之祖,还为后人留下著名的山水画理论《笔法记》,以假 托在神镇山遇一老翁,在互相问答中提出了气、韵、思、景、笔、墨的所谓绘景“六要”,是古代山水画理论中的经典之作,比更早时期南齐谢赫的“六法论”有所发展,具有更高的理论价值。


荆浩对中国山水画的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将唐代出现的“水晕墨章”画法进一步推向成熟。他总结了唐代山水画的笔墨得失,认为李思训大亏墨彩;吴道子笔胜于像,亦恨无墨;项容用墨独得玄门,用笔全无其骨;只有张璪笔墨积微,真思卓然,不贵五彩,得到他的肯定。


五代后梁 荆浩 匡庐图

绢本水墨画 185.8×106.8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荆浩在山水画的师承上不只取法张璪,同时亦在吴道子与项容等人的笔墨得失之间,舍短用长,加以发展,自谓:“吴道子有笔而无墨,项容有墨而无笔,吾将采二子之所长,成一家之体”(《笔法记》)。


他的山水画已经开始达到笔墨两得,皴染兼备,标志着中国山水画的一次大突破。他所作的全景式山水画更为丰富生动,其特点是在画幅的主要部位安排气势雄浑的主峰,在其他中景和近景部位则布置乔窠杂植,溪泉坡岸,并点缀村楼桥杓,间或穿插人物活动,使得一幅画境界雄阔,景物逼真和构图完整。


“匡庐”即庐山,又名匡山,传说殷周时期匡裕结庐隐居于此。定王征召不应,王派使者访之,仅存一空庐。庐山位于江西,属南方山水,而荆浩主要表现北方山水,作此“匡庐图”是否别有含义呢?


本幅画与范宽《溪山行旅图》不同,近、中、远三景并未全部放在画幅的中轴线上,而是将近景的松石、茅舍移至画面右下角,中间以广袤的水域隔开,与左上方体积庞大的远景主山相对。画家采用“平远”和对角线的构图设计,与宋人《岷山晴雪》十分类似,都受到北宋末流行的小景山水画的影响,这暗示《匡庐图》的成画年代应晚於十一世纪。


主峰由垂直片状的山体结组而成,山石的轮廓用尖锐转折的笔法勾勒,边缘整齐,彷佛刀切割过,渲染则是在巖面内侧施浓墨,靠近轮廓的外侧留白。这一类山巖的造型、笔描与南京栖霞山出土的十世纪浮雕,或是传世贯休《十八罗汉图》上的山石相近,带有平面、程式化的风格,因此显现出浓厚的仿古意味。


描绘山石的皴法是从范宽变化而来,画家以密如雨点的皴纹,刻划岩石粗砺坚硬的质理。然而,除了点、擢的中锋用笔外,还可见到侧锋斜砍的笔法。这种“小斧劈”皴的使用,在李唐《万壑松风图》可以见到典型的例子,显示《匡庐图》与北宋末宫廷画院的风格密切相关。




真伪都存有争议作品

荆浩 雪景山水图(美)纳尔逊博物馆藏



荆浩的这种全景式山水画,奠定了稍后由关仝、李成、范宽等人加以完成的全景山水画的格局,推动了山水画走向空前未有的全盛期。他那表现北方山形特点的“云中山顶,四面峻厚”的雄伟风格,对于北宋前期山水画的发展产生了极大影响。历代评论家对他的艺术成就极为推崇,元代汤垕在《画鉴》中将其称为“唐末之冠”。

五代 荆浩 渔乐图卷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荆浩(传)渔乐图 台湾故宫博物院藏

荆浩 西山归棹图轴(清人画) 弗利尔美术馆

清 董邦达 仿荆浩匡庐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4


关仝


是中国五代后梁时期的山水画画家,生卒年不详,为陕西长安人。

关仝与李成、范宽在北宋并称为“三家山水”。其门生包括郭忠恕、王士元、刘永、王端等。


關仝來自長安,代表中原古老的繪畫傳統。他師承荊浩,有出藍之譽,因此成為北方山水畫派的代表。關仝的畫蹟,在宋初為四方爭相購求,流傳很廣,宮廷畫院中也有許多畫家學習他的風格。


《關山行旅》這幅畫不僅表現出關陝一帶山川的特點和雄偉氣勢,反映「關家山水」的面貌,並且可以看出對郭熙集大成畫風的影響,其重要性不可言喻。




五代后梁 关仝 关山行旅图

绢本水墨 144.4×56.8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畫中央一道Z字形河谷將畫面分成兩半,右半側山峰壁立,自平地陡起,表現出山的「高遠」;左下方山徑逶迻,通往河岸旁的村屋、野店,為「平遠」的景致。這種巧妙的構圖設計,正如《聖朝名畫評》論關仝山水:「上突巍峯,下瞰窮谷,卓爾峭抜者,同能一筆而成。其竦擢之狀,突如涌出,而又峯巖蒼翠,林麓土石,加以地理平逺,磴道邈絶,橋彴村堡,杳漠皆備」。


畫中的山石有不同的造型:有一類尖錐形山,是唐代以來常見的造型,然而另有一種山形,呈不規則圓弧狀,據劉道醇的形容為「其竦擢之狀,突如涌出」,屬於關陜地區山川的特色。在郭熙〈早春圖〉,也可以見到此種圓厚、狀似雲頭的山石造型,顯示郭熙在創作時,關仝的畫風也成為他參考的依據。


山石依三個步驟畫成:

(1)先勾畫輪廓和脊線,分出山石的塊面;(2)皴紋理,描繪岩石受風化的質理;(3)淡墨渲染,加強山石渾圓的立體感。這三道程序是分開的,皴染並未結合,因此這幅畫創作的年代應該早於郭熙〈早春圖〉(1072)。


畫中的林木皆有枝無葉,描繪的是木葉脫盡、寒林蕭瑟的景況。關仝畫樹幹用雙鉤,枝椏則放筆直寫,他的用筆多為側峰、筆法勁利,帶有簡率豪放的個人特徵。米芾認為關仝:「石木出於畢宏,有枝無幹」;《宣和畫譜》也形容他「脱略毫楮,筆愈簡而氣愈壯,景愈少而意愈長也」。


騎驢的旅人與其隨從,沿著山徑行往村落,帶出整幅畫「行旅」的主題。隨著視線導引,來到近景的茅屋野店,可見到客旅正在飲茶休憩,茶棚後有豬圈,外有雞犬游蕩,充滿村野生活的氣息。《宣和畫譜》記載關仝「喜作秋山寒林,與其村居野渡、幽人逸士、漁市山驛,使其見者悠然如在灞橋風雪中,三峽聞猿時,不復有市朝抗塵走俗之狀」,就是這般的景象!


五代后梁 关仝 秋山晚翠图

绢本淡设色 140.5×57.3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画面正中画峭拔的主峰,山涧丛生寒林秋树,涧水悬瀑曲折而下,气势壮伟。画上无款,仅边幅上有明代王铎题语,指明为“关仝真笔”,并誉为“结撰深峭,骨苍力垕,”“磅礴之气,行于笔墨外”。画上钤有明纪察司半印及“秘园”、“乾隆御览之宝”等收藏印章,《石渠宝芨初编》著录。


五代后梁 关仝 山溪待渡图

立轴绢本 156.6×99.6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关仝代表作品之一,具有其典型画风,先以水墨淡色勾绘圾垅,风阜、峦岭,再细染矗立的主峰,直泻的飞瀑,山下烟林掩映的古刹柴关,更增添了画面的生活意趣,使整幅画更加饱满生动。


此图带有鲜明的北方特色。巍峰耸立,瀑布高悬;坂垅、冈阜、峦岭,自近及远盘礴而上;楼阁掩映,远山迷朦;气势堂堂,景意幽深。图中强调的是山和溪,山作正面主峰突危,两峰环抱之。山势直立,占构图中轴线,相当稳定。全图用勾染和皴法的技巧来表现,笔力坚挺,用墨厚重,染晕次甚多。整体效果与北宋范宽作品相似,具有北方中原地区高山巨壑宏传劲拔的共同特色。


关仝喜作秋山寒林,形象洗练而完整,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所作秋山、林木、村居、野渡具有雄伟苍凉的气氛,使观者如在“灞桥风雪中,三峡闻猿时”。此图上方正中主峰突起,瀑布在崖间飞泻而下,在山下汇成涓涓溪流,山脚有大石,林木间露出村屋房舍,溪水边有人策驴唤渡。宋人谓关仝山水“坐突危峰,下瞰穷谷,卓尔峭拔者,仝能一笔而成。其竦擢之状,突如涌出。”本图正显示了此特色。画中无款,诗堂上题有“关仝溪山行旅图”。



关仝 待渡图(传)

上有款识“关仝”和题识;“关仝待渡图。政和辛卯(1111年)春藏”




五代 后梁 关仝 西岩暮色图团扇 26×27.6cm 北京故宫博物院



艺术家传播网微信平台微拍卖

请藏家和投资人添加

[艺播中国微拍]微拍主持微信号:artist00100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